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体势语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_孙姝捷.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8187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势语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_孙姝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势语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_孙姝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势语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_孙姝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2月总第159期体势语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孙姝捷云南民族大学摘要:人们通常会把交流以两种形式进行划分,一种是直接使用语言交流,另一种是有意识或下意识地利用非语言交流。其中体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一种主要形式,具有真实、直观、朦胧的特点,是对外汉语教师授课常会使用到的一种交际策略,同时也是师生重要的交流媒介。因此,研究体势语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在分析体势语概述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体势语在对外汉语课堂语言要素中的运用以及在对外汉语课堂言语技能中的运用,以期提高教师对体势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视。关键词:体势语;对外汉语

2、;运用研究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的人们也纷纷加入到学习汉语的课堂中来。当不同语系不同地域的学生迫切需要用语言进行信息互通而又不能理解对方语言含义,无法进行顺利地沟通时,这时可通过灵活变通的手段,运用非语言交际策略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为了使通信对象更容易被理解,学生可通过使用非语言交际策略之一的体势语,如手势语、做表情、视线接触等方式来获取有效信息后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教师在对外汉语不同课型教学中,应善于运用体势语,以此增加师生间交流互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体势语概述体势语也称体态语。美国研究学家伯惠斯特尔在体语

3、学导论 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体势语即指通过面部表情、仪容仪表,大到行为姿态,小到眉眼间的微表情等非语言行为直接向他人传送信息的策略方式,以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间接沟通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辅助性语言。它有隐性模糊和显性直观之分。运用得体的体势语有时能起到语言无法传递的效果,比语言更发人深省,甚至在特殊场合是语言无法替代的。当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人们普遍在神经和心理上对其会做出反应,随之会产生复杂的情愫。这些情愫会下意识地体现在人们的微表情和平时的动作中,这样表现出来的体态最自然且毫无修饰地反映出听者的第一反应。这种直观输出的信息本身比语言表达更为真实、丰富。表情与手势负责进行表达感情

4、方式在人际交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常常伴随并辅助语言来传达信息,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具有差异。面对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教师应采取客观理智、相互理解、相互包涵的态度,尊重彼此间因文化不同而表现的行为方式的差异。二、体势语在对外汉语课堂语言要素中的运用体势语属于反馈用语的分支,能对学生用语行为作出反应与评价。来自正面的反馈多有益于增加学习者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应重视非语言要素在课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此,笔者将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外汉语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成功输出,学生成功输入的目的以及将体势语运用于汉语语音、词汇、汉字、文化教学中的方式。(一)语音教学汉语语音学

5、习作为汉语学习者接触汉语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者对汉语语音大多不完全熟悉,甚至有的发音处于零基础状态。因此,初期的语音作为基础教学尤为重要,教师在传授语音知识时先以自己作者简介:孙姝捷,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与传播。060的语音示范为主,要求学生根据口型练习跟读。同时,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减轻学习者因初次接触新的语言形式在心理上产生的紧张、焦虑感。在此过程中,教师为了使学习者更准确地模仿发音,一般会伴随自己刻意夸张的口型和放慢的语速作为辅助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教外国人学习如何区别舌尖后音 zh、ch、sh 和舌尖前音 z、c、s 时,为了方便学习者理解,可以利用手掌,手心

6、向上,五指合并稍稍弯曲表示此时舌头的状态。利用弯曲程度区分平翘发音,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舌头翘平情况对着小镜子加以调整。在区别前鼻音和后鼻音时,教师用手在鼻子上移动的动作帮助学习者理解靠前的位置发音属于前鼻音,靠后的位置是后鼻音。学习者在肢体上也配合教师进行模仿,他们的肢体语言也可以快速得到发展,其对语音的发音规律也能更加明晰。像这样伴随辅助动作的语音教学对于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习者今后对于汉语表达时的神情和体态的表达,自然而然地增强其交际的流畅与生动感。(二)词汇教学汉语词汇总是伴随着语音一同被学习者在学习过

7、程中所接受,因此,掌握汉语词汇也是对外汉语课堂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可以说,词汇的学习是学习汉语成败的关键因素。学习者在掌握词汇发音同时需要理解词义,只有让学习者准确理解词义后才能达到运用交际话语的目的。其中词汇释义是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在为学习者做词汇释义时经常无法避免地涉及其他生词,这样第一个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充分解释又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讲到“犹豫”一词,教师直接解释说“犹豫”等于“迟疑”,继续又解释为“踌躇”,学生难以理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解释“犹豫”一词时,可以先设定一个教学情境,自己扮演孩子并表现得心事重重的样子拿着不及格的考试卷子在门口徘徊,让学生扮演父母,自己犹豫着要不要告诉父母

