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议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_丁炳赫.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651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_丁炳赫.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议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_丁炳赫.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议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_丁炳赫.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鉴赏文物天地小议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摘要:首都博物 馆藏辽代“杜家”款绿釉瓔珞 纹净水瓶,出土自北京密云冶仙塔遗址,是辽代北京地区重要的考古文物从该件器物的出土地点、器型渊源、装饰元素以及烧制工艺,可以窥见辽代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兴盛,以及该件文物所体现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价值文丁炳赫关键词:冶仙塔;辽代净水瓶;瓔珞 纹;中西 文化交流;“杜家”款辽代是北京地区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自会同元年()石敬瑭进献幽云十六州开始,北京就脱离了 中原王朝的统治,成 为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行政区域,此后的辽金元三朝,北京经历了由陪都到首都的过程,逐步成为国家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因此,众多精彩绝伦的辽金

2、元文物在北京地区被发现,尤其是“以释废”的辽代,更是有着大量佛教文物出土。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出土自北京市密云区冶仙塔的辽代“杜 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一绿釉璎珞纹净水瓶的基本信息(一)基本信息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 纹净水瓶为常见的双口净水瓶(图一),瓶高、口径、腹径、底径厘米,重 克,通体 饰绿色低温铅 釉,间或泛有葱白,有细碎的开片,胎质细密、洁 净。整件器物较为秀长,无柄。肩部有一注水口,为大口钵式流,圆腹 敞口。颈部细长,流口收缩。颈上部为辽代常见的十二道弦纹;中部出檐,檐上贴六瓣莲叶装饰的 相轮,其为佛塔建筑的构成部分;下部为四段竹节纹装饰,其中竹节和弦 纹的凸棱处釉色呈黑 色

3、。腹部长圆,其下内收,圈足微微外撇,无釉,底微微外凸。尤为少见是瓶身贴塑了华丽的莲瓣形璎珞纹装饰,交错的璎珞纹一直延至瓶的下腹部,并在肩部 注口之下阴刻有“杜家”二字(图二),这在全国的辽代器物中都极为罕见。这件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无论在釉色、釉质以及造型上都十分精美。(二)出土信息这件净水瓶 年出土自北京市密云冶仙塔塔基残址内。密云冶仙塔位于密云城区东北千米的冶山之上,始建于辽代重熙八年(),现塔已毁,仅 存塔基地宫。原塔的形制为八角形的砖砌二级三重檐式。塔高米,直径约米。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密云县文管所对塔基进行了清理发掘。塔基地宫内共出土文物余件及大量铜钱,大部分器物为陶瓷

4、器,多已损 坏,完整的仅有件,其中以这件净水瓶的品相最佳。据专家推测,此件净瓶应为辽代高 僧的随葬物品,年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移交给首都博物馆,定为二文物。二净水瓶的来由及宗 教意义净水 瓶也叫净瓶,梵语称为军持,多以 陶瓷或金属材料制作。最早为古代印度的常用携 水器物,用以饮水及净 手。净瓶在中国最早的记载在 东晋时期,法显佛国记载:“商人大怖,命 在须臾,恐船水漏,即取粗财货掷著水中。法显亦以君墀(军持)及澡灌并余物弃掷海中”这里面提到的军持和澡灌,在法显翻译的摩诃僧祇律中的随物中也有记录:“三衣:尼师檀、覆疮衣、雨浴衣;钵:大楗糍、作者单位:首都博物 馆小楗镒钵;囊:络 囊、漉水囊;二种腰

