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孙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129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孙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孙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_孙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孙 新摘 要 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有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难得历史契机,也同样面临着如国际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国家话语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国外话语环境和受众思潮复杂多样,以及话语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以坚持国家站位,明确道义定位,善于事实说话,努力融通中外,体现兼容并包为原则,必须以构建中国话语内容,深化话语翻译工作,优化话语传播格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践途径。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对外政策话语体系作者孙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北京 100191)。对外政治话语是指由政党、

2、政府、社会组织、主流媒体等政治活动的主体在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公共外交、处理国际关系的政治实践中使用的一系列政治语类,有着明确的意识形态立场、内容与功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指出,要“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让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被更多人所熟知,是增强我国国家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环节。一、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主要挑战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对于我国顺应当前全球

3、化和信息化浪潮,参与国际竞争,展示中国国家形象,掌握国际政治话语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世界围绕经济、科技、军事等传统硬实力展开国家角力的同时,中国在以国际政治话语权的竞争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一)话语竞争:国家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亟待提升中国国际政治话语权和展示国家形象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因素。当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还不能与硬实力的发展相称。同时,西方国家和媒体长期以来都在利用其国际话语优势排挤中国,仍根据西方国家自己的国情、利益和立场来解释中国的现象,各种版本的抹黑、妖魔化中国的言论甚嚣尘上。中国的话语权长期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遏抑,同时由于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向

4、外发声的能力不足,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也一时难以改变,让国际社会真正了解中国发展变化依然存在难度。要在国际政治话语权争夺中占据有利地位,及时有效地向世界展示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和思想,打造更多中国文化品牌,展现中国国家软实力,必须构建起“中国制造”的对外话语体系。否则例如中国崩溃论、威胁论等误解和言论会此起彼伏,从131科学社会主义(双月刊)2023 年第 1 期本文是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ZDA06)和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一般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DJB

5、2205)的阶段性成果。而反过来影响我们和世界各国的关系,最终制约自身下一步的发展。(二)话语安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话语信息流动不平衡日益加剧威胁中国国家政治安全进入 21 世纪,国际权力分配和利益分割开始转化为思想理论和国家话语之间的竞争,同时西方国家也从军事压制逐渐转向强势的意识形态渗透。西方强势媒体集中度高,控制了上下游资源,利用资本市场能力强,并利用这样的优势实际控制了政治话语权,发达国家的“先发优势不断显现”,而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时间较短,有效渗透力不足。表面上看,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崛起一方面给予了每个国家平等发布信息的权利,似乎有助于弱势国家信息发布。但是,形式上平等的互联网实际上加

6、剧了信息传递的不平等,落后国家发布的信息基本无人问津。当前中国尚缺乏强大的国际政治话语权,在一些问题上经常处于话语弱势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则长期占据政治话语高地。因此,必须从维护国家信息、文化主权的高度出发,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三)话语环境:传播对象和传播内容繁杂,国外受众多元化以及政治思潮多样化对中国政治话语传播产生阻碍具有国际政治影响力和价值引领力的内容是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核心,如果只是进行浅层次的形式主义包装,必定不能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在互联网世界中,随着各种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平台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因而只有从内容上吸引受众,才能真正体现对外

7、政治话语传播的价值。当前,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受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差异等方面原因的影响,其政治思潮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情势,很多地区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对普世价值等政治观念深信不疑。在提炼和总结更为深刻、更具文化特色的核心政治话语内容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为对外介绍中国提供理论支撑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国外受众在了解和接受中国政治话语时必定存在一定的偏见、排斥和怀疑心理,也使得中国对外政治话语面临着较为复杂的传播环境。(四)话语方式:当前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在话语内容、话语转换和话语交流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认识到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对

8、外政治话语体系在话语立场、内容、表达和渠道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在话语内容方面,悠久的中国政治文化是构建我国政治话语体系的资源宝库,但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也意味着构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急需更加深入的文化发掘能力。同时文化的不同决定了对待事物时立场和观点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加剧了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传播与西方受众的隔阂,长此以往便使得西方受众形成对我国政治话语“不听不信”的心理定势。在话语转换方面,由于中国政治话语和西方政治话语的差异性,特别是语言层面的差异,在对外传播时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在语言理解、消化和转换的过程中失去了本来的色彩和属性,使得外国受众无法理解甚至误解中国的政治话语和政治思想理

