1、在返本开新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357在返本开新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Inherit and sprea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the original and opening up the newSummary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orld Chinese Media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高嘉潞 顾星欣*Gao Jialu Gu Xingxin摘 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2、。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和国际传播日益深入和频繁的今天,重新审视华夏文明的千年传承史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华夏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意义与内涵,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及“中国文化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2022 年 11 月 56 日,第十二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以“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为主题,在南京大学成功召开。上百位与会嘉宾围绕华夏文明的传播考古学、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华夏传播思想、中国本土传播学的理论建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以史为鉴,返本开新”,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
3、步推动当下华夏传播学的研究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大意义。Abstract:“Civilizations are colorful because of exchanges,and rich because of mutual learning.Civilization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re an important*作者简介:高嘉潞,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传播学媒介考古学等。顾星欣,女,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跨文化传播、华夏传播学、媒介考古学。35
4、8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driving force for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In todays increasingly deepening and frequent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re examining the millennium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exchanges and mutual
5、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rol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notation of current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and for promoting the revival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Chinese culture going global”.From November 5 to 6,2022,th
6、e 12th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Nanjing University under the theme of“Returning to the Origin and Opening up a New Era:Historical Inherita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Hundreds of guests had in-depth exchanges and discussions on topics su
7、ch as the communication archaeolog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e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Chinese communication ideas,and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ocal communication.“Taking history as a mirror,retu
8、rning to the original and opening up new”,the convening of the confere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关键词:华夏文明;传播考古;国际传播;跨文化交流;本土化Key words:Chinese civilization;Dissemination of
9、archaeology;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localization2022 年 11 月 5 日至 11 月 6 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主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本届研讨会为国家社科基金社团活动资助项目,论坛主题为“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论坛议程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五场平行分论坛、圆桌论坛以及闭幕式等环节。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一百多位学者及多家学术期刊负责人共同相聚云端,就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
10、际传播的学术话题展开跨学科深入研讨,贡献真知灼见。一、会议议题多元,体现了跨学科对话本次学术研讨会自发布论坛征稿通知以来,共收到中英文论文 120 篇,经资格审查、论文查重及专家评审,共录用 59 篇论文,论文集近 60 多万字。入选会在返本开新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359议议题广泛,涉及青铜器、钱币、玺印、典籍、礼乐、山水画、外销画、口罩、民歌、谱牒、木铎、邸报、驿站、佛教、手游、龙等多种中国文化的标识或载体,论文将其纳入媒介史或传播史的视域中来研究。与会者学科背景多元,108 位与会人员除来自传播学外,还涉及考古学、艺术学、文学、外语、社会学、历史学、中国哲学、宗教学、博物馆学等多个学科,
