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我始终觉得历史是很好玩的,学习历史既能增长学问,还能陶冶情操。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消灭在眼前,关怀我们在历史的繁芜中查找清楚的主线。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期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1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化 神农氏时代: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春秋战国时期:接受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得到推广. (2)古代中国出名的水利工程 战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
2、的郑国渠工程,关中农夫制造“井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汉唐丝织业的主要成就 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发觉很多技巧超群、品种繁多的丝绸实物,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素纱禅衣和起绒锦等.丝织品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 唐代:唐朝中期以后,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到达了相当高的水平: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汉代冶铁开头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
3、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制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3)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 唐代: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有名天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进展 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需明码标价.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特地的管理机构.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唐代“草市”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华.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
4、时间上的限制.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4.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主见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头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影响:主动方面,有利于农业人口的稳定,农业经济进展,有利于加强对农夫的把握,维护政治的稳定,稳固君主的地位;有利于打击富商,进展官营商业,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把握.消极方面,这一政策使社会经济受到了压抑,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进展. (2)“海禁”政策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影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
5、化沟通和资本主义萌芽.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2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进展 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斗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头解体的标志及影响 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头解体. 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进展供应了商品市场.大量农夫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的进展供应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出名企业 时间:19世纪70年月前后. 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头接受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出名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
6、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展的主要特点 1、进展不均衡集中于沿海地区轻工业进展快速,重工业进展缓慢 2、进展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困难进展. 3、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进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出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 初步进展的条件:甲午战斗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为挽救民族危机,很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临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出名实业家及企业:张謇的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的江苏无锡创办的保兴面粉厂周学熙河北唐山创办的新洋
7、灰公司刘懋赏、冯济川在山西成立的保晋矿务公司 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进展 (1)民族工业消灭短暂春天的缘由和主要表现 缘由:内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松侵略 主要表现:实业团体不断涌现海外投资增加新建厂矿多新增资本多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进展快重工业有确定进展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进展陷入逆境的主要缘由 主要缘由: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压迫繁重的捐税负担美国的经济侵略内战的破坏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究 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究中曲折进展 (1)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本标志 1956年农业
8、、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全部制的深刻变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气解决国内的主要冲突,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冲突,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快速进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冲突,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它集中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缘由: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
9、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生疏,从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过程开头消灭曲折和失误. 开展: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进展速度的错误思想指导,“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放,接着全国农村大办人民公社. 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峻泛滥,社会生产力受极大破坏. (4)“-”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峻的破坏,使正常生产和社会秩序消灭严峻混乱. 从20世纪70年月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很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头持续进展时期,受“-”的影响,中国不仅没有缩小与
10、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贵重的进展机遇. 2、宏大的历史性转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夫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从根本上转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营企业改革的原则 政企分开、全部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别的原则.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形成: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
11、、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区;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到20世纪90年月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1992年12月,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确定
12、,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变迁 (1)20世纪中国服饰的转变 转变的总体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渐渐向美观、适体、便利、平民化转变 近代以来服饰转变的缘由: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斗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独特的解放,首先表达在穿着上摆脱旧的束缚. 男装的转变:?中西方服装的并存:表达出两种文化的激烈对抗;?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斗以后,而真正流行开来则是在民国成立以后,表如
13、今:被规定为男子礼服之一,着装人数增加.?西装流行的缘由: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是民国成立后剪发易服的产物;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讲,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新中国成立以后服装的转变: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山装、人民装、列宁装快速取代西装、旗袍,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由于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在变革时代,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通过服装的同一性,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护,对革命的宠爱 女装的转变:?旗袍的流行:旗袍式样在改革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服装宽袍大袖
14、的旧貌,吸取了西方的审美趣味,大胆地表达女性形态的曲线美.它是利用传统服饰,融合中西美学标准的成功尝试.旗袍的流行也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民众审美观念在服装方面的转变.?饰品佩戴的特点:辛亥革命后朝着简约化的方向进展,而受西方文化影响,一些兼具有用价值的装饰成为时髦女性的爱好. (2)近代以来主要社会风俗的转变 风俗风气变革的缘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风俗和风气随之发生转变. 婚俗的转变: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进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见婚姻自由.在这之中,资产阶级学问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婚姻风俗的转变:自由
