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甘肃某学院白银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643564 上传时间:2024-10-0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0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某学院白银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建设项目二、项目地址甘肃省白银市三、建设单位甘肃*学院四、项目法定代表人*五、项目建设负责人*六、项目主要内容甘肃*学院白银校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白兰高速公路西出口以东,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700亩。本项目将建设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生活服务设施、会议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等所需要的设施。白银校区建设规模按在校学生8000人设计。项目总投资31000万元,分四个阶段建设(建设准备阶段和开发建设阶段),其中:建设准备阶段投资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9.4%;一期开发建设工程投资11500万元,占总投

2、资的37.0%;二期开发建设工程投资10500万元,占总投资的33.9%;三期开发建设工程投资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9.7%。经测算该项目投资利润率为16.82%;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7.31%;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42年,动态投资回收期10.4年。第二节 编制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甘肃*学院报甘肃省教育厅关于立项建设白银校区的报告。2、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建设用地的通知。3、白银市人民政府关于甘肃*学院白银分校建设选址意见。4、甘肃*学院 “十一五”发展规划。5、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征用土地勘测定界图。6、甘肃*学院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财务基础数据、图纸等。二、编制内容

3、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工程设计方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项目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招投标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定及定额估算项目投资;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有关政策、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分析、评价;提出结论性意见,供建设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甘肃*学院简介甘肃*学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甘肃省*干部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在甘肃省*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甘肃*学院,为甘肃省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秉承“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拼

4、搏、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经过51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的办学结构和培养体系,成为在我国有一定影响的*院校和西北地区*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甘肃*学院地处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甘肃省兰州市,位于兰州市文化气息浓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科教中心安宁区。学校现占地274.29亩(校本部223.19亩,西校区47.76亩,贡元巷3.34亩);图书馆藏书50万余册,中外文报刊近2000种。现设有法学院、公安分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行政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分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甘肃省*

5、干部培训中心及法学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甘肃省物证技术鉴定中心、民商法学研究中心、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宪法学与行*学研究中心、刑法学研究中心、经济法学研究中心、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有痕迹检验实验室、法医实验室、新闻综合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商务模拟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图文处理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19个专业实验室以及2个基础实验室,有“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甘肃省司法鉴定中心”等法律咨询服务机构。学校拥有覆盖行政、教学、办公、住宅等为一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 学校现设置法学、社会工作、侦察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边防管理、禁毒学、工商

6、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艺术设计等20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管理学、文学、经济法、工学等5大学科门类。其中,法学、侦察学、治安学、边防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为学校的优势专业。学校现设有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等2个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宪法学与行*学、刑法学、侦察学、工商管理、英语语言文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9个校级重点学科。其中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学已成为在西北地区有重要影响的优势学科,侦察学、刑事科学技术成为甘、青、宁、新地区独有

7、的特色学科。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宪法学与行*学、刑法学等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扎根西部、默默奉献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26人,其中专任教师378人,教授、副教授135人,并在国内聘4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12名,多人受聘为其他院校兼职硕士生导师。学校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英、美等国家聘请了6名长期外国专家、30多名短期外国专家。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0767人。截止目前,共为社会培养、培训、输送了3万余名普高本专科学生、成人学生和在职

8、*干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出版专著、教材19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15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50余项。有甘肃*学院学报、甘肃*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及甘肃*学院报等3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其中甘肃*学院学报获第二、三届全国百强学报,并连续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学校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多次举办或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与英国的英格兰科技大学、伍斯特大学和法国国立东方语言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派遣多名学生赴英国、

9、东欧、独联体国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多次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英格兰、马来西亚等国代表团访问交流。2006年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十一五”期间,学校将按照“与时俱进抓发展,开拓创新抓改革,勤政廉洁抓管理、求真务实抓落实”的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推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基本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打造重点学科,培育优势专业,强化理论基础,凸显能力本位。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切实提

10、高教学质量,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 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深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高校办学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认真研究和遵循地方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对*类高等教育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任务要求,在充分结合学校当前建设和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甘肃*学院“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办学定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

