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7-振动沉管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657807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7-振动沉管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QB 中国**集团 企业(通用工艺)标准 第**建设公司 ☆建筑工程☆ QJ/JZ(地基与基础)— 07 振动沉管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 2000—02—01发布 2000—03—01实施 中国**集团第**建设公司一公司 发布 振动沉管灌注桩通用施工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一般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粉土、湿陷性黄土、稍密及松散的砂土及填土中使用;但在坚硬砂土、碎石土及有硬夹层的土层中,因易损坏桩尖,不宜使用。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水泥:应采用425号或525号普通水泥。 2.1.2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不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3%。 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及复验报告。 2.1.6 主要机具设备包括:DZ60或DZ90型振动锤、DJB25型步履式桩架、卷扬机、加压装置、桩管、桩尖或钢筋砼预制桩靴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2.2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复测验收。 2.2.4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和确定沉管打桩机的进出路线和施工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 → 桩机就位 → 沉管成孔 → 吊放钢筋笼 → 灌注、拔管 → 成桩 → 验收 3.2 桩机就位: 3.2.l 各桩点桩机就位前应首先复验确认桩点标志与施工图上位置及编号是否一致。 3.2.2 桩机就位要达到机架水平、稳定,导向架、桩管、钻具铅直,桩尖与桩管同心,桩尖对准桩点标志。开始沉管时发现沉管偏移必须及时纠正,方可继续施工。 3.3 钢筋笼制作: 3.3.1 钢筋搭接单面焊缝长10d,主筋摆放间距均匀,与加强箍筋相垂直。 3.3.2 加强箍筋、螺旋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与主筋接点全部点焊牢固。 3.3.3 制作的钢筋笼外形完整,挺直,码放整齐。 3.4 振动沉管成孔: 3.4.1 开机沉管前,必须根据本桩位地面标高及桩端设计标高确定该桩的桩尖沉入深度。 3.4.2 桩管下沉过程及沉入设计深度后,都要及时检查桩管垂直度,垂直度偏差≯1%。 3.4.3 桩尖需达到设计深度。当桩尖达到持力层,但达不到设计深度需用贯入度控制时,其最后一分钟的贯入深度不大于3cm,方可停止振动沉管。 3.5 吊放钢筋笼: 3.5.1 根据地面标高及设计桩顶标高求出该桩钢筋笼的下入深度。 3.5.2 钢筋笼顶面标高偏差应不超过±50mm。 3.6 砼搅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做试配,一般不应小于C20,由试验室根据原材料情况计算出配合比,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坍落度应控制在80~100mm。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当改变配合比时,亦应相应制作试块。 3.7 砼灌注与振动拔管: 3.7.1 严禁将发生离析的砼灌入桩管内。 3.7.2 为避免桩管与桩尖接触不严密,桩管进水,在桩尖沉到设计深度前应向桩管内灌入1.5m高的砼。 3.7.3 桩尖达到设计深度后,向桩管第一次砼灌注量应灌满桩管,以后随着拔管逐步灌入砼,并应保证管内砼面不低于地下水位。 3.7.4 开始拔管前应先振动5~10秒钟,然后边振边拔管,拔管速度控制在≯1m/min,每次拔管高度控制在0.5~1.0m,停拔5~10秒。 3.7.5 仔细掌握砼灌注量,保证桩顶有超灌0.5~0.8m的保护桩段。全桩砼充盈系数应大于1.0。 3.7.6 每机组每天制作一组砼试块,认真做好试块水下养护。 4 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 材料、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4.1.2 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3 实际灌注砼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4.1.4 灌注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 4.2 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沉管灌注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钢 筋 笼 主筋间距 ±10 尺量检查 箍筋间距 ±20 加强筋间距 ±50 直径 ±10 长度 ±100 桩的位置偏移 d≤500mm 边缘桩 70 拉线和尺量检查 中间桩 150 d>500mm 边缘桩 100 中间桩 150 桩径偏差 -20 尺量检查 垂直度 H/100 吊线和尺量检查 注:d为桩径,H为桩长。 5 成品保护 5.1 钢筋笼在制作、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5.2 桩顶锚入承台的钢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曲或折断。 5.3 已完成的桩未达到设计强度70%,不得车辆碾压。 5.4 打桩完毕开挖基坑时,要制订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断裂和倾斜。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为防止出现缩颈、断桩、砼拒落、钢筋下沉、桩身夹泥等现象,应详细研究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制订切实有效的技术措施。 6.2 钢筋笼放入桩管内应按设计标高固定好,防止插斜、插偏和下沉。 6.3 灌注砼时,要准确测定一根桩的砼总灌入量是否能满足设计计算的灌入量,在拔管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拔管速度,防止发生缩颈现象。 6.4 拔管时尽量避免返插。确需返插时,返插的深度不要太大,以防止孔壁周围的泥挤进桩身,造成桩身夹泥。 7 质量记录 本施工工艺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水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及准用证。 7.2 砂子试验报告。 7.3 石子试验报告。 7.4 钢筋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及准用证。 7.5 桩位测设成果表。 7.6 桩位竣工平面图。 7.7 沉管灌注桩施工记录。 7.8 砼制作检查记录、试块测定成果表。 7.9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7.10 钢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7.11 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表。 7.12 定位测量成果表。 7.13 桩机承载力及完整性检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技术交底/工艺/施工标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