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水逆之五苓散方证探析_黄震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456471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逆之五苓散方证探析_黄震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逆之五苓散方证探析_黄震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逆之五苓散方证探析_黄震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水逆之五苓散方证探析黄震洲,荣宝山(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基金项目: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通信(讯)作者:荣宝山,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摘要 水逆证以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为特征。五苓散为仲景治水逆证的专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本文对水逆证及其选方五苓散从方、证两方面予以简析,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仲景经旨和运用该方。关键词 金匮要略;水逆;五苓散;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水逆证是水邪停蓄于下焦膀胱,由于膀胱功能被邪气侵扰,以致水气内停,逆犯中焦,

2、从而出现以气不布津、胃失和降之口渴欲饮水,小便的次数及尿量减少,甚至浮肿、饮入即吐等症状的一种病证,仲景治此以五苓散主之。水逆之五苓散证分析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篇中载有“水逆”相关内容,言:“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伤寒论中亦有“水逆”的记载:“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五苓散的相关条文亦见于金匮要略及伤寒论的其他篇章,如“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等。水逆这段条文使用了省文的笔法,省掉的是小便不利这个症状。渴欲饮水和水入即

3、吐,表明体内并无热邪,而是水饮内停所致。这可从张仲景所给出的方剂五苓散的功效看出。方中并没有清热或通腑作用的药物,而用的是通阳化气利小便的药物。本条之“渴欲饮水”症,可能缘于太阳病误汗、误下等。如伤寒论第 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汗”为解表之正法,若因患者素体阴亏或过用辛燥而致发汗太过,则可致外邪虽解,但汗出津伤阳损,胃中阴津一时不足,阴亏则燥热之气循经上扰心神,而见烦躁不得眠,口干口渴欲饮水自救等症,依仲景法,当“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反之若多饮则见胃气不降之脘腹痞满不舒。正如伤寒论第 条所说:“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汗之不当,表邪未尽,则脉浮,身

4、有微热;汗后里虚,表邪随经入腑,阻碍膀胱之气化功能,气不化则水不利,因而小便不利。五苓散为利小便之剂,据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所载:“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故患者大便多溏而不成形,甚至腹泻,其治疗方法为“利小便以实大便”。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今膀胱气化不利,水道失调,水蓄于内,阳气不能化气升津,故口渴喜饮。由于口渴并非体内津亏所致,只是脾失健运,“脾不散精”而致水不上归于肺,故患者出现口渴而饮水自救,但饮不解渴,饮入之水,下无去路,停于脾胃,而徒增水湿内困之局,出现饮水后自觉不舒或心烦不安,口渴不解。水饮停留于下焦,借肾水上济心火

5、之势,水气凌心则脐下悸动不宁,水气射肺轻则吐涎沫而癫眩,重则可能出现口渴频饮,水停胃脘,进而阻遏气机升降,水邪上逆而出现呕吐清水痰涎,吐后仍渴,饮后再吐等恶性循环。正如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所言:“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能外输于玄府,又不能上输于口舌,亦不能下输于膀胱,此水逆之所由名也。”针对水饮停于下焦、气化不利的病机,选用具有化气行水、通阳利小便作用的五苓散治之。虽然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脾阳虚弱,但是最为突出的表现还是下焦水饮逆乱之“标”证,而脾阳虚的“本”证表现相对较轻,所以本着急则治其标、缓者治其本的原则,用五苓散化气利水以治标最为允当,正如李东垣用药法象所言“散者国医论

6、坛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DOI:10.13913/ki.41-1110/r.2023.02.023散也,去急病用之”。孙彩霞研究发现,五苓散治疗水肿、水逆证时,散剂药效优于煎剂,其作用在于温脾肾之阳而后达其利水之功。这与五苓散的病机相应,因脾胃虚弱,失于“散津”,则可致肺无津可宣降,四旁无津可灌溉,患者出现渴而饮水而水患愈盛,故欲除水患,必先复脾脏“制水”之职。五苓散服用注意事项中提到:“多饮暖水,汗出愈。”“多饮”是相对于“少少与饮之”而言,故亦不可过多,以免出现“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之症;“暖水”是相对于“冷水”而言,是在遵照仲景治痰饮“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下,顺应脾喜(温)燥而恶(

