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 期)()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蔡晓良 卓艳苗(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摘 要:研究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关键和难点在于厘清其内在逻辑。从生成逻辑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源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爱国主义思想理论逻辑、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实际逻辑的有机统一。从层次逻辑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可以分为总纲层、总论层和分论层,集中表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时代主题和核心内涵。从价值逻辑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
2、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华民族复兴服务的价值取向。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以深刻而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 多次重要讲话涉及爱国论述,多次重要讲话论及“祖国”关键词(见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截至 年 月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别于 年、年两次开会讨论决策爱国主义课题。年 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广泛践行包含爱国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核
3、心价值观,指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习近平同志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论述(以下简称“重要论述”),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了系统的阐述,是 世纪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理论。那么,“重要论述”何以构成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这就要研究“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这一关键和难点问题。学界关于“重要论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重要内容、主要特征、现实价值等方面,对“重要论述”内在逻辑的研究却相对薄弱。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生成逻辑、层次逻辑和价值逻辑上对“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进行概括和总
4、结,旨在回答“重要论述何以构成理论体系”的问题。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专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者简介:蔡晓良,男,安徽安庆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卓艳苗,女,福建南安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州大学研究基地、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一、习近平新时代爱国
5、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重要论述”产生于独特的时空背景和理论空间。“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就是其相互作用、相互呼应的理论逻辑和实际逻辑,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爱国主义理论逻辑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际逻辑。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思想,为“重要论述”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是“重要论述”的宝贵思想来源。另一方面,“重要论述”正是在积极回应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现实需要、破解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现实难题的过程中生成的。只有基于这一基本逻辑,才能从根源上深刻认识“重要论述”的理论整体。(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既定的理论渊源和先
6、在的理论素材。“重要论述”形成的深厚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爱国主义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前者是“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石,后者是“重要论述”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开创性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的若干核心命题,列宁创造性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理论体系。学界有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工人没有祖国”、国家是虚幻共同体,因而侧重批判爱国主义、倾向反对爱国主义。事实上,正是在其社会理论、阶级理论、国家理论、人类解放理论的正面论述中,在对资产
7、阶级“爱国主义”欺骗性的批判揭露中,马克思恩格斯表明了他们对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肯定立场和态度,开创性地提出了若干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核心命题。命题一: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爱国主义是历史存在着的国家在社会意识上的反映,是国家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重要表现。随着国家的起源,爱国主义相伴而生,随着国家的演化并不断强大,爱国主义日益强烈。随着国家的消亡,爱国主义最终也会消亡于共产主义社会,被自由人联合体意识、共产主义共同体意识所代替。命题二: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由于国家的实质在于阶级专政,其自主性和管理职能以阶级统治为基础,所以爱国主义生而具有阶级性。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资产
8、阶级的“爱国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以及狭隘性、欺骗性,他们提出的“工人没有祖国”的观点正是对资产阶级国家这一“虚幻共同体”的批判,揭露了资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虚幻性、欺骗性。当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后,真正的爱国主义才得以产生。无产阶级国家日益强大,真正的爱国主义日益高扬。命题三:无产阶级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随着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随着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联合起来,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产生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实现国际主义的内在前提,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实现爱国主义的外部支持。支持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
9、虚无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统一”的生动体现。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爱国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发展者,他提出了以下几个命题。命题一:“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一阐述实际上是列宁对小资产阶级传统爱国主义的批判,他认为,这种爱国主义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此外,列宁还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命题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根本意蕴是爱社会主义祖国。针对有些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煽动“保卫祖国”的谬论,列宁认为工人应该保卫真正的祖国而不是资产阶级的“祖国”,即保卫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命题三:爱国主义和社马克思恩格
10、斯选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列宁选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蔡晓良等: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会主义结合一体。列宁的这一思想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以民族国家的独立性为基本前提,应该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二是保卫社会主义的政权、在思想和行动上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爱国主义的题中之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思想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与中国具体爱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它本身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依次是毛泽东思想的爱国主义思想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爱国主义思想阶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11、义思想的爱国主义思想阶段。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十分重视爱国主义及其教育。毛泽东同志将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作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注重通过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团结人民群众,始终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邓小平同志认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维护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内在环节,要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将热爱祖国作为最大的光荣、损害祖国作为最大的耻辱。江泽民同志提出,人民民主与爱国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将爱国主义上升到民族精神内核的高度,并着重阐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有助于振奋人心、凝聚人民力量,对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江泽民同志还主持审议
12、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我党第一个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完整的政策文件。胡锦涛同志提出爱国荣辱观,并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强调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公民道德教育全过程,同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的发挥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习近平爱国主义重要论述以先前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爱国主义思想为直接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爱国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赓续发展。(二)实际逻辑: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需要和现实背景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因此,研究“重要论述”的实际逻辑是什么,
13、就是分析“重要论述”是在什么样的现实需要之下产生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于爱国主义教育自身亟须改进的内部现实需要,也由于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外部现实背景,“重要论述”应运而生。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部现实需要来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就与问题并存。一方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重要实践成就。其一,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表现为更关注受教育者需求,突出受教育者的参与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本身的针对性和教育过程实施主体的协同性。其二,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时代号召力和价值引领力,表现为教育对象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责任使命感增强,爱国志向更加坚定,爱国心态更加理性平和,个体和群体的爱国行为指向更加一致。
