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附答案
1.水果超市昨天购进水果,其中苹果占。今天卖出了购进苹果的,卖出多少千克苹果?
2.六年级共有学生240人,其中六(1)班人数占,六(2)班人数占,这两个班哪个班的人数多?多多少人?
3.有面粉250千克,大米比面粉多,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只列式,不计算。)
4.修一条路全长2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比第一天修的还多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
5.二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华收集了42个,小强比小华多收集了。两人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6.河口县某小学六年级原有学生238人,后来六年级转来2人,现在六年级人数的正好是五年级现在的人数,现在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
7.数学课上小强在方格纸上画了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再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
(1)他通过计算发现: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的,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的。于是小强提出猜想:把任意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会不会也有同样的规律呢?
(2)请你举例验证这个规律。
(3)推想: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
8.幼儿园老师准备折1200只纸花,她们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第二天完成了余下任务的,第三天需要折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
9.打字员打一本120页的书稿,第一天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第二天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
10.珠海市长隆海洋王国2019年上半年接待游客为560万人,下半年游客量是上半年的。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多少万人?
11.张老师到超市买了一套衣服,其中裤子12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衣多少钱?(根据线段图,将题中的信息补充完整,并列式解答。)
12.三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80下,小强跳的下数是小明跳的,小亮跳的下数是小强跳的。小亮跳了多少下?
13.请你算一算熊妹妹的体重是多少?
14.小红有48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数是小红的,小明的邮票数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枚邮票?
15.动物园里,大熊猫的寿命为20年,野兔的寿命只有大熊猫的,长颈鹿的寿命是野兔的,长颈鹿的寿命是多少年?
16.大毛有120本课外书,二毛的课外书本数是大毛的,小毛的课外书本数是二毛的。小毛有多少本课外书?
17.一个长方形土地,宽42米,长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平方米?
18.只列式不计算。(列综合算式)
三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的,小亮跳的是小强的。小亮跳了多少个?
列式:________________
19.三个同学踢毽子,小明踢了96个,小强踢的数量是小明的,小亮踢的数量是小强的,小亮踢了多少个?
20.奶奶买了60米长的彩带,用总长的做了中国结,用总长的做了蝴蝶结,这条彩带一共用了多少米?
21.有一个1公顷的土地,计划种植大豆,剩下的按2 :3的比例种植玉米和花生,玉米和花生的种植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
22.一项工程,甲队独做20天完成,乙队独做每天完成.如果甲先独做5天,然后两队合做,还需多少天才能完成?
23.李师傅3天做完一批零件,第一天做的是第二天的,第三天做的是第二天的,已知第三天比第一天多做3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24.为了绿化校园,某校购买了一批树苗,由四、五、六三个年级共同种植,五年级种植了这批树苗的多2棵,六年级种植了这批树苗的少1棵,四年级种植了剩下的10棵。五、六年级分别种植了多少棵?
25.甲、乙两站相距不到500千米,A、B两列火车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A车行至210千米处停车,B车行至270千米处停车,这时两车相距的正好是甲、乙两站距离的,甲、乙两站的距离是多少?
26.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5天完成,甲队先做2天后,剩下的有两队合做,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27.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它吃了这堆桃子的七分之一,第二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六分之一,第三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五分之一,第四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四分之一,第五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三分之一,第六天它吃了余下桃子的二分之一,这时还剩12个桃子。那么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多少个?
28.打一份稿件,小红需要8小时,小明需要10小时,两人合作打了4小时,还剩5000个字,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个字?
29.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15分钟完成,乙单独打要10分钟完成,现在甲、乙合打5分钟后,乙有事离开,余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打完剩下的稿件需要几分钟?
30.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又行驶了3小时,这时甲车离B地还有230千米,乙车离A地还有16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1.疫情期间,某医院的感染病区一共有60名护士,重症病房与普通病房的护士人数之比是,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重症病房的人数逐渐减少,因此一些护士从重症病房调到普通病房,这时重症病房的护士人数比普通病房的少。
(1)原来重症病房派驻了几名护士?
(2)疫情好转后从重症病房调出了几名护士到普通病房?
