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巷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pdf

上传人:ho****x 文档编号:46337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3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巷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巷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与工程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 0 1 0 年 第 8期 (总 第 2 5 0 期 ) Nu mb e r 8 i n 2 0 1 0 ( T o ta l No 2 5 0 )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c 实用技术 PRACTI CAL TE CHNoL0GY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0 0 8 0 4 2 巷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 与工程应用 黄伟。马芹永。周仁战 (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 淮南 2 3 2 0 0 1 ) 摘要: 根据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和支护结构的力学作用机理,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喷层在煤矿巷道支护中适用性。通过数值分析, 得出钢纤维混凝土喷层比素混凝土喷层变形要小, 钢纤维混凝土喷层中的应力分布较均匀, 有较好的柔性让压性能, 同时拱顶角度对支护 结构的应力也将产生一定影响, 分析表明半圆拱形受力形式最好。结合现场应用, 钢纤维混凝土喷层表现出韧性好、 回弹损失率低和裂缝 产生量少等特点, 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 钢纤维混凝 土 ;喷层 ;数值分析 ;工程应用 中圈分类号 : T U5 2 8 5 3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3 5 5 0 ( 2 0 1 0 ) 0 8 0 1 2 3 0 4 Nu me r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p r o j e c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n t u n n e l s u p p o o f s t e e l fi b e r s h o t c r e t e HU A NG We i , MA Q i n - y o n g, Z HOUR e n - z h a n (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u a i n a n 2 3 2 0 0 1 , Ch i n a ) Abs t r a c t :Ac c o r d i n g t o mech a n i c a l p rin c i p l e o f s t e e l fib e r c o n c r e t e and e ffect mech a n i s m i n l ini n g s t r u c t u r e, t h e a p pl i c a b i l i t y s t e e l fib e r c o n c ret e i n t h e c o a l mi n e s p r a y t un n e l p r o t e c t i o n i s res e a r c h o d By n u me r i c a l ana l y s i s c o mpa r e d、 v i t l I t h e g e ne r a l C O U C rete s p r a y l a y e r 。 ste e l fib e r c o n - c ret e l i n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t h e s t r e s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s mo re h o mo g e n e o u s an d the y i e l d cap a c i ty i s b e t t erAt t h e s l ime t i me t h e s t r e s s o f s u p p o r t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wi l l h a v e a d e