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2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瓶柴油倒去一半,则剩下的柴油比热容变小
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C.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燃料燃烧得很充分,它的热值也不变
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水温上升,直至沸腾一段时间后,会看到试管口的橡皮塞被冲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B.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3、成都正以新发展理念创建公园城市,让市民可以出门见绿意,抬头望雪山。对下列美好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
B.夏天,龙泉戏水浸心凉;水比岸边石头凉,说明水的比热容小
C.秋天,新都赏桂满城香;花香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冬天,郫都望雪西岭上;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
4、下列选项可能符合汽车等热机能量流向的是( )
A. B.
C. D.
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
C.铁水很热具有内能,冰块很冷没有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6、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质量之比是。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
A.5℃ B.10℃ C.15℃ D.20℃
7、已知铜的比热容大于铅的比热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
A.热量由铜块传给铅块
B.热量由铅块传给铜块
C.它们间不发生热传递
D.铅块将温度传给铜块
8、以下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图乙所示,小孩从滑梯上面匀速滑下时,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C.图丙所示,搓手的过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
D.图丁所示,下落的小球压缩弹簧到最短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少
9、将冰块放在泡沫箱中可制成简易“冰箱”,把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后,冰块和饮料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两物体温度达到相同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冰块 B.乙吸收热量 C.甲内能增加 D.乙内能减少
10、如图是内燃机某冲程的工作示意图,四个事例中能量转化与之相同的是( )
A.瓶塞冲出 B.搓手取暖
C.压缩气体 D.钻木取火
第Ⅱ卷(非选择题 8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上。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与火星大气摩擦,防护罩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机械能转化为______能。接着利用减速伞减速后抛去防护罩,再启动推力发动机向下喷气,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喷气对着陆器产生的作用力方向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使着陆器悬停在空中,寻找合适的位畳后降落。
2、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
(1)根据图象,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填“水比较多”“煤油比较多”或“一样多”);
(2)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______J/(kg·℃)。
3、空中加油是世界空军公认的高风险技术,如图所示为正在为我国东北某空域进行空中加油训练的情景。
(1)“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应处于______状态;以______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2)“加油机”与“受油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进行空中加油的过程中,“加油机”的重力势能将______,“受油机”的动能将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油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燃烧过程中燃料的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飞机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内能。
4、如图所示是流星经过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一幅照片,这个现象说明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长征二号PT2运载火箭外表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利用该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再汽化时要_____热(选填“吸”或“放”),从而避免高速运行的火箭温度过高.
5、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液体___________的温度升高比较快;两者相比,液体B的比热容比较_____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求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J/kg·℃」
2、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部分农村地区改用液化气烧菜做饭。某钢瓶装有液化5kg,(已知:,)求:
(1)这瓶液化气全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1)中放出的热量有50%被初温为50℃的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多少kg的水烧开?
3、如图所示,一辆小轿车以15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30km,受到的阻力是1200N。求行驶过程中:
(1)小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小轿车的功率;
(3)若小轿车匀速行驶30km所做的功由效率为30%的汽油机来完成,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汽油?(取q汽油=4.0×107J/kg)
4、图甲是一家用电暖器,有“低温”、“中温”、“高温”三档,铭牌见下表(“高温”档功率空出),图乙为其简化的电路原理图,S是自我保护开关,电暖气工作时S处于闭合状态;电暖器跌倒时,S自动断开,切断电源,保证安全,闭合S1为“低温”档。请完成下列问题:
(1)“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高温”档正常工作时20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若某房间内(假设房间密闭)空气质量为60kg,空气温度为10℃,设定空气的比热容为1.1×103J/(kg·℃)且保持不变,用该电暖器的“高温”档正常工作20min,放出热量的50%被房间内的空气吸收,那么可使此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多少℃?