7、寒)湿之性而提出的。适当“饮暖水”,一则补胃津之不足,二则助脾健运布展气机,从而达饮去阳复之目的。服用后见“汗出”症,则是人体脾胃之阳来复、津液布展得常的征象,故五苓散之水逆证,即使无表邪,方后注中亦标有“汗出愈”三字。此正如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所说:“多服暖水汗出者,盖欲使表里分消其水,非挟有表邪而欲两解之谓。”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亦云:“势必藉四苓辈味之淡者,以渗泄其水。然水气或降,而烦渴未必除,表热未必散,故必藉桂枝之辛温,入心而化液,更仗暖水之多服,推陈而致新,斯水精四布而烦渴解,输精皮毛而汗自出,一汗而表里顿除。”近代医家赵锡武更言:“五苓散为中焦淡渗健脾之剂,能恢复脾的功能,使脾阳振

8、而吐泻止,而小便始利。非小便利而吐泻止。多饮暖水,是补充失去之体液。”总之,五苓散是以发汗利小便之法祛除体内过多之痰饮,而仲景唯恐汗、利小便之法导致人体阴津、阳气耗损过度,故在煎服法中强调用白饮(米汤)调服以顾护脾胃之气并调和诸药。水逆之五苓散方分析五苓散的药物组成为:茯苓十八铢,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半两(去皮),白术十八铢。药量比例为 。水性趋下,金匮要略言:“浊邪居下,湿伤于下。”尚书洪范载:“水曰润下。”因肾为水脏,司二便,膀胱为州都之官,肾与膀胱气化功能正常,小便方能正常排出。而患者小便不利,水下行之道闭塞,肾蒸腾气化失司,故而上逆为患。依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

9、证篇所云“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故方中重用味甘淡而性寒且主归肾、膀胱经之泽泻,治下焦之水为君,本草正义载“泽泻,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本经疏证云其“能起水阴之气上滋中土,能化未经输脾归肺之生水,引之使上而后下不失其常”。白术味甘,为中焦治水之药,以运脾布津,生津止渴,故具有内固中气,外御湿侮之功。二者相合,仲景将之名为“泽泻汤”,主治支饮上泛,其人苦冒眩证。神农本草经言猪苓“利水道”,茯苓“利小便”,二者功效相近,皆有利水渗湿之效。但茯苓利小便,治疗作用侧重于津液形成前的“化”,而猪苓利水道则侧重于津液形成后的“利”,五苓散中同时运用“二苓”,既可使水湿从阳以化气,又可

10、使化气后的津液从阴以滋养全身,而后形成小便,促进机体整体的水液代谢。柯琴伤寒来苏集载:“水者肾所司也,泽泻味咸入肾,而培水之本;猪苓黑色入肾,以利水之用;茯苓色白入肺,清水之源委,而水气顺矣。”三者均为淡渗利湿之品,共奏通调水道之效。白术与茯苓相须为用,共奏健脾燥湿利水之效。桂枝味辛甘而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可增强心与小肠的宣通之力,而达助阳化气利水之目的。正如药雅所载:“术与茯苓藉桂枝以逐湿。”结语五苓散所主的水逆证实际是一种水饮输布障碍为积的表现,其实质是以津液不足或津液积聚为标,津液输布失调为本。全方甘淡渗湿,又温阳化气,可使痰湿、水饮之邪从小便而去,从而恢复水液正

11、常的升降出入。纵观方中诸药,遵“温药和之”之旨,按照参与津液代谢相关脏腑五行属性配伍,在上温心泻肺以清水之上源,在中理脾运水而化水之生源,在下通膀胱以导水之下源,如此三焦气机通畅,水行有常,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因五苓散证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水之既成,可随一身之气窜流周身,正如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所说:“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鉴于水的这种特性,故五苓散可用以治疗泌尿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眼部疾患等属于水液代谢失常者。参考文献:李亚欢,陈萌,何飞武,等 伤寒论五苓散证病位及

