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主题名称:水循环的地理过程二、内容来源:新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材三、教学目标: 1.根据实验中的水循环过程,推测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2.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分析自然现象中的水循环的地理过程。四、教学对象:高三学生五、知识类型:知识拓展六、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思路:微课导入:展示茶卡盐湖图片。湖泊湖面透亮,几乎可以像镜子般反射一切。倘若走在其间,只觉水漫天上,云游脚下,宛若被“双重”仙境世界包围。只要是水面,都能映出倒影。茶卡盐湖表面的水很浅,才 10 厘米左右,湖水含有大量的盐分,并且盐分还在不断积累中,那么,它的盐来自于哪里呢?这节微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盐湖背后的水循环。 【实施思路】通过
2、展示一幅美丽的茶卡盐湖和讲解茶卡盐湖之美,增加学生对美的价值感受,提出问题,增加探究兴趣。 活动探究:观看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模拟实验视频,思考问题。 问题思考:1.实验中水经历了哪些状态?它们如何完成状态间的转换? 2.实验模拟了自然界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3.烧瓶中的盐是否发生了空间转移? 知识讲解:1.实验中的水主要经历了液态、固态、气态三态转换;液态水通过加热蒸发成 气态水汽,气态的水汽通过冷却凝结转变为液态的小水滴,固态的冰通过热气融化成液态的水。 2.实验模拟了自然界水循环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三个环节。 3.没有发生转移。 【实施思路】用实验视频方式,使得抽象知识更为清晰直观,并且带着
3、问题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转承过渡:展示水循环示意图 提问:1.请你试着填一填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 2.请你说一说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知识讲解:广阔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随着气流运行,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宜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到达地表的降水,一部分通过蒸发或植物蒸腾返回大气;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湖泊,最终汇入海洋;一部分渗入地下,或者成为土壤水,通过蒸发或 植物蒸腾进入大气中,或者形成地下径流排入江河、湖泊,最终汇入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称为海陆间循环。当然,有一些地区的水循环各环节仅参与了陆地 内循环或海上内循环。 【实施思路】把实验及
4、知识进行串联,完整展示知识,为后面案例讲解做铺垫。 案例呈现:茶卡盐湖原先为淡水湖,但在距今 10-13 万年左右发生构造隆起,茶卡盐湖 成了周遭地势最低处,变成了内陆湖,“只进不出”。湖区年平均气温 4,年平均降水量 210.4mm,年平均蒸发量 2000mm。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湖水含盐量极高,其中, 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岩石中。 活动探究:1.根据地理位置,茶卡盐湖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 ; 2.茶卡盐湖的湖水来源主要参与水循环 、 环节; 3.从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茶卡盐湖成为咸水湖的形成过程。 知识讲解:1.陆地内循环; 2.降水、地表径流; 3.构造隆起形成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不断累积;湖区气候干旱,湖区蒸发旺盛;降水减少,湖水补给减少。 【实施思路】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是有用的;提供地理位置图片、景观图及材料信息,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探究盐湖的形成过程,把水循环的知识融入现实情景中,其实,我们身边也存在很多涉及水循环的地理现象,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情景,举例说明。 【实施思路】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举例生活案例,用水循环解释,并提升地理实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