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工程测量方案
1、轴线和高程控制测设
1) 控制轴线的测设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及规划红线,用经纬仪定测本工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 工控制网分别定测各幢建筑物外围4条坐标主轴线,引测到距基础外2M左右的龙门板上, 并用木桩打入地坪,采用C20素砼加以保护。这4条主轴线作为地基与基础施工的依据,其 余轴线依此投递或用钢卷尺丈量。经纬仪对定位放线的直线必须进行复核。
2、房屋定位测量
1) 基础放线
根据场地拟定的主轴线控制点或其他控制点,将建筑物角点施测于地上,并在角点顶 钉上小钉作为标志。所有角位点经甲方监理、测绘中心复核验收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 序。
2) 龙门板设置
基础土方施工时,轴线控制桩要被挖除,为了方便施工,在基础外一定距离处设钢管 龙门桩或龙门板,设置步骤和要求如下:
(1) 在建筑物四角与内纵、横两端中轴线以外约1〜1.5M(要视现场环境而定)处钉设 龙门桩,龙门板要钉得竖直、牢固,并与轴线相平行,建筑物同一侧的龙门板应在一条直线 上,既便于丈量又显得现场规范整齐。
(2) 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程点先用水准仪用抄平的测量方法,把± 0.0标高线抄测在龙 门桩的外侧和固定点,画一横线标记,然后将龙门板的顶面与龙门桩上的标高线对齐、扣牢。 龙门板的顶面应为直边,以保持顶面水平。龙门桩钉好后还要用水准仪进行复查,误差不超 过土 5mm。
(3) 如施工场地条件不适合测设± 0.0标高线时,也可将龙门桩标高设置为高于或低 于± 0.0的一个数值,但必须是cm的倍数。
(4) 同一建筑物尽量使龙门桩设置在同一标高上。如场地高差较大,必须选用不同标高 时,一定在龙门板上标注清楚龙门板顶面的标高值,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误解。轴线长度 超过20M,中间应加设跨横龙门板。如果轴线两端龙门板标高不同,中间龙门板宜测设两个 标高。
3、基础施工测量
1) 基础土方底标高控制
基础工程从挖土开始应严格控制基底标高,且标高点的测量容差为土 10mm。施工时 可采用立皮数杆进行控制或直接在钢筋、钢管或其它固定构件上画水平线进行控制。
2) 垫层中线投测
垫层打好以后,根据龙门桩上的轴线钉或引桩,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去(也 可在对应的龙门桩轴线上拉钢丝线,用线坠将轴线投测在垫层上),然后在垫层上用墨线弹 出基础边线,以便支承模板、钢筋和砌筑基础墙。基础放线,是保证墙体平面位置的关健工 序,是体现定位测量精度的主要环节,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错位。
4、主体施工测量方法
1)轴线投测
在墙体砌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可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各层楼 面边缘或柱顶上。每层楼板中心线应测设长(列)线1-2条,短线(行线)2-3条,其投点容 差为土 5mm。然后根据由下层投测上来的轴线,在楼面上分别弹线。投测时,把经纬仪安置 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墙底部的轴线标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将轴线投测到上层楼板边 缘或柱顶上。当各轴线投到楼板上之后,要用钢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 于1/20。经校核合格后,安置仪器一定要严格对中、定平。为了防止投点时仰角过大, 经纬仪距建筑物的水平距离要大于建筑物的高度,否则应用正倒镜延长直线的方法将轴线向 外延长,然后再向上投点。当使用下层墙体传递轴线时,在认真检查下层墙身的垂直度后, 在上层楼层上画出该墙轴线正确位置,用吊线坠的方法检查墙身垂直。
2)标高传递
在建筑物施工中,要由下层楼板向上层传递标高,以便使楼板、门窗、室内装修等 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1)利用皮数杆传递标高,当一层楼砌好后,在一层楼皮杆基础上,一层一层向上接 皮数杆,就可以把标高传递到各楼层。在向上接杆时要检查下层杆是否发生松动。
(2)利用钢尺直接丈量,在标高精度要求较高时,可用钢尺沿某一墙角自± 0.0m起 向上直接丈量,把标高传递上去,然后根据由下面传递上来的高程立皮数杆,作为该层墙身 砌筑和安装门窗、过梁及室内装修,地坪抹灰时掌握标高的依据。
(3)吊钢尺法,在楼梯间吊上钢尺,用水准仪读数,把下层标高传递到上层。
3)墙体皮数杆设立
墙身皮数杆应设在墙的转角和端角处,若墙长超过20m,中间应加设皮数杆。一般采 用里架子时皮数杆立在外侧,采用外架子时皮数杆立在里侧。皮数杆要用斜拉支撑钉牢,以 防随着柱钢筋倾倒或上下移动。
5、定位轴线及标高的验收
1)龙门板上应标记各轴线编号,龙门板上应为土 0.0M,或指定的同一标高。龙门板 与水准控制点应妥善保护。
2)工程定位及标高测设完成后,由公司技术部门进行复测检验,符合要求后,请现场监 理进行验收。
3)定位放线及高程,经甲方工程监理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并办理 签证手续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沉降观测点设置方法
根据有关建筑物沉降规定,我们决定在每幢建筑物四大角和中部各设沉降点,沉降点 的标准与工程± 0.0M的标准点二合一。沉降观测点由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定,一般比土 0.0M高出50mm;沉降观测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观测线路设计,并绘制观测图。今 后在每次均按该线路进行观测。首次测定的沉降观测点高程是今后每次比较的依据,也是最 终测定沉降量的依据。因此,必须保证首次测定高程之观测精度。以后各次观测,其共同一 点两次观测之误差不得大于1 mm。遇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书面通报。
基础工程完成后,应进行各沉降观测点测设,作为初次观测的原始记录,以其为基准, 以后每完成一层主体结构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在装饰阶段分二次或三次进行观测, 竣工验收时,再测一次。
沉降点观测记录整理成册进入工程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