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培养方案(博士).doc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515798 上传时间:2024-09-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培养方案(博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本文档共1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附件3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 学科代码 :081200 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具 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能够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 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能运用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该领域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 究,进行理论与技术创新,或开展大型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运行管理工作,做出创造 性成果,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术 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是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2.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1)应具备的品德及基本素质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 的敬业精神,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创新精神,探索真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追求卓越。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团队精神、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老实守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2)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1 .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计 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结构及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领域核心算法及分析 方法、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移动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智能计算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 算机视觉技术等。 2 .关注学科前沿开展和知识交叉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 器人、感知计算、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服务计算、云计算、认知计算、边缘计算、普适6.其他能力 6.其他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3.研究方向 (1)高可靠计算与容错计算 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平安 ⑸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 ⑺企业计算与服务计算 (9)多智能体机器人 (11)信息融合技术与应用 (13)社会计算 (15)感知计算 博士生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3.研究方向 (1)高可靠计算与容错计算 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平安 ⑸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 ⑺企业计算与服务计算 (9)多智能体机器人 (11)信息融合技术与应用 (13)社会计算 (15)感知计算 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具备较好的交流能力。 ⑵移动计算⑷海量数据计算 ⑹自然语言计算(8)生物计算与生物信息 (10)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12)计算理论 (14)机器学习4. 4. 课程体系设, (16)智能物联系统匡1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学学位课程 公共学位课 MX61001 与实践研究 32 2 秋 必修 MX61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必修 MX71003 硕(本)博连读政治讲座 4 0 春 必修 FL72000 第一外国语(博士) 32 2 秋/ 春 必修 学科核心课 数 学 基 础 CS64001 组合优化与凸优化 32 2 春 三选二, 必修 MA63008 应用随机过程 32 2 秋 MA63006 矩阵分析 32 2 秋 CS64002 计算理论 32 2 春 CS64003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32/16 3 春 CS64004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32/16 3 春 CS64005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32/16 3 秋 CS64006 高级数据库系统 32 2 秋 CS64007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32/16 3 春 CS64008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 32 2 春 CS64010 机器学习理论与算法 32/16 3 秋 选修课推荐列表 CS74001 先进模式识别技术 32 2 春 CS74002 高级医学图像分析技术 32 2 春 CS74003 网络行为学 32 2 秋 CS74004 认知计算理论 32 2 春 CS640U 数字图像处理 24/24 3 秋 CS64012 医学图像分析 32/16 3 春 CS64013 计算机视觉 24 1.5 春 CS64014 语音信号处理 24 1.5 春 CS64015 机器翻译 24/8 2 春 10 CS64016 知识工程 24 1.5 春 CS64017 多媒体技术 24/8 2 春 CS64018 信息检索 24/8 2 春 CS64019 视频编码与传输 32/16 3 秋 CS64020 计算语义学 24/8 2 春 CS64021 脑认知与脑机接口原理 24 1.5 春 CS64022 音频情感认知与计算 24 1.5 春 CS64023 多Agent系统 24 1.5 春 CS64024 社会计算 24 1.5 春 CS64025 计第机图形学 24/8 2 春 CS64027 生物网络分析与实践 32 2 春 CS64028 大数据计算技术前沿 16/8 1.5 春 CS64029 复杂大系统计算 24 1.5 春 CS64030 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 24/8 2 春 CS64031 微处理器与芯片设计 24 1.5 秋 CS64032 容错计算机设计技术 24 1.5 秋 CS64034 普适计算与移动计算 32 2 秋 CS64033 高级软件体系结构 32/16 3 春 CS64038 数据挖掘算法与应用 32/16 3 春 CS64054 服务计算技术 24/8 2 春 CS64059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 16/8 L5 春 CS64064 网络与信息平安 32/16 3 秋 CS64065 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安 32 2 春 CS64066 社交网络分析 32/16 3 春 CS64069 女女全技术 24/8 2 春 CS64073 应用量子密码学 24 1.5 春 CS64076 多媒体平安 24 1.5 春 CS64078 三维图像处理与识别 16 1 春 CS65002 学术与作与学术规范 16 1 春 必选 体育健身课 32 0 春 无需系统 选课,关 注研院主 页通知 全校选修 学生选修课除选择方案中课程外,可 在全校各学科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范 围内选择,但须经导师或学科负责人 批准。 