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pdf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46343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7 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S i c hn a n B u i l d i n g S c i e n c e 第 3 9卷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曹长城 , 田石柱 , 王大鹏 ( 1 苏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苏州2 1 5 0 1 1 ;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 5 0 0 9 0 ) 摘要: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系统内部的传感元件。光纤传感器的出现并以其优于其他传感器 的特点, 已经成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首选传感器。本文将简单综述两类光纤传感器F B G传感器和基于布里 渊散射分

2、布式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和最新的应用状况, 并对 B O T D R测试系统提出改进方案, 以实现对平面分布信息的传感。 关键词: F B G;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布里渊散射; B O T D R 中图分类号: T P 2 1 2 9 ;P 3 1 5 7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81 9 3 3 ( 2 0 1 3 ) 0 3 3 7 2 0 5 Ap p l i c a t i o n s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fib e r o p t i c s e n s o r f o r c i v i l e n

3、 g i ne e r i ng h e a l t h mo n i t o r i ng CAO Ch a n g c h e n g , T I AN S h i z h u , W ANG Da pe n g ( 1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i n g , S u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u z h o u 2 1 5 0 1 1 , C h i n a ; 2 Sch o o l o f C i v

4、i l E n gi n e e ri n g , Ha r b i n I n s t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H a r b i n 1 5 0 0 9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 h e s e n s i n g e l e me n t i s o n e o f t h e k e y f a c t o rs i n a s t r u c t u r a l h e a l t h mo n i t o ri n g F i b e r o p t i c s e n s o r h a s

5、ma d e i t t h e fi r s t c h o i c e i n S t ruc t u r a l H e a l t h Mo n i t o ri n g( S H M)s y s t e m w i t h i t s u n i q u e c h a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o mp are d t o t h e o t h e r c o n v e n t i o n al s e n s o rs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t h e l a t

6、 e s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t wo k i n d s o f fi b e r o p t i c s e n s o r are p r e s e n t e d b rie fl y , n a me l y F i b e r B r a g g G r a t i n g ( F B G)s e n s o r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e d fi ber o p t i c s e n s o rs b a s e d o n B r i l l o u i n s c a t t e ri n g A n i

7、m p r o v i n g p r o p o s al f o r B r i l l o u i n O p t i c al T i m e D o m a i n R e fl e e t o m e t r y( B O T D R )t e s t i n g s y s t e m i s c a r r i e d o u t t o f u l fi l l t h e s e n s i n g o f p l a n e d i s t ri b u t i o n i n f o r m a t i o n Ke y wo r d s : F B G; d i s

8、t ri b u t e d fi b e r o p t i c s e n s o rs; B r i ll o u i n s c a t t e rin g ; BO T DR 0 引 言 近年来, 光纤传感器以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 到重视 , 并被广泛应用于结构传感和健康监测项 目, 涉猎的领域有智能结构、 复合材料、 土木工程、 航空 航天工程 、 航海工程 和石油天然气工程 , 其 中, 光纤 传感器最广泛的应用是对应变与应力的传感, 除此 之外, 对大量的其他物理参数诸如温度、 压力、 电压、 磁场等也具有很好的测量效果- 1 J 。 收稿日期: 2 0 1 1 1 2 - 3

9、 1 作者简介: 曹长城( 1 9 8 6 一) ,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结构智能健 康监测研究。 基金项 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 目( P A P D ) ; 第八批江 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 项 目( 2 0 1 1 一 J Z - 0 1 3 ) ; 哈尔滨市科技局科技创新 人才研究专项基金( 2 0 0 9 R F K X G 0 0 7 ) ; 苏州科技学院2 0 1 1 年度研究 生科研创新计划项 目( S K C X 1 1 S _ 0 3 3 ) ; 苏州科技学院校科研项 目 ( XK Y 2 0 1 0 0 7 ) E m a i l : T e a t

