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求真中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每对数中,相等的一对是()A(1)3和13B(1)2和12C(1)4和14D|13|和(1)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对顶角相等D线段AB的延长线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B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身高的调查C对温州市市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D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4若(1,2)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2排的位置,则教室里第2列第3排的位置表示为( )A(2,1)B(3,3)C(2,3)D(3,2)5不等式x2
2、0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6已知A60,则A的补角是()A30B60C120D1807下列等式的变形中,正确的有()由5 x=3,得x= ;由a=b,得a=b;由x3=0,得x=3;由m=n,得=1A1个B2个C3个D4个8观察一行数:1,5,7,17,31,65,则按此规律排列的第10个数是()A513B511C1023D10259将方程去分母,得( )ABCD10如图为一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展开图(重叠部分不计),可知该无盖长方体的容积为() A8B12C18D20二、填空题11若代数式mx2+5y22x2+3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则m的值是_12|-3|=_;13若关于的多项式的值
3、与的取值无关,则的值是_14如图,在长方形中,分别是线段上的定点,现分别以为边作长方形,以为边作正方形.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重合部分恰好是一个正方形,且均在长方形内部.记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若,则_15的补角是_16若+1与互为相反数,则a_17已知二元一次方程2x-3y=5的一组解为,则2a-3b+3=_.18用度、分、秒表示24.29_19材料:一般地,n个相同因数a相乘:记为. 如,此时3叫做以2为底的8的对数,记为(即);如,此时4叫做以5为底的625的对数,记为(即),那么_.20比较大小:8_9(填“”、“”或“)三、解答题21计算:(1)(2)22解方程:.23(1)求出下列
4、各数:2的算术平方根;27的立方根;的平方根(2)将(1)中求出的每个数准确地表示在数轴上,将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用“”连接24(1)已知AOB2542,则AOB的余角为 ,AOB的补角为 ;(2)已知AOB,BOC,OM平分AOB,ON平分BOC,用含,的代数式表示MON的大小;(3)如图,若线段OA与OB分别为同一钟表上某一时刻的时针与分针,且AOB25,则经过多少时间后,AOB的面积第一次达到最大值25李师傅要给-块长9米,宽7米的长方形地面铺瓷砖.如图,现有A和B两种款式的瓷砖,且A款正方形瓷砖的边长与B款长方形瓷砖的长相等, B款瓷砖的长大于宽.已知一块A款瓷砖和-块B款瓷
5、砖的价格和为140元; 3块A款瓷砖价格和4块B款瓷砖价格相等.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别求出每款瓷砖的单价.(2)若李师傅买两种瓷砖共花了1000 元,且A款瓷砖的数量比B款多,则两种瓷砖各买了多少块?(3)李师傅打算按如下设计图的规律进行铺瓷砖.若A款瓷砖的用量比B款瓷砖的2倍少14块,且恰好铺满地面,则B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_ 米(直接写出答案).26(阅读理解)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是(A,B)的优点例如,如图,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B)的优点;又如,表示
6、0的点D到点A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就不是(A,B)的优点,但点D是(B,A)的优点(知识运用)如图,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1)数 所表示的点是(M,N)的优点;(2)如图,A、B为数轴上两点,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4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停止当t为何值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27如图,射线OM上有三点A、B、C,满足OA=20cm,AB=60cm,BC=10cm,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1cm/秒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匀速运动
7、,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O时,点P、Q停止运动(1)若点Q运动速度为2cm/秒,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相遇?(2)当P在线段AB上且PA=3PB时,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点Q的运动速度;28计算:|2|+(1)2019+(3)229甲队原有工人人,乙队原有工人人,现又有名工人调入这两队,为了使乙队人数是甲队人数的,应调往甲、乙两队各多少人?30如图,已知数轴上有三个点,它们表示的数分别是.(1)填空: , .(2)若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和点分别以每秒个单位长度和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试探索: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请说明理由。(3)
8、现有动点都从点出发,点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移动:当点移动到点时,点才从点出发,并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移动,且当点到达点时,点就停止移动.设点移动的时间为秒,请试用含的式了表示两点间的距离(不必写过程,直接写出结果).【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乘方和绝对值的性质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1)31=13,相等;B.(1)21121,不相等;C.(1)41141,不相等;D. |13|1(1)31,不相等.故选A.2C解析:C【解析】【分析】分别利用直线的性质以及射线的定义和垂线定义分析得出即可【详解】A连接两点的线段的