电暖器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功率
低温挡
550W
中温挡
1100W
高温挡
频率
50Hz
5、2020年2月17日,两张“运﹣20机票”在微信朋友刷屏,“运﹣20飞机票致敬白衣战士”登上微博热搜榜,无数网友点赞,若运﹣20在高空中飞行时,在恒定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以720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h,需要完全燃烧航空煤油4800kg,已知飞机发动机的机械功率是3.2×107W,航空煤油的热值为4×107J/kg。试求:
(1)4800kg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发动机获得的水平推力F;
(3)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水平推力所做的功;
(4)该飞机发动机的效率。
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烧杯中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小英将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浸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同时开始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值。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比较(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
(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分析可知甲比乙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小”)。若从甲乙液体中选取作为暖手袋的供热物质,则应选________(填“甲”、“乙”)。
2、物理实验课上,同学们分了若干小组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两个实验:
(1)A组在图甲所示的烧杯中加入碎冰,等冰熔化成水再进行加热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冰的熔点是________,表示冰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由实验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_______;
(2)B组利用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这实验方法的优点是:______;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B组持续加热,继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发现在标准大气压下能得到图象中的DE段,但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________;
(3)C和D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水的初温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C组烧杯中的水先开始沸腾,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图丁是C组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在图丁中大致画出D组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比热容只和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柴油用去了一半,质量和体积均减小一半,而比热容不变,故A错误;
B.热传递中传递的是热量(能量),不能说传递温度,故B错误;
C.因为柴油机吸入气缸的只有空气,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C错误;
D.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热值,热值与质量和是否完全燃烧无关,只与燃料种类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试管中的水在升温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故A错误;
B.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
C.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错误;
D.水蒸气对橡皮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
A.热茶暖手是茶将热量传递给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手的内能,故A错误;
B.水比岸边石头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与其它物质相比,相同质量的水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温慢,故B错误;
C.花香袭人是花香分子进入鼻子,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正确;
D.所以物体不论温度高低具有内能,所以雪的内能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热机燃烧燃料放出的能量,有部分转化为提供热机动力的机械能,还有相当部分能量散失了。而汽油机的效率一般为20%~30%,则机械能约为
W机械能=ηW=30%×1000J=300J
散失的内能
W内能=W-W机械能=1000J-300J=700J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A.热气腾腾的汤具有较大的内能,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描述,故A错误;
B.内能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当其它因素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不能确定,故B错误;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铁水和冰块都具有内能,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是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
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大.
【详解】
因铜块和铅块的质量、初温度均相同,铜的比热容大于铅的比热容,所以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铅块升高的温度值比铜块升高的多,所以铅块的温度比铜块的温度高,当它们接触后,温度高的铅块会向温度低的铜块传递热量.
故选B.
8、B
【详解】
A.塞子冲出时,是试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增加的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量转化相同,故A错误;
B.小孩从滑梯上面匀速滑下时,质量不变,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少,故B正确;
C.搓手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错误;
D.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当两力大小相等时,小球速度最大,即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
由图知道,物体甲的温度是降低的,即物体甲放出热量,内能减小;物体乙的温度是升高的,即物体乙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所以物体甲是饮料,乙是冰块,故B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因此该冲程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A.试管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符合题意;
B.搓手取暖,克服摩擦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不符合题意;
C.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 升高 内 向上
【详解】
[1][2]降落过程中着陆器与火星大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自身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3]推力发动机向下喷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气就对着陆器产生向上的作用力。
2、 一样多 2.1×103
【详解】
[1]根据转换法,给水和煤油加热的时间相同,即酒精灯提供的热量一样多,所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2]由图知,加热4分钟,水升高的温度为
煤油升高的温度为
根据可知,在质量和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煤油的比热容为
3、 静止 地面 变小 变大 化学 内 做功
【详解】
(1)[1][2]在加油过程中,“受油机”和“加油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处于静止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2)[3][4]重力势能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加油机”与“受油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进行空中加油的过程中,“加油机”的速度不变,但质量变小,所以重力势能将变小,“受油机”速度不变,质量变大,所以动能变大。
(3)[5][6]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将燃料自身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7]飞机外壳与空气摩擦,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
4、 做功 吸
【详解】
流星在进入大气层后,克服摩擦做功,使流星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固体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再汽化,因为熔化、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这样箭体的温度就不会太高.
