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外周血nCD64指数在鉴别...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中的应用_梁会.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7077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周血nCD64指数在鉴别...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中的应用_梁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外周血nCD64指数在鉴别...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中的应用_梁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外周血nCD64指数在鉴别...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中的应用_梁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临床检验收稿日期:修回日期:作者简介:梁会(),女,河南省兰考县人,本科,主管检验师,从事检验医学工作。外周血 指数在鉴别 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中的应用梁 会,李 灿(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指数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价值。方法选取 患者 例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 疾病活动指数(,)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通过病原学检查分析有无细菌感染。其中 例合并细菌感染的稳定期患者作为细菌感染稳定期组,例合并细菌感染的活动期患者为细菌感染活动期组,例非细菌感染的稳定期患

2、者为稳定期组,例非细菌感染的活动期患者为活动期组,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例为对照组。比较 组外周血 指数、血清降钙素原(,)、反应蛋白(,)与血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指标对 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鉴别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及活动期组 指数、高于稳定期组与对照组,其中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高于活动期组;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的 高于活动期组、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 指数、均高于细菌感染稳定期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 指数与、水平呈正相关()。指数与、水平鉴别 患者合并细菌感

3、染与疾病活动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指数与临床病原检测的鉴别结果呈高度一致(值)。结论 外周血 指数对 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具有较好的鉴别作用,与病原学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性粒细胞 指数;细菌感染;疾病活动期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系统性红斑狼疮(,)在青年女性中较常见,病因尚未彻底明确,可能与家族遗传、内分泌异常、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研究指出该病发生主要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相关,发病时可导致全身脏器系统受累。细菌感染在这类患者中较常见,但对于全身乏力、发热的病例而言,由于缺乏典型症状,临床难以鉴别患者是合并细菌感染或处于疾病活

4、动期。既往采取常规炎症指标对 患者病情进行鉴别,虽有一定作用,但总体而言特异性较差。近年来,研究发现 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是免疫球蛋白(,)段的一种受体,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极低,在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内存在表达,而一旦机体处于感染状态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及细菌脂多糖会刺激中性粒细胞表面 的表达,致其表达水平增高。鉴于此,本次纳入 例 患者进 行 研 究,分 析 外 周 血 中 性 粒 细 胞(,)指数对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鉴别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 对象 选取 年 月 年 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 患者 例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

5、疾病活动指数(,)评估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通过病原学检查分析有无细菌感染,其中 例合并细菌感染的稳定期患者作为细菌感染稳定期组,例合并细菌感染的活动期患者为细菌感染活动期组,例非细菌感染的稳定期患者为稳定期组,例非细菌感染的活动期患者为活动期组,取同期体第 期梁 会,等 外周血 指数在鉴别 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中的应用检的健康志愿者 例为对照组。标准:分提示基本无活动,分、分、分分别表示轻度、中度、重度活动,将基本无活动者视为稳定期组,其他患者则纳入活动期组。纳入标准:患者:符合 的诊断标准,经免疫学检查、生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证实为;年龄 岁;意识清醒,认知正常。对照组:同期体检

6、的健康志愿者;年龄 岁;意识清醒,认知正常。排除标准:妊娠、哺乳期女性;患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药物性;患慢性传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病史;心、脑等脏器器质性病变。研究方案获伦理委员会批准,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表 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组别性别男女年龄 岁病程 体质量指数()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稳定期组活动期组对照组值 值 方法 所有受试者入组后,患者在就诊当日采血,对照组在体检当日采血。外周血 指数检测:取抗凝全血 ,置于流式细胞术专用试管内,取提前处理的 抗体与 抗体(美国 公司)加入,充分混合,室温下反应 ,取 红细胞裂

7、解液加入,室温下反应 ,离心 (),弃上清液。经生理盐水进行洗涤,取生理盐水 加入,重悬细胞。经流式细胞仪进行测定,以 设门,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 平均荧光强度(,),从而计算 指数。指数为中性粒细胞 与粒细胞之比。其他血液指标测定:另取 空腹肘静脉血,分装于两管,一管离心 (),分离血清,存至 环境下待测。经化学发光试剂测定血清降钙素原(,),乳胶增强免疫比浊试剂测定 反应蛋白(,)。另一管采用血沉分析仪测定血沉(,),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统计学处理 应用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检验。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两两比

8、较行 检验。两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行 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 患者并发细菌感染及疾病活动期的评估价值,确定曲线下面积(,)。两种鉴别方法的一致性分析行 检验,该值范围 提示一致性极低,、分别表示一致性一般、中等、高度和接近完全一致。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组受试者 指数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 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及活动期组 指数、均高于稳定期组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高于活动期组;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的 均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高于活动期组、稳定期组;稳定期组 高于对照组;细菌

