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社会活动:幼儿园里我最大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谈话,感受自己成为大班哥哥姐姐后,在幼儿园中角色地位的变化。2.通过参观交流活动,体验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愿意在弟弟妹妹面前大胆展现自己的本领。二、活动准备:1.与邻近小班老师联系,确定交流活动的时间。2.事先带领幼儿了解和熟悉新学期幼儿园各个班级的位置。3.提前请幼儿准备好要表演的才艺或展示的作品。4.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l 我上大班了。.观察新学期里的班级的变化。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新教师有哪些变化?.使用幼儿用书交流讨论。我们成了幼儿园最大的哥哥姐姐,看看书上的封二和第一页,你看到了那些能体现小朋友长大了的事情?除了书上这些,我
2、们还可以怎样帮助弟弟妹妹,为大家服务,以此来证明我们是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小朋友呢?l 弟弟妹妹好。.教师带领幼儿去附近的小班进行交流互动活动。看看这是哪个班?向弟弟妹妹们问个好,介绍一下你自己吧。.找一个弟弟或妹妹比比身高、年龄等。告诉你的弟弟/妹妹今年你几岁;再问问他们几岁;比一比你们俩谁高,高多少l 瞧我多能干。.表演节目。.送小礼物。.一起玩。效果分析: 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有感想,畅所欲言,对于孩子们的变化、成长,孩子们自己非常有感悟,尤其是和小班时候相比,结合图片、照片、视频,再走入小班,让孩子们特别有感悟。由于小班还处于入园焦虑期,所以教学活动最后一个环节进行的不是太顺
3、利,可以考虑下个月等小班孩子情绪稳定一些,再开展一次。2-3:语言活动:成长的纪念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纪念物及其意义,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和期待。 2.知道满月、百日和周岁等特殊日子的纪念意义。二、活动准备:1.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收集成长过程中较有代表意义的物品。2.幼儿用书。3.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三、活动过程:l 琳琅满目宝贝展。.在背景音乐中,幼儿结伴自主地参观成长纪念馆。你可以摸一摸、比一比、玩一玩记下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纪念物。l 你说我说大家说。.自主介绍发现和感受。刚才展览,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l 宝贝的故事好温暖。.了解物品成为纪念物的原因。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成为纪念
4、物?.知道一些特殊日子的意义。满月(百日、周岁)是什么意思?l 理解纪念物的意义。为什么亲人要在这些特殊的时候帮你留下纪念?当你看到这些物品时,你有什么感受?效果分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们都非常有感想,畅所欲言,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自己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当我抛出一个个问题时,孩子们的参与度很高,并且表达的欲望一直很强烈,也很有话可说。3-1:艺术活动:劳动最光荣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曲调,理解歌词,大胆跟随歌曲CD进行动作表现。 2.分辨歌曲中勤劳和懒惰的动物,懂得劳动光荣。二、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CD。三、活动过程:l 谁最爱劳动。 说说身边爱劳动的人。
5、在你身边,谁是爱劳动的人?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聊聊爱劳动的动物朋友。那你知道动物朋友中谁是爱劳动的呢?l 一起听一听。.欣赏教师范唱,初步感受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关于劳动的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倾听歌曲,理解歌词。 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找一找哪些是爱劳动的动物朋友?歌词的哪些地方你还不明白?l 一起演一演。可以怎样表演这些爱劳动的动物朋友?你又想怎样表演不爱劳动的动物?邀请几名幼儿分享自己设计的动作,互相借鉴和学习。全体幼儿倾听歌曲,自主表演。l 劳动真光荣。.师幼互动小结。你喜欢歌里的谁?你能够自己做一些事情吗?当你成功的做完一件事情后,你的心情会怎样?效果分析