9、论。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遵照话语革新实践规律,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无的放矢,必须以科学合理可行的构建原则为依据,必须坚持国家站位,明确道义定位,善于事实说话,努力融通中外,体现兼容并包。(一)坚守国家立场坚守国家立场是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核心原则,对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独特魅力,更好掌握国际领域政治话语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站稳国家立场和政治立场,这理应成为中国共产党231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研究的“话语自觉”。首先,以维护

10、国家利益为核心。当今世界,不同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具有共同的特质,即每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都代表着其国家利益、国家观点和国家形象。独具特色且强有力的政治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和权利,也成为各国政治话语的根本出发点。以南海问题为例,近年来美国除了在军事层面小动作不断,更是凭借其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强势话语权,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影响国际公众对南海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以此来影响国际舆论的走向,常将中国在维护南海主权的国际舆论形势中置于被动地位,从而影响我国维护南海地区权益的正常行动。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在核心利益问题方面绝对不能做出“话语让步”,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表达自身的核心关切。第二

11、,以维护话语安全为根本。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站稳国家立场,必须以维护话语安全为根本。当前,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必须要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这同样是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根本要求,是必须坚持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法。在西方强大的话语舆论攻势下,要避免陷入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失去定义自己、为自己辩护的话语能力,避免出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效果。必须在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始终坚守维护话语安全的红线和底线,向世界阐明中国的政治立场、原则和观点,广泛宣传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和特殊性,这些都是维护我国话语安全的重要内容。第三,以

12、维护国家形象为焦点。国家形象虽然比较抽象,但其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具体事件中,更体现在中国对外交流传播的工作中,它包含了政府形象、企业形象、文化内涵、国民素质等各个方面,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树立国家形象为焦点,在自身塑造和对外传播中突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性,突显我国国家身份和地位,要通过打造国家话语品牌等渠道构筑国家形象中的文化价值和国家定位,从而更加有效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服务于当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二)明确道义定位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道义先行。在当今时代,谁的话语体系能够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展现造福人类的崇高价值追求,“谁就在国际竞争中赢得

13、优势”。因此,构建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坚持明确道义定位的原则。首先,抓住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主线。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促进民族复兴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的梦想追求,二者一内一外,构成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目标要义和不变主线。因此,必须以文明大国、东方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和负责任大国的政治定位和形象来开展话语体系建设工作和对外传播工作。同时,要进一步弘扬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交史中独立自主、天下为公、互利共赢等优良传统应用于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充分彰显中国的胸怀和追求,让世界明白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第二

14、,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把中国对外交往中追求和平、和谐的历史传承作为对外政治话语构建的重要来源,必须在国家间对话中坚持贯彻正确的义利观。义利之辨由来已久,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利益观跃迁升华为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义”反映的是全世界共同发展的理念。“利”,就是实现双赢的原则,二者体现了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与世界话语的价值耦合。将“合作共赢”等正确的国际关系义利观作为话语构建的核心理念,弘义融利,超越“非义即利”的简单对立和“我者”、“他者”的简单划分,才能使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发挥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治理提升和世界和平发展营建更为优越的国际331改革开

15、放与国家治理研究环境,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三,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话语思维。纵观世界历史,西方国家的话语体系可谓名副其实的“两面性”。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话语逻辑和取向始终是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展现样态;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实际上并未达到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反而让一些跟随其的发展中国家陷入本土与西方价值的冲突之中,社会秩序混乱,甚至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主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构建属于中国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勇于戳穿和驳斥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等虚伪的“道义”话语,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话语思维,坚持以实现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为出发

16、点。(三)立足中国实践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不是飞来之物,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范式或延续西方现代性逻辑,也不是封闭抽象的概念演进逻辑和推理,而是深深根植于中国实践,是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的大逻辑大趋势。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高度重视中国实践的基础性、本原性作用,从中国实践出发,汲取源头活水,形成对于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第一,立足中国发展阶段。坚持立足中国实践的原则,就是要以笃定的文化自信,对我国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客观的认识,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