32.甲箱子有50个球,乙箱子有15个球,从甲箱拿出多少个球放入乙箱里才使得甲、乙两箱球的数量比是?
33.小红、小英和小明三位小朋友储蓄钱数的比是,他们储蓄的平均钱数是320元。小英储蓄了多少钱?
34.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的路程比是,相遇后货车提高速度,比相遇前每小时多行35千米,客车仍按原速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客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6.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5.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上午8:00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当行驶了全程的时与货车相遇。已知货车行驶完全程要8小时,两车相遇是什么时刻?甲、乙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6.某地区要为疫情重灾区运送90吨防控物资,原计划按3∶2分配给甲、乙两个车队。后来,丙队自愿加入帮助运送。物资运完时,甲队少运了原分配任务的,乙队少运了原分配任务的。
(1)按计划,甲队需运送这批物资的,乙队需运送这批物资的。
(2)完成任务时,丙队帮助( )队运送的物质多一些(填上“甲”或“乙”)。请说明理由。
(3)丙队运送多少吨防控物资?
37.某商场需要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师徒两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8天,徒弟单独完成需12天,现由师傅先做3天,再由两人合作。
(1)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任务?
(2)完成后两人共得工钱1600元,如果按两人完成的工作量分配工钱,那么师徒两人各应得工钱多少元?
38.甲、乙两辆汽车在A、B两地之间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是90km/h,乙车的速度是60km/h,C地在A、B两地之间。
(1)若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向B地行驶,则在行驶途中(两车均未到达终点),甲、乙两车的路程之比保持不变,这个比的比值是( )。
(2)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经C地时,乙车比甲车早到10分钟;第二天,甲、乙两车分别从B、A两地同时返回原来出发地,甲车比乙车早到1.5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km?
39.一辆卡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卡车到达乙城后立即返回,客车到达甲城后也立即返回,已知卡车和客车的速度比为,两车第一次相遇地点距离第二次相遇地点24千米,求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40.涛涛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这时还剩95页没有读。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41.下图是朝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统计图:
(1)参加特长班学习的同学和读书的同学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2)如果参加户外活动的有44人,上网学习的有多少?
42.王、李、林三位阿姨合资开了一家饮品店,出资情况如图。一年后,发现总营业收入是51万元,房租、人工、材料等成本费支出34.47万元,另外还要缴纳总营业收入3%的增值税。
(1)这家饮品店这一年的利润是多少?
(2)如果按照出资比例将这一年利润进行分配,王、李、林三位阿姨分别能分到多少?
43.下图是某校六年级男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图。
(1)如果喜欢足球的有128人,则喜欢篮球的有多少人?
(2)本次调查,有5位男生没有参加投票,本次投票的投票率是多少?(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以上信息,请估计该校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并说明理由。
我估计该校六年级共有学生( )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下图是李大叔种植各种蔬菜面积的扇形统计图。
(1)填写扇形统计图中的百分比。
(2)已知茄子的种植面积是175m2,青椒的种植面积是( )m2。
(3)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茄子的圆心角是( )。
45.李元对自己家的5月份消费支出做了统计,并绘制出条形和扇形统计图。
支出项目
伙食水电
购买衣物
文化教育
其他
合计
金额(元)
2250
900
1350
500
5000
①据相关信息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②扇形统计图中甲表示的消费项目是___________,占5月份消费支出的___________%。
③根据图表中的信息,提出一个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46.如图,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小圆片沿着一个正方形外边缘滚动一周,已知正方形边长为10厘米,那么小圆片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小圆片圆心滚动一周的轨迹是多少厘米?(π取3.14)
47.下图中圆的面积是,求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48.如图:O点是半圆的圆心,半圆的直径AB是4厘米,C、D是半圆弧上的三等分点,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9.(1)某大酒店里有一种方圆两用餐桌(即外圆中方).请你借助圆规等学具,选择相对合理数据画出这种方圆两用桌的桌面模形(要保留作图痕迹),并将正方形外的部分涂上阴影.(提示:在圆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2)如果圆桌的直径是1米,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0.笑笑和淘气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
将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关答案填入以下空中:
(1)笑笑所走过的路线的半径为10米,她走过的路程是_____m.
