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4588769 上传时间:2024-09-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形成与对策当前,我国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所引起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地区性经济增长停滞及因此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则会发现,许多地方都出现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决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这种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包括增长格局、地区差距、体制转换、思想观念等深层次问题。因而要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状况、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务之急是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对策。一、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然资源开采国之一1.是世界上多数矿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在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

2、所统计的矿产品种类当中,绝大多数品种我国都有储量并进行生产;在国际贸易中交易量最大的一次能源和金属类矿产品当中,所有大宗产品的产量我国都名列世界前茅,还有许多种矿产品的产量我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矿产品的高产量是由过度开采维持的必须指出的是,在我国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位居前茅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相对于庞大的人口规模,我国的矿产资源本来就十分贫乏。即使不考虑这一因素,就各种矿产的绝对储量来说,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储量也不算很富集。但我国许多种矿产品生产长时期维持高产,这不能不说是对自然资源的不计后果的开发。表2列出了我国主要矿产品种类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和可开采储量占世界

3、总储量的比重,两者相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种类矿产品的产量份额都大大超过储量份额。过度开采使我国的多数矿产资源将在近期枯竭不顾储量多少、毫无节制的掠夺性开采,使我国的大多数矿产资源面临将在近期枯竭的局面。根据联合国矿业制品统计年鉴、能源统计年鉴,世界金属协会金属统计的数据综合整理而成的我国矿产资源可开采年限的统计见表3.表中的金属矿可开采储量的数值为金属净含量,可开采年数由可采储量除以1999年或1997年的当年生产量求得。从表3可以看到,在所列举的12种矿产品当中,只3种的开采可以继续维持100年以上,其他矿产品,包括在我国矿产资源当中储量最大的煤炭在内,可续采年限都仅有50年左右。可以

4、说,我国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总体性的。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我国储量相对于人口的庞大需求规模又严重不足,对这样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了眼前利益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后果是严重的,不良影响是深远的。与我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从资源开发战略出发,对本国各种自然资源采取了有计划地节制开发、重在保护的政策。表4至表6列出了一些国家矿产资源储藏量与生产量的对比数据,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国家对资源开发所采取的具有长期性的政策。这些国家包括了资源储藏比我国富集的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表中的储量数值都是可开采储量。二、资源开发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我们说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这一问题

5、的性质具有全局性,并不仅指对所有矿产资源普遍的超量开采,更重要是指九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增长格局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经济增长的维持高度依赖于资源开采产业规模的扩大。年以后,采掘工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从八十年代末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采掘业在工业增长中的地位上升,到九十年代,采掘业成为增长最快的增长部门。据统计,1985年至1992年的7年间,我国工业净产值年均增长%,而采掘业仅增长%,在轻工业、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四个部门中,采掘业是年均增长速度最低的部门,增幅低于全部工业净产值总增长速度个百分点。然而九十年代情况发生逆转。自1993年至2000年的8年中,采掘业增加值

6、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快于轻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等所有工业部门,其增长速度高于工业增加值总增长速度个百分点。从工业各部门总产值逐年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采掘业增长的强劲势头更为显着,自1993年以后,采掘业在工业各部门中一直保持领先的增长速度。从表8中我们可看到,自八十年代末期,采掘业的增长速度已经有两年超过了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自1993年以后,直至2000年,采掘业的增长便一直快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其中,1996、1997、2000年三年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轻工业和重工业当中的原材料、加工工业部门。正是由于采掘业在九十年代的迅速增长,使得我国矿产品量在世界上排名的前移,也都发生在九十年代。经

7、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加大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出现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产业依赖程度加大的情况只限于部分省区。我们通过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来反映该地区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产业依赖程度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提高的省区集中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省区的依赖程度都在降低,表10的数据反映了这一结果。表中的数据截止到1997年是因为只有1997年以前的数据是连续性的、同一口径的。对1997年以后部分省区的数据检验证明,表中反映的趋势并无变化。此外,由于直辖市的情况特殊,这里列举的数据没有包括北京、天津和上海。通过表10可以看出,与