17、源头汲取活水,坚决摒弃在话语构建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规避用西方社会中生成的话语理论来衡量中国丰富独特的发展实践,走出“鹦鹉学舌”的叙事困境。要在复杂的发展环境面前保持一种“话语定力”,同时聚焦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大战略和重要任务。第二,讲清中国发展成就。在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国对外政治话语必须及时准确清晰地讲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抗疫成绩,这也是一次必须把握住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既要用中国政治话语讲清楚几十年来“中国奇迹”的产生和发展,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又要讲清楚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正在进行的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8、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各项事业,才能让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紧扣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主题。也只有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下做到融通中外,坚持求同存异,同时,进行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转化,敢于用“新话语”代替“旧话语”,真情而巧妙地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价值理念,才能跨越语言障碍、超越文化纷争、穿越心灵隔阂,从而增进文化认同,与国际话语形成对接,让国际社会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第三,直面中国现实问题。只有坚持用中国话语对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给出科学的解释,坚持用中国话语解释当今中国为什么会选择今天的道路,才能解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也只有实事求是地承认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问题

19、的存在,保持真诚平稳的心态,正视差距,说清楚“中国问题”的客观实在性、不可避免性和暂时性,说清楚中国有能力解决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既要努力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又要说明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很多方面还亟待发展进步的基本国情;既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和优势,又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劣势,在对外传播中努力做到不卑不亢,不偏不倚。(四)努力融通中外“国际传播归根到底是文化和价值观输出输入的融合与平衡”。努力融通中外,就是指我国在开展对外传播工作、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时不仅有政治交锋,更要有交流交融,把中国的政治价值观和中国的制度模式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展示给世界,努力思

20、考“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融合问题。431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研究第一,坚持中国特色政治话语体系。在理论体系上,要坚持把什么是政治话语体系和如何建设政治话语体系当作构建的红线,推动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母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向全球传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必须成为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理论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进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根本在于对人类社会中社会矛盾、社会生产、社会发展的强大洞察、批判和阐释,是一种问题导向的话语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之上的能够指导我们改造世界的话语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具

21、备将这些理论和观点系统化为理论体系或学说的条件,从而将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体系推向新境界。第二,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话语中符合社会利益的话语概念、话语模式以及隐含在话语中的价值目标等内容要大胆继承,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当前政治话语中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促进中国政治文化观念的国际认同,这也是构建和传播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核心工作。同时,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对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取向,既契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也能寻求与各国价值观的普遍性

22、。第三,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还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要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在话语转换交流的过程中既立足于中国土壤,又能精准识别国外受众所熟知的话语体系;既要具有中式的传播特色,又要学习了解国外受众的言语表达,要深刻认识到“关门主义”思想的危害。比如由中国主导的各项政策倡议同样是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构建融通中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渠道,是推进中国话语理论与话语传播实践相融合的重要途径。只有坚持体现兼容并包的原则,才能使中国的政治话语成为一个先进的话语体系,始终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包容与认同中寻找和建立与世界畅通有效的

23、交流平台。三、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实践路径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在长期复杂和艰难的挑战中抓住机遇,认清重点,久久为功。必须加快构建中国政治话语内容、不断深化中外政治话语交流,持续优化政治话语传播格局,进一步加强政治话语队伍建设。(一)构建中国政治话语内容“理论供给带来更深远的话语权”。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以新时代中国政治实践和中国政治概念为基础,以推进中国学术原创性为关键,做到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第一,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政治话语

24、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政治道路、政治制度、政治理论的权威阐释,必须作为新时代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向全世界进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和国家领袖的成长之路讲清楚,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讲清楚,让世界各国明白中国政治理论根植于中国领导人引领中国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同时也必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讲清楚,要让各国人民明白中国实践的特殊意义正是在于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以实现发展。第二,必须以新时代中国政治实践和中国政治概念为基础。“话语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畴所构成的,话语权就表现为在这些概念范畴的使用上作出深刻的令人信服的阐释”。党的

25、十八大以来,从国家顶层设计到百姓身边531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研究“小事”,从内政国防外交到治党治国治军,国际国内形势无不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这些从新时代实践中产生的如“四个全面”,“一带一路”,“全面从严治党”,“打铁还需自身硬”等概念标识体系,必然成为构建新时代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概念基础。因此,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聚焦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影响中国发展的政策和战略,聚焦当今中国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加快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简洁大气、通俗易解的国际化的中国标识和中国概念,在中国主导或参与的国际重大事务和境外涉华热点话题中进行传播和运用。第三,必须以

