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_陈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7362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2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_陈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_陈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_陈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收稿日期 2022 05 03 作者简介 陈泽,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DOI 编码:10 3969/j ISSN 2095 4662 2023 02 002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陈泽(湖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盛宣怀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20 世纪一些学者已对其展开过研究。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与盛宣怀相关档案史料的大量整理与出版,盛宣怀研究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综观目前学术研究成果,对盛宣怀的评价趋于客观化,且以正面评价居多,相关研究中不乏有水平较高的力作,但在

2、研究深度与广度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关键词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4662(2023)02 0007 12盛宣怀(18441916 年),字杏荪,号次沂,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人。他从 1870 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后进入官场,通过官督商办和完全商办的形式,陆续经办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总局、华盛纺织总局、汉阳铁厂、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通商银行、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等新式企事业,并担任这些企事业的督办、总办或董事会长。他在清政府的官职也步步上升,从海关道擢至邮传部大臣,并先后参与了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创办了北洋大学堂和南洋

3、公学,成为晚清炙手可热的大员1。目前学界关于盛宣怀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人物关系、商业思想、赈灾防灾、兴办实业、发展教育、慈善事业、辛亥革命、盛氏家产以及维护利权等诸多方面。为方便研究者了解研究动态,易惠莉曾在宏观上对 20 世纪国内外盛宣怀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了较为细致地梳理,认为 20 世纪中国大陆盛宣怀研究领域相对薄弱2。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关盛宣怀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相关梳理工作尚未有人着手,因此,为便于学界了解研究现状,本文拟从微观角度对新世纪以来盛宣怀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以期能够为学界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一、盛宣怀研究的整体情况分析20 世纪前半叶,中国受到当时政治生态与

4、社会生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具有学术价值的盛宣怀研究,少之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传统史学主要是狭隘的政治史的状态下,盛宣怀难有像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以及张之洞、袁世凯那样的重要地位2。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90 年代末,“由于政治风气改变,史学界在近代工商业史领域,无论资料论题,完全摆脱前期理论上的固定格局;学者有不同研究理趣之开展,颇能展现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之种种观点;于过去打为牛鬼蛇神、洋奴买办、剥削阶级之人物,亦回 头 加 以 肯定”3。故而,在这一时期,学界对盛宣怀研究有了一定的起色,陈旭麓、顾廷龙、汪熙、夏东元等学者为盛宣怀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夏东元先生曾说道:

5、我给盛宣怀“某些批评”,主要在于他创办新式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洋务大事,却要谋求封建专制体制下清王朝的高官。照理,新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要有立宪民主政治与之相适应,才能更好地促使经济快速前进。按常理说,盛宣怀到 19 世纪后期,应是变封建专制为立宪民主政治的主张者和实行第 40 卷第 2 期2023 年 3 月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 40No 2Mar2023者,然而他一心一意追求清专制王朝的高官,并逐渐晋升至内阁协理级的邮传

6、部大臣。这就无怪他在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清王朝将他作为替罪羊革职,从权力顶端跌到了地上。这表明,盛宣怀终其身未能解决经济上先进与政治上落后的矛盾。但从权力高峰跌下以后,他仍以一般民族性很强的资本家身份经营他的实业。所以我说,盛宣怀以民族性较强的资本家始,仍以民族性较强的资本家终其身4。闾小波评价夏东元对盛宣怀的研究,是在历史主义和阶级分析相结合的大历史视野下来考察盛宣怀,采取了“由博而约”的研究“战术”5。1999 年,近代史研究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年来的近代中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中外关系史、人物研究、辛亥革命研究和近代史料整理出版等方面做了一个系统梳理,但是涉及盛宣怀的

7、全部字句只有在辛亥革命研究专题和经济史专题下分别在资料整编的意义上提及“盛宣怀”6“盛宣怀档案”7,人物研究专题提及“夏东元的盛宣怀传”8,近代史料整理出版专题提及“上海图书馆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9 等极为简洁的数语。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盛宣怀档案资料的大量整理与出版,学界对盛宣怀研究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在相关研究领域对以往观点有了新的认识。如在民初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问题上,以往观点认为,“合办”系日本与盛宣怀共同设计的圈套,孙中山及临时政府对事件的真相与严重性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最后毅然取消“合办”草约10,左世元对此做过新的探讨;在辛亥革命领域,对20 世纪“铁路国有