博士生 必修环节 CS79001 综合考评 1 必修 CS79002 学位论文开题 1 必修 CS79003 学位论文中期 1 必修 CS78001 学术活动 1 2选1 必修 CS78002 社会实践 1 学位课程为考试课程,选修课程一般为考查课程。硕(本)博连读研究生课程学习一 11般应在入学后1.5年内完成,特殊情况下不超过2学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本)博连读研究生的总学分要求为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为 21学分,选修课为8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注意:硕博连读生在硕士阶段完成第一外国语(硕士)学习并获得学分的,无需修读第一外国语(博士)课程。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8次,主讲至少一次学院组织的博 土生论坛。 (2)攻读学位期间,至少做一期光熙论坛(介绍博士课题相关研究内容)。 学院党委审核意见: (党委书记签字) 教学委员会审核意见: (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 院(系)审核意见: 日期 12 计算、社会计算、可信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型计算和应用 模式,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与各具体应用行业的领域知识的紧密结合。 3 .掌握相关学科方向涉及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数学、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平安、系统科学、人工智能、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3)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 本学科博士生应熟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文献,具有从各种文献及时有 效地了解前沿动态和主要进展的能力,并有获得在该学科有关领域开展研究所需要背景知 识的能力。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备相关专业文献的获取、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主动探究本学科及 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来源的意识,并能熟练地推导复现相应的研究过程,有能力获取并阅读 相关科学理论及发表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学术期刊和会议上的文献资料。 本学科博士生获取的知识应到达专业化水平,这些知识必须建立在对本学科基本原理 或实验方法的深刻了解之上。要求博士生不仅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而且能够理解已 有的推理实验策略、对实验方法与材料的描述、结果的讨论、对已有假说的评价,以及在 相关知识基础上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等。 2 .学术鉴别能力 在有效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本学科博士生应能够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归纳和 总结,并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从中提取出有用和正确的信息,进而判断出哪些问题已 经研究过,哪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及对哪些结果或解释还存在争论,最终在本研究领域 发现、提出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这要求博士生在获得和评价相关参考文献或数据的同时,必 须理解这些数据的科学含义,并加强对已产生知识的利用和扩充能力。 该项能力局部源于对本学科中相关研究领域文献的广泛熟悉和批判性评价。它需要博 士生知识面宽广、创造性和想象力强,能鉴别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提出可通过合适的对照 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假说,这些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博士生在科学研究中从被动到主动角色 转变的主要标志。 3 .科学研究能力 本学科博士生应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部门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 发等工作。博士生在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的同时,应有能力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并解决基本 科学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能反映本学科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适应和引导学科的开展和社 会的需求,设计工程应用的研究应具有明显的工程使用价值,技术上具有先进性。 博士生是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应具备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 具备解决理论和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学科是一个有着鲜明工程应用背景的学科,博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有能力 对理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及应用。 4 .学术创新能力 博士生将是本学科从事基础理论和工程问题研究的核心力量,其研究内容要反映本学 科及相关学科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本学科博士生应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主动意识,在所从事 的科研领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博士生要有能力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学术创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有知识的创新性运用,即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 题;二是用新知识解决已有的科学问题并取得显而易见的成果,即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 三是运用原创性的科学思维或创新性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并开创新的研究局面,丰富人类 文明的知识库,即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应鼓励本学科博士生针对国际学术前沿问题、面 向国家开展重要需求,积极开展原始创新、技术革新和集成创新,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形 成学术创新素养。 