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61 卷 第 3 期Vol.61 No.32023 年 3 月March 2023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AGRICULTURAL EQUIPMENT&VEHICLE ENGINEERING0 引言产业集群是指地理位置相邻、供应链与服务链配套完善、在某一领域中高度关联的企业或机构的集合1。产业集群受外部经济、竞争环境和品牌效应等因素影响,可以大大促进产业发展2,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高速发展,对农机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3。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
2、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这为新时期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与路径。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了农机装备是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十强”产业之一,且确立了潍坊市建设全国领先的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作为国内最大的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山东省的农机装备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以潍坊市为中心,以日照市、临沂市、济宁市、聊城市为重点的农业装备特色产业集群4。本文首先概述了山东农机产业集群的构成情况,多角度对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评价,最后提出了若干提升对策,以期为我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1 集群
3、整体构成概述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以潍坊市为中心,以日照市、临沂市、济宁市、聊城市为重点,整合产业优势资源,重点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农机装备产业链,形成区域协同的农机装备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建设竞争力较强、产业集聚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农机装备产业集群。集群地理位置doi:10.3969/j.issn.1673-3142.2023.03.007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张泉,杨化伟,王树城,许宁,薛丽,卢绪振,苗乃树(250100 山东省 济南市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摘要 为不断提升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以潍坊-日照-临沂-济宁-聊城农机装备产业集群为研
4、究对象,从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促进组织、要素集聚、开放合作五大方面对其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对其不足进行归纳,就如何提升发展水平提出建议,以期为我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经验。关键词 农机装备;产业集群;现状分析;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23)03-0030-07引用格式:张泉,杨化伟,王树城,等.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 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3,61(3):30-36.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on o
5、f industrial cluster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ZHANG Quan,YANG Huawei,WANG Shucheng,XU Ning,XUE Li,LU Xuzhen,MIAO Naishu(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ciences,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
6、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ial cluster in Shandong Province,taking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ndustrial cluster in Weifang,Rizhao,Linyi,Jining and Liaoche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from five a
7、spects:industrial foundation,innovation level,promotion organization,factor gathering,opening and cooperation,sums up its shortcoming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level continuously,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experi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gri
8、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Key words farm machinery equipment;industrial cluster;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promotion countermeasure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一般项目(2021RKY02035);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重点项目(2022RZB06044)收稿日期:2023-01-0531第 61 卷第 3 期相邻,以潍坊为核心,向鲁西五市联动,拥有潍坊的雷沃、日照的五征、临沂
9、的华盛中天、济宁的金大丰、聊城的时风等诸多国内农机领军企业。集群建设在省政府的关注下,强化统筹规划、创新引领、提质增效、品牌建设等措施,重点发展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收获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畜牧机械、农用工程机械以及农机配件等产品,聚焦高效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等方面强链补链,在大型农业动力和智能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群发展目标是形成省级主导、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农机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培育农业装备产业做大做强,构建高端和适用型产品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满足我国不同区域、