8、 主张是出卖主权、盛是镇压四川保路运动的刽子手”11 等传统观点有所突破,评价更具客观性;在盛氏家产方面,20 世纪学界主要探讨了苏州商会对盛宣怀在苏财产的查封、清理、放赎以及后来的归还问题12,新世纪相关学者则拓展到上海租界的盛氏财产;经济史学界以往对盛宣怀的评价,大多是否定的,尤其盛大借外债的行径更是被斥责为“卖国”和“投降”13,新世纪以来,学界对此多有客观评价;在兴办银行思想方面,过去学界多持否定态度,新世纪相关学者认为盛氏银行思想多有进步、合乎时代潮流的成分14;而在人物关系、商业思想、赈灾防灾、兴办实业、发展教育、慈善事业,以及维护利权等相关领域,新世纪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盛宣怀研究的

9、不足。随着盛宣怀研究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了诸如朱浒、宋路霞、易 惠 莉、张 实、左 世元、欧七斤等专家学者。这些专家学者对盛宣怀在各领域的评价较为客观,与 20 世纪后半叶对盛宣怀大都否定不同的是,新世纪以来,学界对盛宣怀的评价多以肯定为主。二、盛宣怀研究的重点领域新世纪以来,学界在盛宣怀资料整理、盛宣怀家族与人物关系、盛宣怀与近代中国政治、盛宣怀与近代中国经济、盛宣怀与近代中国社会、盛宣怀与近代中国文化等重点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一)盛宣怀资料整理情况人物研究少不了档案史料,新世纪以来,在盛宣怀档案整理出版方面,既有对 20 世纪后半叶整理出版的史料的修订,又有盛宣怀档案资料的全新整理,为客

10、观地研究盛宣怀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关于盛宣怀专门资料的整理情况:2004年夏东元整理出版了盛宣怀年谱长编(上、下册)15,其中上册从 1844 年至 1895 年止,下册自 1896 年至 1916 年止,对盛宣怀一生所经历的主要事件进行了概述,不仅为后人研究盛宣怀提供了时间线索,而且收录了大量的史料,相关研究成果均以此为参考,学术价值较高。2008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出了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上、下册)16,全书分为商战求富 激荡楸枰 赈灾济贫 欧风美雨 风俗习惯 等五个部分,该资料收录范围广,多以图片实拍为主,但各个领域不够充分。2016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陈旭麓、顾廷龙、汪

11、熙主编的盛宣怀档案资料 17,分为辛亥革命前后 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 甲午中日战争 汉冶萍公司中国通商银行 上海机器织布局 义和团运动 和轮船招商局 共计 8 卷 11 册,该资料是在 1979 年以后陆续出版的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18 基础上进行的扩充与修订版,所收录档案是对上海图书馆馆藏的全部盛宣怀8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 年档案资料按专题进行选辑整理,学术价值颇高。2018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愚斋存稿19,分为上、中、下三册,由盛宣怀部分档案资料 编 纂 而 成,起 自 1895 年,终 于 1911年,包括奏稿 20 卷、电奏 3 卷、朋僚电稿 77 卷

12、及愚斋东游日记,为客观地研究盛宣怀提供了一手资料。2019 年上海图书馆主编了全套 100 册的盛宣怀档案选编20 分为慈善篇 赈灾篇 铁路篇 电报篇 典当钱庄篇 文化教育篇 六编,该资料内容翔实,和盛宣怀档案资料 多有互补,为拓展盛宣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持。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以上海图书馆所藏部分盛宣怀函稿为底本,选择整理了三百余封盛氏亲自撰写的书信 盛宣怀未刊信稿21,内容涉及晚清通商银行和铁路总公司的开办、电报局的赎股事宜、汉冶萍公司的招股及后来的中日合办、辛亥革命后盛氏产业的处理等等,是一部较为重要的史料集,亦是研究晚清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该资料是在 1960 年邵循正

13、先生整理出版的盛宣怀未刊信稿 基础上进一步的修订版。2021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编著的香港中文大学藏盛宣怀档案全编22,档案规模总计1 3 万余件,3 万余幅,共计 48 册,主要是信函和电稿两类,涉及历史人物 600 多人,所收档案较为完整,学术价值较高。岳麓书社整理出版了盛宣怀自撰的愚斋东游日记23,记载了盛宣怀在日本养病的 86 天期间,带病考察东京、神户多家企业,对中日两国工业发展与管理方面总结的经验教训,以及盛氏对中国立宪、工业化和货币金融等问题的思考。在 相 关 资 料 整 理 中 涉 及 盛 宣 怀 的 有:申 报招 商 局 史 料 选 辑 24 张 之