10、 wa l 1 c a o g ma i l c o i n 通讯作者简介: 田石柱( 1 9 6 2 一)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结 构智能健康监测、 结构抗震试验及振动控制研究。E - m a i l : t i a n s h i z h u ma i l u s t s e d u C B 光纤传感器按用途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 B r a g g 光纤光栅( F B G) 传感器 , 多局部布置使用 , 可 测量某一局部位置的物理参数变化情况, 另一类是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 它多是基于拉曼散射或布里渊 散射传感机理而制成 , 可 以测量沿光纤轴线整个长 度上各点

11、 的参数 变化情 况 , 其 测量距 离 长达数 千 米 。 1 F B G传感器 F B G是沿光纤轴向折射率周期变化的一种光 栅, 是最早发展的光纤光栅, 也是应用最广的光纤光 栅, 相比于传统的机械、 电子类传感器, 具有其独特 的优点 , 如 : 抗电磁干扰 ; 电绝缘性能好 , 安全可靠 ; 难腐蚀 , 化学性能稳定; 体积小、 重量轻, 几何形状可 塑 ; 传输损耗小 ; 测量范 围广等 。目前 , 布拉格光栅 的写 入方法 采用最 广泛 的是 1 9 9 3年 由 Hi l l 研 究 组 和 B e l l 实验室的 A n d e r s o n等人 几乎 同时提 出的相位掩

12、模写入法 , 即将光敏光纤贴近相位掩模 曹长城 , 等: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3 7 3 板 , 利用相位掩模板 的近场衍射所产生 的干涉条纹 在光纤纤芯中形成折射率的周期性变化, 从而形成 光纤光栅 。 当可调谐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到含有光栅 的光纤 中时, 波长与光栅周期一致的光将被反射, 其他波长 的光将不受影响地通过光栅。由于光栅的周期与应 变和温度有关 , 因此通过分析反射光的波长, 就可达 到测量这两个物理量的目的 。对于其他被测参 量, 则需要采用其他装置或媒介将其变化转化为作 用于光纤光栅上的应变或温度的变化实现测量。通 过建立并标定光纤光栅应变或温度响应与

13、被测参量 变化之问的关系, 便可以由光纤光栅 B r a g g波长的 变化 , 测量出被测量 的变化。图 1为 F B G监测 系统 组成。 传 导光纤1 传 导光 纤2 , , = = := _I: : S: ZZ J 1 屯 图 I F B G监测 系统组成 Fi g 1 T h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F BG m o n i t o r i n g s y s t e m 1 1 F B G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目前 , F B G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都是基于对布拉 格光栅 中心波长 A 的测量 , 通过 对 由外界扰动 引 起 A 漂移量 的测量 , 得到压

14、力 、 应力与温度等待测 量。 根据耦合模式理论 , A 与光纤纤 芯有效折射率 e ft以及光纤光栅周期 A相关 , 存在下述对应关系: A B=2 n 。 ( 1 ) 当传感器光栅周围的温度、 应力或其他待测量 发生变化时 , 将会引起光纤光栅 n e ff 或者 发生改 变 , 从而导致 反射光 的中心波 长值发生漂移 , 关 系为 : A B=( 1一P 。 ) A e A B+( f + ) z B ( 2 ) 式( 2 ) 中, A 为反射光中心波长变化量; 为应变 变化量 ; 为温度变化量 ; P 为光 纤有效弹光 系 数 ; t z 和 分别 为光纤 的热膨胀 系数 和热光系数

15、。 故光纤光栅反射光中心波长变化量与外界温度或应 变变化呈线性关系 】 。 1 2 F B G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国家“ 十五” 期间重点建 设项目, 是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五大战略性过江通道之一。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双塔双柱斜拉桥, 主跨 6 4 8 m , 钢索塔 、 钢箱梁桥面结构 , 基础形式采用钢套箱加钻 孔灌注桩组合而成的高桩承台。南京长江第三大桥 桥索塔深水桩基础的施工工艺十分复杂, 施工过程 中基础关键构件的受力具有时变特性和精确计算的 困难 , 因此 , 采取有效措施监测其关键构件施工全过 程的受力状态, 对于确保桩基础施

