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验收报告书15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上 海 金 融 学 院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验收报告书课程所属院系: 工商管理学院课程名称: 物流学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特色课 课程负责人: 王晓光课程网页地址:填表日期: -6-12上海金融学院教务处制课程名称物流学面向专业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立项时间 验收时间 课程代码33330312资助经费1万课程负责人王晓光职 称教授课程建设参与人员姓名职称在课程建设中的分工签名郭湖斌讲师课程案例收集与编写汪元锋讲师课程网站建设与维护邹仲海 讲师课程讲授与辅导 经费支 出 情 况下拨经费总额: 1 万元
2、;支出经费: 0.8 万元; 剩余经费: 0.2 万元。支出项目内容支出金额课程劳务费1800.00课题接待费 633.00课题市内差旅费599.00课题差旅费100.00 课题办公用品165.40课题市外差旅费 4,182.60合 计7480.00目标完成情况简述课程建设的目标、完成情况及建设中采取的措施:1课程建设目标立足于物流企业现实,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成果,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其它院校和其它专业的精品课程为标杆,在现有基础上将课程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具体目标如下:(1)重视教学队伍建设,资助青年教师接受高水平的出国留学培训和各种专业教学技能
3、培训,培养高水平的教学队伍。(2)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和及时总结物流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力争在未来使用自己编写的英语教材。(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物流学课程网站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灵活的平台,使用高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4)借鉴其它院校的评价、激励机制,完善教学管理机制。积极参加校际课程交流活动,借鉴其它院校的有益经验,经过教学管理机制的建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5)以现有的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机制为基础不断创新,资助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 完成情况物流学课程建设以来,物流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去的
4、一个明显的提高,学生对物流学课程的掌握程度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物流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许多后续课程,如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均会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另外项目的建设完成对我们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指导学生在各类别物流大赛等专业比赛中获奖。在学生代表座谈会上,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均给予较高的评价,认为物流学课程是实用性强、收益较大的课程。课程教学内容能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案例教学安排组织得当,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作业安排也能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实践调查的积极性。课程建设以来,在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材、教
5、辅材料的建设、网络、实训条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校外专家、社会和学生的充分肯定。建立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机制,保证和提高了教学质量。强化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学以致用理论与案例教学试验教学及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物流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在物流专业复合能力培养方面处于国内同类课程中的先进地位。3.建设中采取的措施(1)教学队伍建设计划。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本课程的教学顾问或开展相关专业讲座,同时创造机会派遣中青年教师赴国外知名院校进行考察、学习和教学工作。进一步培养与引进教师,优化教学队伍
6、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2)课程内容的更新计划。本课程努力追踪国内外学科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相关学科前沿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将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注重教学体系的科学化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计划。保证多种教学方法的利用率和提高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率,进一步实施和应用实践教学法,及时改进教学设备和设施的配套方案。 (4)教学特色建设计划。努力使本课程的特点明显,突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5)教学资源体系形成计划。建立纸质、网络、师资资源的一体化体系,及时更新、充实课程资源与信息,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示
7、范、学生作业等,并及时丰富课程内容。(6)实验和实践计划。开发并充分利用现代服务业实践基地的软件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条件。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引入企业管理者的实践性讲座,使课程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主要介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安排;实践教学设计思想与效果:物流学课程是经济类、管理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管理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流通领域中运输、仓储、采购等各个环节问题以及做好环节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一门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重点讲述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包装、装卸搬运、采购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管理、供应链
8、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为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流管理的具体环节。实践内容,形式多样,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在以下几方面的课程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训练:(1)物流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科学,它涉及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内容。为体现我校金融特色,将在内容中介绍物流金融知识。(2)结合学科前沿,让学生了解当前物流学的发展状况,同时补充了许多与现阶段社会部分紧缺人才的资格教育的内容,比如:采购师、物流师等,让学生在更多方面能够掌握与社会、企业紧密相关的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最新的政策、法律法规来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代的不脱节。(3)学习物流学需要
9、学生对每个环节必须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图片展示,丰富教学内容,增大信息量。(4)为了能充分了解物流的一些过程,在物流学的讲授过程中,有视频演示,经过演示,让学生了解整个过程的运作,为理解书本理论知识提供很好的保证。(5)编写案例集,选择有代表性的物流学运作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加清晰、透彻地了解。(6)配套的物流实验讲义,根据物流学课程特点,密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让学生对仓储中心进行模拟仿真,对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模拟实践。在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上,主要包括从实验室、社会实践、案例讨论、企业参观、物流前沿讲座、物流论坛六个方面,综合开展实践