fi n i t e i mp a c t b y v a u l t ang l e , r e s u l t s h o we d t h a t the bes t f o r m i s a r c h P r o j ect a p p l i cat i o n s h o ws t h a t s p r a y e d l a y e r o f s t eel fi ber rein - f o r c e d c o n c r e te h a s g 0 o d t o u g h ne s s, l o w res i l i e n c e an d l e s s c r a c k s i n th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he r e fore, i t h a s h i g h a p p l mi o n v a l u e K e y wo r d s : s t e e l fi b e r c o n c r e t e ; s p r a yl a y e r ; n um e ri c a l a n a l y s i s ; p r o j ect a p p l i cat io n 0 引言 煤矿已经进入深部开采 , 随着深度的增加, 巷道围岩变形量 增大, 一般巷道中的喷射混凝土, 施工后不久便出现裂缝, 甚至逐 渐发展到剥落和掉块, 丧失了对围岩的封闭和支护作用, 导致了巷 道的严重破坏, 同时也对煤矿安全产生严重的隐患。 钢纤维混凝土 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 在国内外地下工程支护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与普通混凝土相比, 具有明显的增强( 主要是抗拉、 抗折、 抗剪强度 ) 、 增韧、 阻裂作用。利用这种新型支护材料, 不仅能有 效地提高岩体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 而且能够消除洞室开挖后围 岩表面的凸凹不平而带来的应力集中, 改善围岩力学性能, 有效控 制围岩的过度变形。 在围岩条件较好的情况下, 钢纤维混凝土 支护可以作为一个永久承载结构来支护围岩嘲 。本文结合钢纤维 混凝土在巷道支护结构中的工程应用,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 对 不同钢纤维体积率掺量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 析, 为推广该种新型复合材料在巷道支护工程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1 巷道支护结构作用机理与静力分析 1 1 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 随着巷道深度的增大, 锚喷支护技术应用越来越多。喷射 混凝土与锚杆围岩等形成一个支护体系, 混凝土支护结构在整 个支护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如下: ( 1 ) 混凝土喷层具有隔水作用, 因此可以防止开挖的岩面 风化和干燥。 ( 2 ) 及时地支护, 使岩层的松动和风化变质减到最小程度, 使开挖了的巷道围岩形成连续性的支护, 同时可使巷道围岩轮 廓表面“ 平整” , 以利于巷道围岩周边的应力更好地释放。 ( 3 ) 可以单独地用来支护巷道周边因开挖而形成的松散岩 石; 喷射混凝土本身有黏结性, 可以和邻近围岩共同起支护作 用 , 改善了围岩的不连续性而使松石不致掉落。 ( 4 ) 它可以形成拱形或环形的结构物; 足够厚度的喷射混凝 土, 可以形成适当曲率并具有拱座支撑点的拱形, 或封闭式的环 形, 因而可以起拱形和环形结构的作用, 来支撑围岩的压力。 1 2 壳体静力分析 巷道支护结构静力计算, 当今广泛采用剪切理论进行载荷 预设计。该理论认为围岩稳定性的丧失 , 主要是由于围岩在地 应力作用下形成剪切滑移楔形体的缘故。 根据巷道支护结构的特征, 可以近似把这种壳体支护结构 看成是一个开 = 1 短圆柱壳。 计算时把围岩压力当作外荷载考虑 根据支护结构受力特性, 得出壳体结构的微分方程: 收稿 日期 :2 0 1 0 - 0 3 - 2 2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科研基金( 2 o o 9 3 4 l 5 l 1 0 0 0 1 ) ;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 目( K J 2 0 1 0 A 1 0 3 ) 1 25 一+ : 旦 - ( 1 ) d o l4 R D 式中: 支护结构的径向位移; 支护结构的厚度; 卜支护结构的变形模量; 支护结构的弯曲刚度, D = E t V 1 2 ( 1 ) ; l t 一 支护结构的? 白 松比; 口 巷道径向外荷载。 采用求解弹性地基梁的方法 , 根据柱壳的边界条件求出支 护结构的内力表达式: f = ( Mt = ( q 0 fl 2 ) ( A c o s i ) , M 2 = p 3 l ( 2 ) I Q l= ( 一 口 0 ) 【 ( A + ) s i n l - ( A - B) c o s c h 式中: M。 , Q。支护结构纵断面中曲面的内力; ,M一支护结构横断面中曲面的内力; 卢 常数, = 4 R2 D; 卜无因次的坐标, 锨 , 。 一s i n 缸 t 一 c o h s i n 0 + s h D s i I 妇 t 蟮 l0 + c o ls h s i n 2 0 + s h 2 确定了壳体的应力状态之后, 就可以采用合适的强度理论 对其危险点进行强度校核。 利用上面导出的计算公式, 可以对 支护结构的内力进行计算以及进一步优化设计 。 2 巷道混凝土支护结构的数值分析 2 1 模型建立与单元选择 根据煤矿中巷道实际断面尺寸进行建模, 计算模型如图 1 所示。采用 S o l i d 6 5 来模拟钢纤维混凝土单元, S o l i d 6 5 是在三维 8 节点等参元 S o l i d 4 5的基础上增加了针对于混凝土的材性参数 和组合式钢筋模型, S o l i d 6 5单元可以模拟混凝土受拉时产生裂 缝, 受压时压碎17 。 模型单元采用映射划分方式, 单元划分如图2 。 1 2 6 2 2 本构关系与破坏准则 钢纤维混凝土的本构关系主要主要通过修正初始弹性模量 来, 可以采用 S a e n z 等值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来确定钢纤维混 凝土的本构关系ts l 。钢纤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采用式( 3 ) 计算9 1 。 E = 1 0 ( 2 : 2 + 3 4 7 4 ) ( 3 ) 式中i 广一钢纤维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值。 钢纤维混凝土的破坏准则采用 Wi l l a n Wa r n k e r 的五参数 模型【 lO l 。 2 3 边界条件与求解设置 巷道支护结构的底面施加全部约束 , 模型两端侧面限制水 平移动, 模型表面施加均布压力。为了得到较好的非线性性质, 进行缓慢加载, 将荷载分 1 0 0个子步, 打开自动步长和线性搜 索( 1 n s r e h , o n ) 及预测( p r e d , o n ) 选项等选项加速收敛, 收敛准则 采用残余力的二范数控制收敛 , 收敛容差调整为 O 0 5 。 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3 1 钢纤维掺量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针对目前煤矿巷道常用的支护材料普通混凝土与新型材 料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有限元计算。 取钢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 0 、 O 5 、 1 O 和 1 5 建立模型。模型计算结果如表 1 。 表 1 不同钢纤维掺量喷层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计算选项 钢纤维体积掺量 0 0 5 1 O 1 5 喷层顶部最大竖向位移 m 0 0 0 4 4 3 0 0 0 4 0 7 6 0 0 0 3 6 1 8 O 0 0 3 3 4 2 喷层最大 S x MP a 一 1 4 3 9 2 1 4 3 3 7 1 4 1 4 5 1 4 1 l 1 喷层最大 S Y I V I P a 一 1 9 5 5 2 1 8 8 6 1 1 9 0 8 9 1 8 6 5 5 通过模型分析发现, 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 巷道喷层顶 部竖向位移明显减小, 同时分析不同钢纤维掺量喷层的极限承 载力, 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大, 巷道喷层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由 图 3 、 4可以看出, 素混凝土喷层的最大 S 应力为 1 9 5 5 2 MP a , 而 体积掺量为 1 钢纤维混凝土喷层的最大 S 应力为 1 9 0 8 9 MP a , 应力最大值主要发生的拱角处, 从表 1的受力特征以及经济角 度可以得出, 钢纤维的最佳掺量在 0 7 5 左右。 图 3素混凝土喷层 s v 应力图 3 2 曲率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巷道在开挖时, 巷道断面尺寸很难做到半圆拱形, 针对这种 情况, 本文对不同拱顶弧度, 采用普通混凝土进行有限元模型分 析。模型计算尺寸如图5所示, 所有模型的跨度和高度相同。 从图 6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 喷层结构峰值应力主要发生 在直墙与曲墙交界处, 拱顶与直墙交界处的几何尺寸上发生突 变, 导致在该部位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拱顶弧度为 9 O 。 时, 应力 变化幅度比其他两种情况要小; 另外圆心角为 8 O 。 