5、带;刀子、铜匙、钵 支、针筒;军持、澡罐、盛油支瓶;锡杖、革屣、伞盖扇。”唐代,对于军持的记载有更为详尽的内容。玄奘大 唐西域记载:“捃稚迦,即澡瓶也。然则军持之名,捃稚讹文,又省迦字。释家以之洗 手,故曰澡瓶,亦曰净瓶。”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将净瓶的样子进行了细致描述:“其作瓶法,盖须 连口,顶出尖台,可高两指,上通小穴,粗如铜箸,饮水可在此中。傍边则别开圆孔,拥口令上,竖高两指,孔如 钱许。添水宜于 此处,可受二三升,小成无用。斯之二穴,恐虫尘入,或可著盖,或以竹木,或将布叶而裹塞之所有 瓶钵随 身衣物各置一肩,通覆袈裟擎伞而去。”“凡水分净触,瓶有二枚。净 者 咸用瓦瓷,触者任兼铜铁。

6、净拟非时 饮用,触乃便利所须。净则净手方持,需安着 净处;触乃触手随执,可于触处置之。”这里可以看到,早期的净瓶用以饮水及净 手,以瓷器为材质,其 形制一般为双口,一口在颈部的尖台之上,用来饮水,连盖;另一个口在肩腹部,用来注水。冶仙塔出土的净 水瓶即这种双口样式。净瓶不止出现在佛教徒的生活中,同时也 是佛教神祇的主要持物,上升到了法 器的层面,是诸如弥 勒佛和观音菩萨的固有法器。如唐代长安宝庆寺七宝台石雕十一面菩萨像(图三),下垂的左手就持有一个 净瓶,类似的图样随处可 见,充分反映了净瓶在佛教中日常应用的频繁。三绿釉璎珞纹净水瓶的样式研究(一)器型研究目前已知最早的净水瓶出土实物 鉴赏 文

7、物天他为 年江 西新建隋墓的青釉净 水瓶 此瓶长束颈,颈上有尖台,上有一出水口,椭圆鼓腹,颈腹间有一注水口,通髙厘米,隋代具有明确纪年且学术界无疑义的军持就只有这一件。唐代的净水瓶出土大概有十余件,圆鼓腹形制较多,如 洛阳香山寺出土的白釉净水瓶和洛阳东郊出土的蓝釉 净水瓶都是圆鼓腹的样式。宋代的净水瓶出土数量较多,仅河北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就有件之多,其中有白釉件,五彩件,绿釉件。同时期的辽代净水瓶的代表 作是冶仙塔的这件绿釉净 水 瓶,以及辽宁南塔地宫出土的白釉 净水瓶(图四)。这两件器物样式相仿,均为直口,长颈,长 鼓腹 斜 收,肩部有一注 水口。对比隋 唐与宋辽净水瓶的样式,除了从圆鼓腹到

8、长鼓腹的明显变化 外,注 水口也从垂直向上变为斜出。这种变化应该是受到了佛教文化世俗化的影响。弗教法器 也向着符合时代审美气息的物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进行演变,这种由圆鼓到长 鼓的变化更加符合宋代尚消痩、偏爱修长的审美情趣。宋 代的诗词中就经常出现描述以瘦为 美的词句,如辛 弃疾菩萨蛮中有“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之句,苏轼在减字木兰花中写到:“柔和性气,雅称佳名呼懿 懿,解舞能讴。绝妙年中有品流。眉长眼细,淡淡梳妆新绾髻。懊恼风情,春着花 枝百态生。”注水口的变化,与民间水壶的样式相仿,方便日常使用。“杜家”这 件净水瓶应 是受到了宋代的影响,从 而 形成这样的造型,极具时代特征。(二)

9、璎珞纹样式研究大多数出土的净水瓶多为素面,偶有莲瓣或花草纹的装饰,很少有华丽的样式,而类似本文中的璎珞 纹 净水瓶,目前仅此一件,十分珍 贵。璎珞在中国通常指的是 佛像上的装饰,据白化文先生考证,这个词语来自梵文,一般指的是印度贵族佩戴的项饰或者胸饰,在中国也表此 意。如晋书中记载林邑国(汉时象林县)“其王服天 冠,被 缨络,每听政,子弟侍臣皆不得近 之”。这里的“璎珞”写成了“缨络”,类似的替换 也有很多,可谓通用。本文中使用的“璎珞”一词,更为常见,多是指宝石的装饰,也与绿釉净水瓶的图样相符。辽代出土有许多 的璎珞饰品,多数为玉制品,占的比例很大,绝大多数在契丹贵族墓葬之中。其中最为精美的

