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94950 上传时间:2024-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2地质灾害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本文档共7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地质灾害 [学考合格练]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虽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但人类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A.我国位于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 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 2.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A.黄河河口三角洲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天山北麓 解析:第1题,我国的地质灾害多表现为地震、滑坡、泥石流,其形成和地质、地形、气候有关,抵御灾害的能力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无关。第2题,泥石流多形成于降水集中、植被稀少、地势落差相对较大的地区。 答案:1.C 2.C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解析:选D。地震的烈度与震中距呈负相关,震级与震中距无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4.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坡的是(  ) 解析:选C。C项中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岩层易下滑。 某年夏日,某江边居民目睹了一座厂房的“人间蒸发”,一座建在堤岸边的化工厂的厂房在小雨的陪伴下,缓缓滑入江中,不到十分钟,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中反映的灾害是(  ) A.水土流失 B.滑坡 C.泥石流 D.火山喷发 6.此次灾害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为(  ) A.江水对堤岸的长期浸泡 B.降水增加了下滑的动力 C.堤岸载重过大 D.建筑基础不牢固 解析:根据材料所示信息,该自然灾害是滑坡。由于人类选址不合理,厂房建在堤岸边,加大了堤岸的载重量,导致该灾害的发生。 答案:5.B 6.C 读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图(地质灾害气象等级越高,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越大),回答7~8题。 7.图中反映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A.地震、滑坡 B.滑坡、泥石流 C.台风、泥石流 D.地震、台风 8.图中台风路径处易发生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B.台风路径处多山地、丘陵 C.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D.台风路径处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图中显示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大小与台风路径有极大的相关性,台风经过的沿海地区明显地表现出灾害等级较高,而台风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带来大量降水,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7.B 8.A 9.(2019·宁德一中期中)2018年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 966起,共造成105人死亡,7人失踪,7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4.7亿元。结合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是________地区,该地区多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泥石流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该省区灾害点数约为________,主要分布在该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相对而言,我国六大区中________地区发生特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 (4)我国中南地区发生的山崩、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答案:(1)西南 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坡陡谷深,植被破坏也较严重;地震频繁,岩石比较破碎松散,加上暴雨或冰雪融水的影响,就会产生特大或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 (2)四川 102 西部地区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东部地区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3)华东 (4)东部地区的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 [学考等级练] 1.下图为某种自然灾害引发道路破坏方式统计图,该种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地震 C.洪涝 D.泥石流 解析:选B。干旱只会使路面开裂,A错;洪涝和泥石流使道路塌陷、断裂、铁路扭曲变形的次数要高于路面开裂,因此C和D错;只有来自地壳内部的地震,才会引发如图所示的道路破坏方式,因此B正确。 (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图1为2014-201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图,图2为2014-201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读图,回答2~3题。 2.云南滑坡和泥石流(  ) A.西部多发与地势起伏有关 B.东部次数少,由于处于喀斯特地貌区 C.与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一致 D.冬季几乎没有,主要原因是河流断流 3.应对此类灾害,当地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危险地带居民点搬迁 ②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监测和预警 ④修建大型水库,调节径流 ⑤规划穿山隧道,改善交通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解析:第2题,云南西部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和泥石流频发;东部地区滑坡和泥石流发生次数少,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时间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分配基本一致;冬季滑坡和泥石流少,主要是因为冬季降水少。故A项正确。第3题,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大、地表物质疏松、降水丰富、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所以应对滑坡和泥石流,应将危险地带的居民点搬迁,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加强监测和预警。故C项正确。 答案:2.A 3.C 4.下图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图中若有河流经过,则图中最容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  ) A.河流右岸的甲地 B.河流右岸的乙地 C.河流左岸的丙地 D.河流左岸的丁地 解析:选D。根据坡向和海拔,丁位于河流的左岸,结合坡向和岩层倾斜方向,丁地坡向与岩层倾斜方向相同,最易发生滑坡灾害,D对。 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的分布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旱灾 B.地震 C.沙尘暴 D.泥石流 6.图示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温高,蒸发旺盛 B.人类过度开垦草原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降水多,坡度大 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6-8月为当地一年中地下水位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5题,该自然灾害位于板块边缘交界地区,故应为地震,B正确。第6题,由上题可知,图示灾害为地震,地震发生与气候、人类活动无关,故C正确。第7题,6-8月为当地一年中地下水位最低,是当地地下水补给最少同时支出最多的季节,而地下水的补给与降水密切相关,即当地降水最少的季节,①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6-8月为当地的冬季,为雨季,降水较多,大量补给地下水,故A错误;②为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地下水量充足,水位全年无明显变化,故B错误;③地是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6-8月为该地湿季,故C错误;④地为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特别是6-8月气温高,蒸发旺盛,故地下水位最低,D正确。 答案:5.B 6.C 7.D 8.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解析:选C。根据地震与其次生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关系可知,①②③④依次是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C正确。 9.读下面的世界局部地区泥石流分布图和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非洲与亚欧两洲相比,泥石流出现的可能性较小;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的主要人类活动有哪些? (4)泥石流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解析:(1)A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断层发育,岩石破碎,加上受西南季风影响,暴雨集中,是泥石流多发的地区。(2)泥石流的发生与洪水有一定联系,所以分析时应该从降水的多少入手,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且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相对亚欧两洲而言比较少。B地区地处内陆地区,降水比较稀少,所以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小。(3)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是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原因。(4)泥石流发生时会冲毁道路、埋没村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可以减轻泥石流产生的危害。 答案:(1)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非洲总体降水相对而言比较少。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3)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等。 (4)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至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措施:加强植树造林;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 7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