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CT操作技术参考规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560521 上传时间:2024-09-29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2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T操作技术参考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CT操作技术参考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T操作技术参考规范 C T技术操作规范 一、 颅脑、五官 (一)颅 脑 【适应证】 1.颅脑外伤。 2.脑血管疾病。 3.颅内肿瘤。 4.先天性发育异常。 5.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 6.颅内感染。 7.脑白质病。 8.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⑤扫描范围:自听眦线向上连续扫描80~90mm。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根据病人头颅的具体位置,扫描机架作适当倾斜,使射线方向与颅底平面平行。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⑨扫描层厚:5~10mm。 ⑩扫描间隔:5~10mm。 ⑾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⑿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人为60~100ml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计算为2ml/kg。 ②注射方式:用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速率1.0~2.0ml/s,如重点观察病变的血管特征(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2.5~3.5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6~20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④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和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二)鞍 区 【适应证】 1.鞍内肿瘤。 2.颅脑外伤累及鞍区。 3.观察鞍区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情况。 4.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 5.鞍区肿瘤术后复查。 6.鞍区血管性疾病。 7.鞍区感染。 8.鞍区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l. 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7)鞍区检查一般只做增强后扫描。 2.检查方法反扫描参数 (1)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2)扫描方式:冠状面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4)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5)扫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鞍底垂直或与鞍背平行。 (7)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8)扫描层厚:2~3mm。 (9)扫描间隔:2~3mm。 (10)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11)扫描参数:根据 CT机型设定。 (12)对比剂用量: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13)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1.0~2.0ml/s。 (14)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13~18s开始扫描。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35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根据需要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的CT值。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三)颅脑CTA 【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检查前4h禁食。 (4)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5)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反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⑤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具体确定。一般从后床突下30mm开始,向上达后床突上50~60mm。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o,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1~2mm。 ⑨进床速度:1~4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螺距1:1或2:1。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100~140ml腐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按体重用量为2 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3.5~5 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2~25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和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工作站进行2D、3 D血管图像重组并摄片。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 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四)颅脑灌注CT 【适应证】 1.脑血管疾病。 2.颅内肿瘤。 3.颅内感染。 4.脑白质病。 5.颅骨骨源性疾病。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检查前4h禁食。 (4)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5)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眦线。 ⑤扫描范围:上界为听眦线上80~90mm,下界为听眦线上0~10mm。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o;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5~10mm。 ⑨扫描间隔:5~10mm。 ⑩重建算法:标准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动态灌注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40~5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8~1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开始注射对比剂后16~20s做动脉期扫描,60~70s做实质期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和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窗宽:W70~100。 (3)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4)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必要时)。 (5)绘制动态灌注曲线。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五)脑池造影 【适应证】 (1)脑室内肿瘤的定位诊断。 (2)常规CT扫描不能明确诊断的桥小脑角、脑干以及颅底区域病变的辅助诊断。 (3)脑室先天性发育异常。 (4)脑脊液漏的定位诊断。 【禁忌证】 碘过敏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为对比剂增强扫描检查的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的准备 (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取得患者合作。 (2)检查前4h禁食。 (3)去掉所有头部的金属饰物和各种物体,避免伪影干扰。 (4)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患者,检查前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以防止患者摔伤及移动产生伪影。 (5)如欲观察脑脊液的动力变化,则在注人对比剂后2、6、12、24h进行扫描,必要时可于48h或72h后扫描。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常规消毒后,行小脑延髓池或腰椎穿刺。穿刺成功后,固定针及注射器,并以均匀压力缓慢连续注人对比剂。足侧抬高使对比剂经腰、胸、颈段流人脑室。 (1)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2)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必要时冠状面扫描。 (3)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4)扫描定位标记:听眦线。 (5)扫描范围:依据病变情况而定。 (6)扫描机架倾斜角度:横断面扫描与扫描床成0 o角、15o俯角,冠状面扫描与鞍背垂直。 (1)扫描野:15—25cm。 (8)扫描层厚:10mm。 (9)扫描间隔:10mm(或依据病灶大小而定)。 (1)成像矩阵:512×512。 (11)扫描参数:120kV,120—170mA,1~3s,软组织或标准算法。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平扫和增强图像。 (2)病灶部位放大摄片。 (3)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部位增强前后的CT值。 (4)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扫描时,用铅防护布遮盖胸、腹部,以减少患者辐射剂量。 (2)患者做增强扫描后,应留观 15—60ml,以观察有无变态反应。 (3)头部抬高 24h,头颈部反复屈伸和轻轻摇动,可使对比剂全部或部分流回至蛛网膜下腔。 (4)多饮液体,以减少腰椎穿刺后的头痛。 (六)内 听 道 【适应证】 1.内听道内小肿瘤。 2.脑桥小脑三角,内听道区域病变。 3.内听道先天性发育异常。 4.观察内听道内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 2.含碘对比剂过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必要时冠状面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面为听眶线;冠状面为外耳孔前缘与听眶线的垂直线。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外耳孔向上至整个颞骨岩锥。冠状面——自外耳孔前缘向前至颈内动脉管水平段连续扫描。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o。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1~3mm。 ⑨扫描间隔:1~3 mm。 ⑩重建算法: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 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40HU,窗宽:W70~100HU。 (3)骨窗窗位:L300~500HU,窗宽:W1300~18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6)根据临床需要,必要时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 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 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七)眼和眼眶 【适应证】 1.肿瘤 包括眼内及泪腺,眶内各组织来源的肿瘤,其他部位转移到眼明眶部的肿瘤。 2.外伤 眶骨骨折及眶内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眼球内和眶内异物的诊断和位。 3.血管病变 如血管瘤、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静脉曲张等。 4.眶内各组织炎症 如渗出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眼外肌炎、泪囊炎、眼蜂窝织炎、视网膜剥离等。 【禁忌证】 1.碘过敏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于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7)训练病人闭上眼睛保持眼球固定不动,或嘱病人眼睛盯住一目标,保持动。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眶底至眶顶,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冠状面自眶前缘向后连续扫描,即从眼球前部至海绵窦。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o;冠状面检查时根据需要适当倾斜机架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横断面1~3mm;冠状面3~5mm。 ⑨扫描间隔:横断面1~3mm;冠状面3~5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或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对比剂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重点观察病变的血管特征(如区分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可提高速率至 2.5~3.5 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20s扫描观察动脉期,延迟50s扫描观察静脉期。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必要时)。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八)鼻 旁 窦 【适应证】 1.鼻窦癌及其他恶性肿瘤和转移瘤。 2.良性肿瘤、鼻窦黏液囊肿。 3.上颌骨鼻窦区的肿瘤与囊肿。 4.外伤。 5.化脓性鼻窦炎、鼻腔息肉。 6.配合纤维内镜手术,显示上颌窦开口的部位和形态。 7.先天异常。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额窦前缘至蝶窦后缘。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o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 mm。 ⑨扫描间隔:3~5mm。 ⑩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一般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九)鼻咽、颅底 【适应证】 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 2.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自上牙槽突至额窦底连续扫描;冠状面自上颌窦前缘向后连续扫描至鼻咽腔后缘。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o或根据需要适当倾斜角度。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mm。 ⑨扫描间隔:3~5mm。 ⑩重建算法:标准或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 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13~18s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十)腮 腺 【适应证】 1.良性腮腺肿瘤。 2.恶性肿瘤。 3.腮腺炎症及腮腺脓肿等。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自蝶鞍至下颌角,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⑥扫描层面角度:与扫描床成0 o。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mm。 ⑨扫描间隔:3~5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 2ml/kg。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延迟 13~18s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循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50~45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十一)颞区(内耳) 【适应证】 1.颞骨部的先天性畸形,包括外耳、内耳、中耳畸形及血管畸形。 2.颞骨部的炎症性疾病。 3.颞骨的外伤。 4.颞骨肿瘤,包括外耳道癌、中耳癌、中耳鼓室内血管瘤、化学感受器瘤、面神经鞘瘤、听神经瘤等。 5.耳硬化症。 6.耳源性脑脓肿。 7.岩骨尖综合征,外伤。 8.外耳道炎症、中耳炎、乳突炎、内耳迷路炎等。 【禁忌证】 1.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2.含碘对比剂过敏。 3.病情严重难以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 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 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或冠状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横断扫描——听眶线(仰卧位);冠状扫描——冠状线(俯卧位)。 ⑤扫描范围:横断面以听眶线向上连续扫描至鼓窦盖;冠状面以冠状线垂直听眶线自外耳孔前缘向后连续扫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12 o~15 o(冠状扫描)。 ⑦扫描野(FOV):头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超薄层1~2mm;薄层3~5mm。 ⑨扫描间隔:同扫描层厚。 ⑩重建算法:高分辨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儿童接体重用量为2ml/kg。 ②注射方式:用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o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40~60HU,窗宽:W300~50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3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CT值(必要时)。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十二)喉 部 【适应证】 1.喉部肿瘤性病变。 2.喉部囊肿及肢肿等。 3.喉的非肿瘤性疾病,如喉息肉(声带息肉)、喉囊肿、喉膨出等。 4.喉部外伤性病变及异物。 5.喉部炎症。 【禁忌证】 1.含碘对比剂过敏。 2.骤发喉阻塞须及时做气管切开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前准备 (1)认真核对CT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2)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3)去除头部的金属饰物等,避免伪影干扰。 (4)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 (5)检查前4h禁食。 (6)对婴幼儿、外伤、意识不清及躁动不安的病人,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剂。 (7)向病人说明在扫描期间须保持头部不动,做平静呼吸,不能有吞咽动作。 (8)训练病人发持续的“咿”声或行瓦氏呼吸。 2.检查方法及扫描参数 (1)平扫 ①扫描体位:仰卧位。下颌稍扬起,两外耳孔与台面等距。 ②扫描方式:横断面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确定扫描范围、层厚、层距。 ④扫描定位基准线:听鼻线垂直台面。 ⑤扫描范围:自舌骨平面向下扫描至环状软骨下缘,必要时可根据需要扩大扫描范围。 ⑥扫描机架倾斜角度:与扫描床成0 o。 ⑦扫描野(FOV):颈部范围。 ⑧扫描层厚:3~5mm。 ⑨扫描间隔:3~5 mm。 ⑩重建算法:软组织算法。 ⑾扫描参数:根据CT机型设定。 (2)增强扫描 ①对比剂用量:成年人用量为6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含碘对比剂;儿童用量按体重 2ml/kg计算。 ②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或快速手推团注,注射速率一般为1.0~2.0ml/s。 ③扫描开始时间:对比剂注人后立即开始扫描。 ④其他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摄片要求 (1)依次顺序摄取定位片、平扫及增强图像。 (2)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3)骨窗窗位:L300~600HU,窗宽:W1500~2 000HU。 (4)病灶层面放大摄片(必要时)。 (5)测量病灶大小及病灶层面增强前后的 CT值(必要时)。 (6)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图像重建。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2.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3.由扫描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并签名。 附病例资料: 序号 CT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检查时间 检查部位 1 119059 刘厚英 女 78 05.08.11 颅脑 2 118865 李珊珊 女 31 05.08.11 鼻腔 3 64975 王合群 男 56 05.09.13 鼻咽 4 130430 胡四全 男 60 05.09.14 腮腺 5 130570 乔运花 女 42 05.09.18 乳突 6 130887 左国华 女 36 05.09.20 头部增强 7 119745 张名义 男 24 05.09.27 面部 8 97879 关延喜 男 39 05.09.27 颅底 9 135349 江思英 女 56 06.04.03 上额 10 139499 谭小玲 女 31 06.04.04 垂体 二、颈部、胸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