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Fashion China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novative TalentsInterview with Su Yonggang,director of the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复合创新人才访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编辑:朱烨 采写:朱烨 图片:受访者提供在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
2、景下,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其中,学科调整成为与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优化相统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科专业的增设与产业变化紧密相关,专业的调整一定要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概念明确提出,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开始逐步构建,这就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设计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如何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成为当下艺术学科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四川美术学院立足交叉科学前沿,培养造就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此,我们专
3、访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为我们解读学院在构建艺术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过程中的有效尝试。(以下,FC:服装设计师杂志)FC:2021年“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有700多所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去年艺术学目录又迎来了史上最大调苏永刚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256(2023)02-0022-05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复合创新人才访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改2023.2.5-1(1).indd 222023/2/16 14:17:17Fashion China 23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
4、e整,为何近年会频频出台一系列学科改革调整?苏永刚:近年来,我国关于学科调整、专业更新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为了教育界一大热点,而创新人才培养,是设计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叉学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部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
5、准,2020年设置了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2022年9月13日,颁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新版目录在具体学科门类下做了许多调整与更新。其中,“艺术学”学科门类变化最大。新版目录将“艺术学”原有的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包括艺术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统一归并成为“艺术学”一级学科。我们知道,艺术学最早归类到文学门类下,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首次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一级学科5个,分别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6、独立的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应具有不可替代性,有着严密的逻辑系统和理论体系,同时具备自己独有的研究方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与资源、学科声誉与特色等学科评估指标中,又会相互交叉。如今,新版“艺术学”专业目录调整,是对知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回应,构建“目录+清单”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新模式。这是符合艺术教育发展规律的,也是对艺术学(理论类学科)的一次重新吸纳与整合,更是在“新文科”建设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学科重塑。如今,随着“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概念明确提出,学科交叉融合与交叉学科建设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开始逐步构建。在这里,首先我们要区分交叉学科与学
7、科交叉之间的逻辑关系。交叉学科是一个学科范畴,但是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其实学科之间交叉目前在中国的高校或者是设计教育里面是一种常态,因为新时代的人才培养一定会涉及到多学科交叉互融。例如,服装设计专业涉及相关学科知识,视觉化理念和专业技能,会和产品设计、人体工学、数字媒体等专业产生一些课程方面的交叉,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叉学科,一定是已经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或者是研究框架,被学术共同体所承认的范式以后,才能产生的学科。此外,交叉学科的设置,还要强调以问题为导向,是否提出科学重大的问题,并着力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促进学科交叉最终形成交叉学科的关键;并且不同学科之间要以建立良
8、好合作为基础;最后,交叉学科强调的原则是以人才为根本,依靠本学科,依靠本学科里面最好的学者,着力聚集一支优秀的骨干队伍。总之,交叉学科的内涵就是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交融创造一系列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展示出一种新的认识论,构架出新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新的更丰富的知识范畴。基于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交叉学科正式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它将对设计的未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大背景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设置与目录管理制度,把握艺术生产的精神塑造本质,构建自身的学术和话语体系,成为中国精神发生传播的图像路径,也
9、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FC: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现在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艺术、美术等学科关系是否会被重新梳理?这对高校教学有何影响?苏永刚:了解交叉学科的内涵后,我们再来看设计学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图案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1918年在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开设图案系可以说是后来设计学的雏形;到了20世纪80年代,工艺美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复合创新人才访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改2023.2.5-1(1).indd 232023/2/16 14:17:1724 Fashion China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专业到了发展高峰,并得到国家