6、:歌曲学习之前,让孩子们谈了谈关于劳动和劳动的人的想法,孩子们普遍说的都是家里烧菜、打扫、晒衣服、拿快递等,没有上升到社会上的奉献和工作上的劳动。所以临时加入了了解劳动种类的环节,让孩子们了解到劳动不单单是在家干活的概念。最后用绘画的方式,结合歌曲,得到了情感上的提升。3-3:艺术活动:心情色彩一、活动目标: 1.感受颜色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体验色彩与心情的关系。 2.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心情,尝试给自己设计一个心情面具。二、活动准备:典型色的色卡纸、幼儿人手一份白色面具、水彩笔或水粉颜料、幼儿用书。三、活动过程:l (一)颜色和感觉。.我喜欢的颜色。 你在画画的时候,最喜欢用什么颜色?.颜
7、色联想。 看到这些颜色会让你想到什么东西?会让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l (二)丁丁的心情故事。.丁丁怎么了?这个小朋友叫丁丁,他昨天告诉老师他的心情故事。你们看故事里,丁丁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如果你是丁丁。 如果你是丁丁,会用什么颜色来画出故事里这些变化的心情?.心情的色彩。 看一看,你刚才画的心情颜色跟动画里的一样吗?l (三)我的心情面具。.出示白色的心情面具。 请你给自己设计一个心情面具,用不同的色彩画出不同的心情。.设计绘制心情面具。 教师在幼儿设计绘制时,跟幼儿交流;你想设计什么心情的面具?用什么颜色?为什么?.交流分享。 请把你设计的面具戴起来,让好朋友猜一猜你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
8、情。效果分析:孩子的喜怒哀乐是很明显的,但是很多时候孩子自己不会表达,通过设计心情面具、心情转盘等,让孩子能够用具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是情感,同时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要表达出来,别人才能知道你的真实想法。3-5:健康活动:不一样的哭和笑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同。 2.学习辨别哪些情绪表达方式是恰当的,哪些是不恰当的。二、活动准备:事先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绪表现摄像机或照相机拍摄下来。三、活动过程:l 哭哭笑笑。.展示事先拍摄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视频(照片)里的小朋友分别是什么心情?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l 不一样的哭和笑。.阅读幼
9、儿用书。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他们为什么很高兴?你能看出来哪几个小朋友十分伤心吗?他们为什么伤心?.同伴讨论。这些小朋友在高兴或者伤心的时候做了什么?你觉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如果是你,你在高兴或者伤心的时候会这么做?l 我该怎么做。.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梳理情绪表达的经验,知道每个人都有开心和不开心的时候,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要学习用恰当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情绪。效果分析:通过观看视频和照片,让孩子们直观的观察自己哭和笑时候的样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表情和情绪。最后梳理环节,通过师幼之间的互动,帮助孩子理解到,自己的情绪需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4-1: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人一、活动
10、目标: 1.关注他人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学会悦纳自我、尊重他人。 2.概括性地表达自己与他人的喜好,并仿编成诗歌中的语句。二、活动准备:幼儿已经画过“我的自画像”。活动前让幼儿和同伴聊一聊“我喜欢”的话题。幼儿用书,美工书。三、活动过程:l 我们长得不一样。.欣赏诗歌第一部分。前面我们画了“我的自画像”,我们每个人长得都不一样,原来我们是“各种各样的人”。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诗歌,题目就叫“各种各样的人”。.尝试朗诵诗歌第一部分。你会用老师的方法,也来念一念这首儿歌中“我长着他长着”吗?l 好朋友喜欢啥。.发现同伴的不同爱好。昨天我们互相聊过“我喜欢”的话题,你能告诉大家你的朋友“他喜欢什么
11、”吗?.我能说的更好听。你能把这件事说得美美的吗?.小结。除了长得不一样,我们心里喜欢的事情也不一样,有的人喜欢有的人喜欢也有的人喜欢l 我来编儿歌。.请幼儿自主结伴,互相猜一猜,说一说,编一句“我喜欢他喜欢”的诗歌。.换一个朋友再说说,这次不仅要把“我喜欢他喜欢”编到诗歌离去,还要把前面画的“我长着他长着”也编进诗歌里去。.结伴将仿编好的诗歌完整朗诵一次。.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不但长得不一样,每个人心里藏着的最喜欢的事也不一样。但不管我和他有哪些不一样,我们都一样互相喜欢。效果分析:自画像的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再一次仔细观察自己的样貌,今天的活动进行过程中,孩子们的描述性语言
