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
一、 结构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用经济的原则,并注意以下问题。
1、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主梁跨度则为5.0~8.0m,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次梁 ~, ~。
主梁 ~, ~。
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 ()
3、荷载计算:
取1m宽板带计算:
面层 水磨石每平方米重×1 =
板自重 板厚×γ×1 =
平顶粉刷 每平方米重×1 =
恒载:
活载:标准值×1
设计值总值: =
4、内力计算: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系数如下:
则
5、配筋计算: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截面
1
B
2
C
M()
()
选 钢 筋
实 际 配 筋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和中间支座()计算弯矩可以减少20%,其他截面则不予以减少。
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并注意相邻两跨跨中及支座钢筋宜取相同的间距或整数倍(弯起式配筋)
6、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包括分布筋、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7、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可用弯起式或分离式配筋。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边跨: ()
当跨差不超过10%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2、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板恒载×次梁间距 =
次梁肋自重: ×钢筋混凝土容重 =
次梁粉刷重 ×粉刷层每平米重 =
恒载:
活载:活载标准值×次梁间距
设计值总值: =
3、内力计算:
α值:
β值:
其中:
4、正截面强度计算:
1)、次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T形截面的翼缘宽度按且考虑。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所以确定 。并判断是第几类T形截面。
2)、钢筋截面计算如下:
截 面
1
B
2
C
M()
()
()
选 择 钢 筋
实 际 配 筋
截 面
A
C
V()
(=)
箍筋肢数、直径
实配箍筋
5、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绘制次梁配筋示意图。
四、主梁设计(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1、计算简图:
柱截面350×350,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行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a=370。
则主梁计算跨度:
中跨: (支座中心线之距)
边跨:
2、荷载计算: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次梁恒载×主梁间距 =
主梁自重: ×次梁间距×γ =
主梁粉刷重: ×次梁间距×每平米粉刷层重 =
恒载:
则
活载:次梁活载×主梁间距
1)、
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计算跨度,对于B支座,计算跨度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2)、
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
3、内力计算:
主梁弯矩计算
项 次
荷载简图
①
②
③
④
⑤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由此可作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内力图:
①+②; ①+③; ①+④; ①+⑤
将以上各图绘于同一坐标系上,取其外包线,则为弯矩包络图。
主梁剪力计算
项 次
荷载简图
①
②
④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
组合项次
组合值
同样可绘出剪力包络图。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配筋计算
截 面
1
B
2
M ()
选择钢筋
实际钢筋
注意:主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按如下计算:且,并判断是第几类T形截面。
斜截面配筋计算
截面
A
V(kN)
箍筋直径、肢数
弯起钢筋
弯起钢筋面积
实配箍筋
5、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于主梁的集中荷载 F=G+Q
则吊筋面积
所以选吊筋为: 面积:
6、根据计算结果及构造要求绘制主梁配筋示意图。
7、材料图及纵筋的弯起和切断。
1)、按比例绘出主梁的弯矩包络图
2)、按同样比例绘出主梁纵向配筋图,并满足以下构造要求:
① ① 弯起筋应在被充分利用的截面以外距离的截面处弯起(下弯点),上弯点距支座边缘距离为50mm。
② ② 切断钢筋应在“理论断点”以外,当时,从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当时,从该钢筋充分利用截面伸出的长度
③ ③ 纵筋伸入支座大于等于两根,且面积不得少于跨中钢筋面积的50%,并且伸入支座要有一定的锚固长度。
五、有关制图的一些说明
1、图纸: 采用2#图纸,2张
2、图标:
1、字体及图线:
图纸上所有字体一律采用仿宋字,所有图线、图例及尺寸标注均须符合制图标准。
2、钢筋明细表:
构件
名称
编号
简图(mm)
直径
长度(mm)
数量
总长(m)
板
①
②
次
梁
①
②
主
梁
①
②
(1) (1) 对有弯钩的钢筋,在计算长度时,应加上弯钩长度,每两个半
圆弯钩的长度为:
钢筋直径(m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5
28
32
每两个半圆
弯钩长度(mm)
80
100
120
150
180
200
240
260
290
330
370
420
(2) (2) 一般箍筋标准内包尺寸,箍筋的弯钩长度按下表:
箍筋直径(mm)
5~10
12
弯钩长度(2a)值(mm)
纵筋
d≤25
150
180
d=28~40
180
2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