时, 其曲墙应 图 4 钢纤维混凝 土喷层 S v 应力图 暑 2 、 楼 足 椒 图 5 不同圆心角的计算简 图( 单位 : mm) l 2 巷道 宽度 m 图 6 不同 曲率喷层 Mi s e s应力值 20 l 0 0 1 0 -2 0 3 O -4 0 O l _ 8 3 6 巷道宽度, m 图 7 不 同曲率喷层 Y 方 向位移值 表 2 不同圆心角喷层的有 限元计算结果 力变化比较均匀, 受力性能较好。从图 7和表 2可以发现, 圆心 角为 9 O o 时, 拱顶部位发生的位移为 1 5 1 9 ton i , 圆心角为 8 0 o 时 拱顶位移为一 0 6 8 8 m l n , 圆心角为 7 0 。 时, 拱顶位移为一 3 7 1 8 mn l 。 不同圆心角时, 对喷层结构的位移产生影响, 圆心角为 9 0 。 时 , 支护结构对围岩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根据上述分析, 得出圆心 角在 8 0 。 9 0 。 时, 喷层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比较合理。 所以建议 巷道掘进时, 尽量保持上部拱顶接近半圆型。 4 喷射钢 纤维混凝 土的工程应 用 4 1工程概 况 淮北矿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刘店煤矿一 6 4 1 m水平井底 车场水仓及清理硐室巷道位于二叠系下石盒组岩层中, 南为 1 0 4 采区, 西为井底车场, 巷道设计总长度约 7 9 5 0 7 1 m( 含交岔点) 。 荒掘进断面为宽X 高为4 0 0 0 minx 2 6 0 0 1 1 1 7 1 , 掘进断面 8 6 8 m 2 , 锚 网喷净断面为 3 6 0 0 minx 2 4 0 0 mm, 永久支护为架 U2 9钢棚, 架 棚净断面为 4 3 3 0 m mx 2 7 2 3 mi l l ,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厚 1 5 0 rai n , 喷射混凝土强度 C 2 0 。使用金属前探粱作为临时支护。 4 2 回弹损失率测试 回弹是由于喷射料流与坚硬表面 、 钢筋碰撞或骨料颗粒间 相互撞击而从受喷面上弹落下来的混合物 】 。 喷射混凝土的回 弹损失率检测如下表, 测试方法为同条件下, 每喷 2 m2 混凝土 , 收集回弹混凝土重来计算, 对普通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在巷 道拱顶部位进行喷射回弹测试, 发现普通混凝土的平均回弹损 失率为 2 1 9 , 而钢纤维混凝土平均回弹损失率仅为 1 6 9 6 。 现场实测结果表明, 掺人钢纤维后, 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黏聚 性 , 钢纤维混凝土回弹损失率和混凝土回弹损失率相比, 回弹 损失率降低了 4 9 4 , 同时加入钢纤维后, 能减少混凝土喷层的 一 次喷射厚度, 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4 3 钢 纤维 混凝土 的 支护 效 果 当喷射混凝土中掺人钢纤维, 相当于为混凝土提供了微型 配筋, 对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和改善混凝土的抗 裂性、 延性、 韧性和抗冲击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能与围岩 及时、 完全的结合 , 充分发挥围岩 自承能力, 把原本主要施加给 u型棚架的压力 , 分担部分, 减少围岩变形, 同时钢纤维混凝土 把 u型棚架包裹起来 , 形成了钢纤维混凝土内置“ 钢筋” 的构 件 , 棚间距 6 0 0ra n 1 , 在棚与棚中间处 , 为受力比较集中的部位, 根据常见的破坏形式, 这个地方往往容易拉坏, 喷射钢纤维混 凝土后 , 提高了这个部位的抗拉强度, 控制破坏的发生几率, 提 高了整体支护强度, 使支护结构层受力均匀 , 避免了因围岩局 部破坏而引起的大范围破坏现象。经过一段时间观察 , 发现棚 与棚之间喷射素混凝土的部位 , 混凝土有开裂破坏现象, 而在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部位 , 则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纹。 5结 论 通过对钢纤维喷射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巷道支护结构 的数值分析和现场应用得出如下结论: ( 1 ) 数值计算发现 : 钢纤维显著改善混凝土喷层的变形能 力 , 钢纤维有效减少混凝土中的裂纹 , 增强介质材料的连续性, 更能适应巷道大变形的条件, 减小了片帮、 顶板掉块的现象; 同 时拱顶弧度对喷层受力也有较大影响, 半圆拱顶受力最好, 减小 了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 2 ) 工程应用结果表明, 与普通混凝土喷层相 比, 钢纤维混 凝土喷层具有较好的黏聚性,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时能增加混凝 土的一次喷射厚度, 回弹量减少了4 9 4 , 减少了复喷量 , 既减 少混凝土的消耗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 3 )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复合材料, 不增加施工 难度和工程费用, 且钢纤维混凝土喷层具有优良的力学特征 , 与锚杆和u型钢架配合使用, 可形成高承载能力的支护体系。 