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谈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692947 上传时间:2024-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住宅产业化与建筑工业化因为在行业内工作的缘故,笔者经常碰到“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这两个说法。开始的时候,我也没有很好的搞清楚,后来时间久了,逐渐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但是,我却发现很多业内、业外的人至今不是很清楚,将两个概念混用,经常产生误解,甚至误导了行业的发展。遂觉得有探讨和分析的必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利于大家更好的理解住宅产业化和建筑工业化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住宅产业化 就是指通过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住宅产业,实现以工业化的建造体系为基础,以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的标准化、通用化、模数化为依托,以住宅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以节能

2、、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特色,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提升住宅的质量与品质,最终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李世蓉、梁怀庆 住宅产业化 节能减排解决之道,住宅产业,2009总106期)。这是笔者所能找到的对住宅产业化最完整的定义。这个定义看起来稍显抽象,但是意思还是很清楚的。即:住宅产业化是围绕住宅提出的概念,把住宅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整合成产业系统,实现住宅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其实现的基础是工业化的建造体系和部品体系。住宅产业化的理念最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由日本提出,为了迅速制造出质优价廉的房子以满足国民对住房的需要,日本举全国之力开发住宅。当时23层的独立住宅占据了日本住宅建筑

3、的67%,他们想到了用生产电视机和汽车的方式生产住宅。一批大公司积极投入技术和资金进行研发,并整合设计、制造、安装、销售等环节,根据日本人的居住习惯,推出每栋120-180平方米的3层以下住宅建筑,其大部分建筑部品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施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8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针对住宅产业化建立起了完整的设计、制造、施工、认证、监管体系。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住宅产业化又有了新的进步:住宅设计趋于多样化;工厂制造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更加精细;采取了“优良部品认证制度”进一步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对住宅建造和使用过程的监管更加到

4、位、合理。我国早在1993年到1994年间,住宅科研设计领域就率先提出了“中国住宅产业化”这一概念,其背景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构思了住宅产业的雏形。随后的1998年7月,原建设部的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成立。按照原建设部的要求,这个办公室的工作内容就是统一管理、协调和指导全国有关住宅产业化方面的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现在这个办公室已经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可见,住宅产业化的理念在中国摸索实践了已经超过10年时间。建筑工业化(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根据Guidelines for G

5、overnment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the Gradual Industrialization of Buildin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United Nations,New York,1974.)联合国1974年出版的政府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措施指引,笔者按)】的定义,是指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之逐步从手工业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它的基本途径是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并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这个定义

6、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了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主要特征。即:用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建筑业成为类似工业的生产门类,而非传统手工业门类。简言之,要像生产工业产品一样生产建筑物。而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四化:建筑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施工组织管理科学化。建筑工业化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就已经出现的一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当时工业革命对纺织、汽车、造船等工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大幅提升,工业产品的标准化机械化程度提高。随着大工业的崛起,以及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初,欧洲兴起新建筑运动,主张建造房屋应该象制造

7、机器一样,采用标准构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机械装配,从而为建筑转向大工业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到20世纪2030年代,建筑工业化的理论初步形成,并在一些主要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试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一些国家急需解决房荒,但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推行了建筑工业化并取得了成效;其后,这一风潮迅速传播到东欧、苏联、美国和日本。期间,各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研究和发展了许多适应自己需要的不同建筑体系,如苏联的大板装配式建筑、日本的集合住宅等等。60年代,不少国家出现了建筑工业化高潮,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起步。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建筑工业化。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发展建筑工业的决定指

8、出:“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工厂化、机械化施工,逐步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完成向建筑工业化的过渡。”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发展了建筑标准化,建立了工厂化和机械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工矿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建筑体系,并逐步向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全面建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据1983年统计,中国已编制建筑通用标准图924册,不少地区编制了本地区的统一产品目录;各类钢筋混凝土构件生产的工厂化程度和主要工种工程综合机械化程度都已超过50,其中桩基工程机械化程度为99,起重吊装工程为95,预制和现浇混凝土工程为73,土石方工程为62