10、环节的建设。其中,物流硬件实验室主要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零售店(店内)条码设计、电子标签。 物流软件实验室包括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GPS/GIS模拟教学、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教学软件。经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加深对物流作业流程的直观认识,提升学生对物流管理现代化的认识。实践性教学的具体做法有:(1)校内实训本课程虽然并不要求学生熟练操作各种业务,但需对基本业务流程、常见物流设备和设施有基本的认识,属认知性实习。(2)校外物流企业调研参观利用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参观、调研,了解物流活动现状,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3)校外行业专家讲
11、座经过聘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和其它物流行业专家到学校给同学作讲座,并与同学双向交流,使学生学到企业物流运作的成功经验和方法。(4)企业案例分析与设计教师对案例分析课进行充分的设计,并向学生下发有关管理案例资料,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由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口头或书面解答,或在黑板上进行演示,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经过案例分析,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某些案例中,加入录像片播放,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把握案例内容。(5)社会调查和课堂讨论由学生进行结合实际企业物流管理运作过程中的设计实践,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管理运作能力。(6)
12、参加各类物流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性的物流竞赛活动,如“挑战杯”、“宝供物流的全国奖学金申请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并进行调查总结。教学条件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备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1教材选用与建设根据专业定位,课程当前选用国内“十一五”规划教材物流管理学(中国物资出版社,霍红)为教材。后期拟结合教学实际,编写体现金融特点的教材。课程指定教材物流管理学立足于产、销、物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从新的视野重新审视物流管理的本质,经过及时追踪国际、国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3、的发展动向,结合中国当前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发展趋势,揭示当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规律、特点和管理模式。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料库,经过PowerPoint 及实物投影等手段,结合板书进行教学,上课效率大为提高,教学效果十分良好。扩充性参考资料使用情况主要是采用(英)克里斯托弗著,何明珂等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01月;以及(美)兰伯特(Lambert,D.)著;张文杰等译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10月。3配套实验教材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拟选用李向文等编著物流系统优化与评估实验教程(高等院校实验课系列教材),中国物资出版社, 。4、实践性教学环境我校
14、工商学院建设有现代服务业实践室和现代物流实验室(拥有高性能电脑、高性能服务器)。实验室购置了系列物流教学模拟软件,为学生设计提供物流全过程实验项目,融设计型实验与验证型实验于一体。经过物流教学软件(POEM、FIRST、乐龙、腾业等)讲解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十分明显,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讲解,学生经过课程实验过程,亲身体验和探索物流管理实际应用,学生很快地学会运用,培养实践能力。5网络教学环境本课程的学习者经过课程网站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了解课程的标准、课程教案、课件、实训任务书、案例资料、教学视频等立体化教学资源,能够进行在线学习测试和在线学习交流。6. 配套习题集和案例库建设为了配
15、合教学,收集整理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习题和案例,建立习题集和案例库。一是教学习题、案例,与各章节的知识点相对应,经过习题解答和案例分析,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二是原版视频案例,经过形象生动的视频案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为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前沿发展,收集参考文献,作为课外读物。教学方法与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本课程教学方法的目标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核心,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渠道、获取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
16、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渠道。(1)以多媒体为基础教学平台,以网络为载体采用多媒体为基础教学平台,经过实地调查,精心总结案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案例分析等方法,以持续地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新颖性和金融特色,提高教学内容更新的频率、扩大教学信息量并提高与教学内容最新发展接轨速率。(2)建立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课程组将改变传统教育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和宽松学习环境条件下,实施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在现有教学学时的情况下,适当布置一定的自学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课下自学,然后经过让学生在课堂限时讲授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际效果
17、很好;如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 (3)创造多种形式的互动式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经过提问、交流,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增强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达到既能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又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接受信息、理解教学内容的效果。(4)将案例教学、课后复习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在每章内容结束后,都会安排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经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可有效地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讲都安排有复习要点及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5)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课程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正在逐步建立网络课堂,为学生创立自