(2)淘气所走过的路线的半径为_____米,他走过的路程是_____m
(3)若淘气与笑笑比赛跑步,淘气的起跑线应该比笑笑提前_____m.
51.某游乐场门票价格:成人20元,儿童半价。买家庭套票(两个大人加一个孩子)可节约20%,家庭套票的价格是多少元?
52.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两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0人,三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4人.像这样共几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50人?
53.探究题。
正方形个数
摆成的图形
小棒根数
1
2
3
…
…
…
n
…
(1)把表格填完整。
(2)如果摆100个正方形,那么需要多少根小棒?
54.规定:如图1中,方格里的数表示在其周围8个方格中共有多少个△。即以“1”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1个△;以“2”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2个△;以“3”为中心,在它的四周8个方格中只能有3个△;依此类推。
按上述规定,在如图2中一共可以画12个△。现在已经画好了其中的2个,请你在合适的空格中补上其余的10个。
55.用同样长的小棒摆正方形,如图:
(1)填一填。(每空1分,共2分)
正方形个数
1
2
3
4
5
…
小棒根数
1+3×1
1+3×2
1+3×3
…
(2)这样摆7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3)现有31根小棒,能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
56.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下面的规律摆下去。
(1)摆6个“金鱼”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2)摆n个“金鱼”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若有2018根火柴棒,那么可以摆多少个“金鱼”?
57.如图,堆三角形积木。
①如果下层放6个,一共需要多少个三角形?
②如果有169个三角形积木块,下层应放几个?
58.笑笑用水果卡片摆成下面的“T”字,照这样摆下去,第10个“T”字要用多少张水果卡片?
59.摆一摆,找规律.
摆第n个图形需要用多少根火柴棒?
60.有苹果、梨、桃、枣四种水果,已知苹果和梨占总重量的,梨和桃占总重量的45%,枣占总重量的30%,又知桃比苹果多42千克。枣有多少千克?
61.中国民航总局规定:乘坐飞机经济舱旅客一人最多免费携带20千克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的1.5%购买行李票,一名旅客带了40千克行李乘机,机票连同行李费共付1560元,机票价钱是多少元?
62.甲、乙两个粮仓共储存了3300吨粮食,运走甲粮仓的50%和乙粮仓的后,甲、乙粮仓的存粮量之比为2∶1。甲、乙两个粮仓原来各有粮食多少吨?(提示:如果你觉得有困难,可以画图试一试。)
63.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车行了全程的,乙车行的与全程的比是,此时甲车比乙车正好多行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4.一瓶洗衣液,第一周用了总量的,第二周用了总量的20%,还剩2.2升,这瓶洗衣液原有多少升?
65.两桶油共重130千克,从甲桶取出25%倒入乙桶后,甲桶相当于乙桶的,甲、乙两桶原来各有油多少千克?
66.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约占。某镇引进厨余垃圾处理设备,集中借助生物技术处理厨余垃圾,其中10%可转化为有机肥料。某镇每天大约产生16.5吨生活垃圾,可以转化出多少吨有机肥料?
67.学龄儿童11~15岁标准体重的估算方法是:年龄×3-2。(单位:kg)
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重)百分比
轻20%以上
轻11%-20%
轻10%-重10%
重11%-20%
重20%以上
等级
营养不良
偏瘦
正常
偏胖
肥胖
小东今年12岁,实际体重41千克。
(1)根据上面的估算方法,小东的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千克?
(2)小东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轻或重百分之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3)小东的等级是什么?请你给他提一些建议。
68.在新农村建设中,家乡要修建一条2000米长水泥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0%,还有多少米没有修?
69.长江小学原来平均每天产生垃圾50千克,自从开展分类投放垃圾后,现在平均每天少产生20%的垃圾,现在平均每天产生垃圾多少千克?