14、其三,爱国主义教育更具科学化和专业化,体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和机制不断完善、建设队伍不断壮大、涉及领域不断延伸和拓展、载体不断创新等。另一方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诸多实践难题。如爱国主义教育顶层设计与具体部署错位、着重时效性不重长效性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环节“仪式感、庄严性、规范化”不强和不足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应对错误观点和言论的能力不足的问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者理论转化效果不佳的问题;等等。在成就与问题并存的境遇下,急需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
15、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人民出版社,年,第 页。蔡中华、潘静: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第 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外部现实背景表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在。一方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迎来新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三件大事。”大
16、事即机遇,其一,从全局性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代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机遇。其二,从主导性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迎来了良好的政策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其三,从新时域看,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在抗击疫情中首先获得阶段性胜利、近几年取得中国重大科技攻关成就等历史机遇。其四,从新场域看,互联网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场所,由此衍生的新媒体也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渠道、新手段。另一方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一些外部挑战。其一,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渗透消解着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些外部势力通过
17、输入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相悖的有害思潮,试图侵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扭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摇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抹黑中国共产党和英雄人物的形象,进而引起思想混乱、造成人才流失。其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隐蔽的方式蓄意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试图动摇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摧毁中国人的自信心。其三,世界疫情的蔓延影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年新冠疫情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在疫情大考前,如何以爱国主义教育确证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以伟大抗疫精神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同向、风雨同舟,是重要的时代课题。针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习近平同志既坚持底线思维也从高远视野出
18、发,初步勾勒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论框架,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必须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五个必须”既立足中国实际、蕴含中国特色,又兼具时代气息、面向未来,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规律。二、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层次逻辑图 “重要论述”的层次逻辑按照层次性的建构原则,“重要论述”中的逻辑关系可以划分为总纲层、总论层和分论层三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着环环相扣的递进关系(见图)。其中,总纲层论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指明新时代爱
19、国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决定着总论层的指向。总论层论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是总纲层在新时代的产物,给予分论层以正确指引。分论层论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涵,为总论层的实现提供了思想、理论和实践路径的准备,鲜明地体现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定位、新思路。“重要论述”的总纲层、总论层和分论层并不是简单堆积和无序堆砌的结果,而是主次分明、相互支撑、紧密相连的,构成了“重要论述”这一逻辑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体现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时代主题和核心内涵的统一。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
20、 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蔡晓良等: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一)总纲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要论述”的总纲,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现实性与前瞻性于一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和总体方略,是指引我们当前和今后一切工作发展的根本思想。因此,也是指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当前和今后发展的根本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了新时代爱国主
21、义教育的性质、发展方向和根本内容。其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新研判,使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这标志着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发展阶段。其二,围绕历史新方位提出的历史新使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基本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根本方向和基本定位。其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全局论、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论、发展理念论和强军论等,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教育内容。“重要论述”指出,要将世情国情党情教育、民族历史与文化教育和时代发展主题教育内嵌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中。(二)总论层:坚持实
22、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重要论述”的总论,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旨、主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同志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始终与当前的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其一,立足这一时代主题,习近平同志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聚民心”的基本要求。凝聚人心,就是要将分散的人心凝聚为同一的民心,将单个人的价值复归到社会价值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为凝聚人心设立了共同的价值追求,是防止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社会价值产生隔膜、走向分裂的重要“黏合剂”。爱国主义通过灌输和启发
23、教育不断对错误价值观进行匡正和纠偏,从而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理性认同。其二,立足这一时代主题,习近平同志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育新人”的核心要求。培育新人,就是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的人才培养定位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培育目标具有贯通性和内在一致性。从担当的时代责任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属于时代新人;从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来看,“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时代新人应具备优良爱国品质和深厚爱国情怀。其三,立足这一时代主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的更高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空洞的“代名词”,实现国家富强、民
24、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是表征也是本质,它内在地蕴含着国家、民族与个人关系的休戚关联性,体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指向性和现实主导性。(三)分论层:围绕新主题赋予爱国主义教育新内涵从微观层面讲,各分论是“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看,将各分论整合起来,即一幅多维立体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路线图谱。新主题衍生出新内涵,新内涵助推主题目标的达成。习近平同志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主题,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定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具有普适性作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 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
25、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 页。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的新思路,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新创造、新发展。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定位,一是本质定位,从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显著特征来说,“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
26、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这与党的十八大以前明确提出的爱国主义本质相比,突出了“爱党”的内容。“重要论述”在深刻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爱国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揭示了新时代“爱党”的必要性。“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与践行者”,同时,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因此,这一新的本质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作用定位,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维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重要论述”强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在我国,爱国价值观成
27、为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价值观的根本尺度,影响和支配着其他价值观,而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最为关键和基础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重要论述”提出,“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新主张。从永恒的时间纵度和全过程的范围广度来看,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任何一个教育环节、内容体系、领域、行业都不能缺失爱国主义教育,否则有可能产生离心力,造成人心涣散。因此,这一新的作用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价值引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重要论述”强调,要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