10、要数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内的数组 琥珀璎珞,尤其是两套双层璎珞是目前仅 见的保存完整的辽代多重璎珞。从使用情况来 看,璎珞配饰在辽代契丹贵族社会中男女通服,早、中、晚期都有发现。璎珞佩饰之所以在辽代风靡盛行,与辽时佛教 兴盛、中西文化交 流互动密切和契丹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冶仙塔出土的绿 釉 净 水瓶上贴塑的璎珞样式也是多重样式,外围是圆形宝石,内中为多层细链,与琥珀璎珞可谓是异曲同工,可以说符合辽代贵族的审美取向。(三)关 于杜家二字的研究上海 博物 馆藏有一件绞胎枕(图五)】,枕面由三种圆形团花构成,其底 部刻有“杜家花 枕”字样。苏州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绞胎枕,枕面由一组圆

11、形团花和两组花蕾状纹 样构成,枕底刻有“裴家 花枕”字样。由此可 知,这种 绞 胎枕当时被称为“花枕”。“杜家”“裴家”字样显然含 有“广告”“商标”性 质。因此,笔者 推测,首都博物馆馆 藏的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 纹 净水瓶上的“杜家”与“花 枕”上的“杜家”性质相同,应为烧制商家的名号。(四)烧制工艺研究及窑口的推测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胎体为红色陶胎,上面施了一层绿釉,应该是一件低温釉烧制 的陶器。其呈色剂应该是金属铜,烧制温度比较低,必须要在釉里加人铅,使它的熔点降低。这样的器皿一都会釆用比较低的温度烧制,汉代已经用金属铜作为着色剂烧制绿釉陶器,宋代陶器用绿釉装饰已经比较普遍

12、。辽代的陶瓷烧制技术,直接继承了唐宋时期北方陶瓷的传统工艺,并结合契丹民族游牧的特点,烧制出独具特色的辽代陶瓷。辽代的瓷窑址主要分布在辽所统治的区域内,如内蒙古 赤峰 缸瓦窑、林东窑、辽宁辽阳江官屯窑,北京 龙泉 务窑 等,陶瓷的品种十分丰富。辽代绿釉以深绿色为主,古朴大方。上海博物 馆所藏唐代“杜家花枕”出自河南省境内巩县窑,巩县窑产品基本上可分为低温釉系和高温釉系两种。低温釉系 的品种有三彩、绞胎及不同釉色的单色釉陶器。唐代河南境内巩县窑的色釉瓷器以白釉瓷为主,数量居 于首位。数量居于第二位的便是绿釉瓷,且器型种类较多。色釉瓷器的器表装饰,是在优美、适用的造 型 基 础上加以美化的艺术手段

13、。主要釆取了贴、印、刻、塑、镂、划以及把造型与装饰合而为一的技法。东汉时期佛教 传人中国后,色釉瓷器上开 始出现莲花、莲瓣纹并日益增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烧造出不少带有异邦风情的器形和装 饰。上述器物造型与装饰图案大多模仿西亚和中亚地区的风格,但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开创了新的境界。这其中明显与佛教不染尘世的教义有关,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由此,笔者大胆猜测,首都博 物馆藏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可能出自河南境内窑口。四结论()历史背景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带 给我们许多启示:首先是为什么会在佛塔里发现这件器物。

14、这主要是因为辽时佛教的兴盛。契丹族的宗教是原始的萨满教,其信奉的神十分广泛,既有自然界诸神也有祖 先的崇拜,是一种自然宗 教。而随 着辽人建国,原有的氏族制度被封建制度打破,旧有的宗教信仰已经无法 来正常维护朝廷的统治。与此同时,随 着与汉 人交往的不断深入,在汉地大为盛行的佛教传入辽,成了一种 新的信仰选择。而作为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汉人以及 渤海人都 信奉佛教,因此辽代的统治 者也开始推崇佛教,以此来 拉图四辽宁南 塔地宫出土白釉 净水瓶图片引自张 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卷科学出版社年第页。拢汉人,有利于自身的文化及经济发展。辽太宗 十分信奉观音菩萨,据辽史记载,天显十

