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章末双测验收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95019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章末双测验收一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本文档共1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章末双测验收(一) A卷—学业水平达标验收 1.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 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解析:选A “活性氧”氧化性极强,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表明Na2SeO3能将“活性氧”还原,“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 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 选项 纯净物 混合物 电解质 A 盐酸 冰水混合物 硫酸 B 蒸馏水 蔗糖溶液 氧化铝 C 胆矾 盐酸 铁 D 胆矾 食盐水 二氧化碳 解析:选B A项中盐酸为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C项中铁为单质,不是电解质;D项中二氧化碳不属于电解质。 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所示的是树林的晨曦,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解析:选C 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沸腾的蒸馏水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以制取Fe(OH)3胶体,C项错误。 4.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 B.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C.铁片置于硫酸铜溶液中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选C A、D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是离子反应。 5.下列反应中,划线物质是还原剂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l2+2NaBr===2NaCl+Br2 C.C+CO2高温,2CO D.Fe2O3+2Al△,2Fe+Al2O3 解析:选D 还原剂是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A、B项中划线物质为生成物,C项中划线物质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 6.在无色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u2+、NO、SO B.K+、Na+、Cl-、CO C.Zn2+、NH、NO、Cl- D.K+、Na+、MnO、SO 解析:选C A、D项中的Cu2+和MnO有颜色,B项H+和CO反应。 7.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2H+===CO2↑+H2O来表示的是(  )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 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 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 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 解析:选B A项中的碳酸钡和C项中的石灰石都为难溶物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D项中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 8.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3O2===2O3,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发生 C.氧化性强的物质与还原性强的物质接触一定能发生反应 D.氧化剂本身一定只发生还原反应 解析:选B A项,反应前后无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有的反应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D项,有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物质,也会发生氧化反应。 9.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 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如果X、Y、Z是非金属单质,则单质的氧化性:Y>Z>X,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如果X、Y、Z是金属单质,则单质的还原性:Y>Z>X,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产生,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 A.Na+、Cu2+、Cl-、SO B.Fe3+、K+、SO、NO C.Na+、CO、OH-、NO D.Na+、Ca2+、Cl-、HCO 解析:选D A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Cu(OH)2沉淀生成,但加入H+无气体放出;B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Fe(OH)3沉淀生成,但加入H+无气体放出;C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无沉淀产生,加入H+有气体放出;D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CaCO3沉淀产生,加入H+有CO2气体放出。 11.某同学在烧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炉火上,结果发现炉火更旺了,原因是H2O和炽热的碳反应生成了水煤气(CO和H2),反应方程式为C+H2O(g)CO+H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失电子,被还原 B.该反应中H2得电子,被还原 C.该反应中,每转移2个e-则生成1分子H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C 在该反应中碳原子失电子被氧化,A项错;H2O得电子被还原,B项错;该反应中C从0价变为+2价,失去2个 e-,生成1分子 H2,C项正确;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项错。 12.在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硫原子个数比为(  ) A.1∶2 B.2∶1 C.1∶1 D.3∶2 解析:选A 题述反应中只有S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中S→K2SO3,S化合价升高,则S被氧化;2S→2K2S,S化合价降低,则S被还原,则被氧化和被还原的S原子个数比为1∶2。 13.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 Mg+2H++2Cl-===MgCl2+H2↑ B.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Ba2++SO===BaSO4↓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逸出: Na2CO3+2H+===CO2↑+H2O+2Na+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u2++2OH-===Cu(OH)2↓ 解析:选B A项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写法为Mg+2H+===Mg2++H2↑;C项现象正确,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写法为CO+2H+===H2O+CO2↑;D项现象错,产生蓝色沉淀,离子方程式正确。 14.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Fe3++Ce3+ Sn2++2Fe3+===2Fe2++Sn4+ 由此可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Sn2+、Fe2+、Ce3+ B.Sn2+、Ce3+、Fe2+ C.Ce3+、Fe2+、Sn2+ D.Fe2+、Sn2+、Ce3+ 解析:选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离子方程式Ce4++Fe2+===Fe3++Ce3+可得还原性:Fe2+>Ce3+;由离子方程式Sn2++2Fe3+===2Fe2++Sn4+可得还原性:Sn2+>Fe2+,所以可得还原性强弱顺序为Sn2+>Fe2+>Ce3+。 15.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浓)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 解析:选A 根据题意,由氧化性:Fe3+>I2,知还原性:I->Fe2+,当Cl2与FeI2反应时,I-优先被氧化,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再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C、D项均正确。 16.