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当前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给我国吸收外资带来机遇和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保持吸收外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一、跨国直接投资回升促进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跨国直接投资从2004年起重拾上升轨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较快增长,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步伐加快,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进入“黄金发展期”。2000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达亿美元,达到30年来的顶峰。但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影响,2001年以来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连年下降,2003年跌至5600亿美元,创近年来的新低。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跨国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
2、从2004年起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开始回暖。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2004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达611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9%.该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各国投资促进机构,均认为20042007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将保持恢复性增长,重拾上升轨道。跨国直接投资的流向是继续向发展中国家分流在跨国直接投资中,发达国家始终占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增长势头迅猛。2003年流入发达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尽管仍达3670亿美元,但已比2002年减少了25%.其中,流入美国的跨国直接投资仅300亿美元,减少53%,处于12年来的最低水平。而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直接投资则不断上升,达1720亿美元,
3、增长9%.跨国直接投资的热点是亚洲、中东欧等一些新兴国家近年来亚太地区一直是跨国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中东欧和非洲发展潜力较大。2003年流入亚太地区的跨国直接投资达1070亿美元,增长14%;流入非洲的跨国直接投资达150亿美元,增长28%.2003年流入中东欧的跨国直接投资降至210亿美元,减少48%,;而流入其他地区,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跨国直接投资则连续四年下降,2003年降至500亿美元,减少3%,是自1995年以来吸收跨国直接投资的最低水平。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表明,20042007年,亚洲、中东欧是最有吸引力的跨国直接投资地区;20042005年,中国、印度、南非、埃及、巴西、
4、墨西哥、波兰、俄罗斯、美国和英国是跨国直接投资最青睐的国家。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已转向跨国并购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并购成为跨国直接投资高速增长的主要支柱。跨国并购销售额由1987年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亿美元,年均增长%.但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股市大降,跨国公司投资能力下降,致使跨国并购明显降温。汤姆逊金融公司估计,2005年1季度全球并购交易额由2004年4季度的6700亿美元降至5130亿美元,下降23%,但这仍是自2001年全球并购活动停滞以来最高的单季水平之一,表明跨国公司正再度考虑将并购作为增加企业利润、解决战略性问题的一个重要途
5、径。跨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在1970年代初期,服务业仅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四分之一;1990年这一比例还不到一半;而2002年,已上升到约占60%。目前,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贸易和金融领域。2002年贸易和金融领域占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存量的47%和流量的35%.供电、供水、电信和企业活动包括IT带动的商业服务 等领域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例如,19902002年,发电和电力配送领域的跨国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了14倍;电信、仓储和运输领域增长了16倍;企业服务领域增长了9倍。跨国公司内部服务离岸外包方式愈来愈盛行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兴起以白领岗位转移为特征的
6、第二轮潮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从节省成本、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已开始将部分服务外包出去。目前国际间外包业务只占全部业务流程的12%.20022003年全部以出口为导向的服务业跨国直接投资项目90%源于发达国家。美国公司据主导地位,占全部面向出口的信息和电信服务项目的三分之二,呼叫中心项目的60%和共享服务项目的55%.离岸外移的很大一部分由发达国家获得,如20022003年所有面向出口的与呼叫中心有关的跨国直接投资项目一半以上流入发达国家。二、我国吸收外资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几年我国吸收外资仍具增长空间19902004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年均增长%,中国年均增长%,中国吸收外资
7、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个百分点。由于未来几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开放稳步扩大,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外商来华投资信心明显增强,预计我国吸收外资仍将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一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我国的汽车、手机、个人电脑、住房等领域成为消费热点,也是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2004年汽车销售达507万辆,增长%;手机销售近亿部,增长27%.2004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分别增长%、%、%和9%;2005年1季度,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吸收外
8、资又分别增长%、%和25%,零售业、房地产业合同吸收外资分别增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变动时期,汽车、机械电子、装备制造业、房地产、零售业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将继续成为外资争相进入的重点领域。服务外包逐步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一大亮点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呈现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步拓宽、参与群体日益增多的趋势。我国是新兴的服务外包承接国,通过推动服务外包业务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吸收外资领域,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和水平。国际数据公司预测,未来5年中国IT产业将年均增长%.作为继日本之后的亚太地区第二大IT市场,中国在该地区将日益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跨国并
9、购日益成为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跨国并购法律法规体系,外资以跨国并购方式进入我国已越来越多。据汤姆逊金融公司统计,2004年外资在华共完成2141个跨国并购项目,价值240亿美元,占我国实际吸收外资的近40%.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稳步推进,预计今后跨国并购在我国吸收外资中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我国吸收外资地域格局将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稳步推进目前,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外资最为集中的地区。2004年,东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占全国的%,比1999年上升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占全国的%,比1999年上升2个百分点;西部
10、地区占全国的3%,比1999年下降个百分点。2004年,东北地区实际吸收外资占全国的%,比1999年上升个百分点。2005年1季度,东部地区实际吸收外资占全国的比重升至%,中西部地区不足10%.在看到面临的机遇的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吸收外资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随着跨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各国对跨国直接投资的争夺更加激烈。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2年和2003年各国新修订的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法规超过490项。韩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七免三减”;越南实行“四免四减”;马来西亚、印度实行“五免十减”;泰国为3到8年免税等。二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降低。随着外资的大规模流入,目前我国局部地区
11、已出现“民工荒”现象,造成工人工资全线上涨,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削弱。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2005年2月外来打工人员的减少使广州市最低工资上涨34%.目前广州市工人月平均工资为7080美元,比越南、柬埔寨高70%,比印度尼西亚高倍。作者甚至惊呼“中国廉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三、若干思考和建议继续坚持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方针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后要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把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作为利用外资工作的重点。要正确处理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和提高外资质量的关系,扩大规模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提高质量为扩大规模提供保障和动力。要通过进一
12、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好地发挥外资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抓住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外资产业和区域结构适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加快的趋势,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强国内产业配套,延长产业链,更好地发挥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跨国公司来华设立认真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扩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对会计、电信等服务业,实行全面开放;对商业流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服务业,要在总结经
13、验的基础上稳步扩大开放;对银行、证券、保险等服务业,要根据我国金融监管水平和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实行审慎开放。不断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顺应全球跨国并购迅速发展的趋势,积极引导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根据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继续试行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境外发行证券并上市。严格控制外债规模和结构,突出外债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切实防范金融和外债风险。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减少和规范外资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
14、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工作重心放在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加快外商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侵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招商引资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防止变相出台优惠政策、盲目攀比、层层压指标等无序竞争行为。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动建立政府协调引导、投资促进专业机构实施、中介机构和企业广泛参与的投资促进机制,鼓励和规范民间投资促进机构发展。完善投资促进方式,更好地打造会展、电子商务、网站等招商引资平台,提高招商引资效果。加强对外资的引导和监管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需要,及时修改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从严审批部分过热行业外资项目,坚决抑制部分过热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限制类外资项目,提高准入门槛,严格环保等审批手续,取消相关优惠措施。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外商投资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形成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