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内容摘要:本文运用AHP方法对产业结构给予量化,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分析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国际技术外溢总体上并不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的溢出途径上,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之一。关键词:国际技术外溢,产业结构,Granger因果检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国际技术外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技术进步。但国际技术外溢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同时是否也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却一直存在争议。国内许多学者认为,随着国际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的持续增长,国际技术外溢对产业
2、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一种必然。一方面,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正常状态下,国际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有利于国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技术效率的进步。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理论指出,利用外资不仅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稀缺问题;更重要的是,外商直接投资所附带的众多资源更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匮乏的。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认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并具有较强扩散效应的为数有限的主要部门会对其它部门产生重要作用;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论证日本产业结构的规划基准时,以“生产率上升基准”为主要依据。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个推论:从理论上讲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产业结构,由于技术外溢有助于促进产业技
3、术进步,那么,技术外溢也必然有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技术外溢是否在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确实已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了促进作用?是否存在国际技术外溢渠道和结构的改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国内学术界仍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本文试图运用我国实际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产业结构的量化处理产业结构指投入或产出在各次产业间的分配比例,它历来是评价一国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依据。各国的产业发展都要经历从第一、二到第三产业的发展顺序和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到重加工业,重附加值和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的里程。但是产业结构水平是十分难度量的,通常对它的判断使用的是优化或升级等描述性语言。陈国宏曾使用AHP方法
4、,即设计若干相关指标,通过加权综合对产业结构给予定量描述,本文参照他的做法和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选取七项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评价依据,以下分别给予说明:劳动力结构指数V1和总产值结构指数V2。这两个指标的量化是基于克拉克法则和库兹涅茨法则,这两个法则认为投入和产出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与人均国民收入密切相关,通常也被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它由低至高的变化直接体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因此可分别建立从劳动力和总产值在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到人均国民收入的映射,映射关系的建立我们了霍利斯钱纳里和西蒙库兹涅茨的标准产业结构表;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V3;霍夫曼比率V4。霍夫曼法则是对工业内部结构变动规
5、律的描述,关于霍夫曼比率我国常用的算法是:霍夫曼比率=轻工业总产值/重工业总产值;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V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V6;工业内部利润率平均化程度V7。经济理论认为,资源配置的优化使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它从投入角度体现了工业内部结构的改善。对此本文采用利润率变异系数来度量:其中Xi为工业内部第i行业当年实际的资金利税率,X 为工业资金利税率均值,m为工业的行业数。上述七项指标中,唯有霍夫曼比率和工业内利润率平均化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善呈递减趋势,为便于与其它指标进行加权综合,本文用以下公式对上述两指标进行换算:另外,上述七项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为避免
6、由于量纲的差异而影响评价的客观性,采用统计学中百分制功效系数法将指标换算成无量纲变量,换算公式为:以上两式中Vij为第j项指标(j=1,7)第i个样本值的原始值,V *ij为第j项指标第i个样本值的换算值,Vj为第j项指标所有样本值的平均值,Vj max和Vj min分别为第j项指标样本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文关于产业结构量化指标的确定是采用AHP方法对上述七项指标进行加权,得到最终的我国产业结构的年度评价值ST如表1。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运用我国经济自1985年以来的有关统计数据,我们用IS表示国际技术外溢,用“进口大型机械及运输设备额”、“出口大型机械及运输设备额”和FDI中用
7、于研发费用的合计表示。我们首先对IS和表1中的数据做回归分析,回归结果ST =+ )R2=F=回归结果表明国际技术外溢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是否真实反映了现实,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国际技术外溢不是产业结构改善的原因。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技术引进并未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更细一步的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对国际技术外溢的三种主要渠道,即进口,出口,FDI分别对ST再进行因果分析,我们用ISI、ISE、ISF分别表示进口、出口和FDI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如表3、表4、表5所示。我们从细分的因果关系检验结
8、果发现:国际技术外溢总体上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无因果关系,主要表现在对外贸易上,但FDI却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之一。如何利用国际技术外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与产业结构关系从我国现实看,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虽有大幅提高,但绝大多数属于技术含量少、加工层次低的产品,出口商品结构转换慢于生产结构转换。这使得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明显落后于我国现有生产结构,出口商品结构没有起到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中那种带动生产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只将进口看成是弥补本国短缺的手段,只是着眼于使用价值的获得,没有看到价值及
9、其实现过程会带动一国工业的发展,对进口产品结构仍缺乏战略性指导。我们应提高对外贸作用的认识,制订正确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从出口方面看,应把企业的出口技术增长率作为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指标之一。一来可以转变企业家的经营观念,使他们能从全球出发来安排生产和经营,而不是只着眼于国内市场,进而跟上世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步伐;二是促使企业家在注重出口数量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和市场营销,以实现出口商品的高品质高技术;从进口方面看,必须统筹安排进口计划。一方面,对某些国内生产能力放空的进口替代产业实施有效技术保护,控制大量进口该类产品,另一方面,对我国技术还无法达到的高科技大型设备
10、可适当放宽进口口径,从而实现进口溢出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我国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产业结构关系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调整产业结构和实现经济增长往往存在着三个缺口,即资金、技术和出口创汇能力。而FDI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媒介,恰恰具备投资和融资、技术外溢和商品贸易三大功能。利用FDI的资本、技术和贸易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已成为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之道。FDI的技术外溢效应是技术转移的一种非自愿形式。从产业带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来看,FDI技术外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改善显然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外商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项目,大多数进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正
11、在大力发展的产业,对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带动作用。当地企业可以在对外开放中了解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并通过模仿当地跨国公司使用的某些技术来提高本企业的技术水平。此外,研究表明,劳动力质量的改进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引擎,FDI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为中国雇员提供培训是跨国公司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雇员培训不仅提高了本企业员工的素质,还为国内企业培训员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成方式及教材。因此应该加强FDI技术外溢的产业导向,我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偏差的主要表现是工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产业结构内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结构的升级缓慢,因此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大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1.李子奈.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陈国宏.我国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 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