10、多种农业生产模式需要,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集群区位图如图 1 所示。其中,潍坊作为中心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以动力装备、收获机械为主,其他农用机械同步发展,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产业。主导产品有拖拉机、收获机械和内燃机等。围绕主导产品,打造起了从主机到零部件专业化协作和配套的产业链条,据山东农机协会不完全统计,潍坊市现有农机企业(包括上下游产业)360 余家,其农机企业在各区市分布如图 2 所示。2 山东发展农机装备产业集群的意义山东农机产业基础雄厚、优势突出,具备打造国际高端农机装备产业集群的客观条件;潍坊作为中心城市,要素集聚显著,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潍坊市推进机械装备产业发展实施方
11、案、推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潍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发展规划等支持政策,农机产业发展环境良好;雷沃重工、潍柴动力等骨干农机企业已经制定了全面详细的发展规划,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企业跟随和支持意愿强烈,因此,山东具备打造以潍坊为中心的国际高端农机装备集群的有利条件。集群建设可以明确山东农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扩大高端产品数量,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组织实施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完善产业链条,提高本地配套率,促进潍坊市农机装备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提高潍坊在全球农机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集群建设的主要意义有如下几点:(1)产业集聚、
12、资源整合。集群的建设可以依托现有农机工业体系,打造典型引导、示范带动,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机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增强集聚竞争力。通过促进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遵循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循环发展和增量进入、快速集中的原则,合理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推动集群实现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的集聚、集约发展;(2)两化融合、创新升级。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以集群为载体,推进信息化与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资源配置、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可以迅速提升产品水平和企业实力。同时,有助于促进智能农机配套
13、企业的集聚和集群式发展,促进技术和知识外溢;有助于强化基地的创新理念,图 2 潍坊市农机企业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map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nterprises in Weifang寿光市13家青州市80 家寒亭区37家临朐县1 家昌邑市6 家潍城区106 家昌乐县14家奎文区19 家安丘市11 家高密市32 家诸城市17 家坊子区24 家图 1 山东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区位图Fig.1 Map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quipment industry cluster德州市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
14、济南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菏泽市市临沂市日照市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淄博市枣庄张泉 等.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32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 年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基地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主动权和竞争力;有助于形成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促进大企业的创新结盟,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3)节能减排、环境友好。通过集群建设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可以对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制造技术及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更新换代,一方面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成本;一方面控制了污染排放,利于环保。同时,以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合理进行功能布局,通过结构性减耗
15、、产业链减耗和制度性减耗全面推进节能减排。3 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产业集群是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5,其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受到科技创新、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的影响6。此外,产业集群表现为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开放经济的程度也有很大关系7。基于此,从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促进组织、要素集聚、开放合作水平五方面对我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现状进行分析。3.1 产业基础3.1.1 产业实力潍日临济聊农机装备产业集群现有农机相关企业(含批发和零售业与农、林、牧、渔业)8 万余家,占全国比重为 11%;其中装备制造企业超过 2 000 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 500 家
16、,均位居全国第一。产品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渔业、农产品加工、农用运输、可再生能源利用机械等 7大门类 3 500 多个品种,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已过千亿。主要产品大型联合收获机、大中型拖拉机、农用车与燃油箱 CR 封装总成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 70%、30%、64%、80%,均位居全国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体系和整机总装、核心部件及配套部件制造与研发的黄金产业链,市场遍布全国各地,并销往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农机企业集聚度最高、总产值最大、从业人员最多、产业链最为完备的第一大农机产业集群。中心城市潍坊是闻名世界的“中国农机之都”。依托京津冀环渤海的发展,以