8、1985年相比,各省区之间1997年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一些省区上升,一些省区下降。其中,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区的采掘业比重都是上升的,只有云南、宁夏除外;其中,上升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的省区有黑龙江、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而在东部地区当中,除了辽宁采掘业比重上升了个百分点之外,所有的省区都是下降的。其中下降幅度超过5个百分点的省区有河北、福建、山东、广西。进一步的测算表明,东部地区采掘业在工业当中比重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轻工业和加工工业比重上升的结果;与此成为对照的是中西部地区采掘业比重的上升恰恰是因为轻工业、加工业比重下降所导致的。我们选择采掘业比重升幅较大的省区与采掘

9、业比重下降幅度较大的省区进行比较,其结果见表11.从表11中可以看到,中西部省区采掘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之所以上升,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由于轻工业、加工工业比重的下降造成的,采掘业在工业增长份额中的上升,恰好等于制造业减少的份额。与东部地区相比较,中西部地区在支持经济增长的工业部门当中,更具有带动性和市场开拓性的制造业各部门的发展势头相对减弱,这就使这些省区转向依赖资源开发产业。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中采掘业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这些省区采掘业生产的绝对减少、总体萎缩。在这些省区,采掘业比重的降低主要是因为制造业增长速度超过了采掘业。例如,采掘业比重下降最快的山东省,其煤炭1997年的产量比1985年增

10、加了近一倍,由4922万吨增加到9094万吨。并且,从1995年以后,山东煤炭产量开始超过黑龙江省,1997年产量超过黑龙江576万吨,到2000年产量超过黑龙江省3065万吨,相当黑龙江省当年产量的%.在此期间,山东的原油产量也有所增加,由1995年的2703万吨增产到1997年的2801万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几个重要趋势从以上数据所反映出的事实,使我们必须对几个具有宏观性、全局性的发展趋势高度重视:第一,我国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的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采掘业在工业总产值当中比重的变化,依各省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出现非常显着的差异,其表现出的普遍性、高度同一性说明这一现象并非偶然,是资源开发型

11、产业向特定地域集中的体现,说明我国资源开发产业的发展出现区域化趋势。第二,我国地区之间的竞争力差距进一步显现,在此竞争格局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走向依赖自然资源开发的单一产业结构的趋势加强。中西部各省区制造业各部门产值比重下降的事实说明,在相对于采掘业更需要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加工工业、消费品工业领域,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劣势进一步显露。而消费品工业、加工工业由于产业链条长,对众多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更强劲,需求弹性大,市场前景更为广阔,因而这些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会更加明显。在这些产业领域中西部地区竞争力不强,使这些地区发展的路子变窄,造成进一步依赖资源开发产业,这就在一些地区出现结构

12、单一的资源开发型经济。第三,资源开发产业区域化、产业结构单一化,会进一步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采,造成一些地区的资源提前枯竭。由于资源开发产业向中西部集中,这就意味着我国矿产品产量的急剧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仅仅是由部分地区来支撑、实现的。同时,中西部地区采掘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地位越来越强,经济结构单一化趋势日益明显,这些地区经济增长只能靠扩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来实现。这样,资源开发区域化、地方产业结构单一化的结果,会使过度开采进一步加剧,局部地区资源提前枯竭不可避免。我们必须对以上几种趋势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因为这些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会使一些地方走上资源开发型经济的路子,就会出现目前资源枯竭地

13、区的所有问题。三、遏制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通过以上分析已经表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的问题虽然出现在各个地方,但由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状况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安全,甚至关联到国家安全,因此必须从长期战略的高度来看待资源保护和经济增长对资源开采的依赖程度加剧这一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最终解决资源过度开发问题的重点虽然在各个地方,尤其是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但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及国内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快速变动,也对各地方的产业发展、结构变化产生了影响,成为一些地方自然资源开采迅速增长的重要外部条件。1.世界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采掘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

14、趋势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的工业基本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其中采掘业也增长很快。但出现了采掘业的发展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其中原因,一是由于受技术和工业基础的制约,这些国家发展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能力严重不足,只能靠卖资源来维持经济增长;二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资源,采取了对自然资源尽量进口的政策,国际市场对初级产品的需求量增大。此外,跨国公司扩大了向发展中国家投资,以开发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也是造成资源开发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重要原因。联合国统计月报的数据表明,自1985年至1998年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13年当中,全世界采掘业年均增长%,其中发达国家的采掘业增长速度年均只有%,而发展中

