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住宅小区A-1#、A-2#住宅楼
工程采暖节能方案
施工单位: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一、前言……………………………………………………………………1
二、工程概况………………………………………………………………2
三、施工组织………………………………………………………………3
四、施工方法和技术………………………………………………………4
五、质量目标控制…………………………………………………………8
六、成品保护措施…………………………………………………………12
一 前 言:
节能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我国政府对节能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节能工作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节能对于供热行业来说潜力是相当大的。供热行业是能耗大户,能耗支出占据其大部分成本。由于以往的住宅供暖按面积收取热费,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且不便于用户进行局部调节,造成供热用热浪费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供暖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供暖系统实现用热量的分户计量和独立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近年来节能问题在供暖系统设计中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有必要在新建住宅中采用更合适的供暖系统形式来满足热费按户计量的需要。在节能问题上,尤其要特别重视能源利用过程前的处理,即在规划设计整个供暖系统时,应该考虑该系统的节能前景及经济效益。建设部《建筑节能“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明确指出,“对集中供暖的民用建筑安装热表及有关调节设备并按户计量收费的工作,1998年通过试点取得成效,开始推广,2000年在重点城市新建小区中推行,2010年全面推广”。因此,在进行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考虑热用户分户及分室控制温度的需要。据初步测算,采取供暖分户计量,可以实现采暖节能20%以上。
1.1编制目的:
确保优质、高速、安全完成XX住宅小区A1#、A2#楼工程的采暖工程安装。
1.2编制原则:
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工程进度和安全施工。严格执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积极采用新技术,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确保使用的可靠和安全性,提高经济效益。
1.3编制依据:
XX住宅小区A1#、A2#楼工程水暖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及本公司有关工程技术管理文件等。
1.4相关技术规范:
1.4.1规范、标准、规程
序号
规范、规程编号
规范、规程名称
1
GB50242-2002
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GBJ19-87
采暖与通风空调设计规范
4
04K502
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系统施工安装
5
98R418
管道及设备保温
6
DBJ01-26-96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六分册
二 工程概况:
2.1总体简介(见下表)
总体简介
序 号
项 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XX住宅小区A-1#、A-2#住宅楼及幼儿园工程
2
工程地址
XX区XXXX路北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监督单位
7
施工单位
8
合同工期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总工期
2007年4月1日
2008年9月28日
700日历天
9
合同承包范围
土建(含初装修)、给排水、通风、采暖、消防、电气
10
工程造价
9249万元
11
合同质量目标
合格
2.2专业概况
系统
设 计 要 求
系统做法
管线类别
备注
采
暖
系
统
住宅及首层商业采暖系统采用分户计量系统,干管系统为下供下回的双管系统,户内系统为单管跨越式系统。户内管道采用外套波纹管的带阻氧层PB管敷设于垫层内,每组散热器设手动三通调节阀。地下二层人员掩蔽室及A1楼部分设备用房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上回双管系统。
丝扣连接
热镀锌钢管
DN≤100管道
热熔连接
PB管
敷设于垫层内
三、施工组织:
3.1技术准备工作:
3.1.1施工技术人员应认真审核图纸及有关资料,结合施工规范和施工图集,及时准确地做出施工预算。编制出该分部工程需用设备和工程材料计划,在编制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要求及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
3.1.2施工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设备、施工机具进行核验,确保数量、规格、型号满足工程需求,确保完好率100%。随时准备运至施工现场,投入生产使用。
3.1.3审核图纸是否符合现场作业条件,其尺寸标注有无失误。对于图纸上没有详细标注的地方,应查找相关技术文件或者咨询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到参数明确,同时结合土建图纸,确定管道以及设备的具体位置。
3.1.4明确土建施工顺序,保证分项工程施工及时到位。加强与甲方、监理的配合。
3.2施工人员组织准备
本专业负责采暖系统设备、管道、阀门部件及保温材料的安装。
技术负责人——
质 检 员——
工 长——
四、施工方法和技术:
4.1施工部置
4.1.1.工程项目部人员已上岗,施工队已进入现场作好准备.各种机具材料已陆续进入现场.