15、年(),辽太宗“幸弘福寺 为皇后饭僧,见观音画像,乃大圣皇帝、应天皇后及人皇王所施”。上行下效,由于契丹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辽代百姓也开 始普遍信仰佛教,使得佛教在辽国境内空前的繁荣,一度达到了“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祝发三千”【的盛况。而在辽太 宗 时期,被石敬 瑭拱手相让的幽云十六州中的北京地区,作为重要的行政区域,更是有着诸多的佛教活动,并且大肆修建塔寺,正所谓“僧居佛宇,冠于北方”。因此,北京辽代塔寺之中出土了诸多的精美文物,集中反映了辽代的文 化及审美面貌。(二)中西交流的产物另外,我们在辽代“杜家”款绿釉璎珞纹净水瓶上还看到了精美绝伦、极为罕见的璎珞纹装饰,这种对璎珞的喜爱,一

16、方面是由于佛教的兴盛对人们世俗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还与辽代作为连接东西的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关。辽代经常与诸国进行贸易交往并“通贡”,如契丹国图五辽纹胎枕及底部?杜家花枕款上海博物馆藏志卷二一诸小国贡进物件记载:“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大 食国、小食国、甘州、沙州、凉州,已上诸国三年一次遣使,约四百余人,至契丹贡献玉、珠、犀、乳香、琥珀、玛瑙器契丹回赐,至少亦不下四十万贯。”如此众多的琥珀和玛瑙,正是前 文所说的契丹贵族璎珞的重要材质。而璎珞原就是古代南亚次 大陆 盛行的装饰品,随后流传于西亚和中亚地区,随 着佛教传入中原。这种 装饰体现了身份与地位,是各国贵族争相佩戴的首饰。而契丹贵族

17、也深受影响,制作了多于历代的璎珞制品,用来彰显富贵。因此,中西的频繁交流也为璎珞这一图样的 盛行提供了客观环境。可以说,这件出土自北京密云冶仙塔的辽代绿釉璎珞纹净瓶,具有十 分 重要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价值,是难得的辽代艺术珍品。王有 泉:北京 密云冶 仙塔塔基清理报告文物年第期。(东 晋)法显著,田川译注:佛国记,重庆出版社,年,第页。(东 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卷第 十四。(唐)玄奘:大 唐西域记,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第犯页。(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卷一,中华书局,年,第 页。同,第页。笔 者摄于日本东 京国立博物 馆。陈柏泉:记新 建隋墓出土的军持,南方

18、文物丨年第期。图片引自张柏主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卷,科学出版社,年,第页。怫教的世 俗化,详见刘浦江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中国史研究 年第期。朱德才 等编著:辛弃 疾词新释辑评下册,中 国 书店,年,第 丨页。朱婧华 等著: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册,中国书店,年,第 页。白化文:汉代佛教法器 服饰略说,商务印书馆,】年,第丨页。】晋书卷 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林邑图,中华书局,年,第册,第页。】相关研究参见周琳的辽代璎珞佩饰研究,辽宁师 范大学 年硕士论文。同。】图片引自中 国陶瓷全集?隋唐,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第页,图。】张松林编:问瓷录巩县窑,河南人民出版社,版,第页。同,第页。同,第页。辽史卷三太祖纪(上),中华书局,年,第册第页。辽史卷二十六道宗本纪六,中华书局,年,第册,第】页。(南宋)宇文懋昭撰,李西宁 点校:大金国志,齐鲁书社,年,第页。(宋)叶隆礼撰,李西宁 点校:契丹国志,齐鲁书社,年,第丨 页。(责任编辑:阮富春)(责任校对:李珍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