70.有一袋大米,第一周吃去了这袋大米的30%,第二周吃去了这袋大米的还剩15kg,这袋大米原有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1.90千克
【解析】
根据苹果占总水果的比重,先利用乘法将苹果的重量计算出来,再利用乘法求出今天卖出的苹果的数量即可。
288××
=108×
=90(千克)
答:今天卖出90千克苹果。
【点睛】
本
解析:90千克
【解析】
根据苹果占总水果的比重,先利用乘法将苹果的重量计算出来,再利用乘法求出今天卖出的苹果的数量即可。
288××
=108×
=90(千克)
答:今天卖出90千克苹果。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2.六(1)班;8人
【解析】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求出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最后比较大小求出两班的人数差即可。
六(1)班:240×=48(人)
六(2)班:2
解析:六(1)班;8人
【解析】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求出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最后比较大小求出两班的人数差即可。
六(1)班:240×=48(人)
六(2)班:240×=40(人)
因为48人>40人,所以六(1)班的人数多。
48-40=8(人)
答:六(1)班的人数多,多8人。
【点睛】
利用分数乘法求出两班的人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250×
【解析】
由题意,可把面粉的重量看作单位“1”,又知大米比面粉多,就是说大米比面粉多的重量占面粉的,要计算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可列式:250×。
250×=62.5(千克)
答:大米比面粉
解析:250×
【解析】
由题意,可把面粉的重量看作单位“1”,又知大米比面粉多,就是说大米比面粉多的重量占面粉的,要计算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可列式:250×。
250×=62.5(千克)
答:大米比面粉多62.5千克。
【点睛】
解答本题必须明确,单位“1”是哪个量,比较量又是谁,然后结合具体题意,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列式即可。
4.米
【解析】
先计算出第一天修的长度,第一天修的长度=这条路的总长度×,第二天修的长度=第一天修的长度×+米,据此解答。
第一天修的长度:200×=80(米)
第二天修的长度:80×+
=50+
=
解析:米
【解析】
先计算出第一天修的长度,第一天修的长度=这条路的总长度×,第二天修的长度=第一天修的长度×+米,据此解答。
第一天修的长度:200×=80(米)
第二天修的长度:80×+
=50+
=(米)
答:第二天修了米。
【点睛】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计算。
5.90个
【解析】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问题,可把小华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乘以多的可计算出多收集的个数,小华收集的个数加多收集的个数就是小强收集的个数,再把两人收集的相加即
解析:90个
【解析】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问题,可把小华看作单位“1”,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乘以多的可计算出多收集的个数,小华收集的个数加多收集的个数就是小强收集的个数,再把两人收集的相加即可。
(个)
答:两人共收集90个矿泉水瓶。
【点睛】
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在理解情景问题的基础上找到“整体”也就是常说的单位“1”的量,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最后列式计算完成题目。
6.40人
【解析】
六年级原有学生238人,后来六年级转来2人,则现在六年级有238+2人,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则其是(238+2)×人,则用六年级人数减五年级人数,即得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
(23
解析:40人
【解析】
六年级原有学生238人,后来六年级转来2人,则现在六年级有238+2人,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则其是(238+2)×人,则用六年级人数减五年级人数,即得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
(238+2)—(238+2)
=240-240
=240—200
=40(人)
答:现在五年级比六年级少40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完成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出现在六年级的人数。
7.(1);;
(2)见详解;
(3)
【解析】
(1)将长增加,用长乘(1+)即可。同理,可以求出宽增加是宽乘(1+)。据此,求出变化后的长和宽,以及面积,再利用除法求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
解析:(1);;
(2)见详解;
(3)
【解析】
