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执业护士专业实务(肿瘤病人的护理)-试卷29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患者,女性,29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8×10 9 /L,网织红细胞0.1%,肝脾未触及,骨髓增生低下,该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铁剂
B.雄激素 √
C.安络血
D.维生素C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解析:本病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雄激素治疗。
2.某病人因齿龈出血来院检查,经化验血小板5.0×10 9 /L,出血时间5min,红细胞计数4.0×10 12 /L,白细胞计数5.0×10 9 /L,网织红细胞1%,应考虑为
A.上述化验均属正常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
E.粒细胞减少症
解析:患者牙龈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红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正常,考虑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对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
A.去除氨味
B.擦除血痂
C.增进食欲
D.预防感染 √
E.使病人舒适
解析:
4.食管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血行转移
B.淋巴转移 √
C.直接扩散
D.种植转移
E.消化道转移
解析:
5.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反复感染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血小板质和量的异常 √
D.白血病细胞浸润
E.感染毒素对血管的损失
解析:
6.患者,女性,39岁。行右侧乳腺癌切除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家属发现伤口处包扎过紧,问护士,“怎么这么紧呀?”护士的正确解释是
A.防止感染
B.保护伤口
C.防止皮瓣坏死 √
D.有利于引流
E.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解析:
7.最容易发生骨肉瘤转移的脏器是
A.脑
B.肺 √
C.肝
D.脾
E.肾
解析:
8.葡萄胎患者严密随诊的原因是
A.有恶变的可能 √
B.出院时未痊愈
C.可能再次复发
D.血hCG未降至正常
E.需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解析:
9.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特点是
A.晚期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B.右腹肿块及消瘦、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 √
C.以便秘、便血等症状为主
D.早期可有腹胀、腹痛等肠梗阻症状
E.腹痛、腹泻以进食后加重,排便后减轻
解析:右半结肠癌病变早期就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而非晚期表现,故A不对。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肠壁薄,易扩张,肠内容物多液态,故不宜发生梗阻,可排除D;随着结肠癌病情的发展,肿瘤环状生长导致肠腔缩窄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C、E均不确切。右半结肠癌早期约70%~80%的患者常有饭后右侧腹部隐痛和胀痛,活动后加剧,容易造成误诊,癌肿中心坏死继发感染后造成全身毒血症症状显著,患者常表现为消瘦、低热和乏力等;右半结肠血供丰富,结肠癌肿生长快,瘤体大,故多数患者体表可扪及肿块,因此B正确。
10.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梗阻时的呕吐特点是
A.呕吐胃内容物,不含胆汁 √
B.呕吐食物和胆汁
C.频繁呕吐,量少不含胆汁
D.呕吐量大,呕吐物为带酸臭味的宿食
E.呕吐物带臭味
解析:
11.胰头癌的最主要症状和体征是
A.上腹痛
B.上腹部肿块
C.消化不良、腹泻
D.乏力和消瘦
E.黄疸进行性加重 √
解析:
12.全肺切除术后患者,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24小时补液量3000ml
B.输液速度为50滴/分
C.取全患侧卧位
D.取1/4侧卧位 √
E.胸腔引流管一般呈开放状态
解析:全肺切除术后应控制钠盐摄入量,24小时补液量宜控制在2000ml内,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避免过度侧卧,可采用1/4侧卧位,以预防纵隔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所置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侧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隔移位。
13.患者,女性,43岁。诊断为卵巢癌,需手术治疗,护士在为患者联系配血,配血量要达到
A.200~600ml
B.300~400ml
C.600~700ml
D.800~1000ml √
E.1500~2000ml
解析:
14.患者,女性,48岁。体检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询问护士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护士告知
A.下腹部包块
B.不孕
C.腰酸
D.月经量过多 √
E.白带增多
解析:
15.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护士为其进行术后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阴道残端肠线吸收,可致引导少量出血,大约在术后
