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Z_T 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46862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Z_T 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BZ_T 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BZ_T 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BZ_T 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BZ_T 160.69-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脂肪族胺类化合物.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前 言为贯彻执行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 B Z1)和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 B Z2),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配套的监测方法,用于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脂肪族胺类化合物 包括三甲胺(T r i m e t h y l a m i n e)、乙胺(E t h y l a m i n e)、二乙胺(D i e t h y l a m i n e)、三乙胺(T r i e t h y l a m i n e)、乙二胺(E t h y l e n e d i a m i n e)、丁胺(B u t y l a m i n e)和环己胺(C y c l o h

2、 e x y l a m i n e)的浓度。本标准是总结、归纳和改进了原有的标准方法后提出。这次修订将同类化合物的同种监测方法和不同种监测方法归并为一个标准方法,并增加了长时间采样和个体采样方法。本标准从2 0 0 4年1 2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 B1 1 5 1 78 9附录A、G B1 6 2 1 41 9 9 6附录A和B、G B/T1 7 0 6 61 9 9 7。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 9 9 5年,本次是第一次修订。本标准由全国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

3、控制中心、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雪祥、徐伯洪、段奇翠、林树莲、陶雪、余英、鲁雁飞。G B Z/T1 6 0.6 92 0 0 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脂肪族胺类化合物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脂肪族胺类化合物浓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脂肪族胺类化合物浓度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4、适用于本标准。G B Z1 5 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3 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正丁胺和环己胺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3.1 原理空气中的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正丁胺和环己胺用硅胶管采样,溶剂解吸后,经色谱柱分离,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3.2 仪器3.2.1 硅胶管,溶剂解吸型,内装2 0 0 m g/1 0 0 m g碱性硅胶。3.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5 0 0 m l/m i n。3.2.3 溶剂解吸瓶,5 m l。3.2.4 超声清洗器。3.2.5 试管,5 m l。3.2.6 微量注射器:1 0l。

5、3.2.7 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仪器操作参考条件色谱柱1(用于三甲胺、二乙胺、三乙胺):2 m 4 mm玻璃柱,K OHC h r o m o s o r b1 0 2DM C S=5 1 0 0;柱温:1 5 0;汽化室温度:2 1 0;检测室温度:2 3 0;载气(氮气)流量:5 0 m l/m i n。色谱柱2(用于乙胺、乙二胺、环己胺):2 m4 mm,聚乙二醇2 0 MKOHC h r o m o s o r b1 0 3=411 0 0;柱温:1 0 0;汽化室温度:2 1 0;检测室温度:2 3 0;载气(氮气)流量:4 0 m l/m i n。色谱柱3(用于丁胺):2

6、 m4 mm玻璃柱,C h r o m o s o r b1 0 3;1G B Z/T1 6 0.6 92 0 0 4柱温:1 7 0;汽化室温度:2 0 0;检测室温度:2 0 0;载气(氮气)流量:8 0 m l/m i n。3.3 试剂试剂均为分析纯。3.3.1 盐酸,2 0=1.1 8 g/m l。3.3.2 盐酸溶液,5 0%(v/v)。3.3.3 碱性硅胶:2 04 0目多孔微球硅胶,在盐酸溶液(5 0%)中煮沸3 h,水洗至中性,于1 1 0干燥。然后以1 g硅胶加2 m l 2 0 g/L氢氧化钾溶液浸泡过夜,倾去多余的溶液,再在1 1 0干燥后,于3 5 0活化3 h,置干燥

7、器中保存,备用。3.3.4 硫酸,2 0=1.8 4 g/m l。3.3.5 硫酸溶液,0.1 m o l/L。3.3.6 氢氧化钠溶液:1 2 g/L。3.3.7 聚乙二醇2 0 M,色谱固定液。3.3.8 C h r o m o s o r b1 0 2和1 0 3担体,6 08 0目。3.3.9 标准溶液:于1 0 m l容量瓶中,加入少量双蒸馏水,准确称量,加入一定量的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或环己胺(色谱纯),再准确称量,加双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由2次称量之差计算溶液的浓度,作为标准贮备液。临用前,用双蒸馏水分别稀释成0.2或2.0 m g/m l标准溶液。或用国家

8、认可的标准溶液配制。3.4 样品采集、运输和保存现场采样按照G B Z1 5 9执行。3.4.1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5 0 0 m l/m i n流量采集1 5 m i n空气样品。3.4.2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以5 0 m l/m i n流量采集14 h空气样品。3.4.3 个体采样:在采样点,打开硅胶管两端,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尽量接近呼吸带,以5 0 m l/m i n流量采集14 h空气样品。3.4.4 样品空白:将硅胶管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硅胶管两端,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在室温

