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知识点.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18022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学问点 想学好高一历史第四章的学问,首先要将历史第四章的学问点概念理解清楚,其次就是要加强历史第四章学问点的复习和稳固。以下是我给你推举的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学问点归纳,期望对你有关怀! 历史第四章学问点 第一节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 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望连任,可以指定继承人。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预备元旦

2、登基。 其次节 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 府院之争是难点。军阀各派系之间的争夺是日本与英美在中国争夺的反映。府院之争,从现象上看,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产的国务院为是否出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而实质是美、日在中国争夺的反映。段祺瑞获胜,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 第三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展 辛亥革命的推动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和南京临时政府嘉奖进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忱。 (3)各种进展实业的团体,如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的建立,

3、形成了进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 (4)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历史第四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北洋军阀统治实质上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据此做13题: 1.帝国主义先支持清政府,后又转而支持袁世凯上台,其动身点是 ( ) A.维护中国安定 B.维护封建统治 C.维护在华利益 D.维护民主制度 2.1911年,袁世凯就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说明 ( ) A.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 B.北洋军阀统治确立 C.南北议和取得重大成果 D.满洲贵族丢失了统治地位 3.北洋军阀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 ) A.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 B.孙中山正

4、式解除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4.宋教仁案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 A.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冲突 B.共和与专制的冲突 C.权力之争 D.日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冲突 5.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是由于 ( ) 他拥有最高地位和专制权力 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 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 资产阶级民主派力气涣散 A. B. C. D. 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斗争。据此回答612题: 6.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不同点是 ( ) A.孙中山的号召或领导 B.都是武装斗争 C.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5、 7.1912年,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 A.要与袁世凯进行武装斗争 B.稳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 C.支持孙中山重新担当临时大总统 D.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1913年爆发二次革命背景的是 ( ) A.袁世凯加紧专制统治,把握政治。 B.加强北洋军,减弱革命军 C.袁世凯解凯国民党 D.制造宋教仁案 9.二次革命中,首先独立的省份是 ( ) A.江西 B.江苏 C.广东 D.安徽 10.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缘由是 ( ) A.北洋军力气强大 B.国民党力气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C.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脆弱性 11.从反袁

6、斗争的结局看,护国运动失败主要是由于 ( ) A.孙中山是否担当大总统职务 B.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C.革命党人没有实行武装斗争 D.反袁斗争的群众基础还不广泛 12.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探究最终失败的确定因素有 ( ) 中国社会性质 阶级特点 斗争目的 斗争方式 A. B. C. D. 13.日本在二十一条中提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与他国的真实意图是( ) A.反对别国对中国的侵略 B.企图独霸中国 C.哄骗国际言论 D.支持北洋军阀政权 14.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主要是针对 ( ) A.封建顽固派维新变法运动 B.思想领域泛起的尊孔复古逆流 C.袁世凯倒行逆施妄图复辟帝制

7、 D.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袁世凯死后,中国消灭了军阀割据局面,据此做1517题 15.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根本缘由是 ( ) 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C.帝国主义分而治之政策 D.护国运动 16.以下各派军阀,由日本扶植的有 ( ) A.直系 B.皖系 C.滇系 D.桂系 一战期间,列强加强了对华争夺。据此做1718题: 17.日本为煽动北洋政府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提出的条件是 ( ) A.供应贷款 B.减免债务 C.供应武器 D.归还山东 18.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 ( ) A.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争权夺利斗争 B.美国.日本抢夺

8、对华把握权之争 C.是否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D.共和与专制的斗争 19.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的根本缘由是 ( ) A.府院之争的机会 B.张勋在军阀中具有实力地位 C.辛亥革命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不彻底 D.黎元洪被迫去职 20.孙中山强调此次讨逆之战,匪特为民国生存,且为民族抵制武力之奋斗,其目的是 ( ) A.反对张勋复辟 B.发动护国运动 C.发动护法运动 D.发动二次革命 21.袁世凯复辟和张勋复辟均告失败,其根本缘由在于 ( ) A.全国不同阶层的人民都表示反对 B.孙中山组织国民党进行武力抗争 C.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化人心 D.两次复辟都未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22.以下史实按

9、因果关系排列挨次应是 ( ) 府院之争 日本怂恿段祺瑞对德宣战 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 张勋的辫子军进京 A. B. C. D. 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都是孙中山为维护辛亥革命成功果实进行的斗争,关于两次运动的生疏,回答2325题: 23.两次运动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B.得到了革命党人和宽敞人民支持 C.孙中山起了号召或领导作用 D.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 24.关于两次运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缘由相同,都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B.方式不同,护国运动接受武装斗争形式,护法运动是和平方式 C.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民主共和 D.结果相同,都取得成功 25.从护国运动到护法运动说明 ( ) A.人民革命势力已经成为斗争主流 B.资产阶级始终把握斗争领导权 C.斗争成果落入人民手中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行能实现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猜你宠爱: 1.高中历史必考学问点 2.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课学问点 3.高一历史必考重点归纳 4.高一历史学问点整理 5.必修一历史学问点归纳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