】 27 O 8 6 4 2 0 苫、 R毯8 一 = 参考文献: 1 1 范新 。 章克凌, 王明洋 , 等 钢纤维0 贯 射混凝土支护抗常规爆炸震塌 能力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6 , 2 5 ( 7 ) : 1 4 3 7 1 4 4 2 【 2 】N N A NK O R N P , HO R I I HA f r a c t u r e - me c h a n i c s - b a s e d d e s i g n m e t h o d f o r S F RC t u n n e l l i n i n g s J T u n n e l l i n g a n d U n d e r g r o u n d S p a c e T e c h n o l - o g y , 1 9 9 6, 1 1 ( 1 ): 3 9 4 3 【 3 】 刘新荣 , 祝云华, 李晓红 , 等 隧道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单层衬砌试验 研究 J 】 _岩土力学, 2 0 0 9 。 8 ( 3 0 ) : 2 3 1 9 2 3 2 3 4 李炳威_ 嵩体结构的工程分析方法【 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 9 7 7 5 】5 铁摩辛柯 S , 沃诺斯基 板壳理论【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9 7 【 6 】 雷金波, 郑云扬 , 孙晔青 一种地下壳体结构内力和变形的简化计 算叨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3 , 1 7 ( 3 ) 上接第 1 2页 由图 6和 7可以看 出: ( 1 ) 改性聚酯纤维板道面板的纵向应变比横向应变大。这 是由于在升温时, 横向升温比纵向升温较快, 同时横向受到邻 板的约束作用, 在降温时, 横向比纵向降温较快。 ( 2 ) 边板( 8 3 和 4 2 应变计) 的横向应变在升温时, 表现为 膨胀应变( 8 3 应变计) 的时间较早 , 比中间板( 5 8 应变计) 和大 板( 9 1 应变计) 较早表现为正应变。这是由于边板受到环境气 温的影响较大, 同时受到周围砂石的反射热量等, 加速了边板 的升温, 而中间板和大板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没有边板显著。 ( 3 ) 在降温时, 边板的横向应变( 8 3 应变计 ) 比中间板( 5 8 应变计) 和大板( 9 1 应变计 ) 的大一些, 并且在应变中表现为膨 胀应变到收缩应变再到膨胀应变。这是由于在降温过程中, 边 板周围的砂石开始放热, 边板受到的影响较大。 ( 4 ) 边板的纵向应变( 4 2 应变计 ) 无论是正应变和负应变 都比中间板( 6 9 应变计) 和大板( 3 7 应变计) 的纵向应变小。这 是由于在纵向的传热和升温都较慢,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 中 间板和大板受到边板的传热和日辐射热的影响, 在纵向和横向 的传热和升温都进行, 表现较为滞后。 ( 5 ) 在降温过程中, 边板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温度下降的 较快, 纵向应变( 4 2 应变计) 比中间板( 6 9 应变计) 和大板( 3 7 应变计 ) 的纵向应变小, 表现为膨胀应变到收缩应变。 软纤维( 改性聚酯纤维板 +聚丙烯腈纤维) 水泥混凝土道 面试验板和钢纤维复合改性聚酯纤维水泥混凝土道面试验板 的纵向应变和横向应变如图 8 、 9所示。 5 0 4 O 3 0 髻 2 0 1 0 0 一 2 时间 图 8 两种试验 纤维板的横 向温度应变值 时 间 图 9 两种试验纤维板的纵向温度应变值 由图 8和 9 可以看出: ( 1 ) 钢纤维 +改性聚酯纤维板( 6 0 和 6 8 应变计) 的应变值大 于软纤维板( 改性聚酯纤维 +聚丙烯腈纤维) ( 8 2 和9 2 应变计) 的应变值。 