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杂散电流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过程的影响.pdf

上传人:w****8 文档编号:46862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5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散电流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过程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杂散电流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过程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杂散电流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过程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杂散电流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过程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杂散电流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传输过程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0 1 6 年 第 1期 ( 总 第 3 1 5 期 ) Nu mb e r l i n 2 0 1 6 ( T o ta l No 3 1 5) 混 凝 土 Co n c r e t e 理论研究 T HEoRETI CAL RES EARCH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 3 5 5 0 2 0 1 6 0 1 0 1 8 杂散 电流对 地下结构混凝土 中氯 离子传输过程 的影 响 张雪勤, 徐锋 , 王曙光,刘伟庆, 管志超 ( 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 1 1 8 1 6 ) 摘要 : 为了研究杂散电流对地下结构混凝土

2、中氯离子传输性能的影响 , 进行 了四种不同杂散电流强度下 C 5 5双掺 ( 粉煤灰和 矿渣) 混凝土试件在氯盐溶液中的腐蚀试验 。 结果表明 : 存在杂散 电流情况下 , 混凝土内氯离子传输以电迁移为主, 且不均匀电 场中侵入氯离子浓度分布与 电场强度分布相关 ; 杂散电流强度越大 , 侵人混凝土 中的氯离子含量越多 , 氯离子含量越高 , 反应生 成了更多的 F ri e d e l 盐; 杂散电流能够显著降低水泥材料对氯离子的结合能力 , 其作用在于削弱了混凝土对氯离子 的物理吸附作 用, 使得部分结合状态的氯离子转变为自由氯离子。 关键词 : 杂散电流 ; 氯离子 ; 混凝土 ; 固

3、化率 ; 氯离子含量 中图分类号: T U 5 2 8 0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l O 0 2 3 5 5 0 ( 2 0 1 6 ) 0 1 0 0 7 5 0 4 I n f l u e n c e o f s t r a y c u r r e n t o n c h l o r i d e l on t r a n s p or t me c h a n i s m i n u n de r g r ou n d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c r e t e ZHANG Xu e q i n,XU Fe n g,WANG S h u gu a n

4、g, LI U We i q i n g,GUAN Zh i c h a o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N a n j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j i n g 2 1 1 8 1 6 , C h i n a ) Ab st r a ct : To i nv e s ti g a t e t h e i mp a c t o f s t r a y c u r r e n t o n the t r a ns p or t me c

5、h a n i s m o f c h l o rid e i o n i n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t r u c t u r e c o n c r e t e, f o u r l e v e l s o f s tr a y c u r r e n t wa s a p p l i e d t o t h e c o r r o s i o n t e s t s o f C 5 5 d o u b l emi x t u r e c o n c r e te( fl y a s h a n d s l a g) i n c h l o ri d e s o

6、l u ti o n T h e t e s t s r e s u l t s s h o w tha t , wi t h the e x i s t e n c e o f s tra y c u r r e n t , the t r an s p o r t o f c h l o rid e i o n i s c h a r g e d b y the e l e c t r o mi g r a t i o n an d t h e c o nc e n tra t i o n o f c hl o rid e i o n i s a ffe c t e d by the i

7、n t e ns i t y o f the e l e c t r i c fie l d u n d e r a n o n u n i f o r m e l e c t r i c fie l d W i th the i n c r e a s e i n s tra y c u r r e nt s ge n g t h, mo r e c h l o rid e i on s i mmi gra t e i n t o c o n c r e t e that r e s u l t s i n a h i gh c o n c e ntra t i o n o f c hl o

8、 rid e a n d mo r e p r o d u c ti o n o f F rie d e l s a l t Th e s t r a y c u r r e n t c a n r e ma r k a bl y b rin g d o wn the b i n d i n g c a pa c i t y o f c e me n ti t i o u s ma terials t o the c h l o r i d e i o n s Th i s i s d u e t o t h e p h ys i c a l a ds o r pti o n o f c o

9、n c r e t e t o c hl o rid e i s we a ke n e d an d p a r t o f b o u n d e d c h l o rid e i o ns t u r n i n t o f r e e c h l o rin e i o ns Ke y wor ds: s tra y c u r r e n t ; c h l o ride; c o n c r e t e; c u rin g r a t e; c h l o rid e i o n c o n t e n t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 大量地下结构工程建成 并投入使