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 ②HCl、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NaHCO3,该反应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写出物质C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CO与H+在溶液中能共存吗?试用离子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中C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都是金属氧化物;②中H2O不是酸,其他都是酸;③中Na2CO3是盐,其他都是碱。(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反应中元素没有价态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物质C为Na2CO3,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H2O+CO2↑。(4)不能共存。HCO与H+能发生反应:HCO+H+===CO2↑+H2O。 答案:(1)CO2 H2O Na2CO3 (2)不是 (3)CO+2H+===H2O+CO2↑ (4)不能共存。HCO与H+能发生反应:HCO+H+===CO2↑+H2O 17.一个体重50 kg的健康人,体内约有2 g铁,这2 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的。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1)在人体中进行Fe2+Fe3+的转化时,①中的Fe2+作__________剂,②中的Fe3+作__________剂。 (2)“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作__________剂,具有__________性。 (3)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2+转化为Fe3+,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Fe2+作还原剂;而Fe3+转化为Fe2+,化合价降低,所以Fe3+作氧化剂。(2)维生素C能将Fe3+转化为Fe2+,使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维生素C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3)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Fe2+。 答案:(1)还原 氧化 (2)还原 还原 (3)Fe+2HCl===FeCl2+H2↑ Fe+2H+===Fe2++H2↑ 18.已知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三种物质:FeCl3、FeCl2、Fe。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还原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选考等级考试检测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解析:选C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此题中A、B、D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转轮排字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C.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D.HCl、CO2溶于水均导电,故二者都是电解质 解析:选B A项,Fe(OH)3胶体呈红褐色,错误;B项,用可见光束照射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无明显现象的是溶液,正确;C项,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生成Fe(OH)3沉淀,不能制得Fe(OH)3胶体,错误;D项,CO2溶于水生成的碳酸是电解质,本身不是电解质,错误。 3.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胶体的种类很多,按照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 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解析:选B 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而不是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A错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按照分散剂的不同,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C错误;根据反应物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D错误。 4.下列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2H2SO4(浓) CO2↑+2SO2↑+2H2O C.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S+O2点燃,SO2 解析:选D A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保持+6价不变;B、C项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为+4价;D项中硫元素由0价升高至+4价。 5.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⑤ 解析:选C BaSO4属于难溶性盐,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化学式;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则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②④⑤。 6.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 + 3ClO-+ 4OH-===2RO+3Cl-+5H2O。则RO中R的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解析:选D 根据离子反应中反应前后电荷守恒,可得3+4=2n+3,解得n=2。所以RO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7.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①2Na+2NH3===2NaNH2+H2↑ ②2NH3+3CuO===3Cu+N2+3H2O ③4NH3+6NO===5N2+6H2O ④3SiH4+4NH3===Si3N4+12H2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 在反应4NH3+5O2===4NO+6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氨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NO中的+2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氨气作还原剂。在2Na+2NH3===2NaNH2+H2↑反应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NH3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H2的0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NH3作氧化剂,①错误;在2NH3+3CuO===3Cu+N2+3H2O中,NH3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的0价,失去电子,作还原剂,②正确;在4NH3+6NO===5N2+6H2O中,NH3的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N2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③正确;在3SiH4+4NH3===Si3N4+12H2中,NH3的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H2中的0价,得到电子,作氧化剂,④错误。 8.如图是某矿泉水的部分标签说明: 主要成分: 钾离子(K+) 20~27.3 mg·L-1 氯离子(Cl-) 30~34.2 mg·L-1 镁离子(Mg2+) 20.2~24.9 mg·L-1 硫酸根离子(SO) 24~27.5 mg·L-1 则该饮用水中还可能大量存在(  ) A.OH- B.Ag+ C.Na+ D.Ca2+ 解析:选C Cl-与Ag+、Mg2+与OH-、SO与Ca2+均能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9.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选B A项应为C失去电子,Si得到电子,C项应为“失去10×e-”;D项箭头应指向S。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 A.Na+、Ba2+、Cl-、SO B.K+、Na+、NO、OH- C.H+、NH、Fe3+、SO D.H+、Cl-、CH3COO-、NO 解析:选B A项,Ba2+与SO可生成BaSO4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离子可以大量共存,但加入过量NaOH后,Fe3+可与OH-结合生成Fe(OH)3沉淀;D项,H+与CH3COO-可结合成CH3COOH而不能大量共存。 11.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她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灭火,却被实验老师及时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反应:2Mg+CO22MgO+C,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g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所以MgO是还原产物 B.