8、自己的成绩。像这样通过互动表演的形式,传递“孩子犹豫应不应该告诉父母考试成绩”这样的故事,可以达到让学生充分理解“犹豫”这个词含义。对外汉语教师应尽量减少直接释义的曲折程度,注意变通,举一反三,尽量用通俗易通的方式进行释义,最好运用提前准备好的模型、图片等作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并搭配体势语进行具体教学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汉语学习者理解词汇,提高学习效率。(三)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学生因为有了之前所学到的汉字词组的表达,教师只需利用这些学习者掌握过的字词创造出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即可。如若有心的话可以再利用已学到的语法去造更多句子,再延伸学习到更多的词汇。词汇和语音是学习语法的前提

9、,教师根据词汇创造出使用该句子的语境,再使用体势语把句子引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楚理解该句型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例如,给学生讲解“把”字句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句子,比如方老师把手机放到桌子上。将事先带来的手机,边讲解时边拿着手机走向学生的课桌前,把手机放在他的桌面上,然后让学生重复读黑板上的句子,让学生明白“把”字句的运用,从而慢慢领会“把”的用法,之后举一反三造句。如果教师没有搭配自身动作讲解语法知识,学生便难以真正感受到汉语某个语法的正确使用方式,无法清楚掌握主谓宾定状补的运用条件。像这样教师一边讲解语法知识一边搭配实物做相应动作,既丰富了课堂内容,缓解了学生压力,节省了时间,又使

10、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四)汉字教学汉字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区别于欧美地区的表音文字。这对于欧美国家的学习汉语者来讲,汉字这样的方块结构学习起来十分难写难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这些热爱汉语却深受本国文字影响,难于学习理解汉字的外国人或华人传授知识时,体势语的搭配运用尤为重要。例如,在给学生教授“中”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中”字的形态在空中比划一个圆让学生将圆想象成一个西瓜,然后用手从正中间划开,这样学生识记“中”字时自然而然利用联想记忆法想到切西瓜的画面,继而清楚地记住了“中”的汉字表达,今后在“中”字的运用上也能清晰地知道其代表着“不偏不倚,正中语言与研究061国

11、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2月总第159期心”之意。三、体势语在对外汉语课堂言语技能中的运用(一)听说教学听说课相较于读写课更适用于汉语初学者或者年龄阶段处在初中及之前的学习者,这个阶段的学习者普遍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可以通过他人的动态信息进行形象思维,教师带有丰富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听说课更是受到学生的喜爱。例如,教师在课堂先通过形体动作模仿大象、鸟儿这些易于模仿的生物时,再以语言形式告知学生在这里用汉语叫做“大象”“小鸟”并搭配板书,要求学生不断朗读直至熟记语音和汉字。通过自己的体态作为补充形象的方式感染学习者,这样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汉字表达形式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大脑中。心理学研究者

12、表明,若要提高学习效率,必然要先激活学习者的情绪和思维。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教师主动调动学习者的情绪尤为重要,在听说训练中让他们也要有适中的焦虑感,这样的焦虑感可以使人精神集中,从而增强学习效果。从以往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听说课上不仅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教师还要运用适当的体势语缓解课堂压抑的气氛,但使用夸张过度的体势语反而不利于课堂秩序,这就高度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其中的“度”,避免学生的注意力从教学实质和重点的轨道中松脱。体势语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具有差异性,因此,对外汉语教师更应提前做好功课,这样在听说课堂上就能及时避免学习者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二)读写教学读写课一般作为中高级

13、阶段汉语学习者的必修课程,在课堂中阅读和写作也是密不可分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理解文本大意也是阅读的目的。汉语动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汉字在写法上具有相似性,学习者也会因此感到难以辨认。像“打”“拉”“扔”等一类具有相同偏旁的不同含义的动词出现在文章中,例如,在阅读到“周六的清晨,当艾琳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后,看见对面大楼的一个孩子竟然朝着楼下扔香蕉皮,他气愤地跳了起来,跑到外面,将香蕉皮捡起来丢进了垃圾桶。”这一句话对外汉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大意后,将动词“拉”“打”“扔”“跳”“跑”“捡”“丢”提炼出来,利用肢体表演的形式向学生演示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更为清楚和直观地领会这类动词的实际用法。

14、在之后的写作中如若想运用到这些动词表述句子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减少词语运用不当的语病出现。四、结束语体势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拥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通过研究体势语行为,能够发掘一种文化最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样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能离开它单独地进行课堂教学,体势语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更加直观地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难点。因此,运用体势语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去实践感悟,充分组织利用好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去创造尽善尽美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参考文献:1 孙雁雁.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5):19-22.2 孙明曈.教师体态语在初级阶段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D.苏州:苏州大学,2015.3 李梦竹.汉语教学中的体态语 J.教育现代化,2018,5(16):209-2100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