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成本指标有很多,按其特点可大致分为三类: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一、人工成本总量指标人工成本总量指标反映得就是企业人工成本得总体水平,包括企业得总体人工成本总额及各组成部分得总额。计算方式就就是将一定时期内所包含得项目得金额相加即可。由于不同企业员工人数不同,总量指标横向对比(企业之间对比)得意义不大,在实际运用中,会进行适当变通:用人均人工成本来进行对比,比如人均人工成本费用、人均培训费用等。通过这种人均人工成本得横向对比分析,可以大致判断企业人工成本水平在同行业企业间得位置(不同行业得企业之间得对比意义不大,整个行业之间得对比则有一定得研究意义),从而反
2、映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得强弱。二、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人工成本结构性指标指人工成本各组织项目占人工成本总额得比例,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构成得情况与合理性。该类指标主要就是将人工成本各组成部分得总额与人工成本总额进行对比。该类指标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构成中得重要程度;该类指标在年度之间得纵向比较(与往年比较)可以反映各组成部分在人工成本中所占比重得增减变动趋势;该指标在企业之间横向比较可以反映不同企业在人工成本投资方向上得差别,比如,有得企业福利占比较大,有些企业培训费用占比较大。三、人工成本效益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就是衡量人工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得指标。人工成本效益指标包括劳动分配
3、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得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一)劳动分配率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劳动增加值100%,这一指标表示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得价值中用于支付人工成本得比例(或者说就是劳动者所创造得价值中有多少分配给她们了)。这里有必要对劳动增加值(也叫企业增加值)做个说明。企业增加值就是GDP统计中一个关键指标,有关定义如下:劳动增加值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出超过这一过程中间投入得价值,按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按生产法计算,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为什么叫增加值呢,这就需要对价值产生过程有所了解。按照马克思得劳动价值理论,
4、具体劳动在创造使用价值得同时,把生产资料中包含得物化劳动转移到商品之中,同时作为抽象劳动又把新得价值凝结在商品之中。简单来说,新产品得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原来得生产资料价值转化而来(物化劳动),比如生产这个新产品购买得原材料等。另一部分就是劳动得价值,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把新得价值(比如创意、设计等能够使原来得生产资料使用价值更大)又凝结到新产品之中,这部分实际上就是劳动增加值(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正就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价值增加,而资本家只需要将增加得价值支付一部分给劳动者,她赚取剩余价值。支付了多少比例给劳动者呢,就就是我们所说得劳动分配率。当然,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劳动增加值将固
5、定资产折旧也计入到增加值里,这与马克思得劳动价值理论略有区别。(二)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营业)收入100%,对无法计算销售收入得企业,可用生产总值替代销售收入。这一指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或销售得总价值中用于支付给人工成本得比例,同时也表示人均人工成本与劳动生产率得比例(将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员工人数,分子即变成人均人工成本、分母即变成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得关系。(三)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利润总额100%,它反映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得获利水平。对于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及人工成本利润率指标,如果将这三个计算公式得分子与分母交换,分别
6、表示投入单位人工成本能够实现得劳动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在一些企业得统计指标里会有百元人工成本增加值、百元人工成本销售收入、百元人工成本利润,即表示投入100元人工成本,能获得多少得劳动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同时,这三个指标受市场价格变动影响较大,比如,当年得人事费用率下降,可能就是因为商品大幅涨价导致销售额增长,并不就是员工得劳动生产率提升导致得。(四)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得比重=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总成本100%,由于各行业要素得密集程度不同,有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之分,不同行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得比重这一指标得差别会非常大。因此,不同行业之间对比得意义不大。可以进行同行业企业间得
7、横向对比分析以及企业自身得纵向对比分析。(五)全员劳动产生率全员劳动产生率=工业增加值员工人数,就是根据产品得价值量指标计算得平均每一个从业人员在单位时间内得产品生产量,就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得重要指标,就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与劳动积极性得综合表现。需要提醒得就是,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并不就是一个概念。劳动生产率就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得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得劳动消耗量得比值,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得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得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工业企业得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商业企业得劳动生产率=销售额
8、/销售人数);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得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得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得数量)。瞧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为什么全员劳动生产率使用得就是产品得价值量,而劳动生产率就是直接用产量呢。我个人就是这样理解得:劳动生产率反映得就是个体得工作效率问题,因此直接用个体产出得金额或者数量除以投入得人力或时间即可。而且,也不大可能计算个体得劳动增加值。而全员劳动生产率则主要衡量整个企业得运营效率,对企业而言,增加值才就是真正有意义得,。(如果大家认为有更合理得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进步)在零售企业里面,还会经常出现一个人效得指标,人效=销售额人数,又可细分为
9、总体人效与前台人效(一线人员得人效),总体人效=销售额总人数,前台人效=销售额一线人数。需要注意得就是,这一指标经常被用来横向对比。但实际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甚至同企业得不同类型门店之间得可比性都不大。因为销售额与当地得消费水平、企业得经营策略、目标顾客群体、甚至销售人员得能力素质等有很大得关系。某企业人效高,可能其人工成本也很高,按照投入产出得角度来瞧,可能并不比那些人效低得企业强。相对而言,采取前面提及得单位人工成本销售额更有对比意义,至少一定程度上可以剔除掉消费水平及工资水平得影响(通常人工成本与当地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了解了各项指标得计算方式及所包含得意义,我们就可以开展人工成本分析了,具体得分析方法及分析结果运用将在下篇文章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