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总经理质量奖管理办法新
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总经理质量奖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有效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公司质量管理,建立质量奖罚激励机制,努力实现质量改进与提升目标,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评比范围与类别
1、评比范围
公司内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部门。
2、评比类别
质量先进部门、质量先进个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
三、评比条件
1、部门、车间评比条件
1)部门负责人质量意识强,部门有良好的质量文化和团队精神,表现较突出;
2)质量目标完成情况优秀;
3)本部门承担的质量职责完成情况较好,参见公司质量手册5.5职责、权限和沟通及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
4)各次质量监督检查(内审、外审等)结果较好。
2、先进个人申报条件
1)积极承担关键产品/零件加工、装配,质量效益较突出的员工;
2)质量信息反馈及时、并能积极整改的员工;
3)规范、标准执行及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良好的员工;
4)能积极参加各类质量培训教育、会议的员工;
5)在内、外部审核、检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
四、评比实施程序
1)申报
申报质量奖的个人/部门,必须在自检自评的基础上,填写并报送:质量奖推荐自评表与先进事迹材料。
2)评审
质量奖由办公室组织评审。评审程序包括:审查申报材料、按评审标准表打分、评选结果报总经理审批。
质量奖评审标准总分为100分。按每项工作开展、实际表现以及取得成效、对公司质量管理与提升工作所发挥作用的大小等情况进行打分,实评总分超过80分的可评定为质量先进部门或个人。
五、奖励名额与额度
每年度评定质量先进部门1个,先进个人2名,评审工作必须严格把控,应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必须只表彰和奖励对公司质量管理与质量提升工作发挥作用大、表现确实优秀的部门与个人,以实现设立总经理质量奖的最终目的。
对被评定为荣获总经理质量奖的先进部门、个人,分别给予1000元、500元奖励,并予以通报表扬。
六、本规定自 8月1日起试行,将视执行效果适时进行修订。
×××××有限公司
××年××月××日
附表:
1、质量先进部门评审标准表
2、质量先进个人评审标准表(生产类)
3、质量先进个人评审标准表(管理类)
4、质量先进个人推荐自评表(生产类)
5、质量先进个人推荐自评表(管理类)
质量先进部门评审标准表
序号
项 目
满分
评分
一
质量绩效
20
1-1
产品质量稳定,无客户投诉的重大质量问题,无重大质量事故,未出现重复性的质量问题。
否决项
1-2
部门员工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较高,无影响产品交货或2天及以上停工的质量事故。
20
二
生产效率
10
2-1
生产安排合理有序,产品加工、装配配套率、完成率良好。
10
三
质量意识及员工教育
30
3-1
部门主管质量意识明确,把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10
3-2
部门主管严格执行质量方针、目标,正确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处理质量问题。
5
3-3
重视员工质量意识教育,组织员工积极参加各类质量教育培训活动。
5
3-4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并能恰当地用于本职工作,有明显效果。
10
五
基础管理工作
30
5-1
重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管理,完好率不低于90%。
6
5-2
重视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管理,在用计量器具计量确认率100%,完好率95%以上。
6
5-3
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到不合格原材料、零部件不投产、不组装,不合格产品不强行转序。
6
5-4
质量信息按程序进行反馈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实效。
6
5-5
对发现的不符合项或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整改记录,整改率不低于80%。
6
八
质量改进活动
10
8-1
能围绕公司方针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质量改进,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员工素质和经济效益。
5
8-2
质量改进成果能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或纳入有关标准制度。
5
被评单位
评审人
注:1、部门重大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界定标准为:造成经济损失≥5000元,或出现顾客投诉,影响公司信誉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2、重复性的质量问题是指重复发生2次以上的同样质量问题。
质量先进个人评审标准表(生产类)
序号
项 目
满分
评分
一
质量绩效
30
1-1
无客户投诉的重大质量问题,无质量事故,未出现重复性的质量问题。
否决项
1-2
一次交检合格率良好,表现较突出。
15
1-3
及时发现并报告上道工序或外购件质量问题,避免因零件或外购件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或造成停工损失。
15
二
工作效率
20
2-1
能按时完成所分配的生产任务。
5
2-2
能积极承担重要工作任务或关键产品/零件的生产。
5
2-3
因工作需要能主动加班加点,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10
三
质量意识
20
3-1
质量意识强,能坚持按图纸、工艺生产。发现图纸、技术文件差错及时报告,避免造成因此引起的质量损失。
10
3-2
积极参加各类质量教育学习活动。
5
3-3
积极参与公司各项质量提升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
5
四
过程质量
30
4-1
能正确维护保养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计量器具。
6
4-2
能及时记录质量记录,记录完整、正确、清晰。
6
4-3
质量信息按程序进行反馈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实效。
6
4-4
能认真总结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率不低于80%。
6
4-5
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到不合格原材料、零部件不投产、不组装,不合格产品不强行转序。
6
被评员工
评审人
