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篮球变向运球、跳投》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684061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篮球变向运球、跳投》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篮球变向运球、跳投》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篮球变向运球、跳投》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体验行进间变向运球、跳投等基本技术,提高控球能力。发展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于游戏、教学比赛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魅力,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在交往协作、竞争挑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变向换手运球、跳投动作的正确性和协调性。 2、所学技术在游戏、比赛中的运用能力。 三、分析: 八年级篮球有四个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其分成二个教学单元,分别在两个学期进行。变向运球和跳投是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因为学生拿到篮球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球投入篮筐,所以跳投学习安排在这一单元。先教跳投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将球投进篮筐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对后面篮球技术的学习。同时,急停跳投与运球有着较大的关联,因此,又选用了变向运球内容。 在本篮球单元教学基本采用一课一教材的形式,因为初二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篮球基本动作的动力定型,采用一课两教材的形式,短短十多分钟的练习很难让学生掌握篮球的技术。 变向运球和跳投是初中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突破和得分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从变向运球和跳投的技术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就比较困难了。因此,本单元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在巩固提高学生变向运球技术和跳投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本单元授课对象为初二男生班级,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有差异,同时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本课采用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八年级篮球变向换手运球、跳投单元教学流程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内容 篮球 课时 4 课次 8 单元 学习 目标 1、体验行进间变向换手运球、跳投等基本技术,提高控球能力。发展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正确性、协调性。 2、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于游戏、教学比赛中,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魅力,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3、在交往协作、竞争挑战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重点 难点 1、掌握基本技术的正确性和协调性。 2、基本技术在游戏、教学比赛中的运用能力。 课次 内容 学习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与学的策略和方法 1 ︱ 2 变向运球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初步掌握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运球动作的连贯 手脚的协调配合 1、球性练习(准备操) 2、讲解和示范,重点提示 3、每人一球,原地换手运球。 