(1)将长增加,用长乘(1+)即可。同理,可以求出宽增加是宽乘(1+)。据此,求出变化后的长和宽,以及面积,再利用除法求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的几分之几,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2)可以假设一个新的长方形,它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根据(1)的思路,来验证这个猜想的正误即可。
(3)根据(1)和(2)可知,长宽各增加后,面积是原来的(1+)×(1+),那么长宽各增加后,面积是原来的(1+)×(1+)。
(1)10×(1+)÷10
=1+
=
6×(1+)÷6
=1+
=
10×(1+)×6×(1+)÷(10×6)
=60×÷60
=
所以,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的,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的。
(2)令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那么有:
6×(1+)÷6
=1+
=
5×(1+)÷5
=1+
=
6×(1+)×5×(1+)÷(6×5)
=30×÷30
=
所以,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原来的,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的,那么这个猜想是正确的。
(3)(1+)×(1+)
=×
=
所以,如果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和分数乘法,掌握面积公式,有一定运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8.480只
【解析】
把要折的纸花总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用纸花的总数×,求出第一天折纸花的数量;第二天完成了余下任务的,是把余下的数量看作单位“1”,先用总数减去第一天折的数量求出余
解析:480只
【解析】
把要折的纸花总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用纸花的总数×,求出第一天折纸花的数量;第二天完成了余下任务的,是把余下的数量看作单位“1”,先用总数减去第一天折的数量求出余下的数量,再乘,即是第二天折的数量;最后用总数分别减去第一天、第二天折的数量,求出第三天需要折纸花的数量。
第一天完成:1200×=240(只)
第二天完成:
(1200-240)×
=960×
=480(只)
第三天需完成:
1200-240-480
=960-480
=480(只)
答:第三天需要折480只才能完成任务。
【点睛】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9.50页
【解析】
把这份书稿总页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两天一共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20×(+)
=120×
=50(页)
答:这两天一共打了50页
解析:50页
【解析】
把这份书稿总页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两天一共打了这本书稿页数的几分之几,再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20×(+)
=120×
=50(页)
答:这两天一共打了50页。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是解题关键。
10.490万人
【解析】
先把上半年接待的游客量看作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下半年游客量。
560×=490(万人)
答: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490万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析:490万人
【解析】
先把上半年接待的游客量看作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下半年游客量。
560×=490(万人)
答:2019年长隆海洋王国下半年接待游客490万人。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1.上衣价格比裤子贵;15元
【解析】
看图,上衣价格比裤子贵,据此利用乘法求出上衣多少钱即可。
张老师到超市买了一套衣服,其中裤子12元,上衣价格比裤子贵,上衣多少钱?
12×(1+)
=12×
=1
解析:上衣价格比裤子贵;15元
【解析】
看图,上衣价格比裤子贵,据此利用乘法求出上衣多少钱即可。
张老师到超市买了一套衣服,其中裤子12元,上衣价格比裤子贵,上衣多少钱?
12×(1+)
=12×
=15(元)
答:上衣15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乘法,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
12.100下
【解析】
由题意可知“小明跳的个数×=小强跳的个数”,由此求出小强跳的个数,即120×,再根据“小强跳的个数×=小亮跳的个数”,进行解答即可。
180××
=150×
=100(下);
答
解析:100下
【解析】
由题意可知“小明跳的个数×=小强跳的个数”,由此求出小强跳的个数,即120×,再根据“小强跳的个数×=小亮跳的个数”,进行解答即可。
180××
=150×
=100(下);
答:小亮跳了100下。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48千克
【解析】
将熊爸爸体重看作单位“1”,熊爸爸体重×熊哥哥体重对应分率×熊妹妹体重对应分率即可。