16、工安全是十分必 要的。因此, 需要对钢护筒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 、 桩 基础的受力状态、 套箱吊杆的轴力, 以及承台施工阶 段的温度及温度应力状态进行监测。 南京三桥深水基础施工监测共布设 了 3 9 7个光 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器 , 其 中温度测量 2 2 5个 , 吊杆 l 4个 , 主墩护筒 8 7个 , 试验桩 l 1个 , 基桩钢筋 笼 6 O 个, 是目前国际上施工控制中布设光纤光栅应 变和温度传感器最多的桥梁基础。所构成的监测系 统对索塔护筒和基桩进行了力学分析, 在钢护筒施 工阶段 、 索塔桩基础施工阶段、 封底混凝土施工阶段 和索塔承台大体积 昆 凝土的施工阶段布设了较大规

17、模的光纤光栅应变和温度传感器, 对相应施工阶段 进行 了监测 , 为南京三桥索塔深水桩基础 的施工过 程提供参考数据和具体的施工控制方案。 国家游泳 中心 , 又称“ 水立方” , 位于奥林 匹克 公园的中心位置 , 2 0 0 7年 1 1月建成 , 占地 6 2 9 5公 顷, 长宽高分别为 1 7 7 m 1 7 7 m 3 0 m, 内部分成3 个功能相对独立的空间, 总建筑面积 8 0 0 0 0 m , 赛 时座位 1 7 0 0 0 座, 赛后座位6 0 0 0座。设计的目标是 提供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的游泳、 跳水、 花样游泳、 水 球比赛场地, 赛后提供重大水上比赛场

18、地。 国家游泳中心 由钢筋混凝土框架简体结构 、 空 间钢结构 和 E T F E膜充气枕覆盖结构组成 , 其空 间 钢结构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重点 。钢结构工程 采用国内外首创仿水泡组合的全新结构体系, 设计、 科研、 施工组织均有较大难度 , 经过各方专家多次论 证, 决定对“ 水立方” 的钢膜结构进行健康安全监 测, 欧进萍院士、 李惠教授和滕军教授提出了“ 水立 方” 钢膜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案, 在整个结构上布 置了2 6 0个光纤光栅类应变及温度传感器, 总计一 万多米长的光缆将各组传感器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 体。 整个检测系统的目的是定期采集国家游泳中心 钢膜结构的温度场和考虑气固

19、耦合效应的风荷载、 关键构件的应力应变、 钢膜结构的振动等有关数据 ; 根据采集的数据和有限元模型, 获得国家游泳中心 的整体受力状况和振动水平 , 对监测期 间的安全状 态进行评估和预测 ; 为研究大跨空间钢 、 膜结构在各 3 7 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种荷载和环境下的受力状态和流固耦合作用提供直 接的现场试验数据。 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在2 0 世纪 7 0年代末提 出的, 是基于光纤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光时域反射 ( O T D R, O p t i c a l T i me D o ma i n R e fl e c t o me t r y ) 技术

20、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技术。它不同于电子类和局 部布置的光纤传感器 , 具有独特的优点 , 它可以测量 沿光纤轴线 整个长度上分布 的物理参数 和化学特 性, 一根单独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提取数千个测 点的信息, 解决了许多重大应用场合下其他类型传 感器难以胜任的测量任务。从提出到现在, 分布式 光纤传感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 并在 3 个方面取得 突破 : 基于瑞 利散 射 ( R a y l e i g h s c a t t e ri n g ) 的分布式 传感技术; 基于拉曼散射( R a m a n s c a t t e ri n g ) 的分布 式传感技术 ; 基 于布里渊散射