11、依法治校;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推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基本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本科教育为主,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地方经济、法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以法学为主体学科,以公安类学科为特色学科,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等多学科门类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主动为地方经济、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十一五”末期或稍长时间,努力把学校

12、建设成为在西部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型*院校;到2020年左右,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知名的教学型*大学。一、学校专业发展及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按照社会需求和专业设置计划,招生培养层次以本科生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到2010年,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1万人左右,硕士研究生达500人左右。同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成人各类在校生达到5000人左右。进一步挖掘甘肃省*干部培训中心的办学潜力,继续做好*干警培训工作。通过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使学科队伍总人数达到140人左右,其中博士、硕士总数达到85人,占队伍的60%以上,正高职称达到30人左右; 3545岁

13、年龄段约90人,占64%;吸纳更多30岁左右的教学科研人员进入学科队伍,成为学科发展的后备力量。经过优化学科梯队的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使之更为科学合理,队伍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学科步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建成1520个覆盖法学、公安、管理等学科的硕士学位点;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位点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刑侦实验室、物证鉴定实验室、司法鉴定所、现代化模拟法庭、图书资料室、专家办公室等)。根据专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招生数量,使在校研究生达到500人左右。到2010年全校教师总量由现在的355人增加至550人左右,一线教师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60%

14、以上。通过培养和引进,使学校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60%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达到57%左右,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比例达到1.22.54.51.8,即教授60人,副教授125人,讲师225人,助教90人,使学校教师职称结构更趋合理、科学。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外聘教师队伍,按照特聘教授、合同制教师、外聘教师多元化进行管理,以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二、学校校舍建筑概况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总面积为204878.47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68954.09平方米(教室38553.1平方米,图书馆15698.26平方米,实验室、实习场所8399.73平方米,体育馆6303平方

15、米);行政办公用房17376平方米;生活用房85306.62平方米,学生食堂10975.8平方米,其他7271平方米);教工住宅33231.1平方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严重不足,具体差距为:表21 校舍建设主要指标差距 (单位:m2)指标差距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住宿面积教 室图书馆实习场所风雨操场目前差距383165.098007.911063.18-14654.142854.482082.27-1376.46十一五差距519137.0930669.917430.18-8913.17311.744600.27-193十二五差距627137.0948669.9130430.

16、18-4353.110851.746600.27747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每五年进行一次,其评估有着严格的指标评估体系。在2006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甘肃*学院顺利通过评估,其中,筹建划拨的白银校区700亩土地弥补了学校用地面积不足的巨大缺口,也使评估组专家看到了甘肃*学院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使学校通过评估并取得了良好成绩。2010年是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同时也将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的新一轮评估,依据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3000人的发展目标,学校占地面积的缺口将扩大到819.22亩,土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将受

17、到严峻挑战。为了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经过各方积极努力,学校最终获得白银市政府划拨的700亩土地,建立新校区。此外,为了确保学校的良好发展,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行政和党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在前期反复细致的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全校教职工意见,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一致投票通过,建立甘肃*学院白银校区。为确保白银校区保质保量按时投入运行,学校抽调业务骨干组建了甘肃*学院白银校区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白银校区的筹备建设工作。四、在兰征地面临的巨大困难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占地面积不足成为制约兰州市域范围内各高校规模化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着各高校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甘肃*学院

18、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兰州市城市发展用地的宏观角度看,学院征地困难重重。截至2006年,兰州城区建成区面积163km2。二级、三级和四级阶地是兰州市主要的建成区用地和城郊农业用地区。河漫滩和一部分一级阶地由于从根本上逐步解决了洪水问题,近30年来也逐渐成为市区的主要城郊农业用地和城建用地区。台地、坪地起伏较小,用以发展灌溉农业和经济林木。黄土梁是市郊主要的旱作粮区和畜牧区,部分地区己经提水灌溉,靠近城市核心区的一些用地已经逐步开发为城市绿化区和旅游度假区,如公园、度假区等。外围的石质山地是兰州市的林区和畜牧业基地。在市区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四区的1078km2总

