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时分层作业(五)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
(时间:15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电场中a、b、c三点,ab=bc,则把点电荷+q从a点经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静电力做功的大小关系有( )
A.Wab>Wbc B.Wab=Wbc
C.Wab<Wbc D.无法比较
C [由电场线的疏密可以判断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a点的电场强度最小,c点的电场强度最大.位移相同时,点电荷在bc段受到的平均静电力较大,所以Wab<Wbc,选项C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a、b为某电场线上的两点,那么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把正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B.把负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C.把负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D.不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从a到b电势能都逐渐降低
AB [若正电荷从a移到b,由于静电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同向,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A对;若把负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B对,C、D错.]
3.(多选)如图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沿以Q为一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M点到达N点的过程中( )
A.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AC [根据点电荷Q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电子由M到N的运动轨迹为先向Q靠近,此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速率增大;后远离Q,此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速率减小.故选项A、C正确.]
4.(多选)一个电荷只在静电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静电力做了5×10-6 J的功,那么( )
A.电荷在B点将具有5×10-6 J的电势能
B.电荷在B点将具有5×10-6 J的动能
C.电荷的电势能减少了5×10-6 J
D.电荷的动能增加了5×10-6 J
CD [电荷只在静电力作用下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静电力做了多少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就减少多少,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就增加多少.因电荷在A点的动能和电势能不知道,所以不能确定电荷在B点的动能和电势能.故选项C、D正确.]
5.(多选)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两个等量正点电荷Q1和Q2,分别置于a、b两点,cd为ab连线的中垂线,d为无穷远处.现将另一正电荷q由c点沿cd移向d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q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B.q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q受到的静电力一直在减小
D.q受到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
BD [沿电场线的方向移动正电荷,静电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选项A错误,B正确;由c点沿中垂线cd到d点,场强由零开始逐渐增大,达到某一值时又逐渐减小,到d点时场强减为零,所以电荷受到的静电力先增大后减小,选项C错误,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6.(8分)将带电荷量q1=+1.0×10-8 C的点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到匀强电场中的P点,需克服静电力做功2.0×10-6 J,q1在P点受到的静电力是2.0×10-5 N,方向向右.试求:
(1)P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2)电荷的电势能在移动过程中如何变化?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是多少?
[解析] (1)E== N/C=2 000 N/C,方向向右.
(2)无穷远处电势能为零,电荷在由无穷远处移到该点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在P点的电势能等于该过程中克服静电力做的功Ep=WP∞=2.0×10-6 J.
[答案] (1)2 000 N/C 向右 (2)增加
2.0×10-6 J
7.(12分)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是水平的(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从O点出发,初速度的大小为v0,在静电力与重力的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θ角做直线运动.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其电势能与在O点的电势能之差.
[解析] 该题考查电势能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应用好直线运动的条件.因为小球做直线运动,则它受到的静电力qE和重力mg的合力必沿此直线,如图所示,则有qE=.由此可知,小球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设从O到最高点的路程为s,则v=2as.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scos θ.两点的电势能之差ΔEp=qEL,由以上各式得ΔEp=mvcos2θ.
[答案] mvcos2θ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