21、( B r i l l o u i n S C a t t e r i n g ) 的分布式传感技术 。图2为分布式光纤传感功能 原理图。其中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传感技术 的 研究起步较晚, 但由于它在温度、 应变测量上所达到 的测量精度、 测量范围以及空间分辨率均高于其他 传感技术, 因此这种技术在 目前得到广泛关注与研 究。 I 激 光 脉 冲 I 探 测 光 纤 I 检 测 环 节 ,、 固 、 八八 ( ) 上 、 -、 反射光 l 检 测 环 节 I :矗 I nc i de n t l i gh t DT s 工程机 瑞利 教射 布 里渊散射 是 拉 曼 散 射 S to kes

22、 sig m “ 、 n t i S t o k e s s i g n a l 、 、 。 1 , 图 2 分布式光纤传感功能原理 F i g 2 Fu n c t i o n p r i n c i p l e d i a g r a m o f d i s t r i b u t e d fibe r o pt i c 基于布里渊散射的温度和应变传感技术的研究 集 中在 5个方面 : 基 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 ( B O T D R, B r i l l o u i n O p t i c a l T i me D o m a i n R e fl e c t o m e t r y )

23、的分布 式光纤传感技术; 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B O T D A, B r i l l o u i n O p t i c a l T i me D o ma i n A n a l y s i s ) 的分布式光 纤传感技术 ; 基于布里渊光频域分析 ( B O F D A, B r i l 1 o u i n O p t i c a l F r e q u e n c y D o m a i n a n a l y s i s ) 的分布式光 纤传感技术; 基于布里渊光相关域分析 ( B O C D A , B r i l l o u i n O p t i c a l C o h e

24、 r e n t D o m a i n A n a l y s i s ) 的分布式 光纤传感技术 ; 基于布里渊光相关域反射 ( B O C D R B r i l l o u i n O p t i c a l C o h e r e n t D o m a i n R e fl e c t o m e t r y ) 的分 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其中 B O T D R作为一种全分 布式的光纤传感技术, 具有适用范围广、 长时效性、 分布式、 高灵敏度等优点, 已开始应用于各种土木工 程 , 如隧道 、 堤坝、 桥梁 以及地铁等 的变形监测 和结 构健康诊断 中。B O T D R通过探

25、i 见 0 光纤 中后 向散射 布里渊光的频率改变, 换算出光纤沿线各点的应变 值。布里渊光频移量不仅与光纤的应变大小相关 , 还与光纤的温度存在相应的线性关系, 因此 B O T D R 也可以用作分布式的温度监测 。图 3为 B O T D R 测试系统组成。 图 3 B O T D R测试 系统组成 F i g 3 Th e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BOT DR t e s t i n g s y s t e m 2 1 B O T D R传感机理 布 里渊散射是 由光子和介质中以声速传播的声 子问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布里渊散射光相对于入射 光的频率迁移 主要 由

26、介质 的声学 特性 、 弹性力 学特性和热弹性力学决定的。布里渊频移可以用下 式表示 : =2 w。 n 。 ( 3 ) 式( 3 ) 表 明, 光 纤 中布里渊散 射光的频率迁移 与光纤内部声波 的速度 有关 。在链路 中所 采 用的光纤为普通石英, 属于各向同性材料, 光纤中声 波的传播速度 可以表示为: ( 4 ) 式 中, E为光纤的弹性模量 ; 为光纤的泊松 比; P 为光纤 的密度。 由于利用 B O T D R监测应 变时 , 光纤 中存在 热 光效应以及弹光效应 , 折射率 玷受温度和应 变的影 响。同时 , 温度和应变不仅对光纤的密度 P产生影 响, 还影响光纤内部的原子问的