9、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错误;B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错误;C对顶角相等,正确;D线段AB的延长线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性质以及射线的定义和垂线的性质,正确把握相关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详解】解:A、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
10、调查,工作量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身高的调查,需要全面调查,故此选项正确;C、对温州市市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工作量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有破坏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的选择,正确选择调查方式要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再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数对(1,2)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2排的位置,可知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排,由此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2)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2排的位置,教室里第2列第3排的位置表示为(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
11、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分析出数对表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找出符合条件的选项即可【详解】移项得,x2,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实心圆点与空心圆点的区别6C解析:C【解析】【分析】两角互余和为90,互补和为180,求A的补角只要用180A即可【详解】设A的补角为,则=180A=12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熟记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B解析:B【解析】若5x=3,则x= ,故本选项错误;若a=b,则-a=-b
12、,故本选项正确;-x-3=0,则-x=3,故本选项正确;若m=n0时,则 =1,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8D解析:D【解析】【分析】观察数据,找到规律:第n 个数为(2)n+1,根据规律求出第10个数即可【详解】解:观察数据,找到规律:第n 个数为(2)n+1,第10个数是(2)10+11024+11025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已知数据得出数字的变与不变是解题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方程两边同乘12即可得答案【详解】方程两边同时乘12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乘10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观察
13、、计算可得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图可知长方体的高是1,宽是3-1=2,长是6-2=4,长方体的容积是421=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能判断出该几何体为长方体的展开图,并能根据展开图求得长方体的长、宽、高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12【解析】解:mx2+5y22x2+3=(m2)x2+5y2+3,代数式mx2+5y22x2+3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则m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解析:2【解析】解:mx2+5y22x2+3=(m2)x2+5y2+3,代数式mx2+5y22x2+3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则m
14、2=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即含字母x的系数为0123【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3故答案为313-5【解析】【分析】合并同类项后,由结果与x的取值无关,则可知含x各此项的系数为0,求出a与b的值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1)x2+(b-6)x+1,由结果与x取值解析:-5【解析】【分析】合并同类项后,由结果与x的取值无关,则可知
15、含x各此项的系数为0,求出a与b的值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1)x2+(b-6)x+1,由结果与x取值无关,得到a-1=0,b-6=0,解得:a=1,b=6a-b=-5.【点睛】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以及理解“与x的取值无关”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4【解析】【分析】设CGa,然后用a分别表示出AE、PI和AH,根据,列方程可得a的值,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S3的值【详解】解:如图,设CGa,则DGGIBE10a,解析:【解析】【分析】设CGa,然后用a分别表示出AE、PI和AH,根据,列方程可得a的值,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S3的值【详解】解:如图,