9、;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系统1982年新建的住宅建筑中,采用工业化建筑体系的比重,北京市高达70左右,不少城市在20以上。因此,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首先是各自的目标不一样。住宅产业化主要强调对住宅的产业化整合,其目标是实现住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需要从住宅产品定位、设计、建造、销售以及后期管理等环节,通盘考虑住宅产业如何实现节能、环保、绿色、降耗、低成本、高品质,以及住宅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而建筑工业化主要强调对建筑业的工业化改造,其目标是实现建筑业由手工操作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为此需要进行建筑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机械化

10、施工和科学管理。其次是两者包含的内容不一样。住宅产业化包含了住宅建筑主体结构工业化建造方式,同时还包含户型设计标准化、装修系统(暖通、电气、给排水)成套化、物业管理社会化等等。建筑工业化不仅包含住宅建筑物生产的工业化,还包含一切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工业化。比如基础设施结构的工业化(桥梁、轨枕、隧道等的预制装配)、工业厂房的工业化(基础、梁、柱、屋面板的预制装配)、公共建筑(体育场馆等)的工业化(梁、柱、看台、钢结构的预制装配)、建筑材料加工工业化(预拌混凝土、预制钢筋骨架)等等。其中均强调的是建筑物、构筑物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方式建造,而不是手工方式建造。两者的内容和关系或许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住

11、宅产业化 户型设计标准化装修部品成套化住宅低碳、绿色、可持续 物业管理社会化等等建筑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工业建筑工业化公共建筑工业化等等住宅主体建造工业化笔者认为,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读,西方国家一般更多的是强调建筑工业化,而很少提住宅产业化。对于英文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确切的理解应该是“住宅建筑工业化”而非“住宅产业化”。这一误读直接导致了我们多年来政策导向的模糊和产业发展的偏离。日本之所以提住宅产业化,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日本为了迅速缓解住宅急缺的状况,从国家层面将住宅作为一个产业进行扶持,支持大公司进行相关研究,而且始终把推动建筑工业化置于核心地位。其结

12、果是围绕住宅产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使住宅产业不仅解决了 国民的住房问题,更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其带来的节能、环保、效率增长、质量提高等好处也一直持续至今。尤其是最近20年,一大批先进的工业化建造技术被开发并且应用,如日本前田株式会社在东京湾建设的高达200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即采用了大量先进的工业化技术。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提出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主要也是在提建筑工业化,希望按照工业化方式建造住宅。由于种种原因,虽然这一时期建造的房屋工业化(装配化)率较高,但无论从房屋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计划经济结束以后,住宅市场化改革使实物分房越来越

13、少,商品房逐渐成为住房市场的主体。这一时期,大量独立的开发商开始出现,他们在为社会源源不断提供差异化住房类型的同时,也促使房地产开发的标准化程度降低,不利于工业化的实施。尤其是2000年之后,随着预拌混凝土等相关技术的成熟,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施工变得非常简单易行,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内,城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几乎都是现浇方式施工,装配式结构没有了市场。但是,随着城市居住环境改善和对房屋品质要求的提高,现浇方式施工的社会弊端越来越多,表现在:施工污染(固体垃圾、粉尘、噪音、污水等)、住宅质量缺陷、物业管理不配套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部提出要整合住宅产业的相关环节,推进住宅产业的健

14、康发展,提出了类似日本的“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并且借鉴了日本的一些经验。事实上,我国住宅产业化推进却不像日本那么快,除了市场因素导致建造商和开发商不愿意长时间投入资金进行研究以外,我认为大家对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的认识不清也有很大关系。日本对建筑部品有明确的定义,是指除主体结构以外的建筑配件,包括门窗、家电、水暖设施等,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现行的住宅产业化部品认证主要围绕这一块在做。但对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施工技术研究很少,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主体结构预装技术(包括PC、钢结构、木结构等)研究不足。因此我认为,我国目前住宅产业化的核心在住宅建造工业化,尤其是主体结构建造的工业化。必须不遗余力的推进建筑工业化,才能真正实现住宅产业化。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