19、土地面积中,未利用土地面积虽然仍占很大的比例,如建成区集中分布的城关区的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2%。但未利用土地多为丘陵和山地,开发成本高,难度大,近期不宜开发。城市建设用地紧缺,尤其是核心区建设用地紧缺,导致城市地价居高不下,地价平均约为每亩200万元,近期七里河区吴家园土地拍卖价为最高593万元,土地使用门槛高。高昂的城市地价极大地增加了学院征地成本,可能使学院背负巨额的资金负担。二是从学院周边征地的可能性来看,学院周边地区唯有可征用地是北侧长新电表厂厂区约46亩土地,不但面积远远不足,而且地上建筑和人员也要学校解决,资金需求量巨大。且学校已多次向土地部门和相关单位了解,目前安宁区

20、已没有满足学校发展需要的成块用地,即使分块征用土地,不但不利于整体办学的要求,而且征地成本很大。三是从榆中县大学城建设新校区来看,学校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在位于榆中大学城的兰州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进行调研,并与榆中县政府进行沟通。调查后可知,该区域的土地价格已达20万元/亩,且用地性质均为农田,不但征地成本高,而且征地周期相当长,并且当地政府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有限,各项基础设施需要学校自建,后期的建设成本依然很大。此外,周边环境城市化程度很低,不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尤其是对培养公安类等特色学科学生的认知程度造成极大影响。五、建设白银校区的基础条件经过和白银市政府协商,白银市政府同意划拨约700亩土

21、地用于建设甘肃*学院白银校区。1、白银校区用地位于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白兰高速公路西出口以东,规划南环路以南,城市化程度较高,交通便利。 2、土地补偿费用每亩均价为4.25万元,整体土地出让费用约3000万元,学校的征地成本低。3、土地征用的前期主要手续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为进一步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4、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建设作为白银市目前唯一的高等院校建设项目,白银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承诺:建设手续的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项目建设的“七通一平”等设施配套至学校外围。这将有利于学校较快的实施规划和发展,并充分利用其城市化的公共资源,降低开发成本。所以从上可知,在白银建设甘肃*学院新校区是在目前

22、形势下最好的选择。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建设白银校区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新形势新任务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各国纷纷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能否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

23、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以,甘肃*学院应抓住机遇,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推进学校的快速发展。二、建设白银校区是甘肃省高等教育宏观发展的需要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持续的扩招,甘肃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由1998年的5.4万上升至2006年的26.37万。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由1998年的0.2%提高到2006年的0.98%。但是甘肃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与其他省份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55%,甘肃省为38

24、.9%,列全国倒数第二。2007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56%,甘肃省的录取率尽管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达到了42.9%,但是在全国的排名却到了最后一位。由此看来,甘肃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追赶阶段。甘肃高等教育受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总体呈现规模小、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发展状况。目前,甘肃省现有普通高校总数为37所,其中24所集中在中心城市省会兰州,占总数的64.86,另有13所学校分布在天水、张掖、庆阳、酒泉等几个城市,在区域布局上呈现出以兰州为中心的分布状况。而且,省会城市之外的高校除新升格的3所本科院校外,多数为师范专科院校和新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

25、学院,它们与分布在兰州的高校之间在规模、层次及培养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对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量薄弱。从近年来我国各省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向省会以外非中心城市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甘肃省同样也面临高等教育在非中心城市的发展问题。所以,甘肃*学院选择在白银建立新校区,既符合学院自身发展需要,又符合甘肃省高等教育宏观发展需要,有利于甘肃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建设白银校区能够发挥地方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地方高校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根据我国人口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等院校还将会进一步发展