4、慢速运球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初步体验变向运球的动作方法) 5、绕过障碍物接力 3︱ 4 变向运球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进一步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运球动作的连贯 球要压低,动作要快 1、球性练习(准备操) 2、讲解和示范,重点提示 3、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强调变向时球要压低) 4、绕过障碍物(着重强调,变向突然) 5、变向运球上篮 5︱ 6 跳投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初步了解跳投的基本技术,提高得分能力;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全身用力协调一致 跳起稳、出手点高 1、球性练习(准备操) 2、讲解和示范,重点提示 3、徒手练习 4、每人一球对空投篮练习 5、两人一球对投练习 7︱ 8 跳投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初步掌握跳投的基本技术,提高得分能力;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全身用力协调一致 跳起稳、出手点高 1、球性练习(准备操) 2、讲解和示范,重点提示 3、两人一球对投练习 4、5点投篮练习 5、运球急停跳起投篮 6、投篮命中率探讨 7、教师引导并总结 8、学生练习 八年级篮球变向运球、跳投课时计划1、2 年级 八年级 人数 42 日期 2006.10 执教 班级 1、2 组班形式 男生合班 周次 5 课次 1、2 内容 主题 篮球:变向换手运球8-(1、2) 重点 运球动作的连贯 难点 手脚的协调配合 学习 目标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初步掌握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课序 时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7 │ 8 分 钟 一、常规 1、整队,检查人数。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二、准备活动 1、  双手弹拨球 2、  环绕颈部交接球 3、  环绕腹背交接球 4、  环绕单腿交接球 5、  环绕双腿交接球 6、  双手抛接球 7、 单手抛接球 1 4 × 8 4 中 教师: 1、提前候课 2、三个常规 3、带做准备活动 4、 提示重点 学生: 1、及时到达集合地点 2、集合快、静、齐 3、精神饱满 4、准备活动充分 组织: 四列横队(如图一) ♂♂♂♂♂♂♂♂♂ ♂♂♂♂♂♂♂♂♂ ♀♀♀♀♀♀♀♀♀ ♀♀♀♀♀♀♀♀♀ ☺ (图一) 基 本部分 23 │ 24 分 钟 1、原地体前变向运球 目的:体会变向时的拍球、转体合跨步。 15至18 4 分 教师: 1、 示范 1)、突出按球部位 2)、突出跨步转体动作 2、讲解 1)、用途 2)、动作方法 3、组织学生练习 1)原地左、右拨球练习 2)原地拨球上步、侧身换手练习。 4、找出不足,重点辅导 1)、拨球部位不正确 2)、球的落点不正确 3)、变向时没有护球 (图二) 2、 快速运球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目的:初步掌握运球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3、 过障碍物 目的:掌握正确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 10至13 4 5分 2分 中上 中上 中上 学生: 1、每人一球,原地运球,当听到教师信号后,右手向左侧拍球,同时身体左转侧肩,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然后换左手运球。左右手交替练习。 2、两人一组,相隔3米,一人持球,另一人原地站立不动,持球者运球至同伴前做体前变向运球,变向后向前3米,然后换手练习返回,练习数次后两人交替。 3、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根据老师布置的场地进行变向换手绕杆运球。 四列横队,成做操队形站立。同学间的间距在1米至1.5米左右。 ♂ ♂ ♀ ♀ ☺ (图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四) 4 │ 5 分 钟 (二)、变方向跑 方法:四列纵队,四排同时练习,各排第一人根据教师的信号启动按手势方向做变向跑,依次轮流练习。 5 3 分 大 教师: 1、讲解练习方法、要求 2、根据实际情况发信号 学生: 认真听讲、努力练习 ♂ ♂ ♂ ♂ ♂ ♂ ♂ ♂ ♀ ♀ ♀ ♀ ♀ ♀ ♀ ♀ ☺ (图五) 结束部分 4 │ 5 分 钟 一、 收器材、整队 二、 放松练习 三、 本课讲评 四、 课后练习要求 五、 归还器材 1 2 分 小 教师: 1、常规 2、带做放松练习 3、本课讲评 学生: 1、整队静、齐、快 2、放松练习 3、认真听讲,总结。 4、归还器材 同图(一) 场地器材 篮球43只、一个篮球场 安全保障 准备充分,技术合理、组织得当。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上 50% 35% 课后小结 男生的基本动作技术较好于女生,所以在学习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时,男生掌握的快一些。所以在下次课中,要注意男女区别对待。并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和合作学习内容。 八年级篮球变向换手运球、跳投课时计划3、4 年级 八年级 人数 42 日期 2006.10 执教 班级 1、2 组班形式 男生合班 周次 5 课次 3、4 内容 主题 篮球:变向换手运球8—(3、4) 重点 运球动作的连贯 难点 手脚的协调配合 学习 目标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进一步掌握变向运球的技术,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课序 时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8 分 钟 一、常规 1、整队,检查人数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二、准备活动 1、  双手弹拨球 2、  环绕颈部交接球 3、  环绕腹背交接球 4、  环绕单腿交接球 5、  环绕双腿交接球 6、  双手抛接球 4 × 8 4 中 教师: 1、提前候课 2、三个常规 3、带做准备活动 4、提示重点 学生: 1、及时到达集合地点 2、集合快、静、齐 3、精神饱满 4、准备活动充分 组织: 四列横队:图一 ♂♂♂♂♂♂♂♂♂ ♂♂♂♂♂♂♂♂♂ ♀♀♀♀♀♀♀♀♀ ♀♀♀♀♀♀♀♀♀ ☺ 二 24 1、慢速运球中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如(图二) 目的:复习上节课的重点技术。 