9、下乙胺和丁胺可保存1 5 d,三甲胺、二乙胺和三乙胺可保存7 d,环己胺可保存3 d。3.5 分析步骤3.5.1 样品处理:将采过样的前后段硅胶分别倒入溶剂解吸瓶中,加入2.0 m l硫酸溶液,封闭后,超声解吸2 0 m i n;于3 0 0转/分离心1 0 m i n;取0.5 m l上清液于试管中,加0.5 m l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供测定。若样品液中待测脂肪族胺的浓度超过测定范围,可用双蒸馏水稀释后测定,计算时乘以稀释倍数。3.5.2 标准曲线的绘制:用双蒸馏水稀释标准溶液成表1的标准系列。表1 标准系列管 号01234三甲胺,g/m l05 01 0 01 5 02 0 0乙胺,g/m

10、 l01 3 02 6 05 2 013 0 0二乙胺,g/m l02 55 01 5 02 5 0三乙胺,g/m l05 01 0 01 5 02 0 0乙二胺,g/m l02 0 04 0 05 0 06 0 0丁胺,g/m l03 06 09 01 2 0环己胺,g/m l02 51 0 02 0 03 0 02G B Z/T1 6 0.6 92 0 0 4参照仪器操作条件,将气相色谱仪调节至最佳测定状态,进样2.0l,测定各标准系列;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以峰高或峰面积均值对相应的待测物浓度(g/m l)绘制标准曲线。3.5.3 样品测定:用测定标准系列的同样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的解

11、吸液,测得的峰高或峰面积值后,由标准曲线得样品中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或环己胺的浓度(g/m l)。3.6 计算3.6.1 按式(1)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V o=V2 9 32 7 3+tP1 0 1.3(1)式中:V o 标准采样体积,L;V 采样体积,L;t 采样点的温度,;P 采样点的大气压,k P a。3.6.2 按式(2)计算空气中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或环己胺的浓度:C=4(c1+c2)V oD(2)式中:C 空气中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或环己胺的浓度,m g/m3;4 解吸液的体积,m l;c1,c2 测得解吸

12、液中三甲胺、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乙二胺、丁胺或环己胺浓度(减去样品空白),g/m l;V o 标准采样体积,L;D 解吸效率,%。3.6.3 时间加权平均接触浓度按G B Z1 5 9规定计算。3.7 说明3.7.1 样品测定方法:先将溶剂吸附剂管的前段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如果测定结果显示未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后段可以不用解吸和测定;当测定结果显示超出吸附剂的穿透容量时,再将后段吸附剂倒入解吸瓶中解吸并测定,测定结果计算时将前后段的结果相加后作相应处理。3.7.2 本法的测定指标列于表2。每批硅胶管应作解吸效率。表2 方法的测定指标脂肪族胺三甲胺乙 胺二乙胺三乙胺丁 胺乙二胺环己胺检

13、出限g/m l6.453.90.60.362最低检出浓度m g/m31.71.31.00.1 60.0 81.60.5 3测定范围g/m l6.42 0 0513 0 03.92 5 00.62 0 00.31 2 066 0 023 0 0相对标准偏差%4.66.11.83.23.66.21.84.63.67.4穿透容量m g27.4946.31 1解吸效率%9 3.99 89 08 49 39 59 2 注:最低检出浓度以采集7.5 L空气样品计;穿透容量指2 0 0 m g硅胶的穿透容量。3.7.3 配制标准溶液用的脂肪族胺,必要时需要经过重蒸馏,应避光保存。3.7.4 三甲胺应用滴定法

14、标定后用于配制标准溶液。标定方法:取2 0.0 m l 0.1%三甲胺溶液,置2 5 0 m l锥形瓶中,加入2滴0.1%溴甲酚绿和甲基红混合乙醇溶液,作为指示剂;以0.1 0 0 0 m o L/L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溶液颜色由淡蓝色变为淡橙红色)。由式(3)计算三甲胺的浓度:3G B Z/T1 6 0.6 92 0 0 4C=cv1v25 9.1 110 0 0(3)式中:C 溶液中三甲胺的浓度,g/m l;c 盐酸溶液浓度,0.1 0 0 0 m o l/L;v1 滴定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m l;v2 三甲胺的体积,2 0.0 m l;5 9.1 1 三甲胺的分子量。3.7.5 需要同时测定脂肪族胺时,可以使用程序升温的操作。3.7.6 本法可以使用同类型的毛细管色谱柱。4G B Z/T1 6 0.6 92 0 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