16、设CGa,则DGGIBE10a,AB10,BC13,AEABBE10(10a)a, PIIGPG10aa102a,AH13DH13(10a)a3,即,4a29a0,解得:a10(舍),a2,则S3(102a)2(10)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边长之间的关系、面积公式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列方程解决问题15【解析】【分析】利用补角的意义:两角之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直接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补角的意义,以及度分秒解析:【解析】【分析】利用补角的意义:两角之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
17、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直接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补角的意义,以及度分秒之间的计算,注意借1当60161【解析】【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a的值【详解】根据题意得: 去分母得:a+2+2a+1=0,移项合并得:3a=3,解得:a=1,故答案为:解析:1【解析】【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a的值【详解】根据题意得: 去分母得:a+2+2a+1=0,移项合并得:3a=3,解得: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
18、类项、化系数为1,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还需注意移项要变号178【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可得2a-3b=5,继而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详解】把代入方程2x-3y=5得2a-3b=5,所以2a-3b+3=5+3=8,故答案为:8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可得2a-3b=5,继而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详解】把代入方程2x-3y=5得2a-3b=5,所以2a-3b+3=5+3=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代数式求值,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以及整体代入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19、详解】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解析:【解析】【分析】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详解】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24故答案为241724【点睛】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192【解析】根据定义可得:因为,所以,故答案为:2.解析:2【解析】根据定义可得:因为,所以,故答案为:2.20【解析】【分析】先求出两个数的绝对值,再根据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详解】|8|8,|9|9,89,89故答案是:【点睛】考查简单的
20、有理数比较大小解析:【解析】【分析】先求出两个数的绝对值,再根据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比较.【详解】|8|8,|9|9,89,89故答案是:【点睛】考查简单的有理数比较大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解题关键是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三、解答题21(1)0;(2)-14【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立方根及绝对值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2)【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x=0【解析】试题分析: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试题解析:去分母得:3(x+2)-12=2(2x-3) 去括号得: 3x+6
21、-12= 4x-6 移项得: 3x-4x=-6+12-6 合并同类项得: -x=0 系数化为1得: x=0 23(1);-3;2;(2)图见解析,322【解析】【分析】(1)利用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求出;(2)将各数表示在数轴上,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即可【详解】解(1)2的算术平方根是;27的立方根是3;4,4的平方根是2(2)将(1)中求出的每个数表示在数轴上如下:用“”连接为:322【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以及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1)6418,15418;(2)MON;(3)分【解析】【分析】(1)依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出AOB的余
22、角和补角;(2)依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AOM=BOM=AOB=,CON=BON=COB=,最后再依据MON与这些角的关系求解即可;(3)当OAOB时面积最大,此时AOB90,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求出三角形OBC面积第一次达到最大的时间.【详解】解:(1)AOB2542,AOB的余角9025426418,AOB的补角180254215418;故答案为:6418,15418;(2)如图1:AOB,BOCAOCAOB+BOC90+30120OM平分AOB,ON平分BOC,AOMBOMAOB,CONBONCOB,MONBOM+CON;如图2,MONBOMBON;如图3,MONBONBOMMON为或或
23、(3)当OAOB时,AOB的面积第一次达到最大值,此时AOB90,设经过x分钟后,AOB的面积第一次达到最大值,根据题意得:6x+253090,解得x【点睛】此题考查了是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余角和补角的定义、三角形的面积以及角的计算以及钟面角,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注意:分针60分钟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60=6;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25(1)A款瓷砖单价为80元,B款单价为60元.(2)买了11块A款瓷砖,2块B款;或8块A款瓷砖,6块B款.(3)B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1,或1,.【解析】【分析】(1)设A款瓷砖单价x