10、用 。 由于这些工程处 于地下复杂侵蚀 性环境 中, 其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一般侵蚀环境条件 下 , 结构主要与空气介质接触, 环境中的侵蚀性介质( 如二 氧化碳 、 氯离子等) 可以通过混凝土的表 面孔隙 、 微裂纹 以 及水泥石 一 骨料界面过渡区向混凝土 内部侵蚀 , 该过程进 展缓慢且机理复杂。 但地下 复杂侵蚀环境含水 丰富 , 不可 避免地存在地下水压力及渗透 问题 , 将使侵蚀性介质发生 运移, 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吸附、 沉积作用并向混凝土基体 内部扩散 , 这将使地下工程 混凝土受 到严 重侵蚀 , 并 可能 导致其 材料和结构性能 的严重退化 。 地 下轨道交通结

11、 构 中, 地铁 常采 用直 流电牵 引机车 , 由于钢轨和大地之间难以实现完全绝缘 , 导致杂散电流泄 露到隧道主体混凝土结构 的钢筋 中以及地下 埋设 的金属 构件上 。 当混凝土 中有 电流通过 时, 氯离 子侵入混凝 土中 的方式有别 于一般侵蚀环境下的扩散方 式 , 由于氯离子在 孔隙液中参与离子导电过程 , 因而不仅存在 因浓度梯度产 生 的扩散 运 动 , 而 且存 在 因 电场 力所 致 的强 迫 扩 散 运 动 , 从而加速 了氯离子 向混凝 土 内部的侵蚀过程 , 对 混 凝土耐久性能造成严重 的威胁 。 近年来 , 国内外学者 开 展了杂散 电流与氯离子共存情况下 的腐蚀

12、试验 , 朱瑶宏 等研究表 明, 杂散 电流 的存在 , 会加速氯 离子 向混凝 土内 部侵蚀, 其扩散深度平均值为一般扩散条件下的7 8倍。 耿建 采用加载直流电的方法研究表 明, 随着杂散电流强 度的增大与作用时间的增长, 杂散电流对氯离子的传输加 速效果越明显。 但总体 而言 , 已有 的研 究结果只局 限于氯 离子扩散深度 的测定 , 并没有 系统 的定量分析杂散电流 与 氯离子共存情况下 , 混凝土不 同深度和宽度方向的总氯离 子含量和 自由氯离子含量 。 鉴于此 , 本试验针对地下结构混凝土材料 的服役环境 特点 , 考虑了杂散电流对氯离子传输性的影响 , 设计 了对比 腐蚀试验

13、, 探究 了杂散电流作用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传输过 程与无杂散 电流条件下的差异, 探索 电场存在对氯离子在混 凝土中传输速率及固化氯离子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通过微观 收稿 日期 : 2 0 1 5 0 3 - 1 8 基金 项 目 : 国家 9 7 3计划项 目( 2 0 1 1 C B 0 1 3 8 0 0) ; 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 B K 2 0 1 3 0 9 4 3 ); 江苏省 高校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1 3 K J B 5 6 0 0 0 4) 7 5 极板之间的电场最弱 , 该不均匀分布 的电场将引起 混凝 土 内氯离子以不 同的速率传输 。 杂散电流作用 2 8

14、d后各 点 位沿试件深度方向相应 的总氯离子含量分布如图 3所示 。 由该图氯离子含量的分布变化趋势可 以看出 , 距 离 1点位 方 向越近, 同一深度处氯离子含量越高。 以 0 2 r n l T l 深度 内各点位氯离子含量为例 , F S 2试件 1 点位处氯离 子含量 比5点位处氯离子含量高出3 6 ; F S 3试件 1 点位处氯离 子含量比 5点位处氯离子含量高出 5 4 ; F S 4试件 1点位 O 8 0_ 7 薹 0 6 0 4 O 2 0 1 0 2 3 4 点位 f a ) F S 2 各点位 氯离 子含量 0 8 O 7 芝 0 6 帮 。 一s 0 4 s 0 2

15、 O_ l 0 处氯离子含量 比 5点位处氯离子含量高 出2 4 。 这主要是 因为杂散 电流在混凝土内部形成 的电场改变 了氯离子在混 凝土中的传输速率。 当杂散电流流经混凝土内部时, 钢筋相 当于 阳极 端 , 带 正 电荷 , 对 带 负 电荷 的氯 离 子具 有 吸 引 作用。 距离 电场 中心 线越 近, 电场强度越高 , 吸引作用 越 大 J 。 在电场强度高的区域 , 氯离子传输速率要高于电场强度 低的区域 , 因而氯离子含量也更高, 即 1 点位方向上的氯离子 含量最高。 文献 4 的试验结果印证了本试验研究的结论。 0 8 0 7 o 6 。 一 s H 0 4 s 0 2