11、极大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互鉴”,充分调动了传播学与多学科学者和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二、开幕式上“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宣布成立开幕式及主旨演讲于 5 日上午举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教授担任主持。开幕式上,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五千年华夏文明光辉灿烂,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的根与魂,需要我们很好地进行传承,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利用新媒介形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行,也给我们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国际
12、传播提供了新的历史性的机遇。本届论坛以“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为主题,可以说回应了这样一种时代关切与时代课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在线致辞表示,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国内历史悠久、影响重大的学术平台,也是海内外关于新闻史、新闻学研究交流的重要学术论坛。在全球化和国际传播日益深入和频繁的今天,重新审视华夏文明的千年传承,以及其与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华夏传播和国际传播的意义内涵,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中国文化走出去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开幕式现场,设立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宣布成立
13、。该中心致力于传播学和考古学以及中国传统金石学、考据学的跨学科研究,旨在综合考古学、文字学、民俗学、历史学、人类学以及艺术史等多学科视角、方法对华夏文明中的传播现象、传播媒介和传播观念进行知识考古,探索其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渊源流变。中心主任由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潘祥辉教授担任。张红军院长指出,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宗旨,一是正本清源,二是通过跨文化比较揭示华夏传播特色,三是返本开新,致力于向海内外推广和传播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新时代和新媒介技术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360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九位嘉宾围绕“增强中华文明
14、传播力影响力”发表了主旨演讲本次主旨演讲的嘉宾共有 9 位。在主旨演讲环节中,9 位来自国内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就如何挖掘中华文化精髓的主体性问题,如何增强中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理念、途径等问题各抒己见,激荡思想、汇聚共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新闻与传播研究主编胡正荣从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出发,指出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离不开系统性的价值发现和意义建构。胡教授通过列举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与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两个开幕式等对外传播案例,指出要实现从本土性跨越到区域
15、性,再跨越到全球性的升级。“讲好中国故事要从更多地只讲我、讲我们自己的国家形象中,迭代升级到学会讲我们、讲更多的全球公共品上。”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赵振祥发表内省与外传关于文化经典的对外传播思考演讲,从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出发,强调以科学精神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赵教授认为,“回望中国的文化传播史,我们还没有完成社会学家马克思 韦伯所提出的除魔化(Disenchantment)进程,没有完成对魔法 巫术的祛魅”。内省与批判应当成为任何文化传播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赵教授呼吁各位学者拨开巫文化的雾霾,还原文化的本来,向世界介绍科学的文化,让世界认识科学的中国。中央民族大学
16、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教授张昆基于寰球民意指数 2020,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南非公众对于中国形象的认知。他指出,在南非公众的心目中,中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国家。他们印象最深的中国文化符号,排在前五位的是长城、武术、中华料理、茶、中医。对此张昆表示,面向海外的文化传播还需要有更加精准。“要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时效性。”大连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润华以三国系列 IP 为例,指出 IP 运营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一条具有巨大潜力和较强可行性的路径
17、。唐润华认为,以 IP 运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首先要深度挖掘中华文化资源,打造国际传播的 IP 品牌,其次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加大内容创作和再创作的创新力度,同时还要开发适应各种媒体传播的系列产品,加强对外开放在返本开新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361和交流合作。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吴予敏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重点关注中国传播学的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之间的比较。吴教授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指出可以通过跨学科借鉴加强传播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将学术视野的矫正点放在超越华夏中心史观而走向全球史观。传播研究却需要从全球和现代视野回归文化主体本位,以实现两个维度的结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