28、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为应对思路。教育者是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组织领导者和主要承担者,主要任务是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实务两者的融合发展,助力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要认真领会“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聚焦时代发展主题,立足中国实际,结合中国成就,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其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要以“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立足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善用新媒体技术,依托文化、活动载体,重视基地、机制建设,以此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这一新的思路为研究和解答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课题提供了
29、动力之源。就教育对象而言,“重要论述”强调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关注不同实践主体,面向全体人民的基本思路。为什么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问题,把准教育对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之策。首先,习近平同志重点关注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其次,习近平同志关切各领域各战线各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针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爱国宗教人士、港澳台同胞、民营企业家、科技人员等不同实践主体提出了多样化的爱国要求。最后,对于普通人民群众、社会人士,习近平同志认为,要加强教育和引导,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活动贯穿城乡基层、全体人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一新的思路是培养和塑造实现中华民族
30、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坚力量的重要方式。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 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31、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蔡晓良等: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就教育过程而言,“重要论述”强调“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的总体思路。教育过程包含教育者的教化过程和教育对象的习得过程。这一思路以受教育者对祖国形成的正确认识为基础,以培育深层、持久的真挚爱国情感为起点,以形成愈加坚定的忠诚于祖国的爱国意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强国志向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内生动力,以具体、直接的行动落实和理性的报国行为为落脚点,最终形成系统连贯的过程。因此,这一新的思路为构建和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有效路径。三
32、、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逻辑“重要论述”始终贯穿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价值取向,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谁育人、有何价值的问题。这种价值逻辑使“重要论述”成为一个价值整体。其中,为人民服务是贯穿“重要论述”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内在包含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贯穿“重要论述”的独特价值取向,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者构成了“重要论述”的完整的价值逻辑,是贯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价值红线。(一)为人民服务:服务于人民群众和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
33、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如此。“重要论述”中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鲜明地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上。人民和人民的实践是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源头活水”,“重要论述”贯穿着为个体服务和为群体服务的价值取向。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为个人立德成才服务。在实现个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中,“德”是摆在第一位的,“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而爱国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所以,爱国成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对提高个人品德修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为群体服务,既教育人民又服务人民。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培养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34、,充分彰显了爱国主义教育为人民幸福和民族未来服务的时代使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注重满足人民需要。爱国主义教育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和基本诉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为人民服务内在蕴含着为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因此,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仍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是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部分,有利于加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
35、领导权。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引导人们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致力于提升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 页。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6、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 页。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人民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和纯洁性。在全体党员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推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继承与弘扬,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二)为社会主义服务: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新时代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标识。独特标识是独特的标示、识别,指的是突出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向度。一方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引导人们客观看待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37、的关系。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紧密相连的共同体。针对一些把两者分裂开来的错误言论,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通过后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在理论学习中明晰兴国之要,从而坚定爱社会主义中国的根本立场。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人们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种社会价值。”资本主义社会存在阶级的分裂与斗争,使爱国主义的社会基础变得薄弱。“只有到了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才达到自己历史上的最高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加强,爱国主义相应得到日益弘扬。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日益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而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能够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新时
38、代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服务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是爱国主义的历史价值;服务于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祖国统一大业,是爱国主义的现实价值;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爱国主义的崇高价值。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战略布局作了清晰的描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必须正确认识“强国”的蕴涵:其一,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学说的新发展,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向的世情国情党情,要求国家治理职能不但不能消亡,反而要强化、有效。其二
39、,我们要建设的“强国”,兼具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互补互促。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三强合一是分析“强国”的合理理论框架。而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小政府、大社会框架,不单在理论上是有问题的,而且在实际上也是不可行的。其三,强国梦既是理想目标,也是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既可以从理想信念视角审视,也可以从科学求真视角研究。作为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不是现实,而是中国人的一种信仰。作为信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崇高之美、神圣之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
40、面,在新时代汇流、贯通。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梦”就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深刻而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本质、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讲清楚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还需要讲清楚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其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三,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九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例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九大本质要求之一,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鲜明的中国特色。责任编辑:石雪梅刘建军: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内在关联,思想理论教育 年第 期。刘建军: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内在关联,思想理论教育 年第 期。刘建军: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内在关联,思想理论教育 年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