A.28~29天出现
B.21~22天出现
C.14~15天出现
D.3~4天出现
E.7~8天出现 √
解析:
16.患者,女性,32岁。经前乳房胀痛及出现肿块,月经后自行消退,应考虑为
A.乳腺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腺肉瘤
D.乳腺囊性增生病 √
E.乳管内乳头状瘤
解析:乳腺囊性增生病为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病,常见于中年女性,机体女性激素代谢障碍,特别是雌、孕激素比例可影响到乳腺实质增生的程度,因月经周期中雌、孕激素比例改变,患者可出现与月经周期有关的周期性乳房胀痛和肿块,多数表现为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分析题干信息与D符合,而其他选项均不符合。
17.患者,男性,50岁。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第5天,出现高热、寒战、呼吸困难、胸痛,白细胞20×10 9 /L,高度怀疑发生了
A.肺炎、肺不张
B.吻合口瘘 √
C.吻合口狭窄
D.乳糜胸
E.出血
解析:
18.患者,女性,40岁。近2个月来间断出现右侧乳头血性溢液。局部乳房无明显红、肿、热、痛,挤捏乳头时溢液增多,乳房内未扪及肿块。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乳房纤维腺瘤
B.乳腺囊性增生病
C.乳管内乳头状瘤 √
D.乳癌
E.急性乳腺炎
解析:
19.患者,男性,67岁。反复发生黏液稀便,腹泻、便秘4个月,脐周及下腹部隐痛不适,腹平软,无压痛及肿块,粪便隐血试验(+)。发病以来,体重下降5kg。该患者最应该考虑
A.左半结肠癌 √
B.右半结肠癌
C.肠息肉
D.肠结核
E.直肠癌
解析: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侧结肠癌以慢性肠梗阻、便秘、腹泻、血便等显著。
20.患者,男性,37岁。患白血病1年。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呼吸急促、提示患者的合并证是
A.高血压危象
B.脑血栓形成
C.颅内出血 √
D.脑梗死
E.高血压脑病
解析:
21.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缓解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
A.免疫功能低下
B.疗程不够
C.大多数抗白血病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
D.化疗药剂量不够
E.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
解析:
二、 A3型题(总题数:2,分数:12.00)
患者,男性,56岁。近3个月来咳嗽,痰中带血,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但胸片示右肺门旁3cm×3cm左右肿块影,边缘模糊,右肺尖有钙化。吸烟,1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已治愈,平素体健。(分数:6.00)
(1).为确诊最恰当的检查方法是
A.再次痰液检查找癌细胞
B.经胸壁穿刺活检
C.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
D.胸部CT
E.纵隔镜检查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症状,高度怀疑是肺癌,而支气管纤维镜检查诊断中心型肺癌的阳性率较高,所以此题选C。
(2).该患者确诊为中央型肺癌,行右全肺叶切除术加淋巴结切除术,最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出血
B.感染
C.肺不张
D.肺水肿
E.腹泻 √
解析:全肺叶切除术术后潜在并发症有: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3).该患者手术后第1天,其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协助患者深呼吸及咳嗽
B.适当给予止痛剂
C.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ml内
D.取头低仰卧位引流排痰 √
E.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协助其床旁站立移步
解析:肺癌手术后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适当给予止痛剂,观察病人呼吸效率。全肺切除术后病人应控制钠盐摄入量,24小时补液量要控制在2000m1内。全肺切除术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
患者,男性,26岁。全身皮肤散在瘀斑,口腔黏膜出现大片的血疱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胸骨压叩痛(+),急查血常规:血小板为7×10 9 L,白细胞为11×10 9 /L,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凝血检查不正常。(分数:6.00)
(1).从现有的临床特点提示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
B.慢性白血病
C.急性型ITP
D.慢性型ITP
E.再生障碍性贫血
解析:
(2).护士对患者评估后认为目前最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A.内脏出血
B.脑出血 √
C.肺部感染
D.尿酸性肾病
E.肝功能的损害
解析:
(3).目前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B.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C.避免头部震荡、剧烈咳嗽
D.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喷射性呕吐、精神烦躁不安等症状
E.嘱患者活动可以不受限制 √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