18、授倪延年从中国新闻史的视角切入,考证中国近代官报起源于澳门新闻纸的新闻史。倪教授认为,澳门新闻纸产生于中国广州已进入“近代”的社会环境中,且搜集传播的内容具有明显“近代特征”,这种“官方”+“近代”奠定了澳门新闻纸标志中国近代官报“起源”不可撼动的基石。其在中国近代官报孕育诞生历程留下的印记,充分表明澳门新闻纸在中国近代官报从孕育到诞生的历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主任、新闻春秋执行主编邓绍根从对“书籍传教”的考证出发,论述了近代华文报刊的兴起。邓主编指出,学界在讨论新闻史议题时,会比较关注创办中文报刊的外国人。而当我们从文化史、文化交流
19、的角度考察华文报刊时,可以有一些新的体悟。邓主编从宗教传播的角度,梳理了明末天主教耶稣会来华传教的关键人物,如沙勿略、罗明坚、范礼安和利玛窦、马礼逊、米怜等传教士,利用书籍传教的方式发挥书籍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这也有力助推了近代华文报刊的兴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翟学伟以面子理论为例,阐述本土化研究如何成为可能,为传播学借鉴思路。翟教授指出,目前国内对于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的研究较多,但仍然比较缺乏真正浸入中国语境的本土化研究。翟教授提醒各位学者应当正视国外学者和国外的研究,比如,大家在研究中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即“中国的概念会走出去,但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可能会将其
20、归纳为更具普遍意义的概念”。然而,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中国本土性和特殊性视角的缺失,这需要中国的学者关注和努力。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百精呼吁,中国传播思想史要重返历史主场、重获完整理解、重返基源问题。胡教授指出中国的现代化不能以完全背离、完全抛弃甚至是完全伤害传统为前提。“因此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的传播思想,要重返历史主场,在古今中西十字路口关注传统传播交往。”面对当下传播学研究存在断章取义、直接照搬西方研究理论等问题。362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四、五个平行分论坛体现了跨学科间的“交流互鉴”11 月 5 日下午,五场分论坛同时开展,主题分别为华夏文明的传
21、播考古学研究,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研究,西学东渐、东学西渐及跨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及“出海”研究,政治与思想史视野下的华夏传播研究。期间,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百名学者发表精彩观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大家纷纷畅所欲言,以不同专业背景与学科知识互相激荡生发,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提供跨学科借鉴。分论坛一以“华夏文明的传播考古学研究”为主题。上半场由南京大学李晓愚教授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吴明明分享了对春秋以来青铜器铭文的考察,从中透视边疆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的关系;清华大学的陈亚琦从造型美学角度分析了青铜器纹饰的古今特殊转化;来自东南大学的吴泽艺从对玺印的考察中探寻中国古代
22、政治权力架构;来自乌特勒支大学的曹华威从媒介间性视角入手分析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来自南京大学的王明睿则梳理了古代青鸟的信使职能及其演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赵云泽教授和来自四川大学的胡易容教授在点评中,表达了对年轻学者们学术潜力的肯定,并就其研究还能继续深化与聚焦之处给出建议。下半场由南京大学袁光锋副教授主持。来自厦门大学的王浩然带着与导师谢清果教授合作的文章做了分享,他们从一个案件入手分析明朝行政运行系统与过程;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杜恺健关注了中国社会基层治理中的听觉传统与声音景观,探究了木铎、喇叭与广播三种声音媒介;来自广西大学的邢永川教授分享了谱牒序跋对中国谱牒传播史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来自莆
23、田学院的吉峰副教授为我们呈现了先秦福文化观念的内涵及演变;上海博物馆的黄公达从传播符号学视角切入考察博物馆艺术展览的阐释过程;南京大学的顾星欣为我们梳理了“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融入中华文化与走出国门的历程。华中科技大学的唐海江教授与河北师范大学的齐小艳教授就自己阅读这几篇研究的心得与建议做了分享。分论坛二以“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研究”为主题。上半场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蕾主持。来自河北师范大学的齐小艳、清华大学的吾提库尔 阿扎提、厦门大学的王婕,新疆大学的周英惠分别就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粟特钱币、龟兹佛教以及文化融合和人类文明共同体展开深入的交流,并对中国古代的航海活动以及钦定西域同文志的中
24、华视野进行考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研究执行主编朱鸿军、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封钰分别从如何实现与传播学相勾连,如何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构建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和传播话语体系的理论根基等方面对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在返本开新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363下半场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研究员,江苏紫金传媒智库高级研究员金苗主持。来自南开大学的韦思主要探讨了东盟舞蹈审美共同体叙事话语、文化内涵。北京外国语学院的胡康主要以沃特 费希尔的叙事范式理论探讨“中国故事”的叙事。中央民族大学陈俊睿、毛湛文则从“粽子”这种食物在海外华文媒体联合早报中的叙事话语及民族认同建构,清华大学的王曦婧则是以