17、潍坊为中心城市,培育新型农业机械装备产业集群已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产业集群优势非常明显,整体处于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中高端。3.1.2 企业结构集群以构建规模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集群为核心,重点布局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动力机械、植保机械和农用运输机械 7 个大类,利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协同”不断壮大集群企业实力,已基本形成行业最大、全球知名龙头生产企业雷沃重工支撑引领、中小型加工企业快速发展、相关配套企业不断壮大的企业发展格局。拥有单项冠军企业 5 个,高新技术企业 72 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8 个,均为农业机械行业全国第一
18、。培育出时风、五征、金大丰、华盛中天等根植山东、具备产业链整合能力与世界级影响力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谷合传动、义和车桥、艾泰克环保、合鑫精密等国内顶尖农机配套企业,在技术水平、行业标准、品牌建设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宛如一支实力强劲、后劲充足的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航母舰队”。3.1.3 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集群着力支持打造“龙头企业+孵化”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型载体,全面推行智能农机产业链“链长制”,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中小企业围绕整机需求,聚焦特定细分产品市场,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目前拥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涵盖驾驶室、驱动桥
19、及变速箱、增压器、传动轴、内燃机配件、监测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终端显示器等关键零部件,其中驱动桥及变速箱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 40%以上,农机传动轴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 60%。涌现出潍柴发动机(潍坊高新区)、义和车桥(潍坊诸城)、谷和传动(潍坊坊子区)、雷沃传动(临沂平邑)等一大批优秀专业化配套企业。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从零部件到整机、从生产要素购置到产品销售的完整农机装备产业链条。3.2 创新能力3.2.1 产业技术水平集群发展始终瞄准世界农机科技前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依托农机产业基础与优势,围绕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收获机械、经济作物机械、畜牧机械、农用工程机械以及农机配件
20、等产品确定亟需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与高端农机装备“卡脖子”技术,择优遴选实施主体,采取事前持续支持、事后奖励补助等方式,33第 61 卷第 3 期持续推进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多功能纵轴流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P5000 系列动力换挡拖拉机等4 款产品相继入选国家和山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龙头企业雷沃重工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近 10 年累计投入超过 40 亿研发资金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能力最强的农机高端智造研发、试制试验中心,带动集群产业技术水平持续攀升,与国际主流同步发展。3.2.2 产学研合作集群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部门为引导、院校为支
21、撑的产学研推相融合的农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强化基础材料,优化加工工艺,规范行业标准,抢占行业未来制高点,全面提升农机化技术应用水平。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组织院士专家山东行等方式,与省内外 30 余家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促进农机产业链延伸,实现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创新产学研科技经费使用机制,建成了完备的农机科技成果库、科技专家库和企业需求数据库。3.2.3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集群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商业化为目标,搭建形成“1 个牵引龙头+N个区域分中心”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人才、项目、服务、资金“四位一体”联动,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
22、力转化的通道,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支撑集群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十名院士领衔、百名行业专家支撑、千名核心人才保障的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参与制定农机国际标准2项、国家级标准77个,拥有雷沃海外研发平台、中埃农业装备联合研发中心等 10 多家国际研发平台,38 家国家级/省级创新载体与“山东省先进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山东省智慧农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3.3 促进组织产业集群促进组织是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第三方组织,是一项重要的创新实践8。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作为集群发展促进组织,联合各类服务机构、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等,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为
23、集群成员提供服务,增强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以促进机构为网络核心的服务集群体系。3.3.1 促进集群企业知识、信息和经验的沟通和交流第一,为企业家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努力营造集群内部良好的干事创新气氛。积极协助集群内部企业信息沟通共享,搭建好政企沟通、多地合作的桥梁。第二,发挥集群网络节点的重要作用,为集群提供正式信息交流机制,减少集群成员和潜在的竞争者、合作者的信息搜寻成本。注重实地调研,精准搜集、筛选、提供全行业的汇总数据来指导企业有效生产。第三,为集群企业及时提供国家和企事业有关科技政策、法规和经济建设项目的咨询、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技术职称评定和有关行业标准的编审等服