26、推进中国学术原创性为关键。学术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学术共同体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一套学术概念系统”。众所周知,当前西方占据国际话语体系主导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的学术主导权长期掌握在他们手里,同时国内学术界又长期受到西方社会科学体系的影响。为提高中国的国际政治话语权,中国学者必须聚焦党的领导、政府创新、人大监督、政治协商、区域合作与基层自治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实践,用属于我们自己的学术框架、学术范式、学术理论、学术话语来搭建起本土化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进而向世界表达和传播中国政治话语。

27、同时,要鼓励学者“走出去”,在国际学术刊物或国际媒体上“发声”,鼓励中国学者参加国外学术活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要为国内专家学者积极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国家层面要在重大会议、活动之后组织专家学者以宣讲团等形式及时向外国传达和宣传会议精神、政治方向等重要信息。(二)深化政治话语翻译工作在国际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中,某国的政治理念从提出到对外传播,继而被对方准确理解,翻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话语转化和交流的过程中深化话语翻译工作,是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一,注重政治文化背景差异,消除话语交流障碍。话语体系的差异背后是文化的差异,在进行中国对外政治话语翻译时,首先

28、面临的就是外国受众的文化背景、当前时代西方文化特点以及中西文化鸿沟巨大等问题。将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转换成不同的语言,首先要强化对中国政治制度、政治道路、政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和发扬中国的政治风格。同时,要进一步深入了解传播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文化传统,尽可能地掌握各种因素对于中国话语转换的影响,努力消除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话语交流障碍。第二,注重关键内容翻译,提升政治话语传播的准确性。政治话语体系一般都体现出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大量涉及民族、宗教、革命等带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偏向的术语,内容复杂,涵义深刻。为避免在对外传播和外宣工作中出现因语言问题导致的话语误解,必须注重关键内容的翻

29、译准确性。例如在对外政治话语的翻译工作中,政治文献文本、哲学社会科学文本往往包含着中国最新的政策信息,特别是中央文献中所包含的理念、政策、倡议,因而必须把政治文化互通的基础打牢,优化翻译主体,创新传播技术,做到翻译准确、全面、清晰,才能充分传递政治文献中蕴含的信息,使国际社会准确理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克服“不对称认知”。第三,注重翻译整体逻辑,提升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中国特色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蕴藏话语逻辑的必然要求。在政治话语的翻译过程中,同样也必须注重翻译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必须把每个词、短语以至句子、段落、章节,都看作属于文献或文本整体的一部分,都要放在其特定的语境中,放在和上下文的

30、逻辑联系中进行翻译,要将各种概念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通过翻译表达出来,体现出其作为国家战略的整体性,才能让外国受众明白中国提出这种政策和战略的缘由,并在接受我国631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研究政治话语的同时也能够充分理解我国政治话语的内涵意义。(三)优化政治话语传播格局习近平强调:“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从打造多元传播主体、注重传播分类施策、创新话语传播机制入手,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传播格局。第一,打造多元传播主体。构建中国特色的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打造包括官方话语、智库话语和民间话语在内

31、的多元化传播主体,形成多元化传播主体的良性互动。官方话语层面,中国的官方话语应该重视对国际舆论导向的引导和把握,在对外政治话语体系传播中起主导作用。相关的政府部门应主动出击,把自身的政策主张融入国际舆论之中,加强与智库和民间新闻传媒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智库话语层面,要在加强国内智库建设的基础上,强化其背后的专家、学者和思想家的智力支撑,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并打造专业高端刊物向世界推销智力成果,设置国际议题,并通过国际交流形成主导性意见。民间话语方面,要加强对当前以网络为主的民间话语的引导,培育民间意见领袖,鼓励民间话语参与中国国际事务探讨。第二,注重传播分类施策。随

32、着新技术革命愈发深入,政治话语的传播必然要满足针对不同对象发掘不同传播渠道,提供不同传播内容的“私人订制”需求。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传播,在互联网时代下,其受众几乎涵盖了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因此必须在传播过程中做到全面覆盖、精准定位、分类施策。比如对发达国家来说,首先要在话语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寻找共识,又要讲清楚中国特色,对于无理指责和污蔑必须坚决在理论和道义上进行批驳和争论,要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要从实际出发,要接地气讲发展,讲清楚中国的发展,说清楚中国的经验,然后再讲理论和理念;对外国政要,可以讲中国的政策,对外国普通民众则需讲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讲与

