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液体的压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课题第2节 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并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两端开口的饮料瓶、上口去掉的空饮料瓶、烧杯、锥子、没扎孔的饮料瓶、塑料袋、U形管压强计、盐水(染成红色)、水等学生分发导学
2、案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感知液体压强的存在请一名同学把饮料瓶提高(站在椅子上),观察下面塑料袋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认为塑料袋被撑破的原因是什么?想知道这个现象中的奥秘吗?想知道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吗?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液体的压强情景创设新颖,有冲击力,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新课教学(一)体验液体的压强1. 液体内部压强学生实验探究1:把食品保鲜袋套在手上扎紧后伸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塑料袋。你认为这些现象说明:液体有压强,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实
3、验组织】全班同学一起体验。【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在黑板上张贴实验结论。2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与深度有关。演示实验1:将上端开口的饮料瓶,底部用橡皮薄膜代替封住,并用绳子扎牢。按如图所示放置,并从上端向饮料瓶中注水,观察管中液面升高时下端橡皮膜形状的变化情况。在黑板的简图中将橡皮膜的形状用笔画出来(A图为空管):(1)比较A、B两图可初步得出:液体对容器有压强。(2)比较B、C两图可初步得出:深度,压强。【实验组织】教师演示实验。【实验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在黑板上张贴实验结论。3. 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学生实验探究2:将
4、三个空饮料瓶的上口去掉,装满水后备用。第1步:第一瓶水,用锥子在瓶壁上扎一个孔,观察现象;第2步:第二瓶水,同一个方向不同高度处扎三个孔,观察现象;第3步:第三瓶水,同一高度不同方向处扎四个孔,观察现象。实验结论:由第1步实验中的现象你可以初步总结出哪些规律?(1)液体对容器有压强,由第2步实验中的现象你可以初步总结出哪些规律?(2)增大,液体的压强。由第3步实验中的现象你可以初步总结出哪些规律?(3)在相同处,各方向压强。【实验组织】同学们6人一组,共分为6组,完成实验探究2,合作探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小结实验结果。有困难的组可以向其他组请教,借鉴他组好的经验,实验后,组内
5、讨论,并选派代表汇报。【实验分析】通过各组汇报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得出实验结论。问题一:在实验中注意观察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二:其他组有没有不同的结论?【实验结论】在黑板上张贴实验结论。 1.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 深度越大,液体压强增大。3. 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相等。4.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你的体会猜想一下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发言,教师一一写在黑板上,教师将猜想的因素归纳基本有:液体深度、液体的密度)。教师演示实验: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实验准备:介绍U形管压强计实验过程:用U形管压强计,2瓶相同深度的盐水(染成红色)和水,将探头放在
6、同一深度。实验现象:U形管压强计在红色盐水中的高度差大一些。实验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二)归纳液体压强的特点根据实验结论,小结液体压强的特点。(三)液体压强特点的应用回顾课前实验:还记得上课时做的“塑料袋胀破的演示实验”的实验吗?谁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这个实验解释?采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验用具,让学生感知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学生体验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通过,使用生活废旧物品进行演示实验,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更清晰的展现实验现象。通过学生分组,既发挥了学生实验探索热情,又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了实验结论,提高了课堂实验能力。注意此时液体用“高度
7、”表述,这是学习表达、描述物理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倾听,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不断的给与学生鼓励,并要严格要求,逐渐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实验解释”起到前呼后应的作用,使得本课的知识得到升华。三、巩固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题四、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探究的基本步骤;(2)深入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学生合作讨论五、板书设计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2、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
8、,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液gh液 指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 指从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位置的距离,单位是m 。六、教学反思本人认为,这是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节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新颖的情境设计,驱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课堂开始,巧妙的应用一个实验,实验现象极富冲击力,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本课学习做了一个较好的铺垫。(二)别具一格的自制教具,使实验更富活力。本课采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袋、废旧饮料瓶来进行实验,既揭示了物理知识的本质,又使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得到了有机结合,学生学起来更有亲切感,揭示物理规律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提升了日常教育教学的内涵。(三)独到的课堂小结,让学生学有所获。本课课堂小结采用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改变传统模式,着重对学生的三维目标掌握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学有收获,同时,记入学生日常学习档案,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更好的依据。5