15、国家的采掘业增长速度达到%,是发达国家采掘业增长速度的3倍。在采掘业当中,发达国家增长下降最快的是煤炭业,而发展中国家增长最快的也恰恰是采煤业。采煤业成为资源开发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最有代表性的产业。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影响到开放度不断加大的我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煤炭及其他矿产品的出口不断增长。通过以上事例说明,在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接受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影响的同时,避免消极影响危及我国经济的长期、根本利益。应该在这个大前提下,对我国自然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国内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促使采掘业的扩张如前面所述,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市场对我国经济增

16、长的约束加大,大量生产能力闲置,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是因为国内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高级化趋势,需求的满足主要依赖进口的增加。国内供、需之间的错位促使国内现有生产结构向低加工度方向转移,土建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测算,不同产业对能源、原材料等低加工产品的需求强度是不同的。例如,建筑业单位产出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是机械工业的倍。在高加工度领域推动竞争优势,为了维持经济增长速度而不得不加大土建投入的情况下,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迅速扩大,这导致了国内采掘工业的快速扩张。前面所介绍的采掘业在九十年代的持续快速增长,其原因就在于此。所以,要避免对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继续,改变我国

17、经济增长格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重要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尽管有世界产业结构和国内产业结构的外部影响,但是在资源开发型地区,仍必须把改变依赖采掘业来维持地区经济增长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通过发展各种经营、鼓励非国有经济等途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均衡。要进行结构转换,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资源开发型地区迫切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转换结构所需的各种产业发展要素严重不足第一,多种经营的基础非常薄弱。在资源开发型地区,长期依赖资源开采业维持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计划体制、产品经济条件下对各种经营的限制,

18、使当地发展其他产业的基础非常薄弱。非资源开采型产业发展滞后,或规模很小,缺乏技术储备和技术人才,无力进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更缺乏开发产品、提高竞争力的条件。第二,缺少多种经营的发展资金。采掘业各行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不高,维持经济运转十分困难,可动用资金很少;资源枯竭地区的情况如前面几个案例所示,就业、社会保险、工资拖欠等方面的压力很大,资金更是紧张。加之这些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办社会现象普遍,企业负担沉重,很难筹集发展各种经营的资金。第三,缺乏熟悉市场经济和多种经营的人才。受长期集中管理的计划体制和只重视挖山开矿的粗放经营的影响,在资源开发型地区,市场建设滞后,商品流通不畅,市场规模小,使市

19、场经营活动受到抑制,熟悉市场经济、能够捕捉商机的人才缺乏;受产业结构单一的影响,企业经营产品单一,经营方式落后,商情信息闭塞,能够从事多种经营的人才很少。经营人才的缺乏,又影响了这些地区市场经济和多种经营的发展。转换结构受到体制障碍资源开发型地区、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要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必须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发展其他产业,例如对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产业,第三产业等等。这些都需要矿山企业与地方协调一致,共同规划,合力实施。如前所述,在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虽然已经进行了政企分开的改革,但许多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大企业,小城市”、“大生产、小服务”、“企业大财政,城市小财政”、“中央管企业,

20、地方管城市”等现象普遍存在,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上矛盾突出,这些已成为影响结构转换的障碍。从宏观上解决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总体思路总体思路的出发点是:我国的自然资源以人均计算的相对拥有量在世界各国当中排在最后,绝对拥有量也如果仍照目前这样过度,甚至是掠夺式开采下去,不但在今后几十年当中会出现几百座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困境的城市,而且会危及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必须制定规划,对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稀有的、我国独有的矿产资源,根据需求情况,进行有节制、有计划的开采;要改变低度化的、粗放的产业结构,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区域化是地区差别的表现,要避免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的

21、过度开采,就要提高这些地区在其他产业的竞争力,减少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差距;最后,我们主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仍应珍惜、保护我国的稀有资源。增强危机感,加强规划,适当控制自然资源的开采规模。要充分认识到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开采已到了不得不严加控制的关头。所谓控制,是要通过立法,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按照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精神,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制定适度开采的具体规划,并严格执行。规划的主要内容,应是根据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程度,储量多少、独有性情况分别限定各类资源的最高年产量,及对资源进行深加工的导向性规划。贯彻、落实规划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分散经营的小型矿山企业应逐步购并到大企