12、病机探析 环球中医药,():孙彩霞 基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探讨五苓散方的宜散不宜汤机制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赵锡武医疗经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黄维昆,许萍,刘统治 张仲景药后调护法探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赵国平,陈佳 伤寒杂病论五苓散方证辨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杨海林,李欠,邱黛玉 基于中药法象理论浅析五苓散水逆之五苓散方证探析 黄震洲 荣宝山的功效及配伍 河南中医,():刘伟,周春祥 五苓散证的病位以及配伍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王付 五苓散证的病机原是三焦蓄水 国医论坛,():杨振芳,闫伟,王敏,等 五苓散临床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杂

13、志,():收稿日期:经方实验录经方辨治淋证验案 则罗莉,张德华,高智,(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湖北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医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湖北武汉)在读硕士研究生。通信(讯)作者:高智,教授、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肾病。:。摘要 文章对高智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淋证经验进行总结,选取猪苓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等方加减或合时方治疗淋证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示其用。关键词 淋证;猪苓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经方实验录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名为“淋”“淋閟”,顾松源医镜云“淋者,欲尿而不能出,胀急痛甚;不欲尿而点滴淋沥”

14、。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不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症的临床疾病。千金要方济生方根据症状特点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膏淋、劳淋五证,后世辨证完善血淋一说。淋证相当于西医学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核、尿路综合征等疾病具有淋证表现者。西医多用抗生素治疗,然抗生素滥用易产生耐药性或过敏等不良反应,预后较差,中医药治疗淋证疗效显著。高智教授是武汉市中医医院肾病内科学科带头人,擅长应用经方治疗各类肾系疾病,现择高智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淋证验案 则,以示其治。热淋阴虚湿热证患者,女,岁,年 月 日初诊。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持续 月余,排尿伴有烧灼感,无明显肉眼血尿,自服左氧沙星、热淋清颗粒,疗效不佳

15、,伴腰部隐痛,左手指关节疼痛,皮肤见淡红色风团、无红肿热痛,大便干,口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细。辅助检查:尿常规中潜血(),尿红细胞计数 。辨属热淋阴虚湿热证,治宜滋阴清热、祛湿通淋,方选猪苓汤加减。处方:猪苓,泽泻 ,茯苓 ,滑石 ,阿胶(烊化),桃仁,牛膝 ,枳实 ,熟大黄 ,厚朴 ,大腹皮 ,益母草 ,槟榔 ,干姜 。剂,日 剂,水煎早晚分服。年 月 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尿频、尿急、尿痛好转,腰痛已愈,左手指关节疼痛减轻,口干缓解,大便可,患者睡眠差,查尿常规:尿潜血(),尿红细胞计数正常。首诊方加远志 ,莲子心 。剂,煎服法同前。年 月 日三诊: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无口

16、干,左手指关节轻微疼痛,皮肤见淡红色风团,睡眠改善。效不更方,继用二诊方 剂巩固治疗。按语:本案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口干口渴,便干,舌红、苔薄黄,脉浮细,辨属热淋阴虚湿热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云:“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猪苓汤为治疗水热互结的代表方,现代临床上亦用此方治疗泌尿系感染、肾炎、膀胱炎等水热互结兼有阴虚的疾病。方中猪苓甘淡渗湿利水,泽泻“治五淋,宣通水道”,茯苓导水下行、通利小便,滑石利水清热,本草发挥成聊摄云“滑石之滑,以利水道”,桃仁、牛膝、益母草活血通经、利水通淋,枳实、厚朴、熟大黄行气化滞、清热通便,大腹皮、槟榔行气利水,阿胶润燥而滋阴,干姜防止清利太过。患者二诊睡眠差,加远志、莲子心清火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药机契合,故获佳效。气淋肝郁气滞证患者,女,岁,年 月 日初诊。患者下腹部疼痛 月,伴尿频、尿急,无尿痛,夜尿 次,腰部疼痛,双下肢轻度水肿,烦躁不安,在当地医院给予甲硝唑、头孢霉素静注、莫西沙星口服治国医论坛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