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价值、困境、实践路径_张好徽.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6925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价值、困境、实践路径_张好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价值、困境、实践路径_张好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价值、困境、实践路径_张好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价值、困境、实践路径张好徽,王红涛(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311231,浙江杭州)摘 要:乡村治理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顺应时代潮流,提升农村治理能力、优化农村治理体系,可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但是新媒体融入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着村民原生基础不足、网络空间道德规范缺失、信息化服务针对性不强等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价值为先、提升信息化意识,制度为要、提升法治建设,服务为本、增强创新能力的实践路径,实现新媒体融入农村社区治理。关键词:新媒体;农村社区治理;实践路径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2、新媒体在农村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需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强调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乡村振兴这一顶层设计的落实提供了历史性机遇1。建设数字乡村,需要发挥信息化的基础支撑作用,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但影响和改变着农村外部的宏观社会环境,也改变着农村社会内部的政治生态。1新媒体融入乡村社区治理的价值1.1有助于提高乡村社区治理主体间互动性,推进协同治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呈现出分散化、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3、和新矛盾,这对农村治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治理不能沿用传统治理模式,需要适应新时代不断进行创新。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58.8%。互联网与新媒体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去中心化等特征,在乡村治理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构建乡村数字治理平台,可以拓宽村民参政渠道,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新媒体平台上每一个使用者都是发声端,都是自媒体。广大的农村新媒体用户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政府、社会政治生活的诉求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且群众

4、多元化的线上和线下的广泛参与,解决了外出人员参与乡村治理“不在场”的问题2。这为当今乡村社区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视角,依托新媒体的特性可以助推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激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村民自觉使用手中的权力,发挥参政议政的主体作用。主体明确是乡村治理取得实效的前提和关键,村庄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需要发挥每个个体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人人参与的氛围,每个村民都是乡村治理的主体。因此,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让村民都能成为有效的“管理者”,村民之间进行平等对话,消除行政色彩,每个村民都能说话,每个村民都敢说话,每个村民都会说话,为乡村治理献计献策,从而提高乡村社区治理主体

5、间的互动性,推进乡村协同治理。1.2有助于优化乡村社区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乡村社区治理长期以来要么以绅士阶层为代表的精英为主,要么靠政府力量推动,普通村民参与比较少,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力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普通村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和自主决策的权利,普通村民只是公共决策的被动接收者、计划的被动执行者。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管理行政化色彩过浓,当前,新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将之前信息从政府到农民“自上而下”的被动传播模式,更改为“上下通透”双向互动互通的传播模式,有利于杜绝以往下情上达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3。新媒体技术具有开放性特征,可以实现多主体之间沟通更充分、交流更畅通、服务更精准,将乡村中的矛

6、盾与冲突扼杀在摇篮之中,真正改变乡村治理中传统的单一的工作方式,村民依托新媒体可以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此外,可以改变程序固化、层级繁多的信息传递模式,将之前复杂、繁琐的线下业务,转变为简单、方便的线上业务。通过线上平台提供办事流程、咨询惠民政策基金项目:浙江省民政厅2022年度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媒体融入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研究”(ZMKT202286)。作者简介:张好徽(1981),女,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53等,从而提升数字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新媒体技术将使得个体或组织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

7、的融合使得村民、村委会、基层政府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在乡村治理中将各有定位、各尽其责,会产生整体力量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1.3有助于强化乡村社区治理过程,健全监督机制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和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农村项目建设不断增多,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集体资产资源不断增值,农村集体“三资”(资产、资金、资源)管理问题逐渐被村民关注和重视。村集体如果数据不清、处置不当会引起村民的不满,相互之间的猜疑会激化村民矛盾,乡村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会逐渐增多。新媒体可以助推农村集体三资管控平台的使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智慧平台包含村级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预警监督等模块。管理平台具有动态管理

8、、实时监督、全程留痕、风险预警等功能,可用电脑端和手机端实时操作,对村级信息实现常态化查看,加强对村委会及其“三资”的监督管理,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工程”的实施,不断健全乡村治理的监督机制。2新媒体融入农村社区治理的困境及归因分析2.1村民原生基础不足,信息化素养缺失新媒体的共享性、开放性、便捷性,给乡村治理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在具体的乡村治理实践中,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思维方式跟不上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受传统乡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影响,村民长期处于被管理、被领导的地位,这导致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村民参与治理的意识不强,或者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新媒体对村民进行了技术赋权,他们也很少会主动参与实践。