24、元,B款单价y元,根据“一块A款瓷砖和一块B款瓷砖的价格和为140元;3块A款瓷砖价格和4块B款瓷砖价格相等”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设A款买了m块,B款买了n块,且mn,根据共花1000 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求出符合题意的整数解即可;(3)设A款正方形瓷砖边长为a米,B款长为a米,宽b米,根据图形以及“A款瓷砖的用量比B款瓷砖的2倍少14块”可列出方程求出a的值,然后由是正整教分情况求出b的值.【详解】解: (1)设A款瓷砖单价x元,B款单价y元,则有,解得,答: A款瓷砖单价为80元,B款单价为60元;(2)设A款买了m块,B款买了n块,且mn,则80m+60n=1000,即4
25、m+3n=50m,n为正整数,且mnm=11时n=2;m=8时,n=6,答:买了11块A款瓷砖,2块B款瓷砖或8块A款瓷砖,6块B款瓷砖;(3)设A款正方形瓷砖边长为a米,B款长为a米,宽b米.由题意得:,解得a=1.由题可知,是正整教.设 (k为正整数),变形得到,当k=1时,,故合去),当k=2时, 故舍去),当k=3时,当k=4时,答: B款瓷砖的长和宽分别为1,或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1)(2)较为简单,(3)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其中两款瓷砖的数量与图形之间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6(1)2或10;(2)当t为5秒、10秒或7.5秒时,P、A和B中
26、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解析】【分析】(1)设所求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分优点在M、N之间和优点在点N右边,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根据优点的定义可知分三种情况:P为(A,B)的优点;P为(B,A)的优点;B为(A,P)的优点设点P表示的数为x,根据优点的定义列出方程,进而得出t的值【详解】解:(1)设所求数为x,当优点在M、N之间时,由题意得x(2)=2(4x),解得x=2;当优点在点N右边时,由题意得x(2)=2(x4),解得:x=10;故答案为:2或10;(2)设点P表示的数为x,则PA=x+20,PB=40x,AB=40(20)=60,分三种情况:P为(A,B)的优点由题意,得P
27、A=2PB,即x(20)=2(40x),解得x=20,t=(4020)4=5(秒);P为(B,A)的优点由题意,得PB=2PA,即40x=2(x+20),解得x=0,t=(400)4=10(秒);B为(A,P)的优点由题意,得AB=2PA,即60=2(x+20)解得x=10,此时,点P为AB的中点,即A也为(B,P)的优点,t=304=7.5(秒);综上可知,当t为5秒、10秒或7.5秒时,P、A和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及数轴,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理解优点的定义,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27(1)经过30秒时间P、Q两点相遇;(2)
28、点Q是速度为cm/秒或cm/秒【解析】【分析】(1)设经过t秒时间P、Q两点相遇,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分两种情形求解即可.【详解】(1)设经过t秒时间P、Q两点相遇,则t+2t=90,解得t=30,所以经过30秒时间P、Q两点相遇(2)AB=60cm,PA=3PB,PA=45cm,OP=65cm点P、Q的运动时间为65秒,AB=60cm,AB=20cm,QB=20cm或40cm,点Q是速度为=cm/秒或=cm/秒【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8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
29、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9应调往甲队人,乙队人【解析】【分析】由题意设调往甲队人,并根据题意建立一元一次方程与解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设调往甲队人,依题意得解得 (人)答:应调往甲队人,乙队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五个步骤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表示出调入后甲乙两队的人数30(1),;(2)的值
30、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理由见解析;(3)t, 或【解析】【分析】(1)根据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于这两点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而得出结论;(2)先分别求出t秒后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就可以表示出BC,AB的值,从而求出BC-AB的值而得出结论;(3)先求出经过t秒后,P、Q两点所对应的数,分类讨论当0t14时,点Q还在点A处,当14t21时,点P在点Q的右边,当21t34时,点Q在点P的右边,从而得出结论【详解】解:(1)由题意,得AB=-10-(-24)=14,BC=10-(-10)=20故答案为:14,20;(2)答:不变经过t秒后,A、B、C三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24-t,-
31、10+3t,10+7t,BC=(10+7t)-(-10+3t)=4t+20,AB=(-10+3t)-(-24-t)=4t+14,BC-AB=(4t+20)-(4t+14)=6BC-AB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3)经过t秒后,P、Q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24+t,-24+3(t-14),由-24+3(t-14)-(-24+t)=0解得t=21,当0t14时,点Q还在点A处,PQ=t,当14t21时,点P在点Q的右边,PQ=(-24+t)-24+3(t-14)=-2t+42,当21t34时,点Q在点P的右边,PQ=-24+3(t-14)-(-24+t)=2t-42【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动点问题以及线段的长度的运用,数轴的运用,两点间的距离的运用,熟练运用数形结合思维分析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