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_李丁一.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3873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_李丁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_李丁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_李丁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2 卷)第 2 期 142 文章编号:10076891(2023)02014206 四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2 卷)第 2 期 SICHUAN SPORTS SCIENCE Vol.42,No.2,2023 DOI:10.13932/ki.sctykx.2023.02.26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 基于 CiteSpace 和 VOSviewer 的可视化分析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Visual Analy

2、sis bosed on CiteSpace and VOSviewer 李丁一,颜海波,关清文 LI Dingyi,YAN Haibo,GUAN qingwen 摘 要:体育课程改革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原动力。本文采用 CIteSpace、VOSviewer等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2-2022年限内以体育课程改革为主题的111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研究历程中,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经历了探索、成熟、快速发展三个阶段。(2)合作关系中,宏观层面上,课程改革研究机构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为主要研究机构;微观层面上,以华东师范

3、大学的季浏教授为主,董翠香、汪晓赞在此领域比较活跃。(3)研究热点涵盖高等教育、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阶段,围绕“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理念”构建、“课程教材”修订、“体育教师”定位、“评价方法”改进等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加强跨机构、跨学科的合作交流,统筹兼顾义务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中体育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是未来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综述;热点问题;学校体育 Abstract: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

4、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becoming a sports powerful nation.In this paper,visualization software such as CIteSpace and VOSviewer was used to visualize and analyze 1116 literatures on PE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database of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 from 1992 t

5、o 2022.It was found that:(1)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the research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exploration,maturity and rapid development.(2)In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at the macro level,curriculum reform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mainly East China Nor

6、mal Universit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University of Sports and other universities;At the micro level,Ji Liu,professor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Dong Cuixiang and Wang Xiaozan are active in this field.(3)The research focus covers the stage of higher education,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7、 preschool education.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curriculum system”,the enrichment of“curriculum content”,the construction of“curriculum concept”,the revision of“curriculum textbooks”,the positioning of“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and the improvement of“evaluation methods”.It is the

8、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across institutions and disciplines,and give consideration to the proble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9、curriculum reform;Research review;Hot issue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李丁一,等: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基于 CiteSpace 和 VOSviewer 的可视化分析 143 收稿日期:2022-03-04 修稿日期:2022-03-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7YJA890028)。通讯作者:颜海波(1977-),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成都市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610101。College

10、of Physical Edu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610101,China.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至今已走过 30 年的光辉路程,在社会、学校、学生等社会各界的协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为我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世界级体育人才,加快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学校体育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体育教师定位的更加精准,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差距,为实现我国民族伟大复兴积蓄了十足的力量。体育课程内容的充实与教材的灵活变动,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现实路径,提高了我国学生的身体素

11、质。据此,本研究通过回顾 1992-2022 年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为新时代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予以借鉴。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选择高级检索,以“体育课程改革”为主题,勾选来源类别为“SCI 来源”“EI 来源”“北大核心”“CSSCI”“CSCD”的学术期刊进行检索,共得到1120 篇相关文献,剔除如期刊推荐、本期导读等研究价值较低的文献后,最终得到 1116 篇相关文献,并以“Refworks”的格式导出(下载时间为 2022 年 2 月 24 日)。1.2 研究方法 1.2.1 可视化分析 本文利用CiteSpace5.8和VOSv

12、iewer1.6.17两种可视化软件,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文机构、作者合作、研究热点演变趋势、研究热点聚类群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并分析讨论。利用 Tableau2019 对发文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属地进行地图呈现。1.2.2 文本分析法 将 1116 篇研究文献以“Refworks”的格式导入 NoteExpress3.0.2,把文献分别进行时间、主题内容等不同的划分归类,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2 近 20 年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发展的时空变化 2.1 时间维度:研究文献的历史沿革 利用知网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对 1116 篇文献进行发文量趋势图的呈现。根据图 1 所示,将我国体育课程

13、改革研究分为 3 个阶段,第 1 个阶段是 1992-1999 年,第 2 个阶段是 2000-2011 年,第 3 个阶段是 2012 年至今,分别代表了我国该领域研究从探索阶段到快速发展阶段至成熟阶段。图 2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文献发文量趋势图 2.2 空间维度:研究成果的地域分布(Tableau)利用 Excel 将文献第一作者的机构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提取汇总,排除文献第一作者缺失或机构所在地不详的数据,最终得到 1093 频次共 31 个地区的有效数据,作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地域分布的研究指标,将 31个地区划分为发文量很高地区(N45)、发文量较高地区(45N30)、发