27、作用势, 光纤材料的 弹性模量 E和光纤 的泊松 比 也与温度 、 应变的变 化密切相关 , 因此折射率 n - , 弹性模量 E、 泊松 比 和 2 0 1 3 N o 3 曹长城, 等: 光纤传感器在土木工程健康监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3 7 5 密度 P均为温度和应变的函数 , 式 ( 4 ) 又可以写成 : ,一 二 些 ( ! 曼 2 墨 f ! : 曼 2 。一 1+ ( , ) 1 2 g ( T , ) p ( , ) ( 5 ) 将上式代入( 3 ) 式, 并假设环境温度 = 2 0 , 得到: , , _ , ( , 8 )= n ( , ) 1 一 ( , ) ) ( , )

28、 1 + ( T o , ) 1 2 g ( T o , ) ) P ( r o , ) 根据泰勒展开,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 , 式( 6 ) 可 以改写为: 厂 B ( )= A( O ) 1 +( A n+ E+ +A p ) s ( 7 ) 从上述推导公 式可以发现 , 通过光纤材料的相 关参数, 折射率、 弹性模量、 泊松比和密度, 在温度一 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布里渊散射光频率迁移和光纤 应变值之间的关系。 2 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我国仅陆地海岸线就有 1 8 0 0 0 k m, 其中相当长 的岸线修建 了保护腹地安全 的防汛堤防, 特别在 江 浙沪等沿岸腹地较低而经济发

29、达 的地区, 海堤就是 生命线。上海 临港新城芦潮港西侧滩涂圈围工程位 于长江 口与杭州湾交汇处南汇 咀以西 , 东起芦潮港 车客渡码头 , 西至南汇区与奉贤区交界处 , 经小泐港 和半途港至南奉交界处。 根据工程进度 安排 , 确定 在 k 3+6 4 0和 k 3+ 7 8 0两个断面作为试验段 , 在试验段铺设 特种传感 光缆 , 利用分布式 布里 渊光纤传感技术对海堤建设 期间的沉降状态进行监测。光纤传感线路的现场铺 设工作始于 2 0 0 6年 1 O月 1日, 至 2 0 0 6年 1 1月 8 日, 3条线路陆续铺设完毕 , 光缆接入光缆终端盒后 全部完成。2 0 0 6年 1

30、O月 1日数据为初始铺设数 据, 作为系统的监测基准值, 为后期的监测数据提供 对 比依据。 自2 0 0 6年 1 O月 1日开始到最近一次测 量2 0 0 7 年 2月2 8日, 进行了多次测量, 期间, 海堤 标高升到 6 m, 经历了堤身堆载, 至龙口合拢。试验 段 的分布式应变监测数据分析表 明, 应变分布与现 场堆载情况比较吻合, 大应变对应较大的堆载, 整体 沉降趋势也吻合, 计算得到的最大偏差在 一 9 4 m m, 5个水准观测点平均偏差为 3 9 2 m m 1 。 人 防工程是 防备敌人突然袭击 , 有效掩蔽人员 和物资 , 保存战争潜力 的重要设施 ; 是坚持城镇 战

31、斗, 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广 州体育西路人防工程位于广州市核心地段, 毗邻各 种行政、 企业、 商贸、 文化、 体育建筑。全长 3 5 0 m, 包括南段 1 6 8 m、 中庭隧道 4 6 m、 北段 1 3 4 In, 建筑 面积 1 1 4 2 4 i n 。为 了有效地预测和 降低 相邻地下 工程相互作用带来的隐患和风险 , 及时准确地评估 人防工程结构的运行状况和损伤程度, 提高快速反 应能力 , 需要研究并设计该人防工程安全监测方案 , 以便为该人防工程的安全运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与保障。 按照最不利受力位置与尽可能考虑传感器方便 走线的原则 , 选取梁 、 板

32、 、 柱及墙等构件在各种工况 下最大应变出现 的位置作为控制点 , 布设光纤光栅 应变传感器以及温度补偿传感器, 同时为监测板、 地 基梁、 墙等构件大范围内的变形及损伤信息, 布设了 全分布式埋人式 B O T D A R F R P O F传感器H 引。 3 B O T D R测试系统的改进方案 目前, 对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 的研究还只是基于单根光纤并在光纤轴向上探测信 息的一维传感, 随着探测范围和信息量的增大其局 限性将会增大 , 因此一种可对二维平面分布信息进 行有效传感和提取的监测系统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 景和商业价值, 为此, 作者对 B O T D R测试系统的传