9、在笔者调研的人员中,只有21.21%的人会主动参与日常的乡村治理,其中31.06%人从不参与乡村治理,如图1所示。图1被调查者参与乡村治理情况笔者对不愿意参与乡村治理的原因也进行了调研,在调研人员中发现,60.16%的人认为不知道该如何参与乡村治理,51.52%的人认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乡村治理,如图2所示。图2被调查者不愿意参与乡村治理的原因分布通过调研,笔者发现村民不愿意参与乡村治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村民为了维持自家的生计,很大一部分人在外打工。根据调查统计,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中,52.27%的人的收入来源为在外打工,如图3所示,这样村民的精力会用在在外打工的工作中,无暇顾及

10、乡村治理,也就是所谓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乡村治理。图3被调查者主要收入来源统计有些情况下村民即使不在村庄场域,其实通过新媒体技术赋权村民也是可以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有部分村民对参与乡村治理的意识和意愿不强,虽然新媒体打破了时空界限,村民可以使用APP、小程序等参与,但是村民对使用新媒体参与乡村社区治理的意识缺乏。村民使用的更多的新媒体APP是娱乐类的,在 被 调 研 人 员 中 发 现,使 用 娱 乐 类APP的 人 占41.6%,资讯类APP的人占20.45%,而使用办公类APP的人仅占4.5%,如图4所示。很少村民会主动在新媒体平台上互动发言、参与村集体的决策等,因此即使有新媒体平

11、台的助力,一些村民也处于缺场状态。认为参与多村治理效果偏低不知道该如何参与乡村治理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认为乡村建设破坏环境认为乡村治理不重要认为乡村治理是政府的事情其他43.1860.6151.5216.6712.1215.1518.180255075在外打工收入在农村自主创业收入土地、房产租赁收入政府或事业单位临时工作工资收入其他0102030405060从不参与31.06%经常参与21.21%偶尔参与47.73%52.2715.153.038.3321.210102030405020.45资讯类外卖生鲜类教育类健身类娱乐类办公类其他7.5812.121.5241.64.512.12图4

12、被调查者最常使用的APP类别占比/%占比/%占比/%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542023年第2期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新媒体难以融入乡村治理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村民的理解、接受与运用能力较弱,因此不能快速且良好地适应新媒体并将其应用于参与乡村治理;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乡土保守意识形成冲突,村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趋于保守,面对新技术缺乏主动尝试的积极性,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4。2.2网络空间道德规范缺失,管理制度不完善乡村治理取得实效,需要“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村民是乡村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村民是否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关系到乡村治理体系的重构。新媒体的发展,使乡村运用新媒体接受和

13、传播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村民依托新媒体的开放性、共享特征可以实时发言、评论、表达自己的诉求。制度规范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有效进程,治理的有效性依赖制度完备性和组织系统化程度5。新媒体给村民带来了参政议政的另一种渠道,但是在乡村治理中,从村民层面看,一是村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对信息的识别能力不足,很可能成为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的传递者和受害者,甚至会导致危害社会治理的非理性行为。二是村集体现在一般都有微信群,用于发布信息、统计信息等,但是作为网络空间“自由人”的村民,缺少对集体群重要信息的重视、关注和参与。他们利用集体平台往往会在群里发一些广告,转载一些

14、其他的信息、聊家常等,会导致群里的重要信息被覆盖。甚至有一些村民把新媒体平台当作宣泄自己情绪、表达不满的工具,从而大大降低了微信群作为乡村治理一种手段的效率。从管理层面看,乡村干部杂事、琐事会比较多,为了工作方便,会放弃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一味采用新媒体方式来传递信息,这会出现基层服务导向性错误。一是完全采用新媒体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会忽略特殊群体的信息需求和参与乡村治理的意愿,老弱病残村民群体参与乡村治理就会被边缘化。二是受网络信号的影响,村民有时会接收不到信息,从而会导致乡村治理信息传达不到位,乡村管理重大决策有村民缺场的现象。2.3政府行政色彩过浓,信息化服务针对性不强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15、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农民的医保、社保、就业创业、各种补贴等利益诉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推动乡村治理,需要更好地服务农民,只有满足了村民多元合理的需求,才会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乡村治理的实效性才会提高。虽然新媒体不断推广和广泛使用,但是有些村干部并没有有效利用,村集体开会或者村民参与乡村社区治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在网络调研中,针对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有35.61%的村民回答是到村委会参与乡村治理。图5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调研统计通过访谈得知,一部分村委会仍然把自己作为乡镇以上的政府部门的下级单位,直接接受其行政指令和任务,互相之间形成了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就导致村委会的行