5 .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本学科博士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获取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表达 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熟练进行学术交流是本学科博士生的基础能 力之一。 本学科博士生应善于运用母语和英语等至少一门外国语通过口头和文字准确、清晰、 富有逻辑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要能够对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结果及其解释 进行陈述和辩论,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评议,有能力参与对实验技术和科学问题讨论。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应能运用母语及英语等至少一门外 国语在本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成果,并能反映该成果的创新性,接 受同行评议和评价。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公共学 MX71001 中国与当代 32 2 秋/春 必修 位课 FL72000 第一外国语(博士) 32 2 秋/春 必修 CS64001 组合优化与凸优化 32 2 春 MA63008 应用随机过程 32 2 秋 MA63006 矩阵分析 32 2 秋 CS64002 计算理论 32 2 春 CS64003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32/16 3 春 CS64004 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 32/16 3 春 CS64005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32/16 3 秋 CS64006 高级数据库系统 32 2 秋 CS64007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32/16 3 秋 CS64008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 32 2 春 CS64010 机器学习理论与算法 32/16 3 秋 CS74001 先进模式识别技术 32 2 春 CS74002 高级医学图像分析技术 32 2 春 CS74003 网络行为学 32 2 秋 CS74004 认知计算理论 32 2 春 CS64017 多媒体技术 24/8 2 春 CS64018 信息检索 24/8 2 春 CS64019 视频编码与传输 32/16 3 秋 CS64020 计算语义学 24/8 2 春 CS64021 脑认知与脑机接口原理 24 1.5 春 CS64024 社会计算 24 1.5 春 CS64028 大数据计算技术前沿 16/8 1.5 春 6.其他能力 博士生应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3.研究方向 (1)高可靠计算与容错计算 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平安 ⑸数字媒体与人机交互 ⑺企业计算与服务计算 (9)多智能体机器人 (11)信息融合技术与应用 (13)社会计算 (15)感知计算 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具备较好的交流能力。 ⑵移动计算 (4)海量数据计算 (6)自然语言计算 (8)生物计算与生物信息 (10)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 (12)计算理论 (14)机器学习 (16)智能物联系统 4. 课程体系设 4 CS64034 普适计算与移动计算 32 2 秋 CS64033 高级软件体系结构 32/16 3 春 CS64038 数据挖掘算法与应用 32/16 3 春 CS64054 服务计算技术 24/8 2 春 CS64059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技术 16/8 1.5 春 CS64064 网络与信息平安 32/16 3 秋 CS64073 应用量子密码学 24 1.5 春 CS64076 多媒体平安 24 1.5 春 CS64078 三维图像处理与识别 16 1 春 CS65002 学术写作与学术规范 16 1 春 体育健身课 32 0 春 无需系统 选课,关 注研院主 页通知 全校选修 学生选修课除选择方案中课程外, 可在全校各学科开设的研究生课程 范围内选择,但须经导师或学科负 责人批准。 必修环节 CS79001 综合考评 1 必修 CS79002 学位论文开题 1 必修 CS79003 学位论文中期 1 必修 CS78001 学术活动 1 2选1 必修 CS78002 社会实践 1 学位课程为考试课程,选修课程一般为考查课程。博士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 学年内完成,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两学年。 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总学分不少于14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选修课不少 于2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对学术活动的要求: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活动8次,主讲至少一次学院组织的博 士生论坛。 (2)攻读学位期间,至少做一期光熙论坛(介绍博士课题相关研究内容)。 学院党委审核意见: (党委书记签字) 教学委员会审核意见: (教学委员会主任签字)院(系)审核意见: 日期 附件4 硕(本)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1200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培养目标(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科学道德,品行优良、身心健康;具 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2)能够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在计算机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 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能运用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该领域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 究,进行理论与技术创新,或开展大型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与运行管理工作,做出创造 性成果,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在科学研究或专门工程技术工作中具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术 研究和社会活动素质,是学科带头人、技术负责人和政府领导人的后备人才。 2.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1)应具备的品德及基本素质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 的敬业精神,有高尚的科学道德和创新精神,探索真理、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勤于实践、 追求卓越。