25、研究设计的形成呈现了丝绸之路的传播项目设计,莆田学院的曹萌主要探讨了东南亚妈祖文明的传播及意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系主任邓建国,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毓强分别从基本概念、问题意识、研究范式、媒介勾连等方面对本组论文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分论坛三以“近代西学东渐视野中的文明传播”为主题。上半场论坛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佳鹏主持。其中,来自浙大城市学院的方玲玲以媒介地理学为分析框架,将外销画作为近代中国社会的可视化传播样本,以审视绘画文本与地方的关系,探讨其传递地方感、塑造物质和非物质图景的过程;来自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的李翚从历史学和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
26、佛教报刊在东南亚的传播,尤其是人间佛教在宣传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孟宪震从媒介性的角度切入,认为中国教会医院是一种可移动的边界,生成和维持着传教士医生、近代医学生和国人之前的独特关系,推动着中国医学卫生观念的转换重构;来自黑龙江大学的杨悦对口罩的历史进行了分析,把口罩视为公共卫生治理的媒介,旨在分析口罩在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中文化表征和中介传播意义;来自南京大学的杜颖卉以电视、电话、电报的传入尤其是译名的确定为例,分享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啸男以泰国为例,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分析海外纸媒在泰国的建立。下半场论坛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许媚媚主持。其中,来
27、自天津师范大学的蔡觉敏从翻译中对“美丽的错误”视角,对早期道德经的英译本的经典化与大众化展开分析;来自贵州大学的赵成昊具体考察了补江总白猿传在日本近现代的传播情况,做了详尽的分析;来自河北大学的赵树旺从“双循环”背景出发,从五个角度讲述中国出版国际影响力建设路径,并提出了四点建设性意见;来自贵州大学的余俊鹏从域外视角研究容斋随笔在日本的馆藏、社会向度的传播;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朱珂以陶渊明诗歌英译为例,对其文献版本和翻译处理的具体分析来考察底本、译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关系;来自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刘勇考察鲁迅作品与大江健三郎的个人体验当中的叙事手法和模式,探讨个人的体验结尾是不
28、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并且给出了相当明确的结论。364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分论坛四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双创及出海研究”为主题。上半场论坛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林羽丰主持,6 位老师、学生先后分享了精彩汇报。点评环节,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兵娟教授赞同了来自平顶山学院的常民强教授在“元宇宙视阈下典籍里的中国”的一些讨论,如“心灵深处的对话”这一思考视角的创新性,同时结合自身对于该节目体验,谈论了“心灵深处的对话”的对外与对内的体现。对于来自浙江工业大学周琼副教授及学生的“媒介仪式、文化展演和身份认同:互联网公益中古籍的数字化传播路径”一文,张教授概括了论文探讨的媒介仪式到文化展
29、演到身份认同的路径,同时指出从仪式的展演到认同的建构中间可以增加一些支撑性论据。对于来自黑龙江大学的张亚玲的“手游的情感叙事与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原神为例”一文,张教授认可了研究对象的新颖性,同时指出在情感叙事中“陶冶感”有商榷之地。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信茹教授对于另外三篇进行精彩点评,分别是来自南京职业技术学院的覃思源副教授的“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广西宾阳炮龙节的仪式传播探析”、来自南京大学的刘一醇的“从独白到对话: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诠释与国际传播以遇鉴文明为例”、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卢丹阳、刘锐的“视频新媒体出海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以 TIKTOK 为例”。孙教授对于后三篇的整体研究概况做出
30、概述,指出现有研究局限性,以及如何超越理论嵌套的研究桎梏,跳脱千篇一律的总体性思路。从具体出发,关注个案差异性,找到视角的创新之处、找到不同个案的具有特色的研究视点,对个案本身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呈现。其次,研究的更高价值不仅是描述现状性研究,不止步于现有的话语表述,而是往前推进一步、探索一步、前瞻一步,让研究具有未来性价值。最后,虽然研究需要小切口,但从小切口到重大问题的关注中需要多个阶段的转换,需要多个桥梁的搭建,需要逻辑上层层递进以及有迹可循、有理可依。如此一来,才有更丰富的讨论空间。下半场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张青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的黄佶副教授带来了“译龙风云:双百
31、年间龙与Loong的翻译史”、来自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琪云分享了“文化冲突到共情、共意空间YouTube 平台刮痧视频的跨文化传播”、来自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的马琳娜分析了“中国文化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跨文化传播”、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赵子墨阐释了“木兰形象的文化嬗变及国际化阐释”、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彭伟步教授带来的是“流动的身份认同与特殊的双文化人:润二代的民间交往角色”。点评环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教授首先赞同了各研究相比于过去国际传播研究的宏大视角都具有了更细致入微的特质。在返本开新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365接着,朱教授指出,研究要具有规范性、理论性
32、,不是反思、漫谈,更不是对已有理论的反复论证和描摹。问题则从现有实践与已有理论的冲突中来,进而探讨现有实践出现了怎样的革新。此外,研究的理论创新通常在于与既有研究和结论的对话之中产生,而不是自说自话。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方玲玲教授则对于各研究细节进行点评说明。提醒大家可以在研究主题方面与同主题的其他现象进行对话,发掘何种超越现象层面的共通之处;研究并非仅是对某一现象的描述,研究要聚焦于问题、论证和回答问题。而进一步挖掘现象的深层原因;与此同时,研究用语需要更加严谨,对概念的界定和研究对象的范围需要更加谨慎。分论坛五以“华夏政治传播研究”为主题。上半场论坛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