16、O 1 O 1 2 3 4 5 1 点位 ( b ) F S 3 各点位氯离子含量 图 3 不同点位氯离子含量分布 2 1 2 杂散电流强度的影 响 不同杂散 电流强度下腐蚀后混凝土试件 中总氯离子 含量随深度 和时间变化 如图 4所示 。 图 4 ( a ) 为无 杂散 电 流条件下总氯离子 含量的分布 , 由该 图可知 , 总氯离 子含 量 随着深 度 的增 加 而 明显 下 降。以腐 蚀 7 d为 例 , 2 4 mm、 4 6 m m 和 6 8 m i l l 范围 内总氯离子 含量 比 0 2 mm范围内总氯离子含量分别降低 3 4 、 6 0 和7 1 。 由 图 4 ( a )

17、 还可以看 出, 总氯离子含 量随着腐蚀 时间 的延 长 呈现增大的趋势, 但氯离子的传输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 程。 例如, 0 2 m m深度范围内腐蚀时间 1 4 、 2 8 d的总氯 离子含量分别为 7 d总 氯离子含量 的 1 1 7倍和 1 4 5倍 。 芝 删 扣 褪 蹈 距离表面深度 ram ( a ) F S l 总 氯离 子含量 距离 表 面深度 mm ( c ) r S 3 总氯离子含量 2 3 4 点 位 ( c ) F S 4 各 点位 氯离子 含量 图 4 ( b ) ( d ) 显示 了不 同杂散 电流强度对混凝土 中总氯 离子含量的影 响。 在有杂散 电流情况 下

18、, 试 件 中总氯离子 含量随深度与腐蚀 时间变化 的规律 与无杂 散电流情况下 相似。 但与无杂散电流条件下 的结果 相 比, 在杂散 电流影 响下 , 试件 中的总氯离子含量明显高于无杂散电流条件下 的总氯离子含量, 以2 8 d 腐蚀时间为例, 杂散电流强度为 2 06 0 V作 用使 得 总氯离 子含 量 比一般 条件 下增 长 了 4 3 1 9 3 。 以上结果表明, 杂散电流的存在, 改变了氯离 子传输过程迁移机制 的主导 因素。 在 此条件下 , 由浓度 主 导的扩散过程与电场力驱使的电迁移过程并存, 因而使得 侵入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得到 了极大的提高。 芝 血 扣 褪 撅

19、距离表面深度 mm ( b ) F S 2 总氯离 子含量 图4不同工况氯离子含量变化 图 5 显示 了混凝土试件表层 0 2 r a m 范围 内不 同杂 散电流强度下总氯离子含量 的变 化。 由图 5可知 , 混凝土 距 离表 面深度 mm ( d ) F S 4 总氯离子含量 中总氯离子含量随着杂散 电流强度 的增 大而呈现增大 的 的趋势 。 例如 , 在腐蚀 7 d时 2 0 、 4 0 、 6 0 V杂散 电流强度下 77 混凝土 中总氯离子含量 , 比 0 V( 无杂散电流) 总氯离子含 量分别增大 6 1 、 6 4 、 9 6 , 在腐蚀 1 4 d时分别增大 5 8 、 7

20、 6 、 7 7 , 在腐蚀 2 8 d时分别增大 5 1 、 5 9 、 8 9 。 表明 杂散电流强度对氯离子侵蚀混凝土有 明显影响 , 且杂散 电 流强度越大, 侵入混凝土的总氯离子含量越高。 杂散 电流强度 V 图 5 0 2 m m范围内不同杂散电流强度下氯离子含量变化 2 2 杂散电流对氯离子结合能力的影响 1 点位方 向混凝 土内部各层深度处 的总氯离 子含量 c 和 自由氯离子含量 c 如表 3 、 4所示 。 该表可 以看 出, 随着腐蚀时间的延 长 , 氯离子 固化率呈现增大 的趋 势。 如 F S 2工况下 0 2 m i l l 范 围内, 腐蚀 7 d时的氯离子 固化