4.1.2.施工组织原则,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合理科学地组织施工。
4.2组织机构:
项目负责人:
工长
质
检
员
材料员
安全员
4.3主要施工方法
4.3.6采暖系统
4.3.6.1 采暖系统安装
作业条件:立管、干管安装必须在确定好准确的地面标高后进行;支管安装必须在墙面抹灰后进行;户内支管安装应在楼面垫层未完成之前进行。
工艺流程: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卡架安装→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试压→冲洗→防腐→保温→调试
4.3.6.1.1采暖干管立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户内采暖系统敷设于垫层内采用外套波纹管的带阻氧层PB管,采用五级S5系列;埋地管安装后在土建进行地面打灰前进行打压试验,并保持管内压力直到土建打灰完毕;埋地PB短管接出地面后,连接散热器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4.3.6.1.2预制加工: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断管采用电动切割机及手工钢锯。
4.3.6.1.3支架制安: 安装前应画出支架安装草图,先预制好支架,刷漆防腐后再按吊线垂直度和供、回水设计坡度与间距安装好支架。
4.3.6.1.4干管安装:核对各层预留孔洞位置是否正确,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顺序运到安装地点,有钢管套的先穿到管上,按编号从第一节开始安装,预留口必须加好临时封堵。管道安装完后最后填堵孔洞。
4.3.6.1.5支管安装:
4.3.6.1.5.1检查散热器安装位置及立管预留口是否准确。
4.3.6.1.5.2检查支管坡度和平行距离尺寸,以及立管位置和散热器的位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3.6.1.5.3暖气立管与横干管连接时,如立管直线长度小于15mm,立管与干管可用2个弯头连接;立管直线长度超过15m时,立管与干管用3个弯头连接。横管长度应为300mm,且有1%坡度,不应使用对丝加弯头代替管段横节作为连接方式,以保证立管膨胀得以补偿。
4.3.6.1.5.4室内暖气管道变径不得使用补心,应使用异径管箍连接。水平管道、立管应采用同心变径。管径大于或等于65mm,变径位置应大于分支点300mm;管径小于或等于50mm,变径位置应大于分支点200mm。
4.3.6.1.5.5室内采暖干管安装不应使用活接头连接。如设计要求必须设置可拆卸部件则应采用法兰连接件。
4.3.6.1.6散热器安装:
4.3.6.1.6.1散热器型号采用TZY-3-6-8,散热器安装前,应对散热器面层认真清理,处理毛刺和铁砂颗粒,锈斑、保持散热器表面呈良好的金属光洁面。
4.3.6.1.6.2散热器组对要用石棉橡胶垫其厚度不超过1.5mm,不得使用双垫。
4.3.6.1.6.3散热器安装应保证垂直度与水平度,固定卡安装位置应准确、平正、牢固,与散热器接触紧密。
4.3.6.1.6.4散热器距窗安装时,散热器中心与窗口中心一致。
4.3.6.1.6.5散热器支管超过1.5m,必须设卡子。
4.3.6.1.6.6已安装好的散热器,采暖管道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污染,并保护清洁,叶片间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3.6.1.7管道试压、冲洗: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0.4MPa 作水压试验,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降至工作压力后检查,不渗、不漏为合格;系统试压合格后,用市政自来水连续冲洗,冲洗时应保证有足够的流量,观察出水口出水,并清扫过滤器及除污器。直至排出水不含泥沙、铁屑等杂质,在清浊度、透明度、色泽等方面与进水比较要基本一致,且水色不浑浊为合格。
4.3.6.1.8管道防锈及保温:管道接口等处及时做好防腐处理,采暖管道保温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管壳进行保温,保温厚度为30MM。管道及设备的保温应在防锈及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如需先做保温层,应将管道的接口处留出,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将接口处保温。建筑物的吊顶及管井内需要做保温的管道,必须在防锈试压合格,保温完成隐检合格后,土建才能最后封闭,严禁颠倒工序施工。 保温前必须将管井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施工过程遗留的杂物,应随时清理。
4.3.6.1.9通暖调试
4.3.6.1.9.1首先联系好热源,根据供暖面积确定通暖范围,制定通暖人员分工,检查供暖系统中的泄水阀门是否打开。
4.3.6.1.9.2向系统内充软化水,开始先打开系统最高点的排气阀,安排专人开管。慢慢打开系统回水干管的阀门,待最高点的排气阀见水后即关闭排气阀。再开总进口供水管阀门,高点放风阀要反复开放几次。使系统中的空气排净为止。
4.3.6.1.9.3正常通暖时,运行半小时后,开始检查全系统,遇有不热处 应先查明原因,需冲洗检修时,则关闭供回水阀门泄水,然后分先后开关供、回水阀门放水冲洗,冲洗后再按照上述程序通暖运行,直到正常为止。
4.3.6.1.9.4冬季通暖时,必须采取临时取暖措施,使室温保持5。C以上才可进行,有热度不均,应调整各分路立管,支管上的阀门,使其基本达到平衡后,进行正式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五、质量目标控制:
5.1质量目标:
5.1.1单位工程质量目标:优良;
5.1.2暖卫分部工程质量目标:优良(所有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其中优良为90%);
5.2质量保证措施:
5.2.1.执行暖卫《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和华北标办的施工图集等国家规范,标准及图纸设计要求;
抓好全员质量教育;
5.2.2坚持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5.2.2.1坚持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5.2.2.2协调施工过程中的配合;
5.2.2.3做好质量记录;
5.2.2.4认真落实“三检”制度和样板间、样板件制度;
5.2.2.5抓好质量通病的防治;
5.2.2.6主要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
5.3质量保证体系:(见下表)
公司质量部
项目部 刘丽国
材料员
工 长
质量员
安全员
水暖班组:
