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衡水万卷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卷十一工业专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4464854 上传时间:2024-09-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万卷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周测卷十一工业专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本文档共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工业专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了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图示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2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区域缩小钢铁工业生产规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区域产业升级 B.环境日趋恶化 C.铁矿资源面临枯竭 D.人口外迁,劳动力缺乏 “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5.8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700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下图,回答下列2题。 3.黄河金三角地区 ( ) A.包括晋.秦.鄂三省 B.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 C.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位于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4.该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 ①环境优美 ②能源丰富 ③内河航运发达 ④亚欧大陆桥经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示意工业集聚中的扩散。读图回答下列2题。 5.下列有关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应该集聚,没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不会集聚 B.工业集聚势必会形成工业地域 C.工业集聚可以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D.工业集聚最终会形成工业分散,工业分散最终也会导致工业集聚 6.若图中细箭头表示的是鲁尔区内部的空间扩散,则其主要原因有可能是(  ) A.政府的行政规划 B.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C.集聚核心区的饱和导致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加 D.集聚区外围和周边地区比集聚核心区更具有吸引力 读下图,回答下列2题。 7.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8.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回答下列4题。 9.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1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特征是(  )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以出口加工业为主 ④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12.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 B.20世纪80年代本区的环境污染不断好转 C.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D.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欠发达的内地转移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列2题。  年份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0.5 4.78 2.85 2.22 1.11 0.85 0.87 0.79 13.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14.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5.据新华社北京2011年1月10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能促进相关工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某汽车企业在图示地区的布局特点是                                              。 (2)分析该汽车企业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表2为甲汽车制造厂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汽车业之间的关系。 表2 汽车业 其他 GDP 85% 15% 就业人口 80% 20% 该表所示关系说明:                                       。 (4)我国汽车消费量猛增,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长江上游区域各大城市的等级体系表。 城市 面积(平方千米) GDP(亿元) 人口(万人) 城市级别 重庆 82 403 3486.20 2808 直辖市 成都 12 390 2750.0 1234 副省级城市 昆明 21 473 1203.00 619 地级市 贵阳 8 034 603.00 395 地级市 怀化 27 600 334.1 500 地级市 (1)简要说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主轴与辅轴的分布规律。 (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长江经济地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说明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3)长江上游区域的各大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明显,简要分析重庆市发展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 0.2016衡水万卷周测十一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匹兹堡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炭工业的条件优越。 2. 【答案】D  【解析】二战后,由于铁矿资源面临枯竭,出于保护环境.提高利润的需要,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进行了产业升级,缩小了钢铁工业的生产规模,也造成了大量工人失业,迁往南部和西部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的人口增加。 3. 【答案】B。 【解析】由图中看出,黄河金三角主要为晋.秦.豫三省,A错。黄河金三角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错。黄河金三角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D错。晋.秦.豫三省主体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故选B。 4. 【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发展的区位,以及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析】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对环境的要求不高,①错。山西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能源丰富,②正确。三省虽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但黄河的水量较小,河流的航运价值不大,③错。秦.豫两省位于陇海线上,交通便利,④正确。故选C。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没有投入和产出关系的工业也可能由于规划建设的需要而集聚在一起,故A选项错误;工业集聚不一定能形成工业地域,故B选项错误;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并不互为最终的结果,故D选项错误。 6. 【答案】C  【解析】本题以鲁尔区为例考查工业分敞的具体原因。在核心区,工业的饱和使得企业压力增大.成本增加。 7. 【答案】A  【解析】第一代产业园区的产业因空间联系而集聚,主要是为了共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等,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8. 【答案】 D  【解析】 第一代产业园区集中的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第二代产业园区升级为技术导向型的IT产业,说明该地逐渐丧失了廉价劳动力这一成本优势。 9. 【答案】C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这里平原广阔,水热丰沛,河流纵横交错。 10.【答案】 C  【解析】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 11. 【答案】 B  【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和出口加工业为主。 12. 【答案】D 【解析】A.第一次产业转移是劳动力密集型 B.不断好转不对,应该是有所好转 C.日益恶化不正确,应该是好转 D.正确 13. 【答案】 A  【解析】读表格数据可知,山东省工业化水平发展很快,但是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 14. 【答案】B 【解析】城市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化水平低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 、非选择题 15.(1)沿长江均衡布局 (2)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劳动力数量丰富.素质较高;原有工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水陆交通便利。 (3)该地区支柱产业是汽车工业;汽车工业就业人口多;该地汽车工业地域面积广,发展程度高,形成了汽车工业城。 (4)加剧城市交通的压力;加大了环境的污染;加剧石油资源的供需矛盾;修建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占地多。 【解析】(1)(2)图中显示,汽车工业分布在长江上.中.下游,一家汽车企业在长江沿线均衡布局三个工厂,说明非常看重长江经济带。而汽车企业要考虑的因素有:消费市场.工人数量与素质.交通条件,以及原有的工业基础(因为汽车工业要求工业协作配套能力强)。(3)表中数据表明,该市汽车业占GDP.就业人口的绝大多数。很显然该市为汽车城,因汽车而兴起发展。(4)我国人多地少,能源紧张,大量私家车的出现,必然给土地.交通.环境.能源带来很大压力。 16.(1)主轴沿长江干流分布,辅轴沿铁路分布。 (2)有利条件: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工农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协作条件好;市场广阔;地理位置优越。不利条件:能源.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用地紧张。(2点即可) (3)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交通枢纽,有利于得到周围广大地区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供应和广大市场;面积.人口.GDP规模最大,城市级别最高。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地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