21、率 为 2 1 5 5 , 而腐蚀 2 8 d时的氯离子固化率增为2 7 4 0 。 这 主要是 由于水泥水化更加充分 , 水化产物增 多 , 对 氯离子 的物理吸附能力和化学结合能力增强所致 。 表 3 0 2 m m范围内氯离子含量 78 由表 3 、 4还可以看 出, 随着杂散 电流强度 的增大 , 氯 离子固化率主要集 中在较为稳定 的范 围内, 但是相 比无杂 散电流条件下氯离子 固化率要低 。 这说明杂散 电流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水泥材料吸附或结合氯离子的过程 , 降低 了混 凝土结合氯离子的能力, 使得混凝土中固化的氯离子转化 为 自由态的氯 离子。 这 主要是 因为 C , A与

22、 C a C 1 进行 化 学反 应 生 成 F r i e d e l 盐 , 从 而 完 成 了 固化 氯 离 子 的 过 程 。 由于体系内部初期不存在游离的钙离子 , 所以 N a C 1 必须先与 C 3 A水化产 生的 C a ( O H) 进行反应生成 C a C 1 : 后, 才会继续与 C A反应生成 F r i e d e l 盐, 其反应式如下: 2 Na C 1 +C a ( OH) 2 = , C a C1 2+ 2 Na + 2 O H一 ( 2) Na C 1 2 +C3 A+1 0 H2 O C 3 A C a C 1 2 1 0 H2 O ( 3 ) F r

23、i e d e l 盐 中的分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 具有较高的 键能。 多数研究 者认为 F r i e d e l 盐 的稳定性主要与 温度与 p H值有关, 而杂散电流作用并不影响孔隙液中的p H值以 及温度 , 也不能克服分子问的化学键能。 因此 , 本试验 中杂 散电流作用使得氯离子 固化率 降低 主要 由于其 削弱了对 氯离子的物理吸附作用, 使得部分结合状态的氯离子转变 为 自由氯离子 。 由表 3还可以看 出, 表层处 氯离子 固化率 水平波动较大 , 而深层处氯离子含量测定结果体现 出较好 的规律性 , 说 明表层处氯离子 的迁移机制是较 为复杂 的, 受外界 因素的影响较

24、大 。 结合有关文献 9 分析 , 产生上 述现象 的 原 因可 能 与混 凝 土物 质 组 成 结构 有 关 : 表 层 0 1 r n l n 范围内是净浆层 , 该层很薄且不含任何骨料 ; 0 1 5 m m之间为含有少量粗骨料的砂浆层 ; 5 4 0 m m 之间为 混凝土层。 显然深层处 水泥材料 水化过程 进行 的更 为充 分 , 内部孔结构更为细化 , 且集 中了较多的水化产物 , 对氯 离子产生较强 的结合作用 。 2 3 X RD微观 测试 图 6为各工况在侵蚀 2 8 d 后混凝土固相组成 的 X R D 分析图谱。 取 2 0 。 范围内, 在这段区间即可反应出混凝土 在

25、氯离子侵蚀下的固相变化。 观察 图 6发 现 2 0 =1 1 2 。 处 的衍射峰变化 比较 明显。 在 P D F卡上 的编号为 0 0 0 2 8 0 2 0 7的晶体 , 该 晶体 的学名 为水 化氯 铝 酸钙, 化学 式 为 3 C a O A 1 2 O 3 C a C 1 2 1 0 H 2 O, 即 F r i e d e l 盐。 发现 当有杂散 电流作用时其衍射峰强度和面积大于无杂散电流作用时 的衍射峰 , 说 明杂散 电流作用使得侵入混凝 土中的氯离子 含量提高 , 致使反应生成 了更多 的 F r i e d e l 盐。 从 图 6中还 可以发现 , 随着电流强度增大

26、 , 试样 中 F r i e d e l 盐的衍射峰 值未出现较大的变化 , F S 4工况 时略比 F S 3工况要低 。 首 先表 明杂散 电流强度增大 , 并不一定促使反应生成更多的 F r i e d e l 盐 。 其次说 明杂散 电流 作用并未对 F r i e d e l 盐本身 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 响, 释放水化产物结合 的氯离子 , 其 作用主要在于电场环境下氯离子的电迁移机制使得侵入 混凝土 中的总氯离子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由图 6 还可以看出石膏晶体( 2 0= 1 3 6 。 ) 的衍射峰强 度基本未出现较大变化 , 但是 C a ( O H) ( 2 0= 1