33、感光纤布置提出改进方案 , 以期能达到较好 的效果。 改进后的 B O T D R测试系统组成如图 4所示。 图 4改进后 的 B O T D R测试 系统 F i g 4 T he i mp r o v e d BOTDR t e s t i n g s y s t e m 此系统是将原 B O T D R测试系统传感光纤沿轴 线布置改为在一个平面内螺旋式布置, 这样传感光 纤就可以对其覆盖的平面区域内分布的信息进行提 取; 改变传感光纤的间距大小, 可实现对测量灵敏度 和精度的控制 。 4 结 论 光纤传感器虽有其他传感器无法比拟的优点, 并已在众多领域被应用, 但在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 3

34、 7 6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第 3 9卷 些问题有待解决。 1 ) F B G传感器的封装工艺, 不仅要满足对裸光 纤光栅保护的作用, 还要有效地降低封装工艺的成 本, 从而使其大规模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2 ) F B G传感器的增减敏技术, 应简单有效地满 足实际工程中对裂缝等大应变工况或某些高精度监 测工况的要求 。 3 ) 提高 B O T D R测试系统的空间分辨率, 通过 采用特殊 的光纤铺设方法或者对布里渊频谱进行再 分析 , 可以得到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应变测量精度 。 4 ) B O T D R测试系统传感光纤的优化布置 , 对于 结构的高变形区以及易损部位的监测, 需要考虑结 构

35、的受力特点合理布设光纤。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日 益成熟和进一步的商业 化,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 光纤传感器势必将取代 传统的传感器, 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参 考 文 献 : 1 C s i p k e 8 A , F e r g u s o n S , G r a v e r TW, e l a1 T h e m a t u r i n g o f o p t i c a l s e n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c o mme r c i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 S ma r t a n d

36、 a d v a n c e d s e n s o l: Th e 2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S t r u c tur a l He a l t h Mo n i t o rin g of I n t e l l i g e n t I n fr a s t r u c t u re , S e n z h e n, No v e m b e r l 6 1 8 , 2 0 0 5 C L o n d o n : T a y l o rF r a n c i s B al k e m a , 2 0 0

37、6 : 3 7 9 - 3 8 0 2 I n a u d i D, G l i s i c B A p p l i e a t i o n of D i s t r i b u t e d F i b e r O p t i c S e n s o r for S HM : S ma r t a n d a d v a n c e d s e n s o r s : Th e 2n d l n t e r n a t i O n al C o n - f e r e n c e o n S t mc t u r a 1 He a l t h Mo n i t o ri n g of I n

38、t e l l i g e n t l nfr a s t r u e t u r e , S e n z h e n , N o v e m b e r l 6 1 8 , 2 0 0 5 c L o n d o n : T a y l o r &F r a n e i s Balk e ma, 2 0 06: 1 6 3 1 6 4 3 H i l l K O , M al o B , B i l o d e a u F , e t a1 B r a g g G r a t i n g F a b ri c a t e d i n Mo n o mo d e P h o t o s e n

39、 s i t i v e Op t i c a l F i b e r b y UV E x p o s u re Th r o u g h A P h a s e M a s k J A P P l i e d P h y s i c a l L e t t e r , 1 9 9 3 ( 6 2 ) : 1 0 3 5 1 0 3 7 4 A n d e r s o n D Z , M i d i V , E r d o g a n T , e t a1 P r o d u c t i o n of I n fi b e r G r a t i n g U s i n g A D i ff