14、文量较低地区(30N8)、发文量很低地区(8N0),并整理为表 1。表 1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各地区发文量表 发文量区段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N45 江苏(132)、北京、(105)、广东(98)、河南(68)上海(67)、湖北(61)、山东(56)、湖南(45)45N30 四川(43)、陕西(42)、浙江(42)、河北(36)、福建(32)、重庆(31)、安徽(30)、辽宁(30)30N8 江西(29)、广西(24)、吉林(22)、山西(21)黑龙江(19)、甘肃(15)、天津(12)、新疆(8)、云南(8)8N0 内蒙古(6)、贵州(5)、海南(3)、宁夏(1)、青海(1)、西藏

15、(1)从表 1 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发文量的地域分布呈现高度集中的趋势,发文量很高的地区(N45)聚集在我国的中东部地区,发文量很低的地区(8N0)汇集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除四川省和重庆市,发文量总体上由东向西递减,这说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发展程度与地域分布情况密不可分。结合 2021 年中国 31 省份 GDP 排行榜1并对比表 1,在发文量30 的 16 个地区中,除江西以外,其余 15 个区域全部是 2021 年中国各省 GDP 排行榜的前 16名,并且发文量排名第 1 的江苏省(132)、排名第 3 的广东省(98)是 2021 年中国各省 GDP 排行榜的前 2 名,由此不难看

16、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深浅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休戚相关。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度,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将北京、上海、成都等 9 地作为“双减”城市试点2,除山西长治外其余 8 个试点地均属发文量很高或较高地区。2021 年 11 月国家体育总局为全面深化体教融合,确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在江苏、安徽等五省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试点工作3,五个省份全部来自于发文量很高或较高地区。显而易见,近年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试点选择与省市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发展程度紧密相连,发文量较高的地区往往身先士卒,发文量(篇)四

17、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2 卷)第 2 期 144 这些“一马当先”的地区无论是在体育师资力量的配备上,或是在体育场地资源的建设上都拥有更雄厚的承载力与潜力,具备教育普及程度更广,教学质量更优的特点,使其在选拔中脱颖而出,说明我国不同地区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进度,受到当地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相关地区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能为促进当地的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增添动力,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格局。3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合作的网络结构 3.1 机构共现网络(Citespace)使用 CiteSpace5.8 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机构进行图谱呈现,在进行参数设置时,年限调整为

18、 1992-2022,时间切片设置为 1,裁剪方式选择“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图谱中圆形节点的面积代表机构发文数量的多少,圆形节点之间的连线反应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连线越多越粗,表示机构之间的合作越密切,通过发文机构网络显示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以及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影响力4。图 2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宏观层面上,该研究领域共形成了 5 个主要研究团体,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华中师大体育学院。可以看出在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高校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且师范类院校中的体育

19、学院占有很大比例。排名前 5 的研究机构发文量共为 193 篇约占总量的20%,然而其相互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合作关系,如果这些研究主力军能够加强合作,相信定能使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更上一层楼。微观层面中,在发文数量上,华东师范大学以 53 篇位居第 1,以校内合作为主,与其他社会机构并无联系,说明华东师范大学在该领域的权威性很高,具有很强的自主研究能力,研究结果更具深度。北京体育大学发文量排名第 2,但其与中央财经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超过 10 所高校存在明显的合作往来,证明其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领域中注重校际合作,研究结果更具广度。表 3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主要机构列表 研究机构 发文数量

20、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53 篇 北京体育大学 42 篇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37 篇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32 篇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9 篇 3.2 作者合作网络(Vosviewer)使用 VOSviewer 对作者之间的合作进行分析,选择每篇文章作者数量不超过 25,且发文量1 的作者进行视图呈现。视图中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聚类群,节点越大,代表作者发文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往来,连线越粗,表示合作越密切,反之亦然。图 3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共有 10 种不同颜色的聚类群,表示该领域拥有 10 个比较稳定的研究团

21、体。通过节点的大小判断出,季浏、汪晓赞、董翠香、王健的发文量居多,其中,季浏不仅发文量居多,还与汪晓赞、王健、贾洪州等数个作者群有着密切的合作。汪晓赞、董翠香、王健等也与其他作者之间有连线,但是连线较少,说明合作并不紧密。4 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演变与聚焦 4.1 研究热点演变趋势(Timezone)调整 CiteSpace 软件的运行方式为“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借了点类型选择“Keyword”,时间跨度为1992-2022,时间切片设置为 1,待软件运行完毕后,选择“Timezone”进行时区图的呈现。在时区图里,从左至右,时间年份依次递增,每一个节

22、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连线越多表示关联性越强,节点外围的紫色圈层越深厚,证明该关键词的革新性越强。为了使图谱更加清晰直观,采取放大节点,增强连线颜色,隐藏出现次数较低的关键词并将节点上下平移的措施后最终呈现。由图 5 可以看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自 1992 年就已经拉开了帷幕,并不断深化优化改革目标与任务,围绕“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丰富、“课程理念”构建、“课程教材”修订、“体育教师”定位、“评价方法”改李丁一,等: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基于 CiteSpace 和 VOSviewer 的可视化分析 145 进

