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填空)1概念。由_与它的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答案:1生物群落无机环境2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_及其_的总和。答案:2生物圈全部生物无机环境解惑: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3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_、无机盐、空气、非生命的有机物。能量:热能、_能、化学能。(2)生产者:范围:主要是_,属于_生物。地位:生态系统的_成分。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或_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3)消费者:范围:主
2、要是_,包括植食性动物、_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作用:消费者能够_。此外消费者对于_和_等具有重要作用。(4)分解者:范围:腐生生物主要是_、_、_。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_分解成无机物。答案:3(1)水分光(2)绿色植物自养型主要化能合成作用(3)动物肉食性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植物的传粉种子的传播(4)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腐生性动物有机物4判断正误。(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2)消费者都是动物,都营异养生活。()(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答案:4(1) (2)提示:
3、消费者还可以是寄生或共生的微生物。(3)提示:细菌种类繁多,各种成分都可以做,如硝化细菌做生产者、寄生细菌做消费者、腐生细菌做分解者。(4)提示:消费者为非必备成分。想一想: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细菌都是分解者吗?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连线)巧记:(1)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2)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3)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想一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描述的食物链中,螳螂和黄雀分别属于第几营养级?生态系统的成分 1(2013海南卷,9)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B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
4、者C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最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解析: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氨等物质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利用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合成自身的有机物,为自养生物,A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有氧呼吸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C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同时在细胞质中进行,D错误。答案:D2(2013大纲卷,33)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
5、,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回答下列问题:(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的种群数量。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_、_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1)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2)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解析:(1)根据能量流动和种
6、间关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了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可以通过减少其竞争者和捕食者的数量或增加其食物来源两种手段。鳙鱼和竞争者主要是竞争食物和氧气等资源。(2)根据食物链和种间关系分析,鳙鱼数量减少,会使得浮游动物的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减少。(3)施肥过多,会导致池塘内微生物大量繁殖,而造成池塘中融氧降低,三个优势种群中,因为缺氧最先死亡的是鳙鱼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属于分解者。答案:(1)浮游植物B食物氧气(或溶解氧)(2)浮游植物B(3)浮游动物A和鳙鱼氧气(或溶解氧)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
7、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对。答案:C4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促使其释放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
8、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解析: (1)根据题意,外界咸水的浓度高于罗非鱼体液的浓度,造成失水,随着体液中水分的流失,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下丘脑存在渗透压感受器,在接受到刺激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通过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该处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以此来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2)根据图示罗非鱼种群数量在开始呈“J”增长,从b点后开始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b点放入大型肉食性鱼,并且一段时间后在K2附近波动。(3)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获得捕食关系:产毒藻浮游动物罗非鱼FNE,藻毒素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答案:(1)升高垂体抗利尿激素 (2)JbK2(3)产毒藻浮游动物罗非鱼FN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