9、感染活动期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细菌感染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表 组受试者 指数及其他生化指标比较()组别 指数()()()()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稳定期组)活动期组)对照组 值 值 注:)与对照组比较,;)与稳定期组比较,;)与活动期组比较,;)与细菌感染活动期组比较,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 卷。患者 指数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经相关性分析,显示 患者 指数与、水平呈正相关()。见表。各检验指标对 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疾病活动期的鉴别价值 经 曲线分析提示,指数与、水平鉴别 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 分别为 、,以 指数评估的表 患者 指数与其他生化指标

10、的相关性分析指标 指数 值 值 最大,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评估价值优于其他指标。见表、图。表 各检验指标对 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疾病活动期的鉴别价值指标标准误 值 最佳界值敏感度 特异度 指数()()()()()()()()()()()()()()图 各检验指标鉴别 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 曲线 指数与临床鉴别结果的一致性分析以病原学诊断为金标准,发现 指数鉴别 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准确率为(),阳性预测值为(),阴性预测值为()。指数与临床病原菌鉴别结果呈高度一致(值 )。见表。讨论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主要累及皮肤与关节部位,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全身脏器受累,表 指

11、数与病原学检测的鉴别数据分析鉴别方法病原学检测细菌感染疾病活动期总计 指数细菌感染疾病活动期总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以女性居多,目前,我国 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这类患者因免疫功能异常,易出现细菌感染,患者感染早期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症状。然而,活动期患者也伴有上述类似症状,临床需要及时对患者的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进行鉴别,以便给予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延误。目前,在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广泛,在机体存在感染的情况下,炎症因子可激活中性粒细胞表面 的表达,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表面的 表达则不会产生明显变化。故通过测定 表达水平,可能为 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的鉴别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稳定期组、细菌感染活动期组、活动期组的 指数及、水平均增高,且以细菌感染活动期组最高。是免疫球蛋白家族的一种跨膜糖蛋白,在炎症刺激下,其表达可在 内快速增高 倍,在 内达峰值,且 的表达非常稳定,当刺激因素去除后,其表达可逐渐恢复正第 期梁 会,等 外周血 指数在鉴别 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中的应用常,通常在 周内恢复完全。吴朝霞等以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 指数能对患者早期合并血流细菌感染进行诊断,且可用于判断预后。梅虹等指出急性细菌性、病毒性感染者均可见 表达上调,而细菌性感染者的 表达更高,其能对细菌性、病毒性感染进行鉴别。这均提示 指数

13、对于细菌性感染的评估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除细菌感染组外,疾病活动期组的 指数也有所增高,这可能与患者病情处于活跃状态,对 表达具有刺激作用有关。而细菌感染活动期组患者同时伴有细菌感染与疾病活跃状态两种特征,指数增高则更明显。、在 评估中应用广泛,其中、在机体存在炎症刺激时水平增高,则在多种病理状态下增快,而 已被大量研究证实在细菌感染患者中增高。本研究也提示伴有细菌感染患者的、水平明显增高,这主要与细菌侵袭导致的炎症刺激有关。通过进一步分析,提示 患者的 指数与、水平呈正相关。能结合其配体级联放大免疫炎症反应,在机体正常时,中性粒细胞表面 表达极少甚至不表达,而在炎症刺激下则会使 表达增强。

14、这表明 表达与炎症反应有关,而、在炎症刺激下也会出现水平异常,故 指数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主要通过炎症刺激产生。通过绘制 曲线,发现 指数与、水平对 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均有鉴别价值,以 指数的鉴别效果最好,高达,敏感度、特异度均超过,且与病原学鉴别结果呈高度一致。、等常规指标虽对细菌感染有一定评估作用,但敏感度、特异度欠佳,检测结果不稳定。病原学细菌检测可作为“金标准”,然而,检测周期较长,可能致病情延误。指数则不仅检测方便,稳定性好,而且能够较快获得检测结果,总体应用价值较高。综上所述,外周血 指数对 患者并发细菌感染与疾病活动期存在鉴别价值。但本研究也有局限性,如本次纳入的样本来

15、源比较单一,样本量较少,未来还需要扩大样本来源,进行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余建华,张艳洪,邹小凤,等中性粒细胞 指数和单核细胞 在细菌与病毒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导报,():,():,():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刘倩倩,高岩,邵凌云,等中性粒细胞 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中华传染病杂志,():宋禹霏,冯茹中性粒细胞 在血液肿瘤患者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吴朝霞,方寅飞,徐浩 中性粒细胞 指数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细菌感染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梅虹,周凯,朱肖淳 中性粒细胞 鉴别诊断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效果评价 现代仪器与医疗,():,刘晓霞,曾家顺,陈美玲,等红细胞沉降率 反应蛋白比值联合降钙素原在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和细菌性感染中的价值临床内科杂志,():庞杰,张宗芳,李艳霞,等血清补体 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关系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郑慧,许铁 细菌性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 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分析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