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读写活动中的高尚情感培养探析_晁趁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967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读写活动中的高尚情感培养探析_晁趁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读写活动中的高尚情感培养探析_晁趁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师教育2 0 2 3.0 2高尚情感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的社会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而读写又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在小学语文读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正义守信等蕴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高尚情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寄情于读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基础课堂教学活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均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一方面,教师是施教的主体,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在教学活动的发起、过程控制、结果评价

2、、反思改进等活动中,教师应是主导者。另一方面,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是课程的接受者、学习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引导、受教育的地位。不过,学生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是简单的道理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将培养高尚情感的教育目标与学生的心理触点结合起来。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要结合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焦点、热点问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内心确立对高尚情感的向往。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教师可将中国优秀古诗文、歌曲、民俗文化等引入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从而

3、收到很好的效果。将古诗文引入读写教学。中国有丰富的古诗文资源。它们包含着高尚的爱国情操,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密码,是融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资源。大学中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其中,“修身”是个人修养的微观层面,“齐家”是社会发展的中观层面,“治国、平天下”则是国家强大的宏观层面。显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引入课堂,能引起学生古今相通的心理共鸣。此外,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饱含家国情怀。我们可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每一个炎黄子孙都

4、希望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在近代经历了100多年的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之后,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在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将优秀歌曲引入读写教学。青少年一般都喜欢流行音乐,这些音乐可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如春风化雨般影响他们。教师可将一些具有爱国情愫的歌曲,如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中国人等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这些或抒情优美、或激情昂扬的优秀歌曲向学生传播爱国主义,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引入读写教学。作为中

5、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民俗内含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蕴含着东方式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内涵,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将其引小学语文读写活动中的高尚情感培养探析南乐县第二实验小学晁趁想武春黎语文纵谈69DOI:10.16586/ki.41-1033/g4.2023.02.038教师教育2 0 2 3.0 2入课堂教学,不仅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可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总之,不同类型的中华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集体记忆,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也必然能够引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

6、值观教育的目的。正如学者余秋雨所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需要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因此,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所学内容、教育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现实案例等生动形象的教学素材,引发学生对高尚情感的内心共鸣,以收到既育人又育才的教学效果。寓情于文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升华要实现情感认同,一方面,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喜爱。“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老师充满了喜爱和信任,自然就容易接受其传播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因素,利用生

7、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生动的情境,将高尚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爱国主义、斗争精神、创新精神是学生写作的重要主题,教师需要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主题材料。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爱国主义已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意识、性格和气概之中,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因素。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马援的“马革裹尸”,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主义早已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近代以降,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苦难,同时也孕育了更加悲壮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

8、留肝胆两昆仑”,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对策到孙中山的“振兴中华”的呐喊,无数中华英雄儿女、仁人志士高擎爱国主义大旗,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前赴后继,至死不渝。特别是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把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中国真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凝聚全民族之力,谱写了伟大的爱国主义历史篇章,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沉睡的东方雄狮终于又昂首站立。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奥运健儿的拼搏身影、经济发展创造的新奇迹,则是用新的方式抒发着中国人的爱国

9、情怀。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阅读这些爱国主义素材,将其提炼成文,爱国主义情感自然而然地就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返情于智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感的延伸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学生用理性调控感性,另一方面要利用情感的提升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进行以“友善”为主题的写作时,教师可将春晚小品扶不扶作为素材展开讨论,设计三个层面的问题:1.如果我是小品中的人物,面对老人摔倒,扶不扶?2.如何评价小品中老人和小伙子的行为?3.如果现实中遇到了老人摔倒,扶不扶?如果真的因扶老人而被讹诈,该怎么办?通过对这三个层面问题的思考,学生在情感的矛盾中深化了对“友善”的认知,最终意识到“人倒了还可以扶起

10、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学生在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的同时,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从而完成“理性感性理性”的认识过程。总之,在小学语文读写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感特征,使用适当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创设良好的高尚情感教育氛围,挖掘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写作素材的情感价值,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生在读写活动中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增强对写作素材的情感体验,形成情感共鸣。如此一来,高尚情感就能通过小学语文读写活动融入学生心田,有利于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判断与行为规范,有利于他们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者和践行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小学高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指导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22YB1217)语文纵谈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