23、等内容有条不紊的开展。研究的教育阶段,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图 4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关键词时区图 20 世纪末,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之相对的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新世纪人才,跻身世界前列,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已潜移默运。课程体系能够综合反映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与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息息相关5,体育课程体系应该达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动态平衡,既要兼顾体育的育人功能也要实现体育的锻炼目的,不能顾此失彼。据此,学者们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逐渐明晰,并得出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应朝着生活化、社会化、终身化的方向前进。体育

24、课程内容应该不断推陈出新,充实体育课堂的趣味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与课程目标深度融合。同时,为了解决体育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师赋权增能的行动困境,应该坚持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本体调适与由下向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双向思路去寻求解决途径6,帮助体育教师精准定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为体育课程改革助力。4.2 研究热点聚焦类群(Vosviewer)为进一步梳理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利用VOSviewer对1992-2022年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设置每篇文献出现最多关键词数量5,最终呈现出 193 个关键词的聚类视图。4.2.1 类群:课程理念与指导思想的日将月就 体育

25、课程改革理念及指导思想引领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前进方向,不断革新理念端正指导思想,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不断进步的需要。2001 年中共中央为深化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扎实巩固素质教育,提出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冀望体育课程改革达到改善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 健康的目的7,随后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课程标准,引发了学者的广泛探讨,如何协调能力培养与身体练习之间的关系,怎样将健身性与娱 图 5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关键词聚类图 乐性并重等都是接下来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8。2006年 12 月教育部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决定在全国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9,倡导

26、学生拥抱太阳,走向大自然,积极锻炼,通过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其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能力。在阳光体育的视域下,我国学者开始探索高校选项分层教学的体育课程模式,试图寻找更优的体育课程评价方法10,淡化结果性、单一化考察对体育教学开展的不利影响,避免学生“不考试,不锻炼”情况的发生,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课程培养目标。抛开体育谈教育是有形无神的,只有教育而没有体育是外强中干的,体育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2014 年教育部为加强体教融合,发挥学科综合育人功能,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

27、念11,兴起了体育课程改革领域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热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形成的终身体育锻炼所需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12,即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学科体系,在该理念的引领下,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提出应该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的衔接小、初、高课程内容,促进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的融合,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立德树人的价值,以提升体育学科的质量。4.2.2 类群:国外体育课程改革的他山之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历程中,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能够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推波助澜,鉴于此,我国学者自 1992 年便开始研究日本私立学校的教育改革,

28、为我国改变传统的教育体制提供参考;对比亚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体育教学体系,指出我国体育课程发展存在的弊端,但大都停留在国外体育课程现状的分析、教育目标的制定等,研究涵盖的内容较狭窄,涉及的国家较少。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者的目光逐渐发散,通过研究英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与特征,四川体育科学 2023 年(第 42 卷)第 2 期 146 得出我国体育课程应该在内容上更加灵活统一,在课程评价方面建立学校、师生、家长的浑然一体的测评网络13。德国与芬兰的体育核心素养与体育课程改革密切相连,通过剖析核心素养在体育课程中的践行与应用,为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改革

29、有机融合提供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标准14,15。通过解读美国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提出我国应使用多样化的课程评价工具,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团队,为体育课程评价常态化提供支持16,及时反馈体育课程的效果,明确体育课程改革的前进道路。4.2.3 类群: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精益求精 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能够持续不断地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让体育成绩不佳的同学对成绩提升有期待,使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愿意为进一步提升运动能力全力以赴。我国学者魏曙光在研究后得出,体育课程评价目的应由选拔甄别向育人为本过渡,评价标准注重绝对标准与个体标准相结合,评价种类结合定量与定性,侧重结果性评价的同时增

30、加过程性评价所占的比重17。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学生的训练手段再科学,训练态度再努力也还是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和洗礼,所以,仅仅建立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学反馈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注重学生对老师课堂组织、教学态度的评价,帮助老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升老师授课水平,综合考虑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交互性18,才能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推动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4.2.4 类群:体育课程改革阶段的循序渐进 2002 年以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主力军大部分出身于高校,对高等教育阶段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了然于心,同时为了满足跨世纪体育人才的培养需求,此时,我国研究人员的

31、目光聚焦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等方面,尤其对高校中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进行了系统的规划,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高质量体育师资的源泉,同时加强体育各专业之间,如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学之间的学科融合度,鼓励学校增设选修课,为我国未来的体育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之后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有序进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北大校长蔡元培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然而人格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该从小抓起,从少儿时就开始重视。随着基础教育阶段体育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及实施,研究者也随之将研究重点扩散至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阶段,通过阐明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理念,整合传统体育教学方式