27、8 。 ) 衍射峰 强 度F S 2 F S 4 工 况 的均 要 t t F S 1 工况 低 。 说 明在c 1 一 反 下转第 8 3页 大学学报( 自然乖 斗 学版) , 2 O l O , 3 8 ( 3 ) : 4 3 7 4 4 1 1 0 3 王复生, 朱元娜, 孙胜泉 N a C l 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早强作用 和结合方式的试验研究 c 全国特种 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 用学术交流会, 2 0 0 8 : 1 7 5 1 8 0 E l 1 王复生, 朱元娜, 马金龙, 等 N a C 1 对掺磨细矿渣粉硅酸盐水泥 基材料活J性激发能力和结合方式影响的试验研究E J 硅酸盐 通报

28、 , 2 0 0 9 , 2 8 ( 4 ) : 7 8 4 7 9 1 - 1 2 柴鹏 混凝土裂缝自愈合影响因素研究 D 武汉: 长江科学 院 , 2 0 0 8 1 3 S T E F A N J , J A C Q U E SM, H U G U E SH S E M o b s e r v a ti o n s o f t h e m i c r o s t r u c tu r e o f f r o s t d e t e ri o r a t e d a n d s e l f h e al e d c o n c r e t e s J C e m e n t a n d C

29、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1 9 9 5 , 2 5 ( 8 ) : 1 7 8 1 1 7 9 0 L 1 4 3 L I U X i a o y a n , Y A O Wu , Z H E N G X i a o f a n g , e t a 1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y o n s e l f h e a l i n g p e r f o r m anc e o f c o n c r e t e J J o u rna l o f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i a l , 2

30、0 0 5 , 8 ( 2 ) : 1 8 4 1 8 8 1 5 R E I N H A R D T H W, J O O S S M P e r m e a b i l i ty a n d s e l f h e a l i n g o f c r a c k e d c o n c r e te a s a f u n c ti o n 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c r a c k w i d th J C e m e n t an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r c h , 2 0 0 3 , 3 3 ( 4 ) : 9

31、8 1 9 8 5 1 6 3 G R A N G E R S A, L O U K I L I M, e t a1 E x p e ri m e n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s e l f -h e a l i n g o f c r a c k s i n a n ul t r a h i g h pe r f o r ma n c e c e me n t i t i o us ma t e ria l s : me c h a n i c a l t e s t s a n d a c o u s tic e mi s s i

32、 o n an a l y s i s E J C e m e n t an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rc h , 2 0 0 7 ( 3 7 ) : 5 1 9 5 2 7 1 7 E d v ard s e n C Wa m r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and a u t o g e n o u s h e a l i n g o f c r a c k s i n c o n c r e te J A C I Ma t e r i a l s J o u r n al, 1 9 9 9 , 9 6( 4 ) : 4 484 5 5 1

33、8 J A c B O N s E N s S e l f h e al i n g o f h i g h s e n g h t h c o n c r e t e a f r e r d e 一 上接第 7 8页 应生成 F r i e d e l 盐 的过程 中, 需要消耗 C a ( O H) , 也有更多 的氯离子参 与了生成 F r i e d e l 盐 的过程。 E 钙矾石;F 一 水化氯铝酸钙 ;G 一 石膏;P 一 氢氧化钙 5 6 7 8 9 1 0 l 1 1 2 1 3 1 4 1 5 l 6 1 7 l 8 1 9 2 0 2 0 ) 3 结 语 图6 不 同工况

34、样品 X R D图谱 ( 1 ) 杂散电流 的存在 , 一方面使得氯离 子的迁移机制 由般条件下的扩散过程为主转变成电迁移作用为主, 侵 入混凝土 中的氯离子含量大 幅提 升 , 且 电流强度 越大 , 累 计侵入的氯离子越多。 另一方面使得同一深度处氯离子含 量距离电场中心线方向越近, 电场强度越强, 氯离子含量 越高 。 ( 2 ) 杂散电流能够降低混凝土水化产物结合氯离子的 能力 , 影响水泥材料对氯 离子形成 的物 理吸附作用 , 释 放 结合氯离子 , 提高孔 隙液 中自由氯离子含量 的能力 。 t e r i o r a t i o n b y f r e e z e th a w