128××=48(千克)
答:熊妹妹的体重是48千克。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
解析:48千克
【解析】
将熊爸爸体重看作单位“1”,熊爸爸体重×熊哥哥体重对应分率×熊妹妹体重对应分率即可。
128××=48(千克)
答:熊妹妹的体重是48千克。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本题单位“1”有次转化,妹妹体重的分率是以哥哥体重为单位“1”。
14.30枚
【解析】
小新的邮票数=小红的邮票数×,小明的邮票数=小新的邮票数×,据此解答。
48××=30(枚)
答:小明有30枚邮票。
【点睛】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解析:30枚
【解析】
小新的邮票数=小红的邮票数×,小明的邮票数=小新的邮票数×,据此解答。
48××=30(枚)
答:小明有30枚邮票。
【点睛】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
15.28年
【解析】
将大熊猫寿命看作单位“1”,大熊猫寿命×野兔寿命的对应分率×长颈鹿寿命的对应分率=长颈鹿寿命,据此列式解答。
20××=28(年)
答:长颈鹿的寿命是28年。
【点睛】
关键是确定
解析:28年
【解析】
将大熊猫寿命看作单位“1”,大熊猫寿命×野兔寿命的对应分率×长颈鹿寿命的对应分率=长颈鹿寿命,据此列式解答。
20××=28(年)
答:长颈鹿的寿命是28年。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
16.75本
【解析】
用120×求出二毛的课外书本数,再乘即可求出小毛的课外书本数。
120××
=90×
=75(本);
答:小毛有75本课外书。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75本
【解析】
用120×求出二毛的课外书本数,再乘即可求出小毛的课外书本数。
120××
=90×
=75(本);
答:小毛有75本课外书。
【点睛】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平方米
【解析】
抓住“长是宽的2倍”,求得长。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即可解决。
42×2×42
=(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解析:平方米
【解析】
抓住“长是宽的2倍”,求得长。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即可解决。
42×2×42
=(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18.【解析】
小强跳的个数=小明跳的个数×,小亮跳的个数=小强跳的个数×,求小明跳的个数的的是多少用连乘计算。
=
=50(个)
答:小亮跳了50个。
【点睛】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解析:
【解析】
小强跳的个数=小明跳的个数×,小亮跳的个数=小强跳的个数×,求小明跳的个数的的是多少用连乘计算。
=
=50(个)
答:小亮跳了50个。
【点睛】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9.40个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小强的数量是小明的,用小明踢了数量×,求出小强踢的数量,小亮踢的数量是小强的,再用小强踢的数量×,即可求出小亮踢的数量。
96××
=60×
=40(个)
答:小亮踢
解析:40个
【解析】
根据题意,已知小强的数量是小明的,用小明踢了数量×,求出小强踢的数量,小亮踢的数量是小强的,再用小强踢的数量×,即可求出小亮踢的数量。
96××
=60×
=40(个)
答:小亮踢了40个。
【点睛】
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0.57米
【解析】
根据题意,把彩带的总长看作单位“1”,用总长的做了中国结,用总长的做了蝴蝶结,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用彩带的总长乘、,求出中国结、蝴蝶结用的米数,最后相加,就是这条彩带一共用的米
解析:57米
【解析】
根据题意,把彩带的总长看作单位“1”,用总长的做了中国结,用总长的做了蝴蝶结,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用彩带的总长乘、,求出中国结、蝴蝶结用的米数,最后相加,就是这条彩带一共用的米数。
60×+60×
=12+45
=57(米)
答:这条彩带一共用了57米。
【点睛】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玉米: 2400平方米 花生: 3600平方米
【解析】
1公顷=10000(平方米)玉米:10000×(1 - )× = 2400(平方米)
花生:10000×(1 - )×
解析:玉米: 2400平方米 花生: 3600平方米
【解析】
1公顷=10000(平方米)玉米:10000×(1 - )× = 2400(平方米)
花生:10000×(1 - )× = 3600(平方米)
22.9天
【解析】
(1﹣×5)÷()
=÷
=×
=9(天)
答:如果甲先独做5天,然后两队合做,还需9天才能完成.
解析:9天
【解析】
(1﹣×5)÷()
=÷
=×
=9(天)
答:如果甲先独做5天,然后两队合做,还需9天才能完成.
23.174个
【解析】
30÷(﹣)×(+1+)
=30÷×
=60×
=174(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174个.
解析:174个
【解析】
30÷(﹣)×(+1+)
=30÷×
=60×
=174(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174个.