15、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亲热相关.婚礼本身的转变表达出时代进展的印记. 丧礼的转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其他风俗的转变: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呈现出什么特征: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受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对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斗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壁、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
16、紧密,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在今日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来文化的影响-洋快餐、流行的服饰、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 中国物质文化与社会风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国,总是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进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外来文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影响是转变着人们旧有的生活看法和生活方式-崇尚自由、开放,不拘泥于传统.在这样的继承与摒弃中,形成了符合中国人的新型的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 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消灭的交通工具 交通近代化的
17、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 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 中国近代消灭的交通工具: 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人力车的消灭给城市居民增加了便利快捷的新式代步工具,也使一个新的职业阶层消灭,人力车夫辛苦困苦而所得有限,收入难以维持温饱. 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月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中国渐渐成为“自行车王国”. 机械牵引的交通工具.电车:消灭于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公共汽车:消灭于1924年的上海,解放前车少人多;20世
18、纪50年月以后,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先进的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与中国利权的关系:它们在中国消灭之时,是列强掠夺中国利权的工具,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建设进入新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工具进展特点:多层次、范围广,快速进展的同时不平衡.(地区经济进展不平衡,受具体环境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1、开拓文明交往的航线 (1)迪亚士、哥伦布开拓的新航路 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远航到达美洲,开拓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19、新航路的开拓引起了“商业革命”,很多新的商品出如今欧洲市场上.同时市场扩大有力地刺激了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展.为了把握国内外贸易,成立了一批享有特权贸易公司,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新航路的开通,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新航路的开拓引起了“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又加速了社会的分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演化.价格革命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航路的开拓,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美洲的作物带回欧洲,传遍世界,引起英国下层人民食谱的很大转变.欧洲的植物、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20、,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也登上历史舞台. 新航路的开拓还极大地冲击了西欧思想文化领域.证明白“地圆说”的科学性,对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和正确宇宙观的形成有重大意义;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沉重打击可教会的威信,证明白人的力气的宏大,把人的留意力转移到现实世界中来,激发了人们科学探究的热枕,自然科学争辩成果不断涌现.从今,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头渐渐演化为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影响下,各文明世界的相互沟通与影响不断进展,不断前进. 2、血与火的制服与掠夺 (1)英国殖民霸权确立过程中的几次主要战斗 1
21、588年,英国战胜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1652年至1674年,英国与荷兰之间进行了三次英荷战斗,荷兰不但丢失了海上霸权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 17世纪下半叶,英、法之间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冲突渐渐趋尖锐.17561763年之间英国发动对法国的七年战斗,夺取法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和西班牙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1763年,英国取得“七年战斗”的成功,签订巴黎和约,英国不仅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还确立了在印度的优势,并成为海上霸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殖民扩张的方式和影响 殖民扩张的方式:野蛮的掠夺、屠戮和不公平贸易 殖民扩张的影响:a、对殖民国家来说,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
22、的财宝,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进展;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b、对殖民地来说,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进展和进步. 3、“蒸汽”的力气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供应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对英国商品的市场需求; 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供应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手工工场的进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创造的条件成熟,这是英国工业革命三个缺一不行的条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
23、动力和牢靠的政治保障. (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创造 1733年,凯伊创造飞梭 1764年,哈格里夫斯创造手摇纺纱机 1739年,阿克莱特创造水力纺纱机 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创造联动蒸汽机 1807年,富尔敦创造汽船 1814年,史蒂芬孙创造蒸汽机车 (3)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亲热了国际沟通.工业革命引发的技术革新,打破国界、洲界,超越大洋,向欧美及亚洲扩展.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预备了物质条件. 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淌,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先后创造,使人际关系、国
24、际交往日趋亲热,人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流淌,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渐渐形成. 工业革命转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中国的“门户开放”,标志着世界市场形成. 国际经济沟通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沟通更加理智,信誉增加,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渐渐成熟. 4、走向整体的世界 (1)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消灭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
25、其次次工业革命供应了前提.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和国际货币的消灭,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供应了充分的资金,这些都为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2)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开头标志和发源地 1866年,德国科学家兼工程师西门子创造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标志着其次次工业革命的开头. 美国和德国是其次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 (3)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创造 爱迪生创造了钨丝灯泡,改良被贝尔创造的电话,试验电车成功,创造留声机,与乔治?伊
26、斯曼共同创造了电影放映机.1882年9月,建立纽约市珠宝街电厂,是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1876年,美国的贝尔创造电话机. 1893年,本茨开头生产四轮车,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903年,莱特兄弟创造了飞机. (4)垄断组织消灭 其次次工业革命期间,伴随工业的大进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引发了列强为重新支配世界的激烈斗争. (5)其次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其次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局部性的国际沟通进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
27、的、局部的世界变为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 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的大规模流淌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沟通,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进展. 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进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文化沟通的扩大,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各个国家与地区间进展的不平衡,消灭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列强的冲突和冲突加剧.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期末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高一必修二历史专题一学问点归纳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必背学问点 高中历史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各个单元学问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二学问汇总 高一历史必修二基础学问点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