24、务。第四,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开展对会员的继续教育,每年各类线上线下培训 50 多次,提高集群内部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3.3.2 促进行业自律,为集群提供可信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在政府授权下,制定和推行统一的行业标准,进行行业资格认证,有利于规范集群内的市场秩序,同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企业合法权利,促进集群内部公平竞争,帮助企业规范经营,避免集群走向萎缩。积极协调行业内企业、员工、用户之间纠纷,构建和谐的企业外部关系。3.3.3 促进行业开放发展,代表集群对外合作交流,提升集群的开放性首先,通过整合资源,积极协助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协助引进农机装备重大项目,支持引进新企业和新业态,
25、协助引进国际知名领军主机企业和知名配套厂家,扶持主配协同优势做大做强。其次,接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集群发展需要,举办本集群的国内外展览会、技术交流会、产品推广会,组织成员参展、参观、对外考察。积极发展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友好联系,促进民间国际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拓宽会员的学术视野。最后,支持跨境电商(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荐渠道,帮助集群企业开拓国际市场。3.4 要素集聚3.4.1 产业人才结构培育制造业集群,先进技术是基础,科技人才是关键9。集群始终坚持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着力实施更加开放的引才育才政策,努力营造更加有效的聚才兴才用才氛围,激发更加强劲的创新发展活力。
26、打好服务人才政策措施“组合拳”,同时依靠产业生态自主吸附高层次人才,形成“龙头企业+人才团队+创新项目”产业人才吸附体系,营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目前已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良性互动氛围,产业结构与人张泉 等.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34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 年才结构实现协调发展,人才数量在不同生产领域间配置合理,人才能级结构比例不断优化,多层次立体化人才结构初步形成。3.4.2 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集群坚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加大对农机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快发展、大发展。已经形成融资渠道畅通性好、融资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的金融支持农机
27、产业发展格局。金融机构根据当前农机产业发展迅速、政府补贴政策优厚的有力时机,增加对农机装备基地建设的信贷投入,支持重点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加快中小企业重组力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速农机产业集群。目前已针对集群农机工业企业搭建起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信用工具筹集和融通资金的信用体系,有效化解金融支持度不强、抵押担保品不足、金融产品少等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主管部门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上市和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向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投资;鼓励金融机构向符合产业政策的农机工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3
28、.4.3 信息基础设施等生产性服务业情况集群着力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创新行动,着眼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演化生成,突出 5G、大数据中心、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支撑能力建设。目前,集群内建设 5G 基站超过 25 000 个,实现市级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区城区重点区域 5G 信号全覆盖,大力推广 5G 在农机装备制造领域的应用,已在农机工业企业中打造 11个5G示范应用标杆企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潍坊模式”;集综合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于一体,搭建起山东首个智慧农机物联网管理平台。3.5 开放合作秉持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农机产业集群理念,集
29、群企业不断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加快“走出去”步伐,为中国农业装备在国际领域树立了新的“山东形象”。2020 年集群利用外资总额 1.76 亿美元,主导产业出口总额 20 亿美元,占全国 23%,主导产业进口总额约 8 亿美元,占全国 47%。集群产业主导产品拖拉机、小麦机、玉米机、农用汽车等主机和缸体、离合器、曲轴箱、燃油箱等关键零部件远销到海外 120 多个国家,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等主要农机工业发达国家建立10 余家海外研发中心,通过外商独资、合作建厂、海外学习等多种方式与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机企业约翰迪尔、技术水平最优的凯斯纽荷兰以及年销售收入在几十亿美金的国际知名企业克拉斯、阿格科和久保田等
30、数十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同步世界的研发创新体系、产品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集群内大型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在世界农机工业领域具备了一定竞争力和知名度。国内农机龙头雷沃重工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扩大在欧洲、东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朋友圈”,海外业务已成为雷沃重工新的“增长极”。先后斩获了“欧洲年度拖拉机银奖”、“欧洲年度拖拉机专业拖拉机银奖”、德国“红点奖”等多个国内国际知名大奖。构筑起了“中国+欧洲+日本”同步世界的全球研发创新体系。横向拓展营销和服务等业务,全方位整合全球高端资源进行属地化运营管理,最大限度控制海外收购风险,进而全面发挥收购欧洲