26、。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地方高校在国家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功能逐渐扩大,它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地位不断提高,在地方的社会发展、地区建设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根据白银市2005年统计年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于全省第2位,达到146.54亿元。增长速度12.91%,仅次于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于全省第3位,达到40.5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8元,居于第5位,增长速度9.32%。白银市作为兰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目前还没有一所高等院校,所以甘肃*学院选择在甘肃第三大城市的白银市建设新校区,对提升城市品味,塑造城市形象和增强白银

27、市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第三期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中提出:国家应当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地方高校进行合理布局。鉴于我国目前高校分布状况,地方高校不宜于过分集中到大城市,应在经济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小城市建立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建立明确的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标准(包括对软件、硬件条件的要求)。甘肃*学院与白银市政府进行“校市共建”,可以实现资源共建、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更快的带动城市和学校协调高速发展。四、建设白银校区是实现甘肃*学院发展规划的需要学校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结构,增强适应性,2007年学校全日

28、制在校生为10842人,折合在校生人数为10767人。由于甘肃*学院现校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校园面积十分有限,仅274.29亩,建筑密度高,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受其影响,招生规模,各类设施的改善、建设都受到很大限制,师资聘用、资源共享、校际协作交流等方面弊端多,对学校的发展极为不利。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生均占地面积应达到54平方米,依据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3000人的发展目标,学校占地面积的缺口将达到819.22亩,土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峻挑战,学校的各项配套设施难以完善,总体发展目标将难以实现。新建白银校区地域广阔,周边社会环境良好,拟建的各项

29、场馆设施均体现了生态、数字和节俭的理念。白银校区的建设,为甘肃*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建设白银校区是体现学校*类办学特色的需要甘肃*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类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秉承“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训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制定的办学目标是:在“十一五”末期或稍长时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在西部地区有重要地位、全国同类院校中有重要影响的教学型*院校;到2020年左右,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知名的教学型*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以法学与公安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理学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

30、结构和具有特色的专业群。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主动为地方经济、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在该领域办学的竞争力,应当扩大规模,建立新校区。与此同时,白银校区为学校实现“一校两制”的学生管理机制,特别是为公安类教学,比如驾驶、查辑战术、室外设计等课程教学提供了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场地建设条件,这对于体现学校的专业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优势学科的地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第四节 生源分析甘肃*学院立足西北地区,面向全国28个省份在提前批次和第二批招生,生源数量充足,招生地域广阔,并且第一志愿录取保持较高的比率,学生报到情况良好。现有全日制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2万人。近年

31、来,学校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措施,以扩大招生规模为突破口,在甘肃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巩固了招生并轨改革成果,扩大了招生规模,提高了生源质量。 表22 甘肃*学院省内外招生规模年 份2004年2005年2006年省 内174717922277省 外696471226表23 甘肃*学院第一志愿录取率年 份2004年2005年2006年录取率66%71%78%表24 甘肃*学院新生报到率年 份2004年2005年2006年报到率889796随着白银校区的建设,甘肃*学院自身条件将得到更大改善,有了更广阔的发展

32、前景,将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深造,生源数量充足,生源结构将得到进一步改善。第五节 建设法人本项目建设法人为甘肃*学院。项目法定代表人、项目建设负责人*,男,1955年11月生,甘肃天水人,法学硕士。甘肃*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甘肃省重点学科民商法学学科带头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兼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兰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全国*院校经济法研究会会长,西北高教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法学会副会长等职。第六节 前期工作情况2006年10月,甘肃*学院为解决目前校区用地不足的问题,以甘政院发200689号文向白银市

33、人民政府提出甘肃*学院关于征用土地的报告,申请征用白银市土地46.5167公顷(合697.75亩),建设新校区。2006年11月,白银市人民政府以市政土建字200615号文关于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建设用地的通知,同意学校在白银征用土地697.75亩建设新校区。2006年11月,学校与白银市政府签订了甘肃*学院白银校区项目建设协议书以及土地使用权补偿协议,在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白兰高速公路西出口以东、南环路以南的范围内征地697.75亩。2007年5月,学校将白银校区建设议题提交第二届第七次教职工代表大会。2007年5月,经学校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甘肃*学院白银校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