10、层面的全面规划与发展;后来“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正式确立了艺术设计教育作为国家规定的高等教育专业的地位;发展至今设计学成为与科技结合的交叉艺术学科。基于设计学科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学经历了4次迭代。在设计1.0时代,设计的意义就是让产品变得更美好,更漂亮,这也是当时设计的基本特征;到了2.0时代,设计与产品交换角色,我们开始思考产品如何服务于设计;3.0阶段设计开始作为一种战略或者商业的工具存在,这个时候艺术设计的外延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到了第四个阶段,设计已经成为改变社会的一种力量。例如大数据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包括城市app的应用等,都正在通过设计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11、。随着设计学在跨学科领域中融合与演进,设计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形态也变得越来越多样。由此可见,艺术设计经过多年发展,其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都在发生着变化,这对于高校教育教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在我读书的时候,还没有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80年代初才诞生的专业,它的前身其实就是染织美术。再比如之前的装潢美术专业,装潢的范围实际是比较小的,基本上是包装、广告、图形的范畴,发展到后来专业名称变成了视觉传达,视觉传达的外延就会变得更加广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视觉传达又延伸到另外一个专业叫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所涉及的交互体验、数字技术、可视化等就和我们今天的交叉学科产生了一定的
12、关联。以前的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基本和数字媒体或者信息技术等领域很难形成学科交叉之间的搭建,但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人工智能的推广,这方面我觉得设计的外延又有新的拓展和可能。FC:当下的产业环境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四川美术学院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哪些新的尝试?苏永刚: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特征及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过去一些传统专业发展到今天能明显地感觉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即便是之前所谓的“优势的专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也面临着一定的危机,特别是在设计领域。根据教育部近年全国高校专业调整情况来看,例如建筑设计专业,随着后来建筑行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使其对应的专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再
13、比如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艺设计专业等也列入部分本科高校撤销专业名单,同时新增了科技艺术、美术教育等专业,部分艺术类专业高校还拓展了新的专业方向,如社会设计、生态危机设计、艺术疗愈等。由此可见,专业的增设与产业变化紧密相关,专业的调整应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未来的专业调整,无疑是向复合型发展的战略趋势。21世纪必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法治化、人才复合化等方面呈现出重要的社会特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物联网、元宇宙、NFT等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关键词。回应文科院校“识变求变、多元创新”时代要求
14、,把握艺术人才“尽善尽美,敢闯会创”显著特征,坚定艺术教育“艺科融合、多维发展”改革路径,在艺术院校迈向“新文科”进程中,作为专业美术学院,“走新路、育先机”,设计学科如果不能跟社会经济紧密结合,没有对新产业格局的思考,很容易被时代洪流淘汰。其中的威胁不仅来自于行业本身的巨大变革,同时也来自跨行业带来的打击。比如脑机接口概念,可能让你在睡觉的时间就能掌握五六门外语,这对未来人才培养和学习方式就提出了很大挑战。再比如Balenciaga2022年春季新品发布会,通过换脸技术,捕捉模特的脸部影像,进行数字嫁接等一系列数字克隆形象出现。仅用1个模特在6分钟内就展示44套造型,探讨了有关科技镜头给现实
15、带来的不安思考。这样的情况下,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未来如何应对?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认真思考人才培养的未来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通过对创建新的、有价值的相关知识的研究,才能创建新的有价值的概念。为贯彻国家有关战略要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工业和信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复合创新人才访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改2023.2.5-1(1).indd 242023/2/16 14:17:17Fashion China 25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息化部联合发文,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
16、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经研究,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高校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目前全国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学院,四川美院设计学院按照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要求,围绕智能设计学院,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鼓励打破常规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革新,探索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
17、程新体系和专业建设新标准,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将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或者是其他相关专业、相关行业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对照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本科专业创新发展的建设路径。此外,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全面落实,需要的是本学科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上加以全面培养,真正做到人才既能在学科领域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又能够进行跨学科研究工作。基于此,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中,应将学科建设的交叉性进一步加强放在首要位置,为“一精多能”的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平台。最终建立以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产教融合是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