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团队精神、强烈的社会责 任感、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老实守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2)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结构 1 .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计 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结构及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领域核心算法及分析 方法、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移动和嵌入式系统技术、智能计算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计 算机视觉技术等。 2 .关注学科前沿开展和知识交叉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机 器人、感知计算、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服务计算、云计算、认知计算、边缘计算、普适 计算、社会计算、可信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型计算和应用 模式,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与方法与各具体应用行业的领域知识的紧密结合。 3 .掌握相关学科方向涉及的重要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包括:数学、软件工程、 网络空间平安、系统科学、人工智能、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3)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 .获取知识能力 本学科博士生应熟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科研文献,具有从各种文献及时有 效地了解前沿动态和主要进展的能力,并有获得在该学科有关领域开展研究所需要背景知 识的能力。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备相关专业文献的获取、阅读和理解能力、具有主动探究本学科及 相关学科专业知识来源的意识,并能熟练地推导复现相应的研究过程,有能力获取并阅读 相关科学理论及发表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学术期刊和会议上的文献资料。 本学科博士生获取的知识应到达专业化水平,这些知识必须建立在对本学科基本原理 或实验方法的深刻了解之上。要求博士生不仅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而且能够理解已 有的推理实验策略、对实验方法与材料的描述、结果的讨论、对已有假说的评价,以及在 相关知识基础上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等。 2 .学术鉴别能力 在有效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本学科博士生应能够对所获得的文献进行归纳和 总结,并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从中提取出有用和正确的信息,进而判断出哪些问题已 经研究过,哪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及对哪些结果或解释还存在争论,最终在本研究领域 发现、提出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这要求博士生在获得和评价相关参考文献或数据的同时,必 须理解这些数据的科学含义,并加强对已产生知识的利用和扩充能力。 该项能力局部源于对本学科中相关研究领域文献的广泛熟悉和批判性评价。它需要博 士生知识面宽广、创造性和想象力强,能鉴别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提出可通过合适的对照 实验进行验证的科学假说,这些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博士生在科学研究中从被动到主动角色 转变的主要标志。 3 .科学研究能力 本学科博士生应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生产部门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 发等工作。博士生在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的同时,应有能力从工程实践中提炼并解决基本 科学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应能反映本学科的先进性和前瞻性,适应和引导学科的开展和社 会的需求,设计工程应用的研究应具有明显的工程使用价值,技术上具有先进性。 博士生是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应具备独立从事科研活动的能力, 具备解决理论和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本学科是一个有着鲜明工程应用背景的学科,博士生应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有能力 对理论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及应用。 4 .学术创新能力 博士生将是本学科从事基础理论和工程问题研究的核心力量,其研究内容要反映本学 科及相关学科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本学科博士生应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主动意识,在所从事 的科研领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博士生要有能力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并取得创新性成果。 学术创新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原有知识的创新性运用,即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 题;二是用新知识解决已有的科学问题并取得显而易见的成果,即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 三是运用原创性的科学思维或创新性的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并开创新的研究局面,丰富人类 文明的知识库,即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应鼓励本学科博士生针对国际学术前沿问题、面 向国家开展重要需求,积极开展原始创新、技术革新和集成创新,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形 成学术创新素养。 5 .学术交流能力 学术交流是本学科博士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获取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表达 学术思想、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熟练进行学术交流是本学科博士生的基础能 力之一。 本学科博士生应善于运用母语和英语等至少一门外国语通过口头和文字准确、清晰、 富有逻辑地表达学术思想、展示学术成果。要能够对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结果及其解释 进行陈述和辩论,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评议,有能力参与对实验技术和科学问题讨论。 本学科博士生应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应能运用母语及英语等至少一门外 国语在本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成果,并能反映该成果的创新性,接 受同行评议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