24.五年级:24棵;六年级:32棵
【解析】
(10−1+2)÷(1−−)
=66棵
66×+2=24(棵)
66×−1=32(棵)
答:五年级种植了24棵,六年级种植了32棵。
解析:五年级:24棵;六年级:32棵
【解析】
(10−1+2)÷(1−−)
=66棵
66×+2=24(棵)
66×−1=32(棵)
答:五年级种植了24棵,六年级种植了32棵。
25.千米
【解析】
①如果两车未相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270)÷(1﹣)
=480
=540(千米)
超过500千米,不合题意
②如果两车相遇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
解析:千米
【解析】
①如果两车未相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270)÷(1﹣)
=480
=540(千米)
超过500千米,不合题意
②如果两车相遇过,则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
(210+270)÷(1+ )
=480
=432(千米)
不超过 500 千米,满足题意
答: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432千米。
26.8天
【解析】
解析:8天
【解析】
27.24个
【解析】
根据部分数量÷部分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从剩下的12个桃子开始,依次÷对应分率,求出总数量,总数量×第一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一天吃的个数,(总数量-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对应分率
解析:24个
【解析】
根据部分数量÷部分对应分率=整体数量,从剩下的12个桃子开始,依次÷对应分率,求出总数量,总数量×第一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一天吃的个数,(总数量-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对应分率=第二天吃的个数,第一天吃的个数+第二天吃的个数即可。
12÷(1-)÷(1-)÷(1-)÷(1-)÷(1-)÷(1-)
=12÷÷÷÷÷÷
=84(个)
84×=12(个)
(84-12)×
=72×
=12(个)
12+12=24(个)
答:第一天和第二天所吃桃子的总数是24个。
【点睛】
关键是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求整体用除法,求部分用乘法。
28.50000个
【解析】
先计算两人4小时完成了几分之几,求出剩下的5000字占全部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总的字数。
(个)
答:这份稿件一共有50000个字。
【点睛】
量率对应求单位“1”,
解析:50000个
【解析】
先计算两人4小时完成了几分之几,求出剩下的5000字占全部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总的字数。
(个)
答:这份稿件一共有50000个字。
【点睛】
量率对应求单位“1”,在分数除法应用题中广泛应用,但量和率一定要对应。
29.分钟
【解析】
解析:分钟
【解析】
30.975千米
【解析】
根据题意,甲、乙两车5小时行完全程,则两车每小时共行全程的。相遇后两车又行驶了3小时,行驶了全程的。把全程看作单位“1”,则两车剩下的路程共占全程的(1-),用两车剩下的路程之
解析:975千米
【解析】
根据题意,甲、乙两车5小时行完全程,则两车每小时共行全程的。相遇后两车又行驶了3小时,行驶了全程的。把全程看作单位“1”,则两车剩下的路程共占全程的(1-),用两车剩下的路程之和除以(1-)即可求出全程。
×3=
(230+160)÷(1-)
=390÷
=975(千米)
答:A、B两地的距离是975千米。
【点睛】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明确“两车每小时共行全程的”和“两车剩下的路程共占全程的(1-)”是解题的关键。
31.(1)25人;(2)7人
【解析】
(1)重症病房与普通病房的护士人数之比是,即重症病房护士人数占总护士人数的,用乘法计算即可;
(2)重症病房的护士人数比普通病房的少 ,把普通病房的护士人数看作单
解析:(1)25人;(2)7人
【解析】
(1)重症病房与普通病房的护士人数之比是,即重症病房护士人数占总护士人数的,用乘法计算即可;
(2)重症病房的护士人数比普通病房的少 ,把普通病房的护士人数看作单位“1”,即重症病房的护士人数是普通病房护士人数的(1-),他们的人数和是60,可求出普通病房护士人数,再求出重症病房的护士人数,前后人数相减,计算即可。
(1)5+7=12
60×=25(人)
答:原来重症病房派驻了25名护士。
(2)普通病房护士人数:60÷(1+1- )
=60÷
=42(人)
重症病房护士人数:60-42=18(人)
调出人数:25-18=7(人)
答:疫情好转后从重症病房调出了7名护士到普通病房。
【点睛】
找准单位“1”,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2.20个
【解析】
甲、乙两箱球的总数不变,可以利用总数,先求出最后各自的数量,再计算甲应该拿出的数量。
(个)
答:从甲箱拿出20个球放入乙箱里才使得甲、乙两箱球的数量比是。
【点睛】
本题属
解析:20个
【解析】
甲、乙两箱球的总数不变,可以利用总数,先求出最后各自的数量,再计算甲应该拿出的数量。
(个)
答:从甲箱拿出20个球放入乙箱里才使得甲、乙两箱球的数量比是。
【点睛】
本题属于变比问题中的和不变,总数不变是求解本道题的关键。
33.360元
【解析】
他们储蓄的平均钱数是320元,那么总共是960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