31、高端农业装备企业的优势。以农用汽车为主打产品的五征集团进一步加大了“国际化”战略实施力度,加强了外贸队伍建设和出口产品开发力量,先后开发出了适应非洲市场的家园之星、保温保鲜车等多款三轮汽车,适应大洋洲市场的多功能拖拉机,及适应东北亚地区的具备电加热燃油系统的奥驰汽车等百余款产品。同时,五征集团还在非洲等区域建立了配件中心库,使产品在国外也能够享受到国内同等的优质服务,有力地提升了五征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潍坊浩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艾泰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对外合作事业部。4 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不足4.1 行业结构
32、散,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大企业国际影响力不够强由于农机购置补贴导向与市场竞争压力等问题,山东近些年农机产业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企业组织结构散乱,经营规模小,是全国农机工业的一个缩影。从全球角度来看,还未能形成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高端装备品牌效应不够。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对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不熟悉、市场调查不深入,35第 61 卷第 3 期特别是我省出口的产品以中小型低端产品为主,使得出口数量不少,但出口额度不大。4.2 低水平同质化无序竞争问题依然突出潍坊市是山东农机制造的聚集地之一,拖拉机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生产的农业机械以传统型的为主,重复生产较多,生
33、产不集中,合理经济批量不易形成。大部分企业没有研发平台,靠模仿或通过中介渠道廉价获取技术资料开发产品,投入成本低;生产制造也都采用通用设备为主,投资少又能适应多样化生产;管理成本低;企业社会负担轻。这 4 个因素为这些企业生存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进入市场成本低,是造成行业低水平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主要原因,从而造成产能过剩,低质低效产品在市场上大量流通。4.3 关键零部件制造及核心技术还不能有效支撑国际竞争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农机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缺乏对公共关键技术与功能部件的联合开发与创新研究。山东省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关键配套部件,例如动力换挡变速箱、大型拖拉机配套的带有差速锁的前
34、驱动桥等关键零件都在积极研发中,在国际竞争中结构性短缺比较严重。目前研发生产的高端技术主机产品配套用关键零部件几乎全靠进口,从而影响了中国农业机械产品向高端技术产品的发展。4.4 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法规管理严重缺失,制约着创新动力的发展从全国农机展览会上可以看到,农机企业之间公开的和不公开的侵权行为屡屡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研发的新产品,很快被别人仿造,同样国外一些产品,国内企业很快就会仿造;二是对知识产权保护不以为然;三是技术人员流动较大,容易把企业开发的技术传给其他企业。4.5 生产管理水平落后,智能化制造体系不全传统制造模式转型升级缓慢,核心制造技术能力亟待提升。除了几个龙头企业
35、外,大部分农机企业采取传统的落后生产方式,先进的“柔性生产”、“模块化”制造方式没有广泛应用,多数企业的智能化工厂建设仍旧停留在规划中。导致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保证。4.6 企业人才储备不足,走出去意识亟待加强人才引进、任用与服务机制不健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农机研发和制造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技术工人缺乏,培养力度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另外,多数农机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合作能力较低,主动“走出去”,通过海外并购、研发、本土化生产、营销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深层次合作方式,并藉此谋求转型发展的企业和团队很少。5 促进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水平提升的对策5.1 五市联动建立起政府协调、
36、中心城市主导、相关部门协同、促进组织培育、企业积极配合的五市联动机制,打破“各自为战”的行政壁垒,以体制机制的联动,激活五市农机装备产业合作的“一江春水”。发挥潍坊“农机之都”的引领作用,加速农机新型装备产业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建立 5G 基站、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集聚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共同培育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农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集群内部产业链群一体化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一体化,建设集群农机装备产业交流平台,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等。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鼓励企业之间协作配套,促进人才、资本、市场、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深度融合,提升集群内部经济
37、循环水平。要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协作,画好产业集聚的最大“同心圆”。5.2 四区引领“四区”,即位于中心城区的坊子区、奎文区、潍城区和寒亭区等 4 个市辖区。区域内以雷沃重工为重点的农机装备产业,以潍柴动力为重点的发动机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集聚和协同,推动潍坊市农机装备产业的整体发展。中心城区发展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基地,一是依托已有和在建的坊子区高端农业装备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坊子区智能装备产业园,以雷沃重工、山东帅克、谷合传动等重点企业为龙头,以“高、精、尖”和节能高效为目标,重点发展新型高效智能大马力拖拉机、节能环保型中小马力多功能拖拉机、粮食作物高效智能收获机、大型智能精量电驱播种装
38、备、液压翻转犁等智能农机产品,以及大型轮式拖拉机用电液提升器、转向驱动桥及其悬浮系统、农业装备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二是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寒亭区先进制造工业园,以潍柴动力为核心,重点发展高效、智能、低排放张泉 等.山东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36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 年发动机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关键零部件产品。5.3 两翼支撑“两翼”即东翼的诸城市、高密市、安丘市、昌邑市,西翼寿光市、青州市、昌乐县、临朐县。“两翼”农机生产企业以中小规模企业和新兴农机生产企业为主,在潍坊市智能农机装备基地建设中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东翼”的高密市重点围绕科乐收农业机械(山东)有