14、洞 全集25 张荫桓日记26 李鸿章全集27 等。这些档案、信稿、日记和年谱为客观、系统地研究盛宣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盛宣怀家族及其人物关系研究关于盛宣怀家族及其人物关系的研究,是学界盛宣怀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宋路霞结合口述史料与档案文献,考察了盛氏家族,指出以盛家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江南豪富的典型的海派豪门网络28。在人物关系方面,学界主要讨论了盛宣怀与张之洞、郑观应、孙中山、容闳、井上馨等人的关系。在盛宣怀与张之洞关系方面,学界主要从经营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前身)和督办粤汉铁路等方面对二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经营汉冶萍公司的问题上,学界的观点是二人以合作为主、分歧为辅

15、,持该观点的学者有:周积明、徐超论述了汉阳铁厂商办时期盛与张之洞的关系,认为盛张二人在办好商办汉阳铁厂一事上,张之洞与盛宣怀休戚与共,目标相同,但在汉阳铁厂对日出售矿石、圈购矿山、对日借款等事件中呈现出不同立场和分歧,这种不同立场与分歧,既是互相支持又是利益博弈的关系29;左世元、吴盛卿进一步指出在煤铁互售合同 问题上与张、盛的分歧是汉阳铁厂在体制上由官办变更为官督商办后,盛张二人对铁 厂 利 益 和 经 营 自 主 权 方 面 的 争 夺 和 斗争30;周积明、徐超亦分析了汉阳铁厂官办时期的盛张关系,认为二人围绕汉阳铁厂创办、经营而结成的既互相声援,互相支持,又各怀心思、相互博弈的联盟,既是

16、晚清政局的映现,又对中国近代钢铁工业乃至中国近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31;刘立强、王亮停亦指出张之洞和盛宣怀在汉阳铁厂问题上是由争夺到合作,但是以合作为主,尽管也有磕磕绊绊,但两人关系基本上比较融洽32。李玉勤对 1896 年“张盛交易”的代表性说法进行了考辨,认为“张盛交易”的史实应该是存在的33;张实则认为不存在“张盛交易”一说,盛不仅对接办铁厂早已胸有成竹,并欲图将铁路和铁厂“综于一手”,并非是被张之洞所胁迫而为之34;陈健鸿亦认为盛宣怀接办铁厂,非张之洞胁迫,也非单纯因参案受难而为,而是因政局变化,形成了一个由客而主的过程35。在督办粤汉铁路的问题上,学界的观点仍是以合作为主,如:王

17、亮停分析了张之洞和盛宣怀在粤汉铁路及铁路借款上的恩怨,指出尽管两人铁路建设观点有同有异,关系时好时坏,实践中也有所失误,但爱国和维护国家利权是二人共同坚持的目标,都在中国铁路建设第 2 期陈泽: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9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36。此外,对于盛张二人的合作,刘立强、王亮停认为是因为双方对彼此的利益需要;对于二人的矛盾与分歧,则认为是社会地位、思想认识、政治性格等不同导致的37。关于盛宣怀与其他人的关系,邵建认为盛宣怀作为郑观应构建的洋务派官僚网络以及整个社会关系网中的关键人物,对郑观应在事业发展,特别是对其在洋务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8。吕成冬考察了孙中

18、山与盛宣怀结识的过程,认为此次结识,使孙中山对盛宣怀产生了好感39。吕成冬还从盛宣怀与唐文治的信函中分析了盛唐关系,认为盛唐两人的关系不仅仅是公务性的,还逐渐扩大到各自的生活圈,形成公私结合的社交网40。孙昉、刘培平讨论了容闳与盛宣怀在津镇铁路筹资问题上的冲突,认为这一冲突最终导致津镇铁路落于德英两国之手41。颜龙龙通过考察相关文献中经由高木陆郎传递的二人来往信函发现,盛宣怀通过与井上馨的私交,先是促成中日双方互利之生铁协议,后意图通过井上馨来阻止日本政府以合办之名达控制之实,但未获成功42。此外,朱荫贵还以盛宣怀为切入点,考察了晚清新式企业中的官商关系,作者以 1885年盛宣怀入主招商局为例

19、,分析了晚清新式工商企业中的官商关系,认为官对商的不信任是“商事商办”转为“商事官办”的根本原因43。易惠莉则利用明治百年史汇书 对支回顾录 续对支回顾录 等大量日文资料,将盛宣怀与日本友人小田切万寿之助、中村雄次郎、小村寿太郎等 33 人的来函进行了解读44,以日本重要历史人物与盛宣怀的交往为视角,展现了晚清中日关系的多面相,认为盛宣怀在晚清中日人员交往中起到了“牵线”的作用。(三)盛宣怀与近代中国政治研究盛宣怀对近代中国政治产生过重要影响,对此学界从盛宣怀维护利权和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盛宣怀维护利权的研究,学界认为盛宣怀在与西方列强谈判中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的利权,但其背