15至18 2至3分钟 小 教师: 1、讲明练习要求与目的 2、组织学生复习 3、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4、教师启发性提示,使学生注意技术的重点。 5、鼓励学生多练习 图二 ♂ ♂ ♂ ♂ ♂ ♂ ♂ ♂ ♀ ♀ ♀ ♀ ♀ ♀ ♀ ♀ ☺ 基本部分 2、绕过障碍物(图三) 目的:掌握正确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 3、变向运球上篮(图四) 目的:掌握变向运球上篮动作。 方法:每人一球,运球障碍物前做体前变向运球上篮,然后抢篮板球到队尾,第一名学生上篮后第二名再开始,四组同时进行。 8 10至13 2 分钟 4 分钟 中 中上 学生: 1、认真听讲要求 2、分组 3、自我复习技术 4、互帮互学、提高学习能力。 5、注重技术重点、技术合理流畅。 6、多次学练、不断提高 要求: 1)变向后上篮动作衔接连贯,手脚配合要协调。 2)每个球要争取投进。 3)不准带球走步。 (图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四) 4 分 钟 复习起动、急停 每次15秒钟 3 3 分 大 1、讲解练习方法、要求 2、根据实际情况发信号 3、认真听讲、努力练习 ♂ ♂ ♂ ♂ ♂ ♂ ♂ ♂ ♀ ♀ ♀ ♀ ♀ ♀ ♀ ♀ ☺(图五) 结束部分 4 分 钟 六、 收器材、整队 七、 放松练习 八、 本课讲评 九、 课后练习要求 十、 归还器材 1 2 分 小 教师: 1、常规 2、带做放松练习 3、本课讲评 学生: 1、整队静、齐、快 2、放松练习 3、认真听讲,总结。 4、归还器材 同图(一) 场地器材 篮球43只、一个篮球场 安全保障 准备充分,技术合理、组织得当。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上 47.5% 30% 课后小结 在上一次课的基础上,本次课中,学生对变向换手运球技术能基本掌握。 八年级篮球变向换手运球、跳投课时计划5、6 年级 八年级 人数 42 日期 2006.10 执教 班级 1、2 组班形式 男生合班 周次 课次 5、6 内容 主题 篮球:跳投8-(5、6) 重点 全身用力协调一致 难点 出手点高 学习 目标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基本掌握跳投的基本技术,提高得分能力;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课序 时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一 准备部分 8 │ 9 分 钟 (一)、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安排讲习生 (二)、准备活动(图一) 1、原地运球→后转身运球 2、斜线运球→急停→后转身运球。 3、全场直线运球急停急起。 5 5 8 6 中 教师: 1、提前候课 2、三个常规 3、带做准备活动 5、 提示重点 学生: 1、 及时到达集合地点 2、 集合快、静、齐 3、 精神饱满 准备活动投入、到位。 组织: 四列横队(图一) ♂ ♂ ♂ ♂ ♂ ♂ ♂ ♂ ♀ ♀ ♀ ♀ ♀ ♀ ♀ ♀ ☺ 二 23 (一)、跳投 作用:突然性强,出手点高,不易防守的优点。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或左右分开站立。上体略前倾。在两脚用力蹬地向上跳起的同时,上体向上伸展,双手举球至肩上方右手持球,左手护球的左侧方。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向上提肘,右臂向前上方伸直,同时手腕前屈,食、中指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落地时,双腿屈膝缓冲。 1、徒手模仿练习 方法:学生成体操队形双手持球的基本姿势,按教师发出“预备一跳”的口令做起跳,举球肩上、腾空、投篮、落地的模仿动作。 7至8 1 中 动作要点: 1、双脚突然用力向上跳起,同时双手向上举球至肩上方。 2、将至最高点时向上提肘、伸臂、屈碗用食中二指尖端拨球。 3、全身用力协调一致。 教师: 1、示范 教师在正面罚球线后面做正确规范的示范。 2、讲解 (1)、用途 (2)、动作方法 (图二) 徒手练习队形 ♂ ♂ ♂ ♂ ♂ ♂ ♂ ♂ ♀ ♀ ♀ ♀ ♀ ♀ ♀ ♀ ☺ 基本部分 │ 24 分 钟 2、每人一球对空投篮练习 方法:同(一) 3、两人一球对投练习(图二) 方法:学生分成两排,面对站立,相距3米,以不持球同伴为投篮目标,按动作方法相互对投。 要求: 1)投篮前先做好准备姿势。 2)跳起之前,应默年动作方法、要点。 4、跳投投篮(图三) 方法:学生分成4组,站到罚球线附近,进行跳投投篮练习。 12 12 15 2 2 3 中 中 中 3、组织学生练习 (1)徒手模仿练习 (2)个人持球对空投 4、找出不足,重点辅导 (1)、出手时间掌握不好 (2)、球飞行弧度过低 (3)、投篮时手腕旋转 5、根据不足,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学生: 1、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2、个人体会 3、学习体会交流 4、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5、积极思考,不断改进 两人一球对投练习 ♂ ♂ ♀ ♀ ☺ (图三) ☺ (图四) 4 │ 5 分 钟 (二)、素质 1、纵跳比高 要求:同时起跳、有明显滞空 2、空中跳起持球对抗练习 要求:动作合理、落地要稳、自我保护意识加强。 