16、政色彩过浓,村干部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行政管理事务上,造成政府行政职能和基层群众自治不分的现象。有一部分乡村使用新媒体,都是自己摸索使用,没有专业的人员或者部门给予指导、培训。有的乡村也有自己的公众号,但有的对新媒体平台使用不熟练、使用不规范,对新媒体的功能不会开发等,实际使用过程中只是照抄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生搬硬套,而缺少对乡情的分析,缺少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随着新媒体的使用,村民逐渐习惯了基于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方式,村务管理应该运用新媒体链接群众、服务群众,用最接地气的办法传递村委会的声音。但是村支“两委”在乡村治理中创新意识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地方村支“两委”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被牵着

17、鼻子走”,村支“两委”在一定程度上也只是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3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3.1价值为先,提升信息化素养农村新媒体使用、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构建功能强大、信息全面、服务周全的农村信息化平台,还需要提升村民的信息技术素养。目前行政村已经实现“村村通宽带”,但是还需要改变部分乡村干部和村民思想上重视不够的现象,需要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转变村民对新媒体使用的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有效传播,需要符合新媒体传播的规律,从而充分发挥其表达、交流和引导功能,在积极建构公共话语空间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乡村治理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首先

18、,从管理层面,基层干部需要快速转变自身的角到村委会微信群QQ群其他40302010035.6125.767.5831.06占比/%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55色,即从管理者身份转变为服务者的身份,乡村治理采用多元化的工作方式,用好、管好新媒体,为村民积极互动交流搭建更多的平台,为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更多的方式,为村民表达利益诉求拓宽更多的渠道。从农民层面,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活动,提升农民的新媒体素养,提高其参政议政的能力。新媒体素养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政治认知和参政水平,因此,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农民提高政治鉴别力、判断力,使其能够在新媒体所呈现的各类信息中进行理性辨别、合

19、理运用6。提高村民的媒介素养、法律意识,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触犯法律法规和违背社会道德。3.2制度为要,完善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21世纪进入信息化时代,国家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到2025年国家实现行政村5G通达率达到80%。在村集体中每个人都是“麦克风”“发生筒”,但这应该是有序的,政府和乡村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机制引导村民有序参与乡村治理,在公共平台上对于发布虚假信息、造谣、传谣、宣泄情绪等不当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在乡村治理中,村民的参与热情是实现村治的基础,他们的素质、能力、参政的热情决定了最终的治理效果

20、。乡村治理中坚持自治、法治、德治,即“三治融合”,调动村民参政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村内监督机制,设立监督机构,对村委会行使权力进行监督,同时畅通村民向上级反映情况的渠道。3.3服务为本,增强创新能力新时代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要提高乡村治理的实效性,基层干部必须以满足村民多样化需求为工作导向,借助相关利益的驱动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只有助于解决部分地区村民自治悬空的现象,更为行政化治理和村民自治耦合提供了动力来源7。新媒体融入乡村治理实践可以有效提升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可以为村民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等。一是村

21、务公示信息化,可以实行电子公示,村里人只要有个智能手机及网络,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公示的内容,让村里的人都能随时随地知晓村里大小事务及上级政府颁布的各种文件。二是可以实行网格化管理,“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村民的很多业务可以通过手机端或者电脑端“一键办理”,对于关系到村民切身利益的社保、医保、就业创业、优抚补贴等重点服务事项,村民足不出户一站式线上办理,外出打工的村民在异地也可体验到互联网在线服务的便捷性,助推乡村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最多跑一次”,提高村民群众办事的便捷程度和效率,实现“数据跑”代替“群众跑”。三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及时了解村民真实意愿和想法,根据实际

22、情况因人、因事、因地采取不同精准服务方案,然后高效高质量地跟踪处理,从而提升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例如,对于缙云县的低收入农户来说,家门口张贴的“小康码”(二维码),是专属“画像”,通过扫描这个码就可以获知该低收入农户的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帮扶结对,群众有困难“码”上能解决。4结语新媒体发展及其在乡村治理中的运用,作用是不可小觑的,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重视并落实培育和引进新媒体技术应用人才,对新媒体发展给予正面积极的引导,从而提升乡村治理的实效性,这对于进一步建设数字乡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师曾志,李望,仁增卓玛“重新部落化”:新媒介赋权下的数字

23、乡村建设J新闻与写作,2019(9):5112单俊宇,单连春.新媒体环境下乡村社会治理创新问题与对策J.领导科学,2020(4):110-113.3梁碧波.新媒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J.乡村振兴,2020(7):92-93.4楼馨元,戚晓明.乡村治理中新媒体的应用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2(6):41-43.5邵宏珠.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实现逻辑J.农村经济,2020(9):49-50.6王燕.新媒体如何有效“嵌入”农村社会治理J.人民论坛,2017(31):44-45.7任群委,黄小勇.新时代背景下行政化治理与村民自治耦合的路径优化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12(2):78-86,136.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5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