20、后也是维护自身的政治与经济诉求。如:戴鞍钢考察了盛宣怀与清末中英商约谈判,认为作为此次商约谈判的中方代表之一,盛宣怀在内河外轮行驶权交涉中,据理力争,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45。杨阳也认为虽然中英商约谈判失败了,但盛宣怀的历史功绩不容忽视46。苏芝军则考察了19031905 年盛宣怀与山西矿权的交涉,认为他顶着英国公使干预的压力,力争将此交涉限制于商务谈判,最终以签订合同的方式挽回了山西制铁权和部分煤铁矿权47。张诗宇考察了东南互保中盛宣怀对合纵术的运用,认为盛宣怀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首的清廷大臣们中穿针引线,为东南互保局面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48。张可辉考察了盛宣怀与上海华盛

21、纺织总厂的利权维护,并揭示了盛宣怀政治追求与经济追求之间的矛盾49。关于盛宣怀与辛亥革命关系的研究,学界主要从“保路运动”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如:王志刚认为在铁路国有的问题上,被私利驱使的盛宣怀坚持推行强硬政策,并且不断加码,最终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50。彭南生、熊元彬则认为盛宣怀并不是在清末铁路风潮中,被四川官商指责的“卖国贼”,其所倡导的铁路借款和聘用洋工程师等是较为符合国情省情与川路路情的51。臧志军认为当民族命运和王朝统治争相要求人们对其输诚尽忠时,盛宣怀在武昌起义前后的举动显示其选择了第三种忠诚 对于自身利益的忠诚52。(四)盛宣怀与近代中国经济研究关于盛宣怀与近代中国经济的研究,学界主

22、要从盛宣怀经营轮船招商局、汉冶萍公司、中国通商银行、铁路总公司等实业,盛氏家产,商业思想等方面展开了探讨。夏东元先生在盛宣怀传53 中记载了盛宣怀在洋务运动中创办并经营轮船、电报、纺织、煤铁矿、铁路等实业,创办银行,开办中国近代大学堂等活动,较为全面地反映和评价了盛宣怀的一生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与贡献,夏先生尽管以现代化史观为立场评价盛宣怀,在充分肯定盛氏在近代企业领域贡献的同时,也对盛氏一生的政治活动基本予以了否定;该著是 1988 年盛宣怀传 的修订本,被称为是国内外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研究盛宣怀生平事迹的传记。10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 年姜正成在其著作中讲述了盛宣

23、怀游走在官场与商场、清廷与列强之间,左右逢源;盛宣怀基本上控制了所有重要的洋务民用工业,经济上成为支持清王朝的柱石和对外关系的有力帮手;该著对盛宣怀这位身兼官商的实业之父,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提倡学习盛氏积极进取、独立创新的精神54。秦文平对盛宣怀执掌轮船招商局进行了考察,认为从 1883 年到 1885 年盛宣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最终促成了“官督商办”体制在招商局的正式确立55;这种“官督商办”体制,具有里程碑的标本意义56。朱浒认为同治十年直隶爆发特大水灾的意外事件,是最终促成盛宣怀参与筹办轮船招商局的契机57。季昶霖认为盛氏督办下的招商局虽然在自我纵向比较中有其进步与发展,但要

24、远落后于西方及日本航运企业58。周积明、丁亮探讨了盛宣怀与上海电报局的改制问题,认为其提出的由“官占商产”转变为“官买商业”的思路,以及股商提出的朝廷应通过“和平商妥”“询谋佥同”方式处理国家与私人资产关系的意见,皆是从前现代国家经济模式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思想线索59。相对于盛宣怀其它实业领域而言,学界对盛氏经营汉冶萍公司展开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学术价值较高,且学界首先肯定了盛宣怀对汉冶萍公司的贡献,但也对盛举借日债进行了批判。如张后铨在招商局与汉冶萍60 中,首先肯 定 了“后 人 未 能 比 我(盛 宣 怀 笔 者注)曾胜,中外颇有公论”一说,但也指出盛向日本借款问题上犯有严重过错甚至罪行。