15 10 2 分 2分 大 大 教师: 1、 讲解练习方法、要求 2、 安全提示 学生: 认真听讲、努力练习 同(图二) 三 结束部分 4 │ 5 分 钟 一、 收器材、整队 二、 放松练习 三、 本课讲评 四、 课后练习要求 五、 归还器材 1 2 分 小 教师: 1、常规 2、带做放松练习 3、本课讲评 学生: 1、整队静、齐、快 2、放松练习 3、认真听讲,总结。 4、归还器材 同(图一) 场地器材 篮球43只、一个篮球场 安全保障 准备充分,技术合理、组织得当。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上 48% 28% 课后小结 在本次课练习中,发现学生的跳起投篮时,出手的时机掌握较差。可能是跳起高度有限,出手点较难把握,在以后的练习中,要强化起跳高度和出手时机的训练。 八年级篮球变向换手运球、跳投课时计划7、8 年级 八年级 人数 42 日期 2006.10 执教 班级 1、2 组班形式 男生合班 周次 课次 7、8 内容 主题 篮球:跳投8-(7、8) 重点 全身用力协调一致 难点 跳起稳、出手点高 学习 目标 1、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协调性,提高快速奔跑能力; 2、巩固跳投的基本技术,提高投篮命中率; 3、培养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机智、勇敢的良好品质。 课序 时间 教 学 内 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与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 7 │ 8 (一)、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安排讲习生 (二)、准备活动(图一) 1、原地运球→后转身运球 2、斜线运球→急停→后转身运球。 3、全场直线运球急停急起。 1 8 8 8 6 中 教师: 1、提前候课 2、三个常规 3、带做准备活动 6、 提示重点 学生: 4、 及时到达集合地点 5、 集合快、静、齐 6、 精神饱满 7、 准备活动投入、到位。 组织: 四列横队(如图一) ♂ ♂ ♂ ♂ ♂ ♂ ♂ ♂ ♀ ♀ ♀ ♀ ♀ ♀ ♀ ♀ ☺ (图一) 基本部分 16 ︱ 18 (一)、跳投 1、两人一球对投练习(图二) 方法:学生分成两排,面对站立,相距3米,以不持球同伴为投篮目标,按动作方法相互对投。 要求: 1)投篮前先做好准备姿势。 2)跳起之前,应默年动作方法、要点。 2、5点投篮练习(图三) 方法:学生分成5个组。每组一个球,沿3分线内侧,距离3~4米,从①到⑤依次投篮。投篮后,学生按顺时针方向换位,自投自拣。 12 10 3 4 中 中 教师: 1、示范 教师在正面罚球线后面做正确规范的示范。 2、讲解 (1)、练习要求 (2)、动作方法 3、组织学生练习 (1)两人一球对投练习 (2)5点投篮练习 (3)运球急停跳起投篮 (4) 掩护配合下跳起投篮 4、找出不足,重点辅导 (1)、出手时间掌握不好 (2)、球飞行弧度过低 (3)、投篮时手腕旋转 5、根据不足,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图二) ♂ ♂ ♀ ♀ ☺ (图三) 3、运球急停跳起投篮(图四) 方法:将学生分成3组,每组两个球,各站在④⑤⑥三个投篮点上,从④-⑥依次进行练习,按顺时针方向换位。 要求: 1)运球急停应用一步或两步急停的步伐应清楚。 2)急停接球和跳起动作的衔接要快。 8至10 2分 中上 学生: 1、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2、个人体会 3、学习体会交流 4、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5、积极思考,不断改进 ⑥4 ④4 ⑤4 (图四) 9 │ 10 (二)、投篮命中率 1、原地单手翻腕投篮 要求:食、中指拨球明显 2、 原地跳起投篮 要求:跳至最高点,伸臂扣腕拨指投篮。 3、讨论:原地和跳起的命中率之比较。 3、 罚球比赛 方法:将学生分成3-4人一组,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投篮比赛。 6 6 5 1 1 1 中 中 中 教师: 1、讲解练习方法、要求 2、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对跳投技术的理解。 3、找出跳投命中率低的原因。 (跳起后的滞空不明显,出手点不稳定;投篮技术不稳定;全身用力不一致) 学生: 1、 听讲认真 2、 积极讨论 3、 悉心体验 ☺(图五) 分8组讨论 结束部分 4 │ 5 1、收器材、整队 2、放松练习 3、本课讲评 4、课后练习要求 5、归还器材 1 1 小 教师: 1、常规 2、带做放松练习 3、本课讲评 学生: 1、整队静、齐、快 2、放松练习 3、认真听讲,总结。 4、归还器材 同图(一) 场地器材 篮球43只、二片篮球场 安全保障 准备充分,技术合理、组织得当。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上 48% 30% 课后小结 在本次课中,学生对跳投的技术要点已基本理解。但技术的稳定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跳起后的滞空不明显,出手时机把握不准。所以要在今后的练习中,加强腿步爆发力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