这是由于掺入的钢纤维改善了水泥混凝土的导热性, 提 1 2 8 ( 7 郝文化 A N S Y S 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M 】 E 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8 J黄承逵 纤维混凝土结构【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4 【 9 马芹永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M】 E 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5 【 1 0 】 江见鲸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M 】 西安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社 , 2 0 0 2 【 1 1 】 程良奎 喷射混凝土【 M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 9 0 作者简介: 黄伟( 1 9 8 0 一 ) , 男, 在读博士研究生, 讲师 , 主要从事地下结 构方面的研究工作。 单位地 址: 联系电话 : 1 3 8 6 5 5 4 7 o o 7 高水泥混凝土的热导率, 表现为钢纤维复合改性聚酯纤维板的传 热速率高于单纯软纤维板, 使在同一时刻的应变值大于软纤维。 ( 2 ) 在降温过程中, 特别是在夜间, 软纤维板的横向应变 ( 6 0 应变计) 表现为收缩应变, 而钢纤维复合改性聚酯纤维板 的横向应变( 8 2 应变计) 表现仍为膨胀应变。这主要是因为钢 纤维复合改性聚酯纤维板的传热率高 , 在晚上, 钢纤维复合改 性聚酯纤维板吸收周围砂石的放热量而保持应变值为正值, 由 于软纤维板的热导率较低, 对周围砂石的放热吸收的较慢 , 由此 表现为如图 8 所 示的曲线形式 。 4结论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 1 ) 由于道面板邻板的约束作用 , 纵向的变形被束缚了, 在 横向的道面板特别是边板有一边是自由端, 变形没有被完全约 束, 因而道面板的横向应变量比纵向应变量小。 ( 2 ) 由于道面板之间的约束和地基的摩阻作用, 边板与中 间板的应变量是不同的, 中间板受到邻板的约束比边板较大, 中间板的应变量比边板的小, 而中间板的横向和纵向的应变量 相差不大, 较为接近。 ( 3 ) 由于道面板所处的位置不同, 道面板的应变量也不同, 边板的应变量最大, 由此周而复始的温度作用是造成道面板侧 移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边板的侧移量较为明显。 ( 4 ) 大板的横向应变和边板的相近, 而其纵向应变比边板大。 ( 5 ) 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加钢纤维 , 改善了混凝土的导热性 能, 增大了混凝土的导热率, 使升温时混凝土道面板的传热明 显比掺加软纤维和改性聚酯纤维混凝土道面板传热快 , 应变量 增加较快。因此, 钢纤维复合道面板( 钢纤维 +改性聚酯纤维的 水泥混凝士) 比软纤维复合道面板的应变量大。 参考文献 : 【 1 】 申爱琴 水泥与水泥混凝土【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 0 0 0 2 】 王润富, 陈国荣 温度场和温度应力【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5 【 3 】 金伟良, 赵羽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 0 0 2 【 4 】 梅泰 P K 混凝上的结构、 性能与材料【 M 】 上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 1 9 9 1: 9 4 9 5 5 1 S A N T H A NA MM, C 0 H OMMD, O L E K J S u fl a t et r a e t r e s e a r c h 叽 C e m 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s 。 2 0 0 1 ( 3 1 ) : 8 4 5 - 8 5 1 6 1 O D L E R I , G A S S E R M, A M J C e r a m S o c , 1 9 8 8 , 1 7 1 ( 1 1 ) : 1 0 1 5 1 0 2 0 f 7 1 O D L E R I , J A WED I Ma t e r i a l s c i e n c e o f e o n c r e t e M1 E D J P S k Md n Y Am C e r a mS o c。 1 9 91: 1 0 9 5 1 0 9 9 【 8 】叶国华 港工混凝土结构物的温度应力和温度裂缝的研究【 J 】 水运工 程 。 1 9 9 6 ( 8 ) : 1 9 2 6 作者简介: 单位地址 : 联 系电话 : 李永毅( 1 9 6 9 一 ) , 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机场工程施工与材 料方面的研究。 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机场建筑工程系( 7 1 0 0 3 8 ) l 3 7 2 0 5 4 21 8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