40、 r a c t i v e O p t i c a l E l e m e n t J E l e c t ro n i c s Let t e r 8 , 1 9 9 3 ( 2 9 ): 5 6 6 - 5 6 8 5 B r a n k o G l i i , D a n ie l e l n a u d i F I B E R O P T I C M E T H O D S F O R S T R U C T U R A L H E A L T H M O N I T O R I N G M C h i c h e s t e r : W i l e y - I n t e r s

41、c i e n c e , 2 0 0 7: 2 5 - 3 5 6 田石柱, 赵雪峰, 杨卫东 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在土木工程中的 应用 J 世界地震工程, 2 0 0 2 , 1 8 ( 3 ) : 1 4 61 5 2 7 项连清, 李宏男, 任亮, 等 F B G传感器在碾压仿真混凝土大 坝模型实验中的应用 J 世界地震工程。 2 0 0 6 , 2 2 ( 4 ) : 2 7 3 4 8 李晓娟, 杨 志 布里渊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及发展 J 电力系统通信, 2 0 1 l , 3 2 ( 2 2 0 ) : 3 5 - 3 6 9 崔何亮, 施斌, 徐洪钟。 等 B O T D R

42、光纤温度监测技术在土 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 0 0 4 , 2 4 ( 3 ) : 2 5 2-25 3 1 O 张嘉一 基于布里渊散射理论的分布式测量技术 J 科技信 息 , 2 0 1 0( 2 6 ) : 5 1 4 1 1 葛捷 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在海堤沉降监测中的应 用 J 岩土力学, 2 0 0 9 , 3 0 ( 6 ) : 1 8 7 6 1 8 7 9 1 2 何建平 全尺度光纤布里渊分布式监测技术及其在土木工程 的应用 D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 0 1 0 : 1 5 4 1 5 9 ( 上接第 3 2 2页) 化率为 0 6 6

43、8 , 冷负荷变化率为 1 0 3 2 ( 图 5 ) 。 4 0 00 0 0 2D O O O0 O OO 0 o0 8 0o 0 0 0 6 0 o 0 00 40 o 0 O0 2 0 o 0 00 O +冷负荷 十热负荷 * 一 总负荷 0 0 2 0 4 0 6 0 8 1 窗墙比 图5 北向不同窗墙比下的负荷曲线 3 结 论 通过软件模拟计算, 得到结论如下。 各个朝向窗墙面积比的增大都会导致总负荷的 提高, 增大窗墙面积比, 对热负荷的影响是, 北向最 大, 其次是东向, 南向第三, 西向最小; 对冷负荷的影 响是, 西向最大, 其次是南向, 北向第三, 东向最小; 对总负荷的

44、影响是, 西向最大, 其次是南向, 北向第 三 , 东向最小。 形成上述结果是 由于窗户对建筑能耗有两方面 的主要影响: 一是窗户透过太 阳辐射导致建筑室 内 辐射得热; 二是通过窗内外的温差得热。在窗的传 热系数及气密性一定的情况下 , 窗的遮阳系数是最 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国位 于北半球 , 当太阳照到西 向和南向时, 正是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大的时候, 而东 向和北向则受太阳的影响较小 , 西 向和南 向的窗墙 面积比就成为建筑负荷影响较大的因素。 综上所述 , 在满足采光与通风要求的前提下 , 对 于西安地区, 在住宅建筑设计时, 应尽量减少西向窗 墙面积 比, 北向窗墙 比也不宜过大 , 南 向窗墙面积比 可较大 。 参 考 文 献: 1 张峰, 郑庆红 窗墙面积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J 广西建 筑 , 2 0 0 7 ( 1 ) : 2 4 -2 6 2 常静, 李永安 居住建筑窗墙面积比对供暖能耗的影响研究 J 暖通空调, 2 0 0 8 , 3 8 ( 5 ) : 1 0 9 - 1 1 2 3 简毅文, 江忆 窗墙比对住宅供暖空调总能耗的影响 j 暖 通空调 , 2 0 0 6 , 3 6 ( 6 ) : 1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房建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