33、他们切身相关的事情;对年长的人可以讲历史,对青年人则要更多讲现实和未来。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积极策划不同的方案,在语言和形式上积极创新,避免口号式话语、强硬的灌输,让国外人民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了解、接受和认同中国话语。第三,创新话语传播机制。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创新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要积极发展新业务,拓展海外业务,主动“走出去”,推进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打造品牌特色传播机制,提高产品推介能力。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任何一个部门、一个机构、一个学术领域都不足以独立支撑的,必须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负责构建对外

34、政治话语体系的指导机制和协作机制,努力涵盖从内容构建到翻译传播的全过程。要促进社交平台与新闻传播平台的有效对接,扩大用户规模,提升传播效果,实现与外国普通网民的互动交流,比如共青团官方开通“脸书”账号并定期运营就是一次主动积极的尝试。要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 通信等前沿技术,不断开发各种技术平台,完善用户服务机制,扩大话语覆盖面和影响力。(四)加强政治话语队伍建设加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亟需大批具备扎实理论功底、谙习大政方针、了解中国国情、拥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语言的人才队伍。第一,打造一支中西贯通的学术队伍。要建立中国特

35、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然要依靠既熟知中国国情,又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知识分子。必须着力培养源源不断的中国话语创造者和生产者,特别是培养既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有深入研究,又能在国际学术领域产生731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研究影响、发挥作用,成为“意见领袖”的和学术专家和领军人才。同时还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平台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建立社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和特殊学科,营造国内社会科学研究的良好氛围和学术环境,加大中国学术领域同国外学术领域的对话交流,为中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提供坚强的学术支撑。第二,打造一支融通中外的翻译队伍。高素质专业化的翻译人才是政治话语对

36、外传播的依靠。要加强对翻译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的培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其政治知识,强化其政治意识,确保在面对西方话语挑衅时能够站稳立场,并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拓宽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内高校等平台为基础,在学习翻译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多的翻译实践机会,强化翻译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要在各行各业均培养一批掌握专业技能且具有较高语言水平的翻译人才,在加强其对于中国国情的了解和掌握的同时,培养其全球视野和国际格局,努力拓宽其知识面,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翻译人才。第三,打造一支国际水准的媒体队伍。媒体是政治表达的载体,媒体是否能与国际接轨,是否具有国际影响力,是决定中国政治话语对外传播效果和质

37、量的重要环节。新闻媒体工作者是连接国际与国内的最佳媒介,我国的对外传播亟需建设由高素质对外传播人才构成的专业化媒体队伍。因此,在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时,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思路开阔、具有国际视野的媒体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要强化国内媒体队伍的政治水平和应急能力,强化国内媒体队伍的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创新手段载体,紧盯国外涉华要点,能够在国际媒体交锋中积极维护我国利益和国际地位,并以基于本国实际的立场和观点迅速有效地将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时事新闻以及价值立场等传播出去。四、结语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既是国内发展的需要,更是国际交往的需要。对外政治话语体系不仅是中国

38、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当前我国国际交往和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突破口和创新点。一个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则既是该国政治思想理论的外在表达形式,又植根于该国的政治文化土壤,担当着打破意识形态界限和宣传中国特色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使命。因此,只有逐步构建起一个融通中外的独立于西方政治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才能在参与全球治理中不断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注释: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3 卷,外文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314 页。郑中华、李瑞:习近平的互联网观,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7 期。袁赛男、李丹青:

39、新时代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构建:意义、困境与出路,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8 年第 3 期。闫志民: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理论导报 2015 年第 4 期。高宪春: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五化”原则,中国记者 2015 年第 6 期。张骥、方炯升:中国外交安全智库国际话语权分析,国际展望 2018 年第 5 期。张峰:打造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的要诀在哪儿,人民论坛 2016年 7 月上。张胜利:中外话语体系概念融通的实现条件和途径研究,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11 期。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 1 卷,外文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156 页。责任编辑:刘晨光831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