5、 A 大
【详解】
[1][2]由图像可知,当给A和B加热10min时,A由30℃升高到70℃,升高了40℃,B由20℃升高到40℃,升高了20℃,液体A升温较快,比热容较小,液体B升温慢,B的比热容比较大。
三、计算题
1、4.2×104J
【详解】
解: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水Δt=4.2×103J/(kg·℃)×2kg×5℃=4.2×104J
答:吸收的热量是4.2×104J。
2、(1);(2)
【详解】
解:(1)这瓶液化气全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2)水吸收的热量为
水的质量为
答:(1)这瓶液化气全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2)若(1)中放出的热量有50%被初温为50℃的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将500kg的水烧开。
3、(1)3.6×107J;(2)1.8×104W;(3)3kg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小轿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1200N,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为
F=f=1200N
小轿车行驶路程为30km,则小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W=Fs=1200N×30×103m=3.6×107J
(2)由题可知,小轿车匀速行驶30km,速度为15m/s,则小轿车的功率为
P===Fv=1200N×15m/s=1.8×104W
(3)由题可知,小汽车的汽油机效率为30%,而小汽车行驶时牵引力做的有用功为3.6×107J,则小汽车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
Q放===1.2×108J
汽油的热值为4.0×107J/kg,则消耗的汽油质量为
m===3kg
答:(1)小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3.6×107J;
(2)小轿车的功率为1.8×104W;
(3)需要完全燃烧3kg的汽油。
4、(1)88Ω;(2)1.98×106J;(3)15℃
【详解】
解:(1)闭合S1为“低温”档,R1单独接入电路,“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R1==88Ω
(2)闭合S1为“低温”档,R1单独接入电路,单独闭合S2为“中温”档,高温档为S1、S2同时闭合,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小,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处于高温档,高温档的功率
P高温=P低温+P中温=550W+1100W=1650W
电暖气的高温档正常工作20min,放出的热量
Q放=W=P高温t=1650W×20×60s=1.98×106J
(3)空气吸收的热量
Q吸=ηQ放=50%×1.98×106J=0.99×106J
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
=15℃
答:(1)“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88Ω;
(2)“高温”档正常工作时20min,消耗的电能是1.98×106J;
(3)此房间的空气温度升高15℃。
5、(1)1.92×1011J;(2)1.6×105N;(3)1.152×1011J;(4)60%
【详解】
解:(1)根据题意知道,燃烧航空煤油的质量m=4800kg,则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根据题意知道,发动机的功率P=3.2×107W,速度
由
可知,发动机的水平推力为
(3)该发动机做的有用功为
(4)该飞机发动机的效率为
答:(1)4800kg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1011J;
(2)发动机获得的水平推力F为1.6×105N;
(3)水平推力所做的功1.152×1011J;
(4)该飞机发动机的效率为60%。
四、实验探究
1、 加热时间 小 乙
【详解】
(1)[1]由于两个加热器相同,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相同,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
(2)[2]如图所示,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液体的温度上升的多,根据可知,等质量的两种液体,甲的温度变化比乙的温度变化大,则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3]由于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在改变相同温度时乙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比甲更多,故若从甲乙液体中选取作为暖手袋的供热物质,则应选乙。
2、 0℃ BC 温度保持不变 使物质受热均匀 不能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C组烧杯中的水质量较小
【详解】
(1)[1][2][3]由图乙可知,BC段温度保持不变,这个过程所对应的温度0℃就是该晶体的熔点,处于熔化过程,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2)[4]B组利用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采用水浴法加热,避免局部受热,使物质受热均匀。
[5][6]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在标准大气压下能得到图象中的DE段,即试管中的水可以达到沸点,因内外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3)[7]C和D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时温度变化特点,水的初温相同,水的沸点相同,水升高的温度相同,C组烧杯中的水先开始沸腾,说明C组所用的时间少,水吸收的热量少,由Q=cmΔt可知C组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少。
[8]实验装置相同,水在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由Q=cmΔt可知,水的质量越少,升温越快,故D小组水的初温、沸点与C组相同,升温慢,加热到沸腾的时间长,图象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