22、业中去。因此,在采矿业,国有大型企业不应该退出,但国有大企业应通过产权改造增强活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格局,相对缩小对初级产品的需求份额,从总体上降低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产业的依赖。如前所述,我国九十年代采掘业的增长速度连年攀升是产业结构粗放化、低度化的表现。推进工业化的实质内容是加强生产的迂回化,使加工工序增加,加工部门增多,因而促进了生产规模扩大和就业容纳加大。迂回化意味着产品的复杂程度提高,对单位资源的加工量加大,知识、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结构因而产生了升级、高级化的趋势。所以,低级化的结构必然导致对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最终造成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所以说,要从总体

23、上解决经济增长对资源开发依赖程度提高的问题,就必须使产业结构转换为低物耗、高效率的结构,这正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所在。缩小地区差距,扭转资源开发型经济向中西部地区集中的趋势,消除导致对资源过度开采的根源。应该看到,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区域化,对资源开发产业依赖程度高的地方向中西部集中,是地区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一现象的背后说明,中西部地区对经济发展途径的选择余地正在缩小。在自然禀赋之外的竞争领域,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意味着对资源开发产业的进一步依赖,最终必然导致过度开采。因此,改变资源开发型经济区域化的重要途径就是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具体来说,就是要缩小结构高级化程度的

24、差距,分工地位的差距以及产业总体竞争力的差距。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发挥中西部地区已有特色产业的优势,在机床、专用设备、重型机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制药等领域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创新能力,通过提高竞争力来扩大市场份额,逐步替代资源开发产业的地位。其次,应鼓励对自然资源在产地深加工。中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本来是个优势,但如果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就必须改变单纯挖山、开矿,卖初级产品的局面,围绕初级产品的深度加工延伸出一系列加工产业、部门来。国家应采取鼓励措施,促进资源产地发展深加工产业。在扩大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过程中要保持对保护资源战略意义的清醒认识。对稀有的矿产资源尤其

25、要注意保护,不能再干掠夺式开采、压价出口的蠢事了。靠出口初级产品来维持经济增长是不能长久的,这已被国际经验所证实。绝大多数矿产品的可采年限都仅在50年左右的事实,说明我国矿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的地位维持不会很长时间。在对外开放中,一般情况下都不能允许以开发矿产资源作为对外合作的领域;在对外贸易中,应制止一定地方把出口稀有矿产品作为扩大出口创汇的主要途径。四、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是各省区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的实际承载地,转换结构、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主要是在这些城市展开。其中一部分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引发的种种问题,在调整结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概括起来,资源

26、开发型工业城市要进行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如何发展其他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实施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战略,如何培育替代产业、后续产业;第二,在资源枯竭的地方如何安置下岗职工并解决引发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第三,如何注意环境保护,在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今后的发展中恢复、维持生态平衡。在这三个问题当中,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迫切的问题是发展多种经营及培育替代产业、后续产业。只要实现了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其他问题都可以逐步得到解决。1.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培育替代产业,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多种经营、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必须拓宽思路,因地制宜、进一步发挥现有优势

27、,注意挖掘潜在优势。现在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当中,已经形成共识的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这些城市,由于前面已介绍过的原因,第三产业发展相当滞后。例如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到1999年,GDP当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只占%.与此极不协调的是,除了部分资源枯竭城市外,大多数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较高,购买力水平,尤其是对服务业的消费水平也较高,因而对购物、餐饮、旅游、房地产、文娱、交通等服务业的需求很有潜力。第三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为资源开发型城市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除了“退二进三”以外,在许多地方也很有条件“退二进一”。在矿山和林区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土地,用来从事种植业、养

28、殖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在这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经验。例如:鸡西市在煤矿周边空地上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按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生产优质稻米、食用菌、乳制品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多种经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对矿产品、林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的加工制造业。无论是石油、煤炭、还是金属矿、木材都是最上游产品,是最初级的原材料。在规模庞大、门类繁多的工业体系当中,许多行业都是围绕着对矿产、林产资源进行加工而形成的。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要发挥最大的现有优势就是搞深度加工。此外,轻工、纺织等消费品的生产也可以是这些城市发展的新产业。但在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要能够进入这些领域,必须在技术、产品开发、销售网络等方面起