注:1、个人重大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界定标准为:造成经济损失≥ 元,或出现顾客投诉,影响公司信誉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2、重复性的质量问题是指重复发生2次以上的同样质量问题。
质量先进个人评审标准表(管理类)
序号
项 目
满分
评分
一
质量绩效
1-1
无客户投诉的重大质量问题,无质量事故,未出现重复性的质量问题。
否决项
二
工作效率
20
2-1
能按时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
10
2-2
因工作需要能主动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工作任务。
10
三
质量意识
40
3-1
质量意识强,能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10
3-2
勇于承担质量职责,主动落实纠正/预防措施,积极进行质量改进。
10
3-3
积极参加各类质量教育学习活动。
5
3-4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并能恰当地用于本职工作,有明显效果。
10
3-5
积极参与公司各项质量提升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
5
四
过程质量
30
4-1
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特别是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应用工作发挥积极作用,表现较突出的。
6
4-2
编制技术、质量文件正确规范,质量记录及时、完整、正确、清晰。
6
4-3
质量信息按程序进行反馈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实效。
6
4-4
能认真总结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率不低于80%。
6
4-5
及时发现重大质量隐患,避免了造成重大质量损失的。
6
五
质量改进活动
10
5-1
能围绕公司方针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质量改进活动,以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
5-2
质量改进成果能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或纳入有关标准制度。
5
被评员工
评审人
注:1、个人重大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界定标准为:造成经济损失≥ 元,或出现顾客投诉,影响公司信誉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2、重复性的质量问题是指重复发生2次以上的同样质量问题。
质量先进个人推荐自评表(生产类)
序号
项 目
满分
评分
一
质量绩效
30
1-1
无客户投诉的重大质量问题,无质量事故,未出现重复性的质量问题。
否决项
1-2
一次交检合格率良好,表现较突出。
15
1-3
及时发现并报告上道工序或外购件质量问题,避免因零件或外购件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或造成停工损失。
15
二
工作效率
20
2-1
能按时完成所分配的生产任务。
5
2-2
能积极承担重要工作任务或关键产品/零件的生产。
5
2-3
因工作需要能主动加班加点,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10
三
质量意识
20
3-1
质量意识强,能坚持按图纸、工艺生产。发现图纸、技术文件差错及时报告,避免造成因此引起的质量损失。
10
3-2
积极参加各类质量教育学习活动。
5
3-3
积极参与公司各项质量提升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
5
四
过程质量
30
4-1
能正确维护保养设备,正确使用和维护计量器具。
6
4-2
能及时记录质量记录,记录完整、正确、清晰。
6
4-3
质量信息按程序进行反馈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实效。
6
4-4
能认真总结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率不低于80%。
6
4-5
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到不合格原材料、零部件不投产、不组装,不合格产品不强行转序。
6
申请人
部门负责人
注:1、个人重大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界定标准为:造成经济损失≥ 元,或出现顾客投诉,影响公司信誉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2、重复性的质量问题是指重复发生2次以上的同样质量问题。
质量先进个人推荐自评表(管理类)
序号
项 目
满分
评分
一
质量绩效
1-1
无客户投诉的重大质量问题,无质量事故,未出现重复性的质量问题。
否决项
二
工作效率
20
2-1
能按时完成所分配的工作任务。
10
2-2
因工作需要能主动加班加点,提前完成工作任务。
10
三
质量意识
40
3-1
质量意识强,能严格执行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10
3-2
勇于承担质量职责,主动落实纠正/预防措施,积极进行质量改进。
10
3-3
积极参加各类质量教育学习活动。
5
3-4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质量与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并能恰当地用于本职工作,有明显效果。
10
3-5
积极参与公司各项质量提升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采纳。
5
四
过程质量
30
4-1
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特别是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应用工作发挥积极作用,表现较突出的。
6
4-2
编制技术、质量文件正确规范,质量记录及时、完整、正确、清晰。
6
4-3
质量信息按程序进行反馈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实效。
6
4-4
能认真总结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率不低于80%。
6
4-5
及时发现重大质量隐患,避免了造成重大质量损失的。
6
五
质量改进活动
10
5-1
能围绕公司方针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质量改进活动,以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5
5-2
质量改进成果能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或纳入有关标准制度。
5
申请人
部门负责人
注:1、个人重大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界定标准为:造成经济损失≥ 元,或出现顾客投诉,影响公司信誉的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
2、重复性的质量问题是指重复发生2次以上的同样质量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