34、报批。2007年7月,为进一步推动白银校区筹建工作,学校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白银校区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白银校区的立项等前期工作。第三章 校址与建设条件第一节 校 址建设用地位于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规划南环路以南、白兰高速公路西出口以东、白兰高速公路以北储备土地697.75亩。第二节 项目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1、地貌白银市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海拔1275-3321米,由第三纪、三迭纪紫红色砂砾岩、砂岩、贝岩和第四纪洪、冲积岩组成。2、气象白银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白银市气候在中国气候区划上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69,年降雨量180

35、450毫米之间,年蒸发量2101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属东南季风气候西北部边缘区,年蒸发量达15001600毫米,是平均降水量的4.5倍。3、水文白银市水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全市214公里,流域面积1471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387.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386.19亿立方米,主要由黄河水系及其支流祖厉河水系构成;地下水0.97亿立方米。可利用总水量为329亿立方米。4、工程地质本区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区,其地质剖面为:(1)上覆土黄土:其物理化学性质及承压力与一级的黄土层相同。黄土沉积层一般厚度在2米左右,但部分地区达46米。黄土分后生及次生两种,后

36、生形成黄土丘陵,次生则分布于山间凹地,本级内以后生为主。(2)碎土层:混有砂砾,厚02米,一般为0.52米,亦偶见5米者,耐压力为2.55公斤/平方厘米。(3)砂岩:其物理性质、耐压力较好。本区因黄土层覆盖较厚,地形稍显破碎。二、区域环境白银市是兰州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是甘肃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建材工业基地,是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工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城市,中国西部科技新城。校区所处的区域位于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内,该开发区是甘肃省人民政府1988年首批设立的五个省级开发区之一,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万人。主要发展现代加工制造、

37、文化会展、商贸流通等朝阳产业,甘肃*学院在此建立校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区域条件。三、外部配套条件白银市截止目前没有一所高等院校。甘肃*学院选址在白银建设新校区,白银市政府非常欢迎,对于项目建设特别重视和支持,并做出了有利于学校建设的一系列承诺:项目建设中市级及市级以下各项行政建设费用减免,校区周围基础设施配套良好,校区建设过程中的一切手续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甘肃*学院白银校区的建设顺利开展。具体情况如下:1、道路:按照白银市总体规划以及白银西区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确定主干道路长度、面积、等级。2、给水:校区供水接白银城市供水管网。3、排水:为便于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校区实行雨污分流,按总

38、体规划确定的道路铺设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最后接白银市城市排水管网。4、供电:城市电网完备,可完全满足学校用电需求。5、通讯网络:该区域各类通讯网络设施均已通达。6、供热:纳入白银市集中供热,接白银城市供热管网。7、有线电视:按照校区住区分布、道路建设敷设管道。8、场地平整:该区700亩土地平整已完成。四、资金来源甘肃*学院白银校区的建设资金,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1、政府支持通过政府立项和政府拨款,获得建设资金2000万元。2、校市共建学校与白银市资源共享的建设项目可以降低学校的自身投入,将图书馆、体育场馆、会务中心等能够与白银市形成资源共享的项目,采取联合建设、联合经营、共同收益的模式,最大限

39、度减少学校的实际投入,白银市政府投入4000万元,学校投入6000万元。3、校企联建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1999年12月)文件精神,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容,从长远讲应包括学生生活后勤、教职工生活后勤以及学校管理、教学、科研等服务性工作,在对新建的学生宿舍及其他后勤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方面,应坚持主要依靠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力量和资金的方针。所以学校将属于后勤设施的学生公寓、浴室、食堂等项目引入社会企业投入和建设,吸纳社会资金1亿元。4、学校自建对属于教学楼、办公楼及公共基础设施由学校投资建设,共计9000