32、与现代体育教学方式,理清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19,加快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针对幼儿园体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互动式主题早操、区域式户外自选活动等让幼儿在快乐运动中健康成长20。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阶段划分愈加细致,使我国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5 结 论 5.1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经历“探索快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1992-1999 年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探索期,该阶段的年发文量不超过 10 篇,研究者通过对我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作对比,以及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大纲进行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2000-2011 年是该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期,由于体育课程改革

33、的频繁颁布,该领域年平均发文量为 60 篇,并在 2007 年发文量达到了 83 篇;2012 至今发文量趋势比较稳定,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领域的成熟期。5.2 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局限,学科交叉融合度有待提高 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机构以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体育大学等师范类高校的体育学院为主,校际合作不频繁,以机构内部之间的合作为主,由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难度不断扩大,高校研究机构之间加强联系,或许可以成为未来该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人员大部分为体育学院的体育老师担任,也未出现跨学科合作共同研究的趋势,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在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方面的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以

34、解决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复杂问题。5.3 研究内容逐渐细化,但仍有深入的必要 研究内容由总体的课程改革逐渐细化至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理念、课程教材等,且研究阶段划分更加明确,由高等教育阶段拓展至义务教育阶段与学前教育阶段,表明我国课程改革研究领域由探索逐渐走向成熟。研究方法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实证相关的研究较少。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体育课程立德树人的价值更加显著,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才能满足体育课程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参考文献:1 城市地理局.最全!2021 年中国 31 个省份 GDP 排行榜EB/OL.2022

35、0125.https:/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http:/ 国家体育总局.总局在五省市开展“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试点EB/OL.20211109.https:/ 高 明,段 卉,韩尚洁.基于 CiteSpace的国外体育教育研李丁一,等: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综述基于 CiteSpace 和 VOSviewer 的可视化分析 147 究计量学分析J.体育科学,2015,35(01):412.5 陈 宁.关于我院体育系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02):5055.6 张丽军,孙有平.课程

36、改革语境下体育教师赋权增能行动困境的表现、成因与出路J.体育学刊,2022,29(01):130137.7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EB/OL.20010529.http:/ 李明学.“健康第一”思想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J.体育与科学,2000(04):5860.9 教育部.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EB/OL.20061220.http:/ 冯唯锐,徐 蕾.“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4):1316.1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

37、140330.12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2016(07):2933.13 杨 波,袁古洁.英国国家体育课程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7(06):5963.14 赵富学,王相飞,汪全先.德国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及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05):523531.15 李佑发,石雨桐,王思佳,等.基于核心素养的芬兰体育课程标准分析J.体育学刊,2018,25(04):122128.16 张 琪,高 嵘,李 根,等.美国体育课程分析工具(PECAT)解读及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1,35(05):8995.17 魏曙

38、光.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模式的基本要素J.体育学刊,2003(05):8386.18 张 健.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6):98102.19 董翠香,贾洪洲,季 浏.新世纪 10 年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01):120123.20 邹慧敏.改革体育课程模式,让幼儿在快乐运动中健康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09(03):6971.*(上接第 136 页)设情境、案例回放、实践体验等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知识和能力。3.2 建 议 学科渗透是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模糊的渗透

39、要求会导致渗透的片面性和零散性,甚至淡化渗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研究在体育教学中按学段分层递进地渗透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或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安全教育目标、内容、评价等做出明确要求,是促进学校安全教育系统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参考文献:1 刘保伟,刘小芳.全媒体视域下学校安全教育的路径创新J.人民教育,2021(Z2):121122.2 李 莉.全国每年 1.6 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八成可避免N.北京晚报,20040329.3 李 冲,史曙生.对美国 NFPA101生命安全规范的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

40、6,28(05):419422.4 王子朴,李晓天.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01):110114.5 王子朴,李晓天.我国学校体育实行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01):110114.6 吕鹏飞.郑州市中小学体育课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调查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5.5:5.7 梁 琦.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关系的现代教育学解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6.5:2.8 胡德刚,于素梅,张吾龙,何卫国.基于“4M 理论”构建一体化运动安全教育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12):1091109

41、4.9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0 光华博思特.中国国民健康与营养大数据报告R.201806.11 冯振伟,韩磊磊.融合 互惠 共生:体育与医疗卫生共生机制及路径探寻J.体育科学,2019,39(01):3546.12 王子朴.安全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的构建J.体育教学,2009,29(12):2122.13 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行为与促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06):8086.14 杨玉娟.以新空间推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学样态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22(04):3035.15 胡德刚,张吾龙,何卫国.以体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04):55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