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两会上的数字经济.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6224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0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两会上的数字经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两会上的数字经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两会上的数字经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效顺畅的物流体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全国两会上的数字经济3 月 4 日至 13 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两会上,数字经济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 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在科技创新方面。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组建国家实验室。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超级计算机、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基础设施方面。所有地级市实现千兆光网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通宽带。在政府职

2、能转变方面。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优化服务,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办理,压减各类证明事项,加快数字政府建设,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户籍证明、社保转接等 200多项群众经常办理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增加到 14.5 亿户。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力促进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 7 万多家。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其带动就业创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等作用。在扩大消费方面。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27.2%。完善农村快递物

3、流配送体系。过去 5 年:数字成效显著2023 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数字“重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18|2023.04热点关注Focus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认为,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的生产力之一,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人工智能规模市场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促进算力资源的供需对接,培育算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是算力服务发展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数据是当今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中心作为数据流接收、处理、存储与转发的“中枢大脑”,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但我国现有的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未充分体现数据中心的经济效益和减碳效益,对其能耗

4、与碳排放水平的衡量不够全面、科学。建议:一是建立更加科学的数据中心碳排放评价体系;二是加快推进数据中心项目能耗单列进程;三是有序推进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考核。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促进经济复苏、重塑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建议:以“东数西算”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总商会副会长、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实表示,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问题,整体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建议:一是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统筹布局和长期规划;二是建立基于

5、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联动机制;三是激发企业活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当前,保就业面临新风险,促就业不能走老路,应顺应数字化大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就业的杠杆效应。建议:应鼓励、支持和拓展平台就业,以电商、网约车、物流配送、在线教育、信息服务和数字场景设计等作为吸纳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式。数字经济数字融合 数字“热点”两会代表委员聚焦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重点应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力。建议:一是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安全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力度;二是深化工业互联网

6、在制造各行业应用;三是集中力量破解制约规模化发展的技术短板;四是将工业互联网有机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予以支持。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表示,当前我国数实融合整体发展192023.04|中国信息界|Information China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亟待突破。数实融合的关键路径是“新带老”和“大带小”。所谓“新带老”,就是在数实融合进程中,涌现出一批兼具实体产业基础和数字技术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通过“新型带传统”,为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和赋能助力;所谓“大带小”,就是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协会服务-机构支撑”的联合推进机制,发挥

7、大型企业的“链主”作用,由其带动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其他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表示,近年来,贵州率先探索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先后实施“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行动,大力运用大数据改造三次产业,探索形成了“352”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工作机制。未来,贵州将突出重点进一步做深融合赋能,按照“全面铺开、重点突破”思路,实施“万企融合”大赋能行动,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到 2025 年,三次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大数据深度融合改造全覆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程伟表示,信息通信运营企业要进一步发

8、挥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的“扁担效应”,在服务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彰显责任担当。建议:在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方面,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 5G 专网规模部署及性能升级和“算力+工业互联网”融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表示,在数字化过程中,很多时候中小企业会有意无意地被看作“扶贫对象”,但事实上,中小企业应该是创新主体,这个定位对于其发展非常重要。建议:中小企业以产业升级趋势为抓手,把企业的转型和产业的升级联系在一起,做大做强。全国政协委员、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建设数字中国不能只看到大企业,数量众多的中小

9、微企业绝不可忽视。但这些企业的数字化应该采取与大企业不同的实现路径。建议:国家应更加重视 SaaS(软件即服务)生态建设。SaaS 模式部署门槛低、使用难度低、使用费用低,而且能够随着企业成长进行升级,应给予政策扶持。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 CFO、美的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钟铮表示,大型企业在数字化方面的研发投入和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压力在加剧。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为制造型企业数字化投入继续出台更多财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热点关注Focus20|2023.04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卫国表示,智能建造是我国建筑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应对

10、当前人口红利弱化的必然选择。建议:建立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的数字化协同平台,推广重点省市智能建造试点的可复制经验,搭建价值共享型智能建造评价体系,强化全产业链协同。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提出,以数据高水平应用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周云杰表示,我国工业数据的高水平应用仍处于中低端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不强,建议:一是加强国家级、行业级工业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二是优先探索并推进工业大脑等智能场景的落地和产业实践;三是培育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对于农业数字化,应探索科创兴农的有效路径,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

11、,促进农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跃升;还应发挥我国互联网设施相对完备、用户基数庞大等一系列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优势,鼓励政府部门与农业龙头企业联合构建农业大数据中心,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提出,支持家政服务业数字化提升,助力惠民生、促就业、扩消费。建议:鼓励和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解决家政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痛点,通过全流程的深度把控,做到服务标准化、价格透明化。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提出,数字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亟须司法保障。一方面,数字经济面临多种利益矛盾的交织,司法作为定分止争的途径,以规则创

12、新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在法律原则的指引下健康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之力;另一方面,构建良好的数字经济生态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品质。个体面对算法加持下的网络平台处于弱势,需要司法及时提供暖心温心的权利救济。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表示,应充分吸收地方立法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域外立法经验,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法”,力争用 3 年到 5 年的时间,形成以“数字经济促进法”为核心,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支撑,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条例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立法体系。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产品准入标准等问题并未完善,保险法等现存法律法规并没有针对自动驾驶的保险问题做详细阐述和规范,国家也尚未出台专门的发展战略、政策或相关指导意见。建议: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加快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落地。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法律法规中国信息界|Information China21202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临存文档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