29、点高,实力强。发展多种经营必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多种经营的发展是以所有制结构、产权结构的变动为前提条件的。必须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积极性。完善城市功能也是促进多种经营的重要条件。完善城市功能的重点:一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市场设施、交通、通信设施等;二是要加强城市的服务功能,为经营者提供信息、咨询、商贸、储运、融资等服务,一方面为经营者开展业务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这些服务项目的增加、完善也扩大了第三产业本身。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妥善解决下岗职工安置问题考虑到我国许多种

30、矿产资源将在今后几十年间相继枯竭,因而会面临的许多问题都迫切需要研究对策。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安置下岗职工问题。在资源枯竭的地方,生产停顿,经济增长失去支撑,下岗职工安置、就业、工资及失业保险金发放等等问题接踵而来。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甚至关系到部分居民的生存问题,因此必须要妥善处理,否则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安置下岗职工的主要渠道是再就业。这就需要发展多种经营,建立新企业。应采取鼓励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建立和成长。对下岗职工自办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政府应给予贷款、贴息、减税等优惠。对非国有企业吸收下岗职工就业的,也应给予奖励。其次要尽快建立资源枯竭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基金。资源开发型

31、工业资金缺口本来就很大,在这些地方,财政十分紧张,用于结构调整的资金缺乏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给予补助。同时,在破产企业的坏账补助金中,应单列出一块用于资源枯竭地区的破产国有企业。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在那些资源尚未枯竭、或部分枯竭的地方,在中央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立即着手率先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在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应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基金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起独立于企业和政府的、市场化的转型基金体系。综合治理,补环境保护欠账我国有煤炭城市150座,有色金属矿城市80座,建材及非金属矿城市54座,黑色金属矿城市38座,化工矿城市28座,油气城市25座,黄金矿城市37座,综合

32、矿城市14座。不同类型的矿物生产过程中均产生数以亿吨计的固体和液体废弃物占地堆放,同时还有废气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此外,采矿还引起土地塌陷、矿区漏水。长期以来,由于对环境保护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的环境治理欠账很多,现已到了危及群众正常生活的地步。由于环保欠账太多,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并且由于资金紧张,进行环境治理困难较多。总的原则应该是:尽力防止新的污染,积极补偿治理欠账。抓环保工作的重点,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减少、防止新的污染;二是要发挥利益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行环境治理。要通过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对各种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分解

33、煤矸石,使之成为固体肥料;利用煤化工技术,回收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制造苯等化工原料,等等。 要通过利益机制和市场化运作,吸引个人或集体从事环境治理事业。在矿区营造防护林、水土保护林;清理矿尾及其他废弃物占地,填埋塌陷地,并利用这些再生土地植草植树,从事种植、养殖或其他经营活动。政府应在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的结构调整中做好服务工作资源开发型城市的结构调整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政府的引导、协调、支持、服务工作非常重要。第一,为了培育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发展多种经营,政府必须创造有利于招商引资、有利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要创造这样的环境,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要把创造公平竞

34、争的市场秩序作为工作重点,不能搞行政命令和黑箱操作,杜绝可能打击创业者积极性的作法;二是要放水养鱼,不能杀鸡取卵,对创业初期的技术人员、经营者应多关怀、支持,不能见钱眼红,苛捐杂税蜂涌而上;要保护知识产权和经营者利益,执行国家有关政策,不能过河拆桥。第二,政府要通过建立信息网络、组织论证、专家咨询等方式帮助经营者捕捉商机、了解市场、选择项目;同时,要积极促进信息、咨询服务和其他中介服务业的发展,最终使这些服务功能走上市场化经营的轨道。第三,政府应帮助经营者和技术创新企业筹措资金。资金紧张是经营者的最大困难。政府可以通过建立财政贴息、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技术创新启动基金、种子基金等形式,向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帮助。中央应尽快采取措施理顺关系,帮助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资源开发型工业城市,虽然政、企之间在隶属关系上已分开,但在城市管理、财税分配、社会服务功能的划分等问题上,关系一直没理顺,城市规划、城市功能的完善、发展多种经营都因此而受到阻碍,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由中央做出决策,处理好城、企关系,尤其是中央企业与城市的关系。此外,在企业隶属关系与地方脱钩的情况下,对矿产品的深加工如何布点理应由企业决策,地方无权进行干预。但是从经济发展大局和维护地方社会安定的角度出发,在产地就地搞深加工应是合理选择,是矿产品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这也需要中央进行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