25、孙波认为实际在向日本借款交涉的过程中,盛宣怀曾对日本的要求和借款条件进行过抵抗,也曾竭力维护汉冶萍公司的利益以及保护民族产业,并没有全盘接受61。易惠莉同样指出,在清末政治经济环境之下,对于汉阳铁厂这样的新兴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难以避免其沦为外国资本附庸的历史命运62。左世元、李海涛分析了盛宣怀对开拓汉冶萍钢铁销售市场的贡献,认为盛宣怀等通过改进和提高铁货产品质量,积极开辟国际市场,将产品销往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汉冶萍的发展63;左世元还重点分析了盛宣怀对萍乡煤矿开发的贡献和辛亥革命期间其对汉冶萍公司的“保护策略”,认为从 1896 年至 1907 年,盛

26、宣怀协调与萍乡士绅的利益关系,购买新式机器开采萍矿、修筑运煤通道,除供应汉阳铁厂的煤焦外,还积极开拓市场,使萍煤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占有一席之地64;关于辛亥革命期间,盛宣怀对汉冶萍的保护,左世元认为盛宣怀为“保护”汉冶萍,以中日“合办”、疏通湘督谭廷闿、策动股东申请“国有”等策略最终达到目的65。朱浒从政治史、经济史等视角对盛宣怀实业活动的布局进行了考量,认为盛宣怀南下接办汉阳铁厂,根本不是要舍弃其北洋基业来投靠张之洞,而是力图抓住这个可以扩张实业范围的良机66。盛承懋阐述了盛宣怀在大冶找矿、开矿,接办汉阳铁厂,最后成立汉冶萍公司的事迹67。学界向来对盛宣怀签订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草约的评价褒贬不

27、一,甚至有人曾评价他“是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而孙波认为草约的酝酿并非由盛宣怀直接参与,而是由日本三井物产的董事 山本条太郎提出,盛宣怀却成为被批判的众矢之的68;向明亮也认为此案中盛宣怀有为国家考虑之意图69。关于盛宣怀创办与经营中国通商银行方面的研究,学界既肯定了其创办通商银行的积极影响,也对其“两面性”做出了批判。如,陈礼茂认为盛宣怀对中国通商银行的操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它使得该行随着盛宣怀的命运而起伏,并往往偏离业务经营的客观要求70;张振成认为该行的成立解决了当时的财政困难,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71;刘斌认为盛宣怀突破重重阻力创办银行,在客观上为近代中国的货币积

28、累向资本主义银行业发展开了先河,但这也体现了他的两面性,欲借银行成为统率全国商务的举足轻重的人物,并就此奢图封建专制政府的高官72;孟玲洲、杨鹏认为在中国通商银行创办过程中遭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顽固派乃至洋务派内部的阻挠,但盛宣怀突破重重阻力,为银行的创办发挥了关键作用73;巩为为则认为该行在盛宣怀的努力下,既获得了政府的支持,又解决了以往“官督商办”企业所未能克服的“官扰”难题,“官助商办”模式的选择有第 2 期陈泽: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11其合理性与现实性,同时也指出,中国通商银行过于依赖政府,未能抓住机遇以求独立发展,这是“官助商办”模式的主要缺陷74。盛承懋对盛宣怀创办中

29、国通商银行以及通过通商银行发展保险事业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盛宣怀如何在艰险环境中与国外大洋行、大商行相竞争求生存作了介绍,对轮电二局、汉冶萍、汉阳铁厂、卢汉铁路等的兴建及在帝国主义列强重重包围下如何招商借贷等也进行了阐述,全面反映了晚清时期创办实业的艰辛及探索75;赵昊鲁认为中国通商银行在盛宣怀的主持下按照模仿汇丰银行的企业制度采用“华洋”并行的双轨管理体系,带有东西方混合的特征,新式企业制度在被引入一个原有商业传统的环境时,企业家个人将强烈影响新制度,而新制度也会与原有商业环境混合,并会将外部冲突引入企业内部76。此外,在铁路建设方面,盛承懋基于翔实的一手资料,系统介绍了盛宣怀在职期

30、间,督办兴建各条铁路事宜,并重点介绍了盛宣怀所督办修建的四条国内急于修筑的铁路干线,即卢汉、沪宁、汴洛、京津四条贯穿东西南北的铁路77;江锦云认为卢汉铁路的修建,虽在资金方面大部分依靠外债,因而受到外国干涉,但此路是盛宣怀担任铁路总公司督办以后最大规模的南北大干路,也是盛宣怀一生对于铁路精力的倾注78。关于盛宣怀家产的研究,彭晓飞对 1928年南京协济公典盛宣怀逆股案进行了研究,认为 1928 年,为筹集市政经费,南京市政府命令盛氏接顶或招股购买典内官股,以便提现,但因盛氏家族无力与政府抗衡而陷入僵局,为避免盛氏股本被军事委员会提取,市政府又在逆产处理法律修订期间,以“逆产”之名将盛氏股本没收

