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引言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给人带来了一种悠扬明亮的感觉,这点在其14首长笛作品中都能自然地体现出来。G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是莫扎特长笛作品中典型的代表作,可以被看作最美的长笛协奏曲。该作品共三个乐章,每个乐章所诠释的主题是不一样的,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充分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长笛协奏曲的特点。整部乐曲典雅和谐,有着流畅婉转的旋律和高低排列有序的音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长笛的魅力。二、莫扎特的艺术成就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主义音乐的先驱,是最早脱离宫廷和教堂的“自由音乐家”,有着很高的艺
2、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莫扎特在格鲁克歌剧改革的基础上更前进了一步,他主张“诗必须服从于音乐”;他还对维也纳古典乐派奏鸣曲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进行了完善;在他的交响曲中,去掉了以往的引子,主、副部主题之间形象强烈对比,加强展开部的不稳定因素,充满了亲切、明朗的感染力量;创造了极富个性的音乐风格特征;在音乐风格方面,古典主义时期的协奏曲表现出“华丽风格”的特点,华丽风格是当时一种自由的和声式写作,反映出对宫廷、贵族的精雕细刻、优美典雅风格的追求,摒弃了巴洛克时期协奏曲沉重肃穆的风格,这点在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也有所体现。三、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的音乐作品分析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是莫扎
3、特创作的第一首长笛协奏曲,是在长笛协奏曲创作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该乐曲由三个乐章组成,没有过多的炫技成分,整部作品音域适中、风格清新典雅,演奏起来舒适流畅。各个乐章的结构风格为后来的长笛协奏曲创作提供了范本。(一)第一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Allegromaestoso(庄严的快板),4/4 拍,主调为 G 大调。第一乐章分为双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构成。第一乐章采用了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常用的双呈示部,在长笛独奏之前,我们会听到管弦乐队呈示出主部主题,结束在 G 大调主和弦上。整部协奏曲轻盈优雅,但第一乐章的主题又表现出洛可可风格的庄严宏伟。接着第二个呈示部由长笛主奏。展开部开始把主
4、题材料进行重新整合,于第 103 小节长笛进入,由长笛继承呈示部尾声中原由小提琴演奏的快速音群。再现部里主部主题的再现结束在 G 大调主和弦上,副部和连接部回归主调,强调了乐曲的调性,体现了乐章的统一性,最后结束部的结尾是一组呈示部尾声音型,同样体现出首尾呼应的作用。(二)第二乐章第二乐章:奏鸣曲式,AdagiononTroppo(不太慢的慢板),D 大调,4/4 拍。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构成。第二乐章在整首协奏曲中属慢板乐章,优美动听,抒情缓慢,表现出夜曲的色彩。在该乐章中,由长笛代替单簧管来吹奏,主旋律的引入是一个肃穆的空八度动机式音型,接着由长笛呈示出主部主题,在轻柔的小提琴
5、声中独奏,随后是副部主题的呈现,调性转为 A 大调,最后在长笛与小提琴的竞奏声中,呈示部圆满终止在 A 大调上。展开部较短小,旋律多为主副部主题织体的变形。再现部与第一乐章手法相同,在尾声结束之前加有一段自由的华彩,以主部主题材料结尾。这一乐章是交响奏鸣曲曲式结构的典型代表。(三)第三乐章第三乐章:回旋曲式,TempodiMenuetto(小步舞曲),G大调,3/4拍。由呈示部、插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构成。第三乐章采用了洛可可风格的法国回旋曲式,主奏乐器长笛在一提琴和二提琴的伴奏下呈示出该乐章的主部主题,并对此旋律回复三次,每次都略施装饰。随后乐队又对此旋律进行重复,连接部为三个阶浅析莫扎特G
6、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的演奏技巧文|杜文君影 音 舞 蹈9段,自然的引入副部三个主题,最后结束在 G 大调主和弦上。第三乐章的音乐内容得到充分体现,不同的炫丽技巧诠释了各插段间的对比,在音乐的华彩段之后接着进入再现部。再现部中的主部主题为变化再现,同时副部主题回归主部 G 大调,接着又是主部旋律的再现。最后在长笛与乐队完美演奏中,全曲进入尾声。四、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的演奏技巧探究(一)口型、气息、力度在长笛演奏中口型、气息、力度直接决定了乐曲的音色音质,因此,学会正确的口型状态,流畅的气息以及强弱分明的力度是演奏者诠释乐曲的第一步。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作为最基础的长笛协奏曲,更要求演奏者在以
7、下三点达到完美。1.口型在口型方面,吹奏长笛时的基本口型应呈微笑状,上下唇轻贴牙齿,均匀用力,随着气息的推动,舌尖在上排牙齿后弹动,发出“di”的吐音。在此需要注意上下唇之间的口风不能太宽,太宽的口风会使得气息不够集中,呈现出的音色不够饱满。嘴唇和笛口之间的摆放位置也很重要,笛口摆正,不可外翻或太过向内倾斜,下嘴唇贴合在笛口的大约 1/3 处。如果笛口外翻,会导致气息流失,不能很好地灌入笛口,减少了气息的震动,会出现漏气声和杂音;如果笛口过于向内倾斜,会使灌入笛口的气息偏少,则音色不够明亮丰满,音质没有光泽,声音像是闷在笛子里。2.气息在气息方面,需要学会正确的练习和运用方法。当我们在吸气时,
8、如果感觉找不到正确的位置,可以试一试以下这种方法:整个后背紧靠在沙发背或者墙上坐下,双腿并拢伸直,与上半身呈 90 度,双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深深吸气,双肩放松,感受腰部两侧被气息撑了起来,腰部后侧也和墙面贴合得更加紧密,接着嘴唇呈吹奏时的口型慢慢吐气,做到深吸慢吐,会感受到正确的吸气位置。3.力度在力度方面,莫扎特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中有很多强弱力度的变化。比如,第三乐章中第 1 小节的三个中强音 D(如谱例 1 所示)。要注意的是,乐曲强弱力度的变化需要用口风的大小来进行调整。当我们要表现弱音时,要把口风收紧,但气速不能减,气息不能散,如果气息没做好,吹出来的声音可能会变小,但是音质远