33、员吴志远主持。其中,来自南京大学的学者张德懿、陈俊沂的研究超验、仪式和精英话语权左传政治事件中的谣言制造与破除对谣言在先秦时代的政治价值进行了总结,提出谣言有时候是政治家完成自我形象塑造的手段,是知识群体建构话语体系的一种方式;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学者刘大明的研究无声的诅咒:宋代灾害谣言的政治信息传播探析以相对宏观的视角对宋代谣言政治传播、各种现象及治理管控过程进行了概括,对于了解宋代谣言传播的个整体情况具有学习参考价值;来自深圳大学的学者刘桦葳的研究明末士人文社与社稿:主流邸报传播的社会化补充分析了官方政情传递系统谍报衰落的原因,同时又论述了文社和社稿的新的传播形式,从传播视角让我们领会了晚明
34、社会结构变迁的状况,对我们了解明末政治传播的新形式具有积极意义;来自伦敦大学的学者辛泽西的研究明帝国晚期的驿递系统与政权衰亡一个传播社会史视角的考察以信息传播与媒介的视角来探讨明代驿递系统由盛转衰的情况,从中亦能窥见驿递盛衰与政治兴亡之间的联系;来自爱丁堡大学的学者王志威的研究“中国人在线”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中国族认同的话语(再)生产分析了互联网上的各种政治行动者在日常情境中进行民族主义话语生产的过程,具有明确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下半场论坛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主持。其中,来自厦门大学的学者谢清果和曹书圆的研究从德目到媒介:中国“信”的传播思想与媒介功能基于一个日常生活媒介,提炼了中国
35、语境里的“书信”这一在日常生活中被普遍运用的媒介;来自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董向慧的研究情深文明:礼乐传播中的情感文化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兼论中国本土传播学理论的构建提出华夏传播研究具有推动和深化中国传播学研究,回应传播学基本问题的理论特质;来自厦门大学的学者王婷的研究从文学修辞向思想修辞的跃迁:关于庄366 华夏传播研究(第十辑)子的传播修辞学考察从传播学本土化视角来分析庄子的修辞特点和传播原理;来自山东大学的学者李承志的研究传播存在论视域下的华夏传播研究再议华夏研究刍议发表二十周年近思研究思路清晰,从中可感受到华夏传播学在向前生动演进的一种脉络,研究极富思辨色彩;来自郑州大学的学者李阳的研
36、究典范传播:一种理解中国本土传播思想的视角对典范的词源及其多重文化功能进行了溯源和梳理,并引用具体的案例进行补充,资料翔实;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石文强的研究林语堂的中西媒介思想传播探究基于媒介批评视角从媒介批判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量林语堂发表的文章著作等史料文本,遵循了一定时间逻辑,展现了林语堂的中心媒介思想,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五、圆桌论坛共议中国本土传播学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11 月 6 日上午,以中国本土传播学探索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云端热烈举行,论坛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祥辉教授主持,数十位专家学者以学理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对中国本土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展开分享交流
37、。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从概念生产与本土化出发,阐述对当代本土传播学体系基础的辩证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朱鸿军教授提出,建设中国自主传播知识体系建设需首先关注顶层思维。厦门大学谢清果教授从华夏传播视角出发,分析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点问题。复旦大学邓建国教授以本土与全球的视角,讨论传播何以成学与知识如何自主问题。南京大学胡翼青教授以隐喻与传播学的想象力为题,提倡深入反思本土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四川大学胡易容教授就符号学的中国化历史逻辑与学理路径展开论述。华东师范大学武志勇教授分享自己关于老子思想域外传播研究的心得。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中国语言文化中心董铁柱副教授独辟
38、蹊径解读魏晋风度,将清谈作为一种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南京大学封钰教授分享自己关于大数据时代的数字人文与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心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沙垚副研究员在基于传播学宏大学术实践的基础上,倡导本土化回归。南京大学孙信茹教授就媒介人类学如何“发现社会”展开分享。中国传媒大学白文刚教授强调要在研究中突破本土化,进一步扩展文明传播的学术视野。暨南大学姚锦云副教授提出了建构华夏传播理论的新路径。他们的讨论,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期间的互动交流,将研讨进一步引向深入。在返本开新中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367六、闭幕总结:文明因交流互鉴而更显丰富多彩闭幕式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红军教授主持
39、。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传播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潘祥辉作总结发言表示,文化因为交流互鉴而日趋丰富,传播学也需增加交流才更显生机。本次研讨会的与会者学科背景多元、议题广泛,论文涉及诸多中华文化的标识和载体,将它们纳入到媒介史与传播史的研究中来,非常有价值。会议达成了多项学术共识,大家一致同意,“华夏传播学的研究”或者说中国传播学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立足本土,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文化出发,构建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也是未来学者们将要继续努力的方向。最后,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宣布本次研讨会圆满结束。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至此顺利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的会议主题、组织安排与学术成果得到与会学者的普遍认可及高度赞赏。会议成果卓著,很好地呈现了各位学者最新的学术成果及真知灼见,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进一步做好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会议达成的共识对于构建中国自主传播知识体系,同样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