12、更加丰富了,描述的很详细,能从细节上,描述自己和别人,描述各种各样的人。4-3:语言活动:我很生气一、活动目标: 1.感受作品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力,感知和体验小兔子生气的情绪,知道每个人都有不高兴的时候。2.讲述自己生气的心理感受,了解生气的不同表达方式,并学习用绘本中的句式进行表述。二、活动准备:绘本我不想生气、PPT。 三、活动过程:l 小兔子怎么啦。.阅读封面和扉页,猜想绘本内容。请你仔细看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小兔子在干吗?小兔子为什么那么生气?l 小兔子生气了。.逐页翻看绘本第1-6页,并讨论。你看到了什么?小兔子怎么啦?它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小兔子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地
13、球怎么了?小兔子怎么了?.再次阅读绘本前6页,欣赏教师的讲述。l 交流自己生气时的感觉。.交流生气时的心理感受。小兔子生气了想这样做,那你生气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想做什么?.教师小结: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不同的表达方式。这说明了一个现象每个人都有可能会生气,我们要学会正确面对生气这件事情。l 小兔子为什么生气。.阅读绘本第7-10页。小兔子是因为什么事情生气了?如果你碰到像小兔子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样?你的感觉如何?.分享与讨论。想一想,除了这些事情会让我们生气外,你还曾经碰到过什么事情,也让你生气?效果分析:通过绘本故事的导入,孩子们也纷纷表示,自己也有生气的时候,很生气的时候
14、会发火、发脾气、吵架、甚至扔东西。生气的时候,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发泄自己的情绪呢?通过小兔子的角色,让孩子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很多事情并不用太生气,只要解决了问题,就可以了。自己没有办法的时候,可以找爸爸妈妈和老师帮忙,不要自己生闷气。5-1:艺术活动:我的名片一、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2.知道名片的作用,能创作性地设计自己的名片。二、活动准备:1.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意义,学会书写自己的姓名。2.各种不同的名片,教师设计的名片,美工书。三、活动过程:l 特别的名字。.教师介绍自己的姓名和寓意。我的姓是是因为我的爸爸姓我的名字是这是因为爸爸妈妈希望我.幼儿
15、自由交流自己姓名的由来和意义。你的名字是谁取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含义?.鼓励幼儿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的姓名。.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姓名,姓一般都跟着爸爸,也有极少数跟着妈妈,名字往往是家里的长辈取的,会蕴含很多美好的寓意。l 有趣的名片。.观察名片。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名片是什么样的?.名片的作用。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作用?l 我的名片。.出示一张教师自制的名片,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老师的名片是怎样的?上面有哪些信息?.再次欣赏各种名片。 这些名片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分别有什么特色?你最喜欢哪张名片?.设计名片。一张有特色的名片可以让别人很快记住你,喜欢你,
16、你也可试着给自己设计一张名片吧!效果分析:孩子们上大班以后,大部分已经会写自己的姓名了,因此在设计名片的时候难度降低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强调了名片的作用,要把名字作为最主要的,装饰作为辅助。尤其是女孩子,很容易装饰过多,反而看不出姓名,失去了名片的意义。5-3:艺术活动:我的自画像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画像的特点,能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的脸型和五官,了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面部特征。 2.有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创作自画像,画出自己明显的脸部和五官特征。二、活动准备:记号笔,镜子,美工书。三、活动过程:l 游戏:猜一猜。.这是谁的自画像? 老师这里有一张画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谁给