40、万元,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第四章 建设内容及规模一、人口规模根据甘肃*学院关于立项建设白银校区的报告,白银校区作为学校的新校区,继续以法学为主体学科,以公安类学为特色学科,管理学、文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门类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学校拟实行“2+2”模式,即:前两年为基础教学,侧重于理论,在白银校区进行;后两年为专业教学,侧重于实践,在校本部进行。届时,学校年招收普高本科生3000名,两届学生为6000人。2010年以后办学规模确定为8000人。表41 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在校生规模预测表年 份2009年2010年2012年人 数300060008000二、建设规模根据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在

41、校生人数的预测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修订及测算说明,对白银校区建设进行可研方案设计。本项目拟分三期工程开发建设,第一期为2008年1月2009年9月,第二期为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第三期为2010年10月2011年9月。本项目建设要保证2009年3000名学生入驻时,白银校区能具备基本办学条件。至2010年白银校区将容纳2个年级,白银校区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基本形成。2010年后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白银校区学生达到8000人以上,学生数量基本趋于稳定。表42 甘肃*学院白银校区建筑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序号工程项目定额指标 m/生、人规模(

42、m)一期工程(至2009年9月)二期工程(至2010年9月)三期工程(至2011年9月)合计1教室2.281.05800011152191522图书信息大楼1.771.0514868148683校行政中心0.861.05722472244综合楼1.211.05 8108105体育馆0.71.05300030006学生宿舍6.51.052000025000450007学生食堂1.31.05 520052008附属用房3.361.05 320032009艺术馆0.181.052382238210礼堂0.361.053024302411会议中心100001000012车库32632613大门2座2座

43、表43 甘肃*学院白银校区运动场地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序号工程项目定额指标 规 模一期工程 (至2006年)二期工程 (至2009年)三期工程 (至2013年)合计1风雨操场0.47 m/生、人1.051974 m1974m3948 m2标准网球场个/1500生6个6个3标准篮球场个/250生10个22个32个4标准排球场个/250生6个14个20个5室外乒乓球台个/270生15个15个30个6综合投掷场个/500生16个16个7器械场个/500生16个16个8障碍物场地个/3000生1个2个3个9查缉训练场1个1个9其他实习场所1.00 m/生、人1.058400 m8400 m第五章 白银

44、校区总体规划简述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紧紧依托国家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按照甘肃*学院发展规划,把握一切有利时机、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充分运用资本运作,把新校区建设为现代化、标志性、生态化、数字化的科教园区。努力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和新的管理体制,扩大办学规模、壮大办学实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白银校区设计和建设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其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建筑及其所构成的环境应该适应人的思想、行为,满足教师和青年学生这个特定人群对工作、学习、交流、日常生活、交通、活动休闲等基本功能的要求。第二节 规划原则和目标一、规划原则1、坚持有利学习、有利科研、有利教育、方便生活的

45、原则。科研与生活、服务设施同步建设,教学设施、体育设施适度超前,为新校区提供方便舒适的学习、工作、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2、坚持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保持校区内生态、绿化空间、既充分保持组团式特点,又为未来校区的可持续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3、坚持教学、科研、实验系统、生活资源共享化和生活服务系统社会化原则。4、坚持树立品牌意识,体现学校特色的原则,使学校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区域。5、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原则。合理部署各项建设用地,重点搞好近期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二、规划目标对新校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都充分体现超前性。

46、整体规划,一次设计,适度超前,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景观和自然资源,将建筑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合理安排各种建筑的造型、色彩、规模;突出学习和应用的主题,各种设施分区明确,并建立有机联系;体现各片区的特色,各组团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又是资源共享的整体,构成统一和谐的校区。按照空间连带、环境配套、持续发展和功能辐射的原则,在各组团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一个空间走廊,最终形成一个与城市相融的大学校区。第三节 规划思路规划充分考虑学校办学需求,功能分区明显,动静结合,张驰有度,形成简约、和谐、现代的校园总平面布局。处理好前期校园环境与建成环境的关系既要分期建设,又要保持学校的完整性。考虑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为将来发展留有余地,使未来发展的建筑不破坏现有布局。一、用地空间组织采用多中心轴线布局结构。即首先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