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篇:第二练读文本 渔家傲 秋思(北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2、操练场1、 解释下列字词意思:(1) 塞下秋来风景异 异:_(2) 燕然未勒归无计 无计:_(3) 人不寐 寐:_2、词中写边塞风景不同于其他地方,其中写所见的句子是_,写所听的是_,写所感的是_。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4、.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异” 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
3、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将士的思乡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超链接范仲淹的故事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在如今是历史命人。我们知道他所写的诗词散文,了解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了解他本人。通过本文,小编要为大家讲述与范仲淹有关的各个小故事,让大家从生活细微处去发现范仲淹的真实。断齑划粥范仲淹小的时候生活贫困,但是他依然坚持向学。在随母亲改嫁之后,范仲淹为了学习,搬到了寺庙之中。范仲淹此时的生活清贫无比,每日只煮一锅粥,将粥分成四块,早晚分食两块。他吃粥只就一点咸菜,然后用醋汁调和米粥,就这样草草的将就一顿。放在今日,主食、
4、甜点水果一样不缺的今日,范仲淹这样的食物吃一顿两顿也许还行,若是多吃几顿,如何受的。而范仲淹就是这样每日两食,苦读成才的。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故事,才有了后来断齑划粥这个词语。范公堤天圣二年,范仲淹为兴华县令之时,发现当地的堤坝受损严重。返潮之时,不仅是当地百姓的盐田会受损,甚至很多时候水会直接淹没农田,致使数以千计的农民受灾,灾情严重的时候,百姓痛苦不堪。范仲淹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当即上奏上司,并且得到了朝廷的准奏,开始着手修建堤坝。他征调各州数万农夫前去修坝,哪知道刚开始就遇到了大困难。修坝的时候,刚好遇到大风暴,光是征调的农夫就有一百多个被卷入水里丧命。这个消息传到朝中,众人议论纷纷,不知道
5、该继续修建还是停工。当地的百姓也很是惶恐,认为是老天不允许重修堤坝。在这样的情况下,范仲淹身先士卒。每次大潮来领之时,别人都害怕的退后,只有他和同事好友站在最前列。范仲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众人,风浪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受到范仲淹这一举动的鼓励,大家都拿出干劲,修建堤坝。堤坝修建完成之后,保障了众人的利益。而为了纪念范仲淹,众人将这个新修的堤坝成为“范公堤”。灵乌赋范仲淹多次在朝为官之时宁折不弯,与恶势力做斗争,数次遭贬。在被贬谪到饶州之时,他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为官的好友寄其一首灵乌赋给他,说朝中之人将其数次直言当做是不祥的叫声。劝诫他日后闭紧嘴巴,只做一只翱翔高飞的鸟儿。范仲淹当即回答了一首灵乌赋,禀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