18、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021年12月,腾讯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备忘录签约暨四川美术学院-腾讯光子智能设计中心揭牌仪式在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行。结合腾讯游戏学堂高校产学研合作经验成果和腾讯光子工作室群行业顶级的游戏设计研发能力,四川美术学院与其一同构建游戏美术人才培养平台并探索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途径,反哺高校人才培养及推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FC:您曾说过时尚的唯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性,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怎样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苏永刚: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不确定性是常态。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沟通模式和设计流程
19、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时尚行业更是如此,没有最好、最合适的模式,一切都是实验性的尝试。如今一些传统学科专业发展面临一些瓶颈,特别是设计艺术类专业,能否将这种危机转化为契机,寻求出一条走出困境的方式,很多高校都在开展一些很有意义的尝试。比如四川美院对于本科人才培养,提倡的是高素质、创新型、实践型艺术英才。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除了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还开展了一系列符合艺术教育规律的“实践型艺术英才个性化培养改革”也已迈过十年征程。截至2022年,学校“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催生出工作室制培养等特色改革,“个性化培养特色工作室”已实施三轮,“项目化培养特色工作室”引入多个社会服务项目“川美实践型艺
20、术英才培养2.0”正在路上。特色工作室是基于学校对艺术人才中的怪才、天才、奇才所开展的以导师为中心,以学生的艺术志趣为目标,探索现代师徒制的一种方式。这种工作室制度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考进学院后的第二年,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情况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工作室一年会有10个名额对全校开放,进入工作室后,教学的模式和常规的教学模式完全不一样。从学分认定、专业选择、毕业方式都向导师开放了充分的政策空间。此外学校还会给予工作室经费支持,让学生们参与到导师的项目实践中去。至今已开展了“康宁木刻特色工作室”、“赵青具象写实特色工作室”、“曾途跨媒体特色工作室”、“曾令香乡村振兴与民艺活化特色工作室”等13个
21、特色工作室。此外,学校还将特色工作室以导师为核心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多元化衍生拓展,试点设立了“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复合创新人才访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改2023.2.5-1(1).indd 252023/2/16 14:17:1726 Fashion China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通过这些年的艺术教育实践探索,我们惊喜地看到个性化的特色工作室教学成果非常显著,这里毕业的学生有的成为职业艺术家、有的继续攻读硕博深造,无论是到企业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得到了很大的上升空间。我想这些毕业生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中的部分可能成为艺术领域和行业的领军人才,
22、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个性化培养特色工作室从国家层面看,已超前体现了“新文科”的基本理念和措施,即从专业上有深度优化,从课程上有新的建构,从模式上有突破创新,与“新文科”发展要求是契合的;从四川美术学院自身发展层面看,特色工作室既是对学校优势资源的发掘和利用,优秀传统的再发扬,这是四川美术学院特色和底蕴的重要体现,又是对艺术前沿探索的平台和空间,如在艺术与社会搭建桥梁建立共同体,作为当代艺术的先锋模式,是四川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重要补充与拓展,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成功的尝试。特色工作室之外,拔尖人才实验班也是四川美术学院针对专业精神全面发展,突破课堂的限制的另一项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为一些学有
23、余力的学子提供更多营养和“拔尖的菜单”。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要求非常迫切,按部就班的教学课程对于他们来说会感觉“吃不饱”,我们就考虑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有效机制的调整,比如让实验班的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双休节假日时期开展课程,学院也同样为实验班提供了经费、场地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一心为学生提供人才培养有效的一些方法、路径和资源,让他们在未来能够适应这种情绪万变的一些市场的需求。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对毕业生的帮扶,从2013年开始正式实施,四川美术学院还已经做了十届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以下简称“驻留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由学院发起的针对广大青年艺术学子的纯公益帮扶计划。
24、资助了来自国内外艺术高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学子近三百余人(次)。驻留计划鼓励有艺术创作天赋和艺术梦想的青年艺术家,毕业后能够积极在艺术领域进行持续的创新实践和深入的学术研究。从最初在本校中遴选支持对象之外,到后来开始面向全国范围,如今开始面向全球高校遴选艺术类各专业毕业生、艺术创作者、青年策展人等。邀请他们过来驻留一年,每个月学校会给予他们一定的创作经费支持,并且为这些艺术家提供免费创作空间。同时我们还有专业策展人为他们提供一些展览进行推广,帮助这些青年的艺术家开拓市场。驻留计划为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在发展初期提供创作条件和孵化平台,让他们能够继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创作。在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
25、时代背景下,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新文科建设关系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一轮变革,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须深入实施的重要举措。四川美术学院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出台系列政策,探索以内涵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产学研融合、资源配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后续也会一直坚定不移地积极探索,执艺守道,这也是中国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当下回应,是发挥中华文化影响力,向世界阐述中国道理。尊重艺术行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实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人才强国战略。书 名:智体裁衣功能性服饰的创新研究 (202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优秀出版物)主 编:苏永刚、陈石出版时间:2022年 书 名:时装画表现技法:手绘绘本 (服装高等教育“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主 编:苏永刚 出版时间:2015年 书 名:服装设计:时尚元素的提炼与运用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主 编:苏永刚 出版时间:2019年 编辑推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培养复合创新人才访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苏永刚-改2023.2.5-1(1).indd 262023/2/16 1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