35、 U 3 C e me n t an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rc h , 1 9 9 6 , 2 6 ( 1 ) : 5 5 6 2 1 9 A L D E A C, s 0 N G w, P 0 P 0 V I c s J S , e t a1 E x t e n t o f h e a l i n g o f c r a c k e d n o r mal s tr e n g th c o n c r e t e I J 1 J o u r n a l o f Ma ter i a l s I n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36、 2 0 0 0 ( 2 ) : 9 2 9 6 I 2 0 l GL UKH0VS KY V D S l a ga l k a l i c o n c r e t e s p r o d u c e d fr o m fi n e g r a i n e d a g g r e g a t e M V i s h c h a S h k o l a y , K i e v , 1 9 8 1 J 2 1 J RAVI KI 7 MAR D。 P E E T HA MP A RAN S NE I THA LA T H N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s e n g t h

37、o f Na OH a c tiv a t e d c o n c r e t e s c o n t a i n i n g fly a s h o r G GBF S a s the s o l e b i n d e r l J 1 C e me n t a n d Co n c r e t e C o m p o s i t e s , 2 0 1 0 , 3 2 ( 6 ) : 3 9 9 4 1 0 r 2 2 R OY D M Al k a l i a c ti v a t e d c e me n t s :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nd c h

38、a n l l e n g e s J C e m C o n c r R e s , 1 9 9 9 ( 2 9 ) : 2 4 9 2 5 4 【 2 3】 P A L 0 M0 A, G R U T z E c K M w , B L A N c O M T A lk a l i a c t i v a t e d fl y a s h e s : A c e me n t f o r f u t a r e J J J C e m C o n c r R e s , 1 9 9 9 ( 2 9) : 1 3 2 31 3 2 9 I 2 4 J s A K u L I C H A R,

39、 A N D E R S 0 N E, s c H A R U E R c Me c h a n i c a l a n d mi c r os t r uc t u r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a n a lkali a c tiv a t e d s l a g l i me s t o n e fi n e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 J C o n s t r u c t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a t e d al s 。 2 o 0 9 , 2 3 ( 8

40、 ) : 2 9 5 1 2 9 6 7 第一作者: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 刘素瑞( 1 9 8 8 一) , 女,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高性能 水泥基材料。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 2 6 号 天津城建大学( 3 0 0 3 8 4 ) 0 2 2 2 3 0 8 5 2 3 9 参考文献: 1 周萍, 周乃君 , 蒋爱华 , 等 传递过程原理及其数值仿真 M 长 沙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2 0 0 6 2 - 1 B A S S E T T D C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c r y s t a ll i n e p o l y me r s M- L

41、 o n d o n: Ap p l i e d S c i e n c e Pu b l i s he r s, 1 9 8 2 3 3朱瑶宏, 邹玉生 杂散电流对氯离子在混凝土内部迁移过程的 影响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 0 1 2 , 3 4 ( 7 ) : 3 2 3 6 4 3耿健, 丁庆军, 等 杂散电流影响下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的传 输特征 J 建筑材料学报, 2 0 1 0 , 1 3 ( 2 ) : 1 2 1 1 2 4 5 胡曙光, 耿健, 丁庆军 杂散电流干扰下掺矿物掺合料水泥石 固化氯离子的特点 J 华 中科技大学 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 0 0 8 ,

42、3 6 ( 3 ) : 3 2 3 4 1- 6 马昆林, 谢友均, 刘灿, 等混凝土固化氯离子影响因素的研究 J - 1 混凝土 , 2 0 0 4 ( 6 ) : 2 0 2 1 7 1 T R I T T H AR J C h l o ri d e b i n di n g i n c e m e n t I I n v e s ti g a t i o n s t o d e te rmi n e the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p o r e w a t e r i n h a r d e n e d c e m e n t J C e me n t an

43、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rc h , 1 9 8 9 , 1 9 ( 1 2 ) : 5 8 6 5 9 4 8 3 T R I T T H A R T J C h l o ri d e b i n d i n g i n c e m e n t I I T h e i n fl u e n c e o f the h yd r o xi d e c o n c e n tra tio n i n the p o r e s o l u t i o n o f h arde n e d c e me n t o n c h l o ri d e b i n d i n g J C e me n t an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1 9 8 9 , 1 9 ( 1 2 ) : 6 8 3 6 9 1 9 3吴立朋 表层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及其测试方法研究 D 北京 : 清华大学 , 2 0 1 1 第一作者 联 系地址 联系电话 张雪勤( 1 9 8 9一) , 女 , 硕士研究生, 从事混凝土材料耐 久性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南京市浦珠南路 3 0号 8 0 2 0信 箱 3 2分箱( 2 1 1 8 1 6 ) 1 8 7 61 6 8 5 7 5 3 8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基础工程/设备基础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