31、79;云妍基于对 1920 年盛宣怀遗产清理的结果,认为至少在盛宣怀晚年,有相当一部分资产置于城市特别是上海租界的地产业,反映了时代与社会变迁已经渗入到私人资本领域。同时,发现盛家子孙分得的多是房产,而大部分股票则划给了作为盛氏公产的“愚斋义庄”,似乎说明城市地产具有更高的投资吸引力80。关于盛宣怀商业思想的研究,学界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一是对盛宣怀商业思想持肯定观点。如:魏明贺分析了盛宣怀商业思想的来源与内涵,认为其商业思想融合了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和商业实践基础上的深度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81;其二是对盛氏商业思想进行了否定。如:张实认为盛宣怀并没有将他积累的财富大多投入汉冶萍的再生产

32、,主要是由于盛利用职权投机房地产取得暴利82;其三是认为盛宣怀的商业思想既有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亦不容忽视。如:武艳敏则探讨了在“致富”“抵洋”“保权”的思想支配下,盛宣怀主持并参与了多次举借洋债的活动,且其借外债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83。(五)盛宣怀与近代中国社会研究新世纪以来盛宣怀赈灾防灾和慈善事业也是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首先,关于盛宣怀赈灾防灾方面的研究,学界肯定了盛宣怀的贡献。如:徐涛认为盛宣怀作为洋务派的重要人物,在几十年的赈务实践中,形成了“以人为本、强调实效”的赈灾防灾思想84;徐涛还认为盛宣怀赈灾思想根源于儒家仁爱和民本思想影响、社会现实刺激、政治和经济实力支持,以及西

33、方慈善活动的促进等方面85。董传岭认为盛宣怀在长达四十余年的时间里,先后从事大小赈务六十多次,并捐巨资办慈善机构,其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赈灾救荒方略86。其次,学界对盛氏从事赈务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也进行了探讨。如:朱浒认为在盛宣怀走向成功巅峰的整个过程中,同样贯穿了他周旋于赈务与洋务之间的复杂活动87;同时朱浒还认为赈务不仅对盛宣怀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事业,而且与其洋务活动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交织88;朱浒还考察了辛亥革命后盛宣怀的捐赈复产活动,指出这次捐赈活动不仅反映了盛宣怀在革命和后革命状态的急剧转换下如何维系其复产之事的策略和能动性,也揭露了辛亥革命何以对盛宣怀打击无法进行到底的原因89。关于盛宣

34、怀参与慈善事业的研究,应焕强、陈磊考察了盛宣怀对家乡灾赈及慈善机构常州栖流所的经营管理;认为盛宣怀注意了解栖流所日常营运情形,督查收支账目,为常州12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 年公益事业贡献颇丰90;刘畅认为盛宣怀拯救了数以千计的灾民,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91;赵红喜概括了盛宣怀慈善事业的内容和特征,认为他走上慈善事业的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晚清社会现状共同影响的结果92。(六)盛宣怀与近代中国文化研究盛宣怀对近代中国文化事业做出过较大贡献,其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对中国近代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对于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学界多给予了肯定。如夏东元指出盛宣怀的办学思

35、想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即办新式教育以适应新式的中国最迫切需要的经济事业服务,符合教育本身的规律性93。欧七斤在盛宣怀与中国近代教育94 一书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盛宣怀参与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因、重要实践活动,以及教育与实业、政治的内在关联,解读了盛宣怀办学实践中体现出的教育思想,客观地评析了盛宣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欧七斤还通过对南洋公学校名变更的细致分析,认为盛宣怀办学思想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办学活动具有灵活机动性95。吴洪成、王雪迪则探析了盛宣怀的师范教育思想,认为盛宣怀对师范教育的重视源于他的人才思想,但最重要的根源还在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对教育改革的强烈诉求96。严春红

36、认为盛宣怀基于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师资建设尤为重要的思想,创办了南洋公学的师范院97。钟启顺、罗景旗认为盛宣怀实业教育思想形成于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急需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其实业教育思想以培养一线技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98;对此,欧七斤进一步指出其兴学动因还包括受家族重教传统的熏陶、李鸿章的直接影响等方面99;盛宣怀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不遗余力地发展新式教育,多有创开之举100。何立波认为盛宣怀创办北洋大学和南洋公学,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堪称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人101,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102。韩珂则认为盛宣怀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家,但南