39、限责任公司发展高效谷物联合收割机、大型自走式青饲料收获机等产品,诸城市重点发展农机零部件产品,安丘市重点培育和发展高效、智能、低排放发动机产品,昌邑市重点发展农机零部件产品;“西翼”的青州市重点发展高效低污染植保机械、蔬菜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与装备,寿光市重点培育发展蔬菜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与装备、设施农业装备;昌乐县和临朐县重点发展农机零部件产品。5.4 区域协同坚持区域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立足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推进优势产业统筹培育,优化全市农机产业布局,引导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整体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特色经济集群。着力在产业升级协作、要素资源配置、产业链完善等重点
40、领域深化改革探索,培育整机-农机具和整机-零部件两个配套体系,加快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区域配套水平,促进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和互动发展,努力打造上下游产业链集聚,产业结构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的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基地。参考文献1 PORTER M E.Location,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J.Economics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5-20.2 杨峰,白人朴,杨敏丽.我国农机工业的产业集群研究 J.农机化研究,2007(3):1
41、-4.3 邓小明,胡小鹿,柏雨岑,等.国家农业机械产业创新发展报告(2018)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4 焦伟,李维华,欧阳蕾,等.山东省农机产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21(8):54-58.5 陈文华,刘善庆.产业集群概念辨析 J.经济问题,2006(4):1-3.6 RAM M,SUSAN M.Global connectiv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Fromtires to polymers in Northeaohio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
42、7:20-29.7 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J.中国工业经济,2001(11):22-27.8 侯彦全,张兆泽.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促进组织的理论基础、主体选择与实践探析J.产业经济评论,2022(5):189-200.9 裴玲玲.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J.科学学研究,2018,36(5):814-824.作者简介 张泉(1982-),男,硕士,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理论与政策、农业经济管理。E-mail:6 RAKHA H A,VIA C E,KAMALANATHSHARMA R K,et al.AERIS:Eco-vehicle speed c
43、ontrol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using I2V communicationJ.Speed control,2012(June).7 BARTH M,MANDAVA S,BORIBOONSOMSIN K,et al.Dynamic ECO-driving for arterial corridorsC/2011 IEEE Forum on 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2011.8 MAHLER G,VAHIDI A.An optimal velocity-planning
44、scheme for vehicle energy efficiency through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of traffic-signal tim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14,15(6):2516-2523.9 TATE E D,BOYD S P.Finding ultimate limits of performance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J.SAE Transactions,2000,109(6):2437-2448
45、.10 LIN C C,PENG H,GRIZZLE J W,et al.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a parallel hybrid electric truckJ.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2003,11(6):839-849.11 KAMALANATHSHARMA R K,RAKHA H A.Leveraging connected vehicle technology and telematics to enhance vehicle fuel efficiency in the v
46、icinity of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J.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14,20(1):1-12.12 YAMATO M.Eco-vehicle assessment system(Eco-VAS):a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for the entire development processJ.Toyota Technical Review,2005,54(1):80-85.13 FLEMING B.Elect
47、ric vehicle collaboration-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and Tesla Motors Automotive ElectronicsJ.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Magazine,2013,8(1):4-9.14 GAO Y,EHSANI M.Electronic braking system of EV and HEV-integration of regenerative braking,automatic braking force control and ABSC/Futur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SAE,2001.15 亢良伊,王建飞,刘杰,等.可扩展机器学习的并行与分布式优化算法综述 J.软件学报,2018,29(1):109-130.作者简介 窦佳安(1995-),男,河北廊坊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与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通信作者 杨建军,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与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E-mail:(上接第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