17、自己画的?.了解自画像的特点。你怎么知道是他?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哪里像?l 我的五官。.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的脸。说说你长什么样。你的脸、眼睛、鼻子、嘴巴、发型都有什么特点?.教师和幼儿边交流边总结五官的主要特征,对照教师说的基本特点,和好朋友互相说说自己五官的特征。.请幼儿在美工书上创作自画像。画的时候请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脸、眼睛、发型都是怎样的,把自己的特点画出来。l 欣赏评价各自的自画像。.把幼儿完成的自画像张贴到黑板上,幼儿自由观察、欣赏。这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是他的呢?效果分析:教学活动最有意思的环节就是,把所有人的自画像展示,让孩子们来猜一猜:这是谁。被猜出来的孩子会特
18、别有成就感,因为她抓住了自己的特点。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孩子们坐在一起画画的时候,容易互相模仿,画的细节容易类似,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要画自己,不要画别人。5-5:艺术活动:欢乐朋友鼓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跟随A段音乐玩敲鼓游戏,能根据乐句变化有节奏地敲鼓。 2.根据B段音乐旋律特点,创编各种鼓的造型,并能和同伴合作玩“朋友鼓”游戏。3.体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二、活动准备:音乐播放器,音乐欢沁。三、活动过程:l 跟着音乐来敲鼓。.一起来敲身体鼓。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乐曲,如果我们的手是鼓槌,身体是鼓,看看我们可以怎么玩敲鼓游戏?.你在哪里敲?刚才,你们的小手在身体哪些地
19、方玩了敲鼓的游戏?.跟着节奏敲。这一次我们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敲。l 好玩的敲鼓游戏。.感知A段乐句。 这段音乐里藏着一个好玩的游戏,让我们看看是怎么玩的。你看到图谱上有什么?有几个鼓?4个鼓和波浪线代表什么意思?什么时候换一个鼓敲?.你做小鼓我来敲。除了跟着音乐在自己身上不同的地方敲鼓,还可以请朋友做小鼓,我来敲。你们想来当鼓手试试跟着音乐敲鼓吗?如果两个朋友来玩这个游戏,可以怎么玩?l 多变朋友鼓。.感知B段乐句。现在,我们的游戏难度增加了,看看这次的游戏说明,哪里不一样了?这一次的游戏图谱里有哪些符号?猜猜它们分别表示什么。这段音乐里面藏着四句魔语,我们的小鼓要变身了!请你听一段音乐和老师
20、说的魔语,来敲鼓吧!.创编各种鼓的造型。谁能做出特别有趣的小鼓,让你的朋友来敲?把你刚才变出的各种不同的小鼓展示给大家吧!.我们来玩朋友鼓。谁能和老师一起,念着魔语来玩?找个好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吧!.欢乐朋友鼓。.和幼儿一起商量合作游戏的方式,音乐反复,游戏重复进行。.播放音乐,一起完整地玩游戏,体验和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效果分析:音乐活动本身就是孩子们很喜欢的,而且这次加入了打击乐的成分,我加入了真实的小鼓,让孩子们人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跟着音乐和节拍,非常有节奏的感受打击乐器带来的快乐。5-5:科学活动:身高比一比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测量自己和同伴的身高并进行比较。
21、2.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比较方法。二、活动准备:和保健老师联系,取的配合。测量用的绳子和其他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测量比较的材料。记录纸和笔。三、活动过程:l 比比谁高。.测量身高方法多。今天我们来比比大家的身高,请你找个朋友想办法比一比,看看谁高谁矮。.交流分享经验。说说你和好朋友是怎样测量身高的。l 绳子量身高。.量一量。这里有绳子,请每人拿一根,和你的朋友互相用绳子来量量身高吧!.比一比。请一个组的小朋友把量出你们身高的绳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谁高谁矮。.高矮来排队。把你们的绳子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成一排,然后你们也来排个队!.谁最高?我们全班,谁的个子最高?l 到底谁最高。.带幼儿到保健室,请保健医生使用测身高的仪器给每位幼儿进行测量,让幼儿用纸笔记录下来。.再来比一比。再来比一比,到底谁最高?效果分析:这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小朋友都特别兴奋,因为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孩子们互相之间比一比、记一记,特别有意思。有孩子在测量的时候,出现了误差,别的孩子会立刻提出来,不会轻易地让自己“变矮”,教学活动场面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