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4675112 上传时间:2024-10-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生姓名年 级学 科上课时间教师姓名课 题部编版2018八年级上学期课外诗歌鉴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2.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湖 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1) 全诗写出游人怎样的心情?诗中的哪个词语印证了你的判断?(2分)(2) 第一句诗中哪个字用的最妙?找出来并简析。(2分)答案:(1)示例:愉快(高兴、愉悦等)。(1分)“人意好”(“好”“意好”)(1分)(2)示例:“乱”,(1分)不仅生动形象的描绘出繁华密

2、林中传出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意思相近,答到其中一点即可得分)基本概念掌握情况准确分析题目,掌握答题技巧完全可以基本可以无法做到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 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2分)2. 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答案:1.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1分);临水不敢照,惊恐平昔颜(1分)。2.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大意

3、相同即可)(2分)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1.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2分)2. 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2分)答案:1.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2.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把握诗人情感首先要理解古诗歌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一)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古诗词的内容。送别诗(咏怀诗)多写离别之情例如:李白的送友人就是描写出了清丽如画的送别环境,通过借“青山”、“白水”、“孤蓬

4、”、“浮云”、“落日”、“班马”等意象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赞颂对方高尚品格;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感概自己生不逢时,或借古讽今;边塞诗多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戍边将士的生活,借此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达爱国题材诗歌等。(二)抓题目题目往往是古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比如朱熹观书有感。观书有感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瞳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解析:如果只看诗的正文,以为是写潮水的风景,但看题目之后,就会知道,这首诗是写诗人读书的感受。因此,从题目入手,应该成为感知古诗词内容的重要环节。(三)析词义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逐

5、步揣摩,扫清古诗词阅读中的障碍,断不可浮光掠影,一知半解。尤其是要求熟记背诵课内重点古诗词字词解释。比如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解析:“青青”二字,将杨柳的色彩表现出来。古人常折柳来送别,这里的“青”亦有“情”之意。(四)连背景有些古诗词,仅看字面上的词义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背景分析。如:在理解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两句诗时,如果知道这首诗是刘禹锡就白居易“二十三年折太多”的话题,向老朋友予以酬答,并且抒写自己长期远贬异地的悲愤不平之情,那么,你便知道这两句诗其实写出了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

6、期被弃用的遭遇。把握古诗词的情感,主要有以下方法:(一)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方面指诗反映的社会现实,这是古诗词产生的土壤。例如:杜甫的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这位现实主义作家必然要借其诗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另一方面,“背景”也指诗人多变的人生经历,诗人常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个人荣辱融入诗作之中。例如:李煜、李清照的词作,写尽了社会的沧桑巨变和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正是诗人只身流落金华,又见亡夫赵明诚的遗著金石录,睹物思人而发出的无限感慨。【答题技巧】要回答古诗

7、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就必须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即作者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二)分析诗眼,解读古诗词的情感古诗词中往往都会有一个字、一个词是诗词的核心,成为解读古诗词主旨的钥匙,这个字、这个词便是古诗词的“诗眼”。阅读古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也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中的“断肠”二字领起全篇,根据这个“诗眼”,诗词中诗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便不言自明了。反过来,如果我们能把握住古诗词的情感,就容易找准其“诗眼”了。(三)领会意象,挖掘古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领会古诗词意象,有助于分析古诗词的思想感

8、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诗人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比喻友人,他就像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他会漂泊到何处呢?明白这个意象,便能体会出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意。【答题技巧】鉴赏古诗歌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意象分析法。如何通过意象分析来把握古诗歌的思想情感呢?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找出诗中的意象;第二,分析意象的特征;第三,感悟意象所蕴涵的情感。(四)借助典故,探寻古诗词的情感诗人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情等。了解典故的出处、含义,也就能把握诗词作者借以表达的情感了。例如

9、: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这两句用典贴切,感情深沉。(五)品味形象,破解深层情感初中阶段的诗词理解与掌握,要求不会太高。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赏析,只须抓住诗词特色,能简单地说说阅读理解和感受即可。例如:生查子元夕,我们从词中所写的形象入手品味,只要抓住三个画面灯火辉煌、月光柳影的元宵灯市、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欢会、伊人不见、泪湿衣衫的凄凉便能在画面的对比中体会出一种物是人非、不堪回首的伤痛情感了。天净沙秋思,没有过细的描写,没有

10、过多的形容词语,没有惊心动魄的叙说,有的只是一个个名词的巧妙排列组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渲染了萧瑟苍凉的意境,凸现天涯游子孤单飘零的形象,给人以无限愁思和遐想。(六)赏析名句,窥一斑知全豹诗词中的名句往往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艺术价值,是诗词作品中的精华部分。例如: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以比喻的手法,将友人比作行踪无定的浮云,将自己比作缓缓下沉的落日,形象地表达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学习时应特别注意对这些名句的理解和分析。阅读下面的古诗并回答问题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注解】 雪:指梨花。1.除了以“雪

11、”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2.“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试分析下面一组诗歌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3.“抱

12、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都是指诗人自己。2.想得、遥知。3.诗人抱着膝盖,对着孤灯,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表达了孤独凄苦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答案1.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2.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

13、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答案:1.这个“弄”字,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客人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仿佛是要让客人自己意识到如此美景,留下来是值得的!2.轻阴,入云深处亦沾衣教学反思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