由此反应可以判断氧化性:CO2>MgO,还原性:Mg>C C.CO2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 D.Mg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等于氧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 解析:选B 该反应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转移情况为。Mg是还原剂,MgO是氧化产物,A项错误;氧化剂是CO2,氧化产物是MgO,氧化性为CO2>MgO,还原剂是Mg,还原产物是C,还原性为Mg>C,B项正确;CO2作氧化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氧原子不可能得电子,D项错误。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 ①CO+2H+===CO2↑+H2O ②Ba2++2OH-+2H++SO===BaSO4↓+2H2O 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没有 解析:选D ①代表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的反应;②代表Ba(OH)2与H2SO4的反应,还能代表Ba(OH)2与过量NaHSO4的反应;③代表硝酸银与氯化物或盐酸的反应;④代表金属铁与可溶性铜盐的反应。 13.在酸性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lO-、Na+、Ba2+、SO B.OH-、NO、Mg2+、Na+ C.Al3+、Mg2+、SO、Cl- D.MnO、SO、K+、Na+ 解析:选C 题干中有两个隐藏条件,一是无色溶液,即有色离子不能存在,二是溶液呈酸性。A项中ClO-与H+不能共存,同时Ba2+和SO生成沉淀也不能共存;B项中OH-与H+不能共存,同时OH-与Mg2+也不能共存;D项中MnO为紫红色,不符合条件。 14.重铬酸铵[(NH4)2Cr2O7]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对重铬酸铵受热分解的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 A.NH3+CrO3+H2O B.NH3+Cr2O3+H2O C.N2+CrO3+H2O D.N2+Cr2O3+H2O 解析:选D (NH4)2Cr2O7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r2O中Cr的化合价降低,NH中N的化合价升高,只有D项正确。 15.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通常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汞的含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以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Cu2HgI4中,Hg的化合价为+1 B.CuI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Hg与Cu均发生氧化反应 D.Cu是还原产物 解析:选D 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CuI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Cu。 16.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O2;②Fe;③CaO;④CO2;⑤H2SO4;⑥Ba(OH)2;⑦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⑧硫酸钠溶液;⑨稀硝酸;⑩Cu2(OH)2CO3。 (1)按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 分类标准 氧化物 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② ⑧⑨ ⑦ (2)上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与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与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1)根据题给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得: 分类标准 金属单质 氧化物 溶液 胶体 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② ③④ ⑧⑨ ⑦ ③⑤⑥⑩ (2)题述十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即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结合题给物质知为氢氧化钡和稀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NO3===Ba(NO3)2+2H2O。(3)CaO与稀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aO+2H+===Ca2++H2O。(4)反应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5降低为一氧化氮中的+2,硝酸作氧化剂,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O。 答案:(1) 分类标准 金属单质 氧化物 溶液 胶体 电解质 属于该类的物质 ② ③④ ⑧⑨ ⑦ ③⑤⑥⑩ (2)Ba(OH)2+2HNO3===Ba(NO3)2+2H2O (3)CaO+2H+===Ca2++H2O (4)NO 17.已知A和B两支试管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粉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共有________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________(填“A”或“B”)。 (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和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酚酞溶液呈粉红色,说明试管A溶液中含有OH-,则没有能够和OH-结合成沉淀的离子,所以Ag+、Mg2+不存在,它们一定在试管B中,根据电荷守恒,则必定存在K+;Cl-能够和Ag+结合成AgCl沉淀,在B中不含Cl-,根据电荷守恒,B中所含的阴离子一定是NO。综上所述,A中含有K+、Cl-和OH-三种离子,B中含有Ag+、Mg2+和NO 三种离子。(1)试管A的溶液中含K+、Cl-和OH-共有三种离子。(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中含有Ag+,为试管B。(3)若向试管B的溶液中加入合适的药品,过滤后溶液中仅含有一种溶质,得到相应的金属一定是Ag,则应该加入活泼金属和Ag+发生置换反应,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则加入药品一定是Mg。(4)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Ag+与Cl-恰好完全反应,Mg2+和OH-恰好完全反应,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Mg2++2OH-===Mg(OH)2↓。 答案:(1)三 (2)B (3)Mg (4)Ag++Cl-===AgCl↓ Mg2++2OH-===Mg(OH)2↓ 18.(1)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 H2O2+2Fe2++2H+===2Fe3++2H2O H2O2+2Fe3+===2Fe2++O2↑+2H+ 在以上反应中,Fe2+实际上起着________作用,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2与Fe2+一样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类比(1)在下面填入配平的合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2O2+I2===2HI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硫酸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使淀粉变蓝色。有学生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O2↑+2H++I2,这个离子方程式正确吗?________,若正确,理由是(若认为不正确,不必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正确,原因是(若认为正确,不必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是离子反应,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不是离子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既可用作判断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的方法,也可作为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以及判断化学方程式正确与否的依据。 答案:(1)催化剂(或催化) 2H2O2===O2↑+2H2O (2)2HIO+H2O2===I2+O2↑+2H2O 2H2O2===O2↑+2H2O (3)不正确 O元素和I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或违背电荷守恒原理) 2I-+2H++H2O2===I2+2H2O,2H2O2===O2↑+2H2O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