5.4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5.4.1不准使用未检查产品、不合格产品及废品,没有合格标识的分项工程不准进行下道工序;
5.4.2紧急放行和例外转序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执行;
5.4.3未标识的机械设备视为处于不合格状态;
5.4.4施工现场未标识的周转材料均视为不合格;
5.4.5所有过程标识只出现在工作面上;
5.5施工材料报验:
5.5.1 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采用的散热设备、阀门、仪表、管材、保温材料等产品进场时,应按设计要求对其类型、材质、规格及外观等进行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检查认可,且应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各种产品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应齐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定。
5.5.2 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采用的散热器和保温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技术性能参数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检测项目包括: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吸水率。同一厂家同一规格的散热器按其数量的1%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但不得少于2组;同一厂家同材质的保温材料见证取样送检的次数不得少于2次。
5.7安装和调试的质量控制:
5.7.1 采暖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暖系统的制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散热设备、阀门、过滤器、温度计及仪表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减和更换。
3、室内温度调空装置、热计量装置、水力平衡装置以及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便于观察、操作和调试。
4、温度调空装置和热计量装置安装后,采暖系统应能实现设计要求的分室(区)温度调控、分栋热计量和分户或分室(区)热量分摊的功能。
5.7.2 散热器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组散热器的规格、数量及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2、散热器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5.7.3 采暖系统热力入口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力入口装置中各种部件的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热计量装置、过滤器、压力表、温度计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观察、维护。
3、水力平衡装置及各类阀门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操作和调试。安装完毕后,应根据系统水力平衡要求进行调试并做出标志。
5.7.4 采暖管道保温层和防潮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温层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材质、规格及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保温管壳的粘贴应牢固、铺设应平整;硬质或半硬质的保温管壳每节至少应用防腐金属丝或难腐织带或专用胶带进行捆扎或粘贴2道,其间距为300~350MM,且捆扎、粘贴应紧密、无滑动、松弛及断裂现象。
3、硬质或半硬质保温管壳的拼接缝隙不应大于5mm,并用沾结材料勾缝填满;纵缝应错开,外层的水平接缝应设在侧下方。
4、卷材防潮层采用螺旋形缠绕的方式施工时,卷材的搭接宽度宜为30~50mm。
5、阀门及法兰部位的保温层结构应严密,且能单独拆卸并不得影响其操作功能。
5.7.5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在采暖期内与热源进行联合试运转和调试。联合试运转和调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采暖房间温度相对于设计计算温度不得低于2℃,且不高于1℃。
5.9质量教育和培训控制:
5.9.1进场的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9.2特殊施工作业人员要有岗位证书;
没有上岗证书应提前做好教育培训工作。
5.10质量验收制度:
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针对各个具体分项工程的施工工程特点,编写专项施工标准,经公司审批后实施,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中及时进行检查、验收、技术复核和隐蔽记录,施工完一段要及时向监理进行报验,报验通过后再进行隐蔽或下一道工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定期对职工进行技术培训、技术考核和技能比赛,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严格质量验收标准,防治质量通病。
六、成品保护措施
6.1要严格按图纸、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密切配合土建进度,不应颠倒工序,不得损坏结构,土建装修后严禁再剔凿。
6.2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作支撑脚手架,不得踏压,支吊架不得用作其他受力用途。
6.3阀门安装完毕后,将手轮卸下,交工前统一安装好,防止丢失。
6.4水表有保护措施,系统试压时暂时将水表拆下,统一在交工前装好。
6.5在施工中对各种管口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杂物进入管道造成堵塞。
6.6 保温材料应在干燥处存放,露天堆放应有防潮、防雨、防雪措施。施工时遵循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原则,确保保温层不被损坏。
6.7在冬季室内不通暖时,须将管道和设备内的水放净,防止管道、设备冻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