18、主学习的环境。该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将可经过多媒体网络课件进行自学和自测,达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目的。借助多媒体网络课件,学生的自学、自测基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5)网络课堂将主要包含如下内容:授课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像、习题集、在线测试、试题库、案例集等内容。还将建立与学生教学互动的机制,教师能够在此给学生发布课件、收发作业、浏览学生留言、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自学自测、课堂教学、实验课和习题课的有机整合,将形成立体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9、取得的成果详细列出课程建设中取得的各项教学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包括师资队伍、教材教参、教研论文、奖励称号等):面向金融行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等申报成功教育部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研课题项目,并列入上海市085工程项目计划。体现金融特色的物流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功申报上海市高教学会教研项目,当前已经初步取得研究成果。指导的学生团队进入第三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复赛,上海市物流知识大赛三等奖等成绩。物流管理专业康正惠等同学,在王晓光等老师的指导下,获得第十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王晓光应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央视网专访,提出了对上海国际航运和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和设想。
20、在中国物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王晓光当选为该国家一级学会的常务理事,这标志着我校物流专业建设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在物流学教学过程中增加物流金融的章节,及时将最新物流金融理论前沿动态知识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知识面。物流学课程入选 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物流管理专业被中国物流学会授予全国第一家物流金融特色产学研示范基地。物流学课程入选 上海市精品课程。教学效果简述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取得的实际效果(学生评价、学生获奖、同行影响等)课程教学团队紧密跟踪学科动态,多次调整修订物流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使课程建设更加符合我校应用型优质本科大学的建设目标,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确保学生的培养更加有
21、针对性,真正做到为社会输送“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物流专门人才。在实习基地与社会实践方面,我们积极打造专业实习平台,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空间,将学生假期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调查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制度化,鼓励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针对物流学的学科特点,我们采用课堂教学、上机模拟、案例分析、专题讲座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企业具体案例与物流设计与分析软件的有机结合,加强实践教学,高度重视实际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生产、市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和完善融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体系,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
22、创新的能力,缩短大学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精选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源于实际问题的典型企业案例,经过讲解这些从实践中抽取并经过精心改造和设计的企业案例,让学生逐步地掌握的物流学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建立起学生应该掌握的物流学理论知识框架。我们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上采用电子教案与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并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穿插一些动画、声音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经过课堂提问、测试、作业、课堂讨论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3、。课程组成员经过经常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和物流企业密切交流等形式,把研究成果与同行和业内人士进行交流,听取意见,并把物流领域前沿性的内容补充到教学环节,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既定目标比较,有哪些未完成或部分完成?(1)将所有教学课件、教案、案例及习题放到网络平台上;(2)编写一本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物流学教材,并将其放到网络课程;(3)开辟本科学生与企业之间实习和沟通探讨相关问题的平台;(4)整合相关讲座及课程录像的音频、视频资料,完善网络课堂。拟在哪些方面需继续进一步建设?(1)课程案例库有待进一步丰富;(2)师生在网络上的教学互动有待进一步深化;(3)教学实
24、训基地与物流企业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加强。院系部评价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 日 期:专家意见结论: 经过 不经过 专家签名: 日 期:教务处审核意见重点课程是否按计划完成、项目完成的质量与水平结论: 经过 不经过 负责人签名:公 章: 日 期:校级重点课程验收参考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 估 标 准分值评价等级(K)A1.0B0.8C0.6D0.4E0.2教学队伍20分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8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
25、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4 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教师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过上级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8 教学内容22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10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安排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
26、教书育人效果明显。6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6教学条件20分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建设与选用选用优秀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8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性与开放性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且效果明显;对实验教学要求具有开设高水平选作实验的现代实验设备与实验技术。6网络教学环节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能够经常保持更新;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
27、环境;选编、制作了系列软件资源。能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6教学方法与手段18分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及其教学效果和考试方法改革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10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8教学效果20同行评价校内外专家评价专家评价的书面证明材料6学生评教学生评价意见学生评价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8录像资料评审课堂实录讲课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6总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