37、洋公学在晚清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103。张楚楚认为盛宣怀充分汲取了先辈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不断探索新型的办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教育改革,为培养当时社会亟需的新式人才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04。对于盛宣怀“西学中用”“实学实用”的教育观和人才观,金其桢 105,徐颖、赵为106,方家峰107,代华108,寻舒珊、邓李梅109 等都进行了探讨,所得结论也是大同小异。此外,郑麦从愚斋图书馆的创建、愚斋藏书的源流、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愚斋藏书的流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盛宣怀在传承文化典籍方面的活动和贡献,认为盛氏具有开放意识 110。三、盛宣怀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相

38、对于 20 世纪受政治思潮、档案资料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盛宣怀研究领域呈现出相对薄弱和以负面评价居多的现状,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与盛宣怀有关文献资料的大量整理出版,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促进了盛宣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对盛宣怀的历史评价也趋于客观化,且以正面评价居多,其中不乏有水平较高的力作,但综观新世纪以来的研究现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如上所述,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盛宣怀与人物关系的研究,学界主要探讨了盛宣怀与张之洞的关系,且集中表现在经营汉冶萍公司的问题上,对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史料的问题或者其他原因。且学界只是对盛宣怀与张之洞、李鸿章、孙中山等通

39、过具体事件进行个案分析,缺乏人物关系的系统性研究,以盛宣怀与“上级”人物关系研究为主,如张之洞、李鸿章;盛宣怀与“下级”人物关系和与汉冶萍公司关系密切的日本人关系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且相关研究缺乏深度。如缺乏盛宣怀与曾经参与汉冶萍公司生产经营的李维格、小田切万寿之助、小村寿太郎、高木陆郎等人的关系研究,尤以李维格和小田切最为重要,而盛宣怀与小田切的关系又不仅仅停留在围绕汉冶萍公司一系列事件上,还包括中日日清通商航海条约、中英马凯条约 的签订、德国强占胶州湾事件和针对义和团运动的东南互保等事件,这些事件下的二人关系又是如何?又带来了哪些影第 2 期陈泽:新世纪以来国内盛宣怀研究回顾与展望13

40、响?学界对此缺乏探讨,期待相关学者做进一步研究。在盛宣怀与“下级”人物和日本友人关系方面,如盛宣怀与参与汉冶萍公司生产经营的李维格、日本友人小田切万寿之助、高木陆郎等人的关系研究,可通过盛宣怀档案资料 及李维格的相关资料、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所藏盛宣怀与小田切等人的资料,以多个具体事件为切入点,从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政治史与经济史和国际关系史并用等多视角、多维度地展开研究,进而透视汉冶萍公司内部人员交往和近代中日人员交往的真实面相,可为当今公司内部人员管理和中日人员交往提供一定的现实借鉴。第二,在盛宣怀与中国近代政治方面,学界多以盛氏维护利权和辛亥革命为探讨主题。作为中国近代

41、史上的代表人物之一,盛宣怀也参与了东南互保等重大历史事件,但是在此领域的相关成果相对较少。盛宣怀参与东南互保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中国政治是否具有现实作用?学界对此缺乏探讨。关于“东南互保”问题,盛宣怀与英国驻沪领事霍必澜、日本驻沪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美国驻沪领事古纳有过深度交流,故盛宣怀参与“东南互保”事件,亦可利用各国驻沪领事档案资料多角度地分析盛宣怀在“东南互保”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带来的影响。第三,在盛宣怀与近代中国经济方面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探讨了盛氏经营轮船招商局、汉冶萍公司、南洋公学和中国通商银行、商业思想等相关方面,除张后铨著招商局与汉冶萍 招商局史111 招商局与深圳112 对盛宣

42、怀在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公司的官办时期、官督商办时期、商办时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外,学界呈现出来的成果多以碎片化为主,且多数持肯定观点;在其他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如盛氏创办近代中国通商银行,学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基本停留在盛宣怀与中国通商银行的建立和早期运作上,且相关观点与 20 世纪研究成果大同小异,对其建立通商银行具体原因及其背后实质缺乏深入研究。在盛宣怀兴办实业与金融事业方面,如盛宣怀参与经营了汉冶萍公司、轮船招商局、上海电报局、南洋公学与中国通商银行等;关于盛宣怀与上述实业活动的研究,除了从政治史、经济史对其展开探讨外,亦可从社会史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如兴办企业与社会