9、远达不到;当我们表现强音时,口风不要太过用力收紧,这样气息才可以更多地灌入笛口,贯通笛身。在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中,有许多相似的旋律线条在强弱力度上处理却不相同,比如第一乐章的第 136 小节和第 138 小节。两个小节的旋律线都为上行音阶,在音高节奏上也相似,但第 136 小节的强弱应处理为弱起强收,由低音到高音力度逐渐增强,展现出该乐句昂扬向上的坚定感;而第 138 小节中的音阶却是逐渐变弱,音阶中最高音的“D”反而要弱收,这就是为了给接着后半拍的弱起做铺垫,使音乐线条听起来不会太过突兀。(二)连音与吐音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在连音与吐音上都有着极大特点,表现在两连两吐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10、型上,这是古典主义时期以莫扎特为代表的作曲家常用的音型。如,第一乐章中第 49 小节就是典型的两连两吐(如谱例 2 所示)。在这部乐曲中,要求用较快的速度清晰流畅地吹奏出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表现出轻巧、活泼的情感,对演奏者双吐技巧的要求比较高。双吐一般是舌尖抵在上排牙齿发出“di,gi”两个吐音,此时一定要注意舌根不能动,吐“gi”音时舌尖轻轻翘起,舌头放松,依靠舌尖去吐音。在该乐曲中,两连两吐的十六分音符一定要保持气息的平稳连贯,连音吐音都要均匀,舌头随着气息的推进一直保持,吐音时气息也不能断开,体现出音乐不断前进的大乐句、大线条的感觉。如果把两吐吹奏成短小急促的跳音,就体现不出莫扎特作品的风
11、格了。除了两连两吐这种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型以谱例1 第三乐章中的三个中强音D谱例2 第一乐章中的节奏型两连两吐10外,该乐曲中还出现了连续的吐音,如第三乐章第36-39 小节;还有大跳音程之间的连音,如第一乐章第 206 小节的 C-E,D-F,E-G 在演奏时可以处理成连音。吹奏连续的吐音也要保持气息的平稳和舌头的均匀,最初练习时一定不能着急,慌乱会使舌头打结,看准每一个音,随着吐音一气呵成;在大跳音程的连音中,后边的高音是一个难点,气息不稳定或者口风太松都会使音高达不到,此时就要求气息的支撑和口风的保持,两个音之间气息不能断,演奏者在吹奏每一个音之前都要在心中想好音的位置和自己的状态。
12、(三)运指在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中,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型比较多,因此对手指的灵活度和连贯性有很高的要求。相对来说,连音的运指比吐音的运指难度大一些。在吹奏吐音时,因为有了舌头的配合,手指与十六分音符的结合比较容易,运指时更加均匀平稳,不容易溜指;而吹奏连音时,只依靠手指来控制节拍较困难,音符疏密不均,时慢时快。所以在一开始练习曲子时一定要慢练,可以在心里每四个十六分音符打一拍,把连音换成吐音来练,保持住平稳连贯的运指后再把连线加上,提高了练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装饰音与颤音1.装饰音在莫扎特的作品中,装饰音是一个代表性的特点,也是莫扎特音乐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G 大调长笛第
13、一协奏曲中的装饰音时值大多很长,占据了被装饰音的一些时值,也有个别为近现代作品中的快速装饰音,不占所装饰音的时值。乐曲中装饰音可以加强演奏者情绪的表达,这也是莫扎特作品另一个迷人之处。2.颤音在长笛演奏中,颤音分为指颤音和气颤音两种,而指颤音是莫扎特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的经典之处,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巴洛克时期的影响,指颤音的频率比现代派作品中颤音的频率较慢,而且在打颤音之前,需要加一个上方二度音,但不体现在谱面上,由演奏者自己把握和吹奏,这是古典主义时期长笛作品的一大特点。例如,在第一乐章第 127 小节最后“#D”上的颤音,就要从它的上方而读音“E”开始打(如谱例 3 所示)。而另一种气颤
14、音,是通过腹部、喉咙和胸腔的配合,产生一种均匀规律的轻微波动。要想吹奏出自然的气颤音,需要在吸好气后,腹部与横膈膜进行节奏均匀的挤压,从而产生一种有规律波动的颤音,切记不要用过大的力气去表现,这样只会使音乐听起来太过刻意,气颤音一般用在长音中。在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中,第二慢板乐章中气颤音的频率要比第一、三乐章中颤音的频率稍慢,这样才能达到与作品意境的结合。五、结语文章通过对G 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曲式结构、演奏技法的分析探究,准确把握了莫扎特长笛协奏曲的整体结构特点和长笛演奏中的基本技巧。在学习长笛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入了解这种乐器,学会基础的吹奏方法,还要认真分析每部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创作背景
15、,用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出不同角度中对音乐作品风格的理解,从而完整生动地吹奏出不负作者、不负观众、不负自己的作品。参考文献:1马良.莫扎特G大调长笛第一协奏曲作品分析与演奏技法探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2赵岩.莫扎特的三首长笛协奏曲J.大众文艺,2010(22):21-24.3李浩.浅析长笛演奏艺术J.北方音乐,2010(4):44-45.4田可文.中西方音乐史考试纲要M.第二版.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181-184.5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78.作者简介:杜文君,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谱例3 第一乐章中的典型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