43、变迁等。且盛宣怀在汉冶萍公司三个时期里的相关决策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公司相关决策为切入点,参考公司史考察盛宣怀决策对汉冶萍发展的得与失;关于通商银行和盛宣怀经营的典当钱庄对近代中国银行业、金融业的影响,以往学者多以经济史为视角,还可以通商银行的自身发展为立足点,以经济史和社会史并用,考察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对近代银行业、钱业甚至整个金融领域的影响。第四,关于盛宣怀与近代中国社会的研究,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以盛宣怀与常州栖流所、烟台广仁堂及中国红十字会等个案分析为主,成果呈现碎片化,相关研究深度不够。综观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的盛宣怀档案选编 中慈善篇,其相关

44、领域的研究空间还可进一步拓展,且学界对盛宣怀兴办慈善事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对其参与慈善事业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何政治或经济利益的诉求,缺乏有力的探讨。在盛宣怀慈善事业研究方面,针对学界成果多以碎片化为主的现状,可以对盛宣怀一生所办慈善进行梳理,结合相关史料,如上海图书馆编辑出版的盛宣怀档案选编 中慈善篇,综合人物史与社会史,不仅要考察其所办慈善对社会的影响,更要考察其兴办慈善背后的原因及实质,力争较为全面地对其进行考察,该方面的研究有待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五,在盛宣怀与近代中国文化方面,不注意了解学术动态,造成某些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笔者在统计新世纪以来的盛宣怀研究成果时,经常发现阐述同一问题

45、(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事实,无须争辩)的雷同论文,连正本清源都做不到。如叙述盛宣怀教育思想内容的论文就有数十篇,而内容却是大同小异。盛宣怀创办的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对近代中国文化事业有较大贡献,这不仅体现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对中国人才培养有较大影响,相关研究可参考南洋公学:交通大14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 年学年谱113 南洋公学特班学生日记作文选编114 等。第六,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史上与日本关系较为密切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盛宣怀与日本的关系,学界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中日合办汉冶萍案”“晚清中日关系”和“盛宣怀的日本观”等方面,相关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近代

46、盛宣怀与日人交流背后的实质又是如何?近代日本通过与盛宣怀的交往干涉中国内政的一系列事件,如东南互保、侵略汉冶萍公司等,其背后的利益关系又是如何?有待学界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盛宣怀与日本关系的研究,除了学界已有的成果外,还可以“胶州湾事件”、中日日清通商航海条约 的签订、东南互保等事件为切入点,除以盛宣怀为视角外,亦可以日本方面为视角进行双向探讨,考察这些事件背后,盛宣怀与日人交往的实质,以期全面地、客观地评价盛宣怀与日本方面的关系。参 考 文 献 1陈旭麓,顾廷龙,汪熙 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之一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 2 2易惠莉 二十世纪盛宣怀研究之回顾J 常州工学

47、院学报,2002(3):18 23 3王尔敏 盛宣怀于中国实业利权之维护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27 辑 4夏东元 我的史学观:我与盛宣怀研究 J 江海学刊,2002(6):18 20 5闾小波 夏东元及其盛宣怀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00(3):265 267 6虞和平 50 年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 J 近代史研究,1999(5):47 70 7章开沅 50 年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J 近代史研究,1999(5):222 244 8马勇50 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 J 近代史研究,1999(5):245 270 9庄建平 50 年来的中国近代史资料出版概述 J 近代史研究

48、,1999(5):291 303 10 孙立田 民初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问题探析 J 历史教学,1998(3):19 22 11 范文曜 盛宣怀与四川保路运动 J 南开史学,1981(1)12 屠雪华 苏州商会查处盛宣怀在苏财产始末 J 江苏社会科学,1992(3):61 65 13 姚会元 外债与清末民初的中国 J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113 117 14 程霖 盛宣怀兴办银行思想评议 J 财经研究,1997(10):59 63 15 夏东元 盛宣怀年谱长编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16 上海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49、社,2008 17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 盛宣怀档案资料 第四卷 汉治萍公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18 陈旭麓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9 盛宣怀 愚斋存稿 M 影印本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20 上海图书馆 盛宣怀档案选编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21 北京大学历史系近代史教研室整理 盛宣怀未刊信稿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22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香港中文大学藏盛宣怀档案全编M 影印本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23 盛宣怀 愚斋东游日记 M 长沙:岳麓书社,2017 24 李玉申报 招商局史料选辑 晚

50、清卷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5 赵德馨 张之洞全集 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 26 张荫桓 张荫桓日记 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7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 李鸿章全集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28 宋路霞 盛宣怀家族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9 周积明,徐超 汉阳铁厂商办时期张(之洞)盛(宣怀)关系研究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44 157 30 左世元,吴盛卿煤铁